科學網—單一基因或驅動單細胞到多細胞跳躍

2020-12-04 科學網

 

酵母菌能演化形成像雪花一樣的多細胞生物體。圖片來源:Courtesy of Jennifer Pentz

本報訊 從單細胞生命到多細胞生物的跳躍要比人們曾經認為的簡單。而且,看上去發生這種跳躍的途徑不止一個。

單一基因的突變足以將單細胞的啤酒酵母變成多細胞生物體演化的「雪花」。同樣,當面對吞食單細胞的捕食者時,單細胞藻類能很快演化成球形多細胞生物體。這些發現支持了一個正在興起的觀點:這種複雜度上的跳躍並不是科學家此前認為的巨大進化障礙。

在生命首次出現後的某一時刻,一些細胞聚在一起形成首個多細胞生物體。這可能發生在21億年以前,其他的也隨之而來。多細胞生物被認為獨立進化了至少20次,最終形成了複雜生命,比如人類。不過,在過去兩億年間,沒有任何一種已知生物體經歷了這種轉變,因此這個過程如何以及為何發生很難研究。

2011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進化生物學家William Ratcliff和Michael Travisano通過將最快沉澱的酵母菌從培養菌中取出並利用其建立新的培養菌,誘導單細胞酵母菌呈現多細胞的「雪花」形狀。隨後,他們不斷重複這一過程。由於酵母菌群比單個細胞沉澱得快,因此這有效地篩選出了黏在一起而非在細胞分裂後分開的酵母菌。

Ratcliff在日前於芝加哥舉行的天體生物科學大會上介紹說,團隊的最新研究顯示,這種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存在的轉變能被名為ACE2的單一基因驅動。ACE2控制了細胞分裂後子細胞的分離。

由於這些「雪花」以一種分枝的樹狀模式生長,因此任何隨後發生的突變都被局限在單個分枝上。當初始的「雪花」變得太大進而破碎後,這些突變分枝能自謀生路,從而使新突變的價值在進化「競技場」上不斷接受測試。(宗華)

《中國科學報》 (2015-06-24 第2版 國際)

相關焦點

  • 最新研究:單一基因或驅動單細胞到多細胞跳躍
    原標題:單一基因或驅動單細胞到多細胞跳躍   酵母菌能演化形成像雪花一樣的多細胞生物體圖片來源:Courtesy of Jennifer Pentz   從單細胞生命到多細胞生物的跳躍要比人們曾經認為的簡單。而且,看上去發生這種跳躍的途徑不止一個。   單一基因的突變足以將單細胞的啤酒酵母變成多細胞生物體演化的「雪花」。同樣,當面對吞食單細胞的捕食者時,單細胞藻類能很快演化成球形多細胞生物體。
  • 科學網—從單細胞到多細胞
  • 從單細胞到多細胞 科學家揭開十億年前的生物進化大事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谷曉峰課題組、張芃芃課題組與國內外科學家合作,獲得了綠色植物界最古老單細胞輪藻的首個基因組,在表觀組和轉錄組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該研究揭示了植物單細胞到多細胞進化和陸生植物起源的機制,補上了生命進化研究過程中一直缺失的重要節點,對認識整個生命系統起源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 專注液滴微流控技術 萬乘基因致力高通量單細胞多組學測序的應用普及
    此後一段時期,包括華大基因在內的大批基因檢測企業應運而生,他們輸出了海量的人體微觀數據。然而,隨著人們對疾病認識不斷深入,基於多細胞測序獲得的數據已經不能滿足一些複雜疾病診斷所需的顆粒度水平。當前,單細胞測序在臨床上主要應用於包括腫瘤免疫治療在內的複雜疾病病變細胞的精準診斷與治療。複雜疾病的致病機理往往涉及多種細胞病變,在沒有準確掌握細胞層面真正病因前,單一療法通常只對特定的某種細胞產生作用,大量的其他類型細胞則不會響應,這大大降低藥物的療效。如果能夠一次獲得細胞的所有信息,就可以基於有針對性的診斷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 單細胞基因測序技術專利布局中的「中國力量」—新聞—科學網
    高通量單細胞基因測序技術是將分離的單個細胞的微量全基因組DNA進行擴增,獲得高覆蓋率的完整的基因組後進行高通量測序。較之於組織樣本測序,單細胞基因測序能夠獲取更全、更準的異質性信息。 由於高覆蓋率、高保真性與高速性,採用高通量單細胞基因測序技術僅需要兩天就可以完成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的篩選工作,而採用常規B細胞單細胞克隆技術則耗時較長。
  • 科學家揭秘了最古老單細胞輪藻的首個基因組,破解了生命起源密碼
    科學家一直在追尋生命進化的腳步,從單細胞生物到多細胞生物,迄今為止已報導基因組的陸生植物及輪藻都屬於多細胞植物,而由於單細胞輪藻基因組、表觀組等信息的缺失,科研人員一直無法了解從單細胞到多細胞的進化及陸生植物的終極起源機制,極大限制了對陸生植物進化的研究,通過比較物種進化對核心基因和表觀調控因子的鑑定。
  • 科學網—基因跳躍定雌雄
    草莓性別可能由特殊的「跳躍」基因決定。
  • 芭芭拉·麥克林託克:為「跳躍基因」孤軍奮戰—新聞—科學網
    她的「跳躍基因」學說指出:基因可以從染色體的一個位置跳躍到另一個位置,甚至從一條染色體跳躍到另一條染色體。 儘管「跳躍基因」的概念早在1938年就被麥克林託克提出,但是這一調控系統卻是她自1944年起整整花了6年時間才完全弄清楚的。通過1950年發表的《玉米易突變位點的由來與行為》和1951年發表的《染色體結構和基因表達》兩篇論文,她向世界科學界介紹了自己的研究。
  • 科學家往單細胞藻類中引入捕食者後,它們進化了
    比如猿猴進化成人類,就花了200萬到300萬的時間。然而,最近科學家們卻在50個星期裡,觀測到了單細胞藻類生物,進化成了多細胞生物,而這一切的發生,可以說都是逼出來的。這是來自喬治理工學院和蒙大拿大學的研究人員們最近在研究的一個課題,他們在試圖弄清楚,在幾十億年前,是什麼驅使地球上最初的單細胞生物進化成多細胞生物的。
  • 科學家繪製水稻根單細胞轉錄組圖譜—新聞—科學網
    該研究對粳稻和秈稻根組織原生質體進行了高通量單細胞轉錄組測序,繪製了單子葉模式植物水稻首個根組織單細胞解析度轉錄組圖譜,為研究鬚根系植物根組織的細胞類型、功能和進化開闢了新的途徑。 研究人員對兩個水稻栽培亞種粳稻Nip和秈稻93-11的10,968和12,564個根尖細胞進行了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和分析,鑑定出8個細胞型,並利用組織原位雜交和遺傳轉化實驗鑑定了細胞類型特異性標記基因。
  • Nat Methods:科學家首次實現在單細胞中對基因表達和DNA甲基化同時...
    單細胞測序技術近年來進展非常迅速,而且其也已經被廣泛用於研究不同細胞中基因表達特性的改變;最新的單細胞測序技術可以幫助科學家們深入剖析DNA的化學性修飾(表觀遺傳組特性),比如DNA甲基化,其是基因表達改變背後的驅動力;截止到目前為止研究者們才有可能同時對單細胞轉錄組和表觀遺傳組進行研究;研究者Oliver Stegle教授說道,這種新型的實驗步驟可以讓我們同時在單細胞中進行DNA甲基化和
  • 跳躍:「跳躍基因」如何改變基因編輯
    央法傳媒網,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使用一種類似剪刀的工具來完成複雜的基因編輯任務,但是一種新發現的使用「跳躍基因」的技術可以提供一種無縫的、更安全的替代方法。基因編輯是改變DNA的一部分的過程,DNA是控制有機體如何發育和行為的代碼。它可以糾正或刪除代碼的部分,或插入部分,原因包括預防疾病。
  • 單細胞基因測序市場分析
    每一個細胞的譜系和發展的狀態又決定了每個細胞如何和周圍的細胞和環境如何反應,把基因測序應用到單個細胞層面,對於我們理解細胞的起源,功能,變異等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於二代基因測序已經詳細在我們的前期兩篇深度報告中進行了介紹,在本篇報告中,我們將詳細解讀單細胞基因測序,以及該技術對癌症,輔助生殖以及免疫學等領域帶來的新的突破。
  • Nature子刊:「跳躍基因」或助長癌症
    跳躍基因」(jumping genes)又被稱為轉座因子,它是一種可以改變其在基因組中位置的DNA序列。跳躍基因可能會產生突變,亦或是逆轉突變,細胞的遺傳特性和基因組大小會因此而改變。而DNA如果發生變異則可能會促進癌症的發展。
  • Nature子刊:「跳躍基因」助長癌症
    難以確定的「跳躍基因」 在漫長的人類進化過程中,「跳躍基因」被隨機整合到人體的基因組中,據不完全統計哺乳動物體內一般卻含有幾十萬數量的跳躍基因DNA。由於跳躍基因並不等同於突變,它們不能被傳統的癌症基因組測序所識別,所以人們很難判斷「跳躍基因」的存在,或者是出現的時間和地點。
  • 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小菜一碟?
    地球上的生命最早是以單細胞的形式出現的,後來才進化出多細胞生物。最早的單細胞生物出現在大約35億年前,而多細胞生物出現的時間則要晚得多,最新的研究表明,最早可能出現於大約21億年前。這就是說,從單細胞進化到多細胞,大自然用了差不多14億年的時間。
  • 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只是一個小飛躍—新聞—科學網
    多細胞動物進化圖   圖片來源:SEBÉ-PEDRÓS ET AT 約8億年前,第一個動物從其單細胞祖先進化而來
  • Gene Dev:抗癌基因有助於控制「跳躍」基因
    2020年11月1日訊/生物谷BIOON/---所有腫瘤中約有一半具有基因p53的突變,通常負責抵禦癌症。現在,UT西南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了p53在對抗腫瘤中的新作用:防止逆轉座子或「跳躍基因」在人類基因組中跳躍。研究小組發現,在p53缺失或突變的細胞中,逆轉座子的移動與擴增比平時更為常見。這一發現可能會導致檢測或治療具有p53突變的癌症的新方法。
  • 法國科學家破譯草履蟲基因組
    法國科學家的研究顯示,草履蟲基因組含有約4萬個基因,遠遠多於人類基因組的25萬個基因。科學家分析說,草履蟲基因組之所以擁有如此眾多的基因,原因在於整個基因組經過了至少3次複製。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在為此發布的新聞公報中說,這項研究是該所和法國國家基因測序中心的科學家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將刊登在11月9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
  • 基因跳躍 物種之間「徵服戰」
    原標題:基因跳躍 物種之間「徵服戰」   看似無關聯的兩段基因 「千裡」之外也能相互調控   一些生物現在的狀態很可能是你我進化到某個階段的「鏡子」。   研究顯示,細胞器和細胞核之間的基因也會發生跳躍,跳躍可能是它們在進化中相互「徵服」的一種方式。王東說,相隔遙遠無關聯的基因可以進行調控,一段基因從A基因組跳躍到B基因組,可能會使得B基因組的某個基因沉默,也很可能是跳躍過去的這段基因被沉默了。這本質上是物種之間的「徵服戰」。   美國密西根大學的一項研究佐證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