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單一基因或驅動單細胞到多細胞跳躍

2020-12-04 人民網

原標題:單一基因或驅動單細胞到多細胞跳躍

  酵母菌能演化形成像雪花一樣的多細胞生物體。圖片來源:Courtesy of Jennifer Pentz

  從單細胞生命到多細胞生物的跳躍要比人們曾經認為的簡單。而且,看上去發生這種跳躍的途徑不止一個。

  單一基因的突變足以將單細胞的啤酒酵母變成多細胞生物體演化的「雪花」。同樣,當面對吞食單細胞的捕食者時,單細胞藻類能很快演化成球形多細胞生物體。這些發現支持了一個正在興起的觀點:這種複雜度上的跳躍並不是科學家此前認為的巨大進化障礙。

  在生命首次出現後的某一時刻,一些細胞聚在一起形成首個多細胞生物體。這可能發生在21億年以前,其他的也隨之而來。多細胞生物被認為獨立進化了至少20次,最終形成了複雜生命,比如人類。不過,在過去兩億年間,沒有任何一種已知生物體經歷了這種轉變,因此這個過程如何以及為何發生很難研究。

  2011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進化生物學家William Ratcliff和Michael Travisano通過將最快沉澱的酵母菌從培養菌中取出並利用其建立新的培養菌,誘導單細胞酵母菌呈現多細胞的「雪花」形狀。隨後,他們不斷重複這一過程。由於酵母菌群比單個細胞沉澱得快,因此這有效地篩選出了黏在一起而非在細胞分裂後分開的酵母菌。

  Ratcliff在日前於芝加哥舉行的天體生物科學大會上介紹說,團隊的最新研究顯示,這種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存在的轉變能被名為ACE2的單一基因驅動。ACE2控制了細胞分裂後子細胞的分離。

  由於這些「雪花」以一種分枝的樹狀模式生長,因此任何隨後發生的突變都被局限在單個分枝上。當初始的「雪花」變得太大進而破碎後,這些突變分枝能自謀生路,從而使新突變的價值在進化「競技場」上不斷接受測試。(宗華)

相關焦點

  • 科學網—單一基因或驅動單細胞到多細胞跳躍
    圖片來源:Courtesy of Jennifer Pentz 本報訊 從單細胞生命到多細胞生物的跳躍要比人們曾經認為的簡單。而且,看上去發生這種跳躍的途徑不止一個。 單一基因的突變足以將單細胞的啤酒酵母變成多細胞生物體演化的「雪花」。
  • 科學網—從單細胞到多細胞
    例如,動物為了尋找更好的棲息地、躲避捕食者和追捕獵物而獲得了靈活性;植物可以深入到土壤中尋找水分和養分,它們也可以朝著向陽的地方生長,從而讓光合作用最大化;真菌則建立了巨大的生殖結構來傳播孢子。雖然多細胞生物有很多優勢,匈牙利科學院生物研究中心進化生物學家Laszlo Nagy說,但傳統上它「被認為是一個重大的轉變,而且其中充滿了巨大的遺傳障礙」。
  • 從單細胞到多細胞 科學家揭開十億年前的生物進化大事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谷曉峰課題組、張芃芃課題組與國內外科學家合作,獲得了綠色植物界最古老單細胞輪藻的首個基因組,在表觀組和轉錄組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該研究揭示了植物單細胞到多細胞進化和陸生植物起源的機制,補上了生命進化研究過程中一直缺失的重要節點,對認識整個生命系統起源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 專注液滴微流控技術 萬乘基因致力高通量單細胞多組學測序的應用普及
    此後一段時期,包括華大基因在內的大批基因檢測企業應運而生,他們輸出了海量的人體微觀數據。然而,隨著人們對疾病認識不斷深入,基於多細胞測序獲得的數據已經不能滿足一些複雜疾病診斷所需的顆粒度水平。「現階段,單細胞測序還沒有辦法讓研究人員通過簡單培訓就上手操作,但科研和臨床中對這項技術確實存在剛性需求。」讓更多的研究人員能夠使用單細胞測序技術,並推動這項技術快速走向標準化,正是施威揚教授創辦萬乘基因的初衷。
  • 研究利用單細胞表型探索細胞內基因互作
    研究利用單細胞表型探索細胞內基因互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23 13:57:17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Jonathan S. Weissman、Luke A.
  • 科學家揭秘了最古老單細胞輪藻的首個基因組,破解了生命起源密碼
    科學家一直在追尋生命進化的腳步,從單細胞生物到多細胞生物,迄今為止已報導基因組的陸生植物及輪藻都屬於多細胞植物,而由於單細胞輪藻基因組、表觀組等信息的缺失,科研人員一直無法了解從單細胞到多細胞的進化及陸生植物的終極起源機制,極大限制了對陸生植物進化的研究,通過比較物種進化對核心基因和表觀調控因子的鑑定。
  • Nat Methods:科學家首次實現在單細胞中對基因表達和DNA甲基化同時...
    ,來自英國和比利時的研究人員在單一細胞中實現了同時對細胞表觀基因組和轉錄組的研究,而這或可幫助科學家們闡明DNA甲基化改變和基因表達之間的關聯。單細胞測序技術近年來進展非常迅速,而且其也已經被廣泛用於研究不同細胞中基因表達特性的改變;最新的單細胞測序技術可以幫助科學家們深入剖析DNA的化學性修飾(表觀遺傳組特性),比如DNA甲基化,其是基因表達改變背後的驅動力;截止到目前為止研究者們才有可能同時對單細胞轉錄組和表觀遺傳組進行研究;研究者Oliver Stegle教授說道,這種新型的實驗步驟可以讓我們同時在單細胞中進行DNA甲基化和
  • 科學家往單細胞藻類中引入捕食者後,它們進化了
    比如猿猴進化成人類,就花了200萬到300萬的時間。然而,最近科學家們卻在50個星期裡,觀測到了單細胞藻類生物,進化成了多細胞生物,而這一切的發生,可以說都是逼出來的。這是來自喬治理工學院和蒙大拿大學的研究人員們最近在研究的一個課題,他們在試圖弄清楚,在幾十億年前,是什麼驅使地球上最初的單細胞生物進化成多細胞生物的。
  • Nat.Rev.Genet最新綜述丨萬字長文闡釋單細胞測序如何研究腫瘤進化
    本文中,作者回顧了單細胞技術在實驗方面和生物信息方面最新的突破和進展,這些技術在單個腫瘤細胞中整合了可遺傳信息的多個維度。這篇綜述探討了癌症進化的遺傳和非遺傳途徑,這些途徑可以通過單細胞多組學研究得到全新的認識。
  • 大事件、新技術引領單細胞進入新時代
    Patch-seq將單細胞轉錄組研究人類糖尿病患者胰島功能障礙聯繫起來 4月13日,發表在Cell Metabolism上的最新單細胞測序組學技術Patch-seq,結合電生理學和單細胞技術精細化研究細胞生理功能,直接將胰島細胞的生理功能紊亂與基因表達的精確改變聯繫起來。
  • 跳躍:「跳躍基因」如何改變基因編輯
    去年,一項研究發現,這種技術「經常」導致「廣泛的」意想不到的基因突變。但周四發表在《自然》(Nature)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方式來編輯DNA中的基因:「跳躍基因」,也被稱為轉座子,可以有效地插入DNA,而不需要切割。
  • 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小菜一碟?
    地球上的生命最早是以單細胞的形式出現的,後來才進化出多細胞生物。最早的單細胞生物出現在大約35億年前,而多細胞生物出現的時間則要晚得多,最新的研究表明,最早可能出現於大約21億年前。這就是說,從單細胞進化到多細胞,大自然用了差不多14億年的時間。
  • Nature子刊:「跳躍基因」或助長癌症
    難以確定的「跳躍基因」在漫長的人類進化過程中,「跳躍基因」被隨機整合到人體的基因組中,據不完全統計哺乳動物體內一般卻含有幾十萬數量的跳躍基因DNA。由於跳躍基因並不等同於突變,它們不能被傳統的癌症基因組測序所識別,所以人們很難判斷「跳躍基因」的存在,或者是出現的時間和地點。
  • Nature子刊:「跳躍基因」助長癌症
    難以確定的「跳躍基因」 在漫長的人類進化過程中,「跳躍基因」被隨機整合到人體的基因組中,據不完全統計哺乳動物體內一般卻含有幾十萬數量的跳躍基因DNA。由於跳躍基因並不等同於突變,它們不能被傳統的癌症基因組測序所識別,所以人們很難判斷「跳躍基因」的存在,或者是出現的時間和地點。
  • 單細胞基因測序市場分析
    每一個細胞的譜系和發展的狀態又決定了每個細胞如何和周圍的細胞和環境如何反應,把基因測序應用到單個細胞層面,對於我們理解細胞的起源,功能,變異等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於二代基因測序已經詳細在我們的前期兩篇深度報告中進行了介紹,在本篇報告中,我們將詳細解讀單細胞基因測序,以及該技術對癌症,輔助生殖以及免疫學等領域帶來的新的突破。
  • 【盤點】單細胞測序研究進展一覽
    單細胞測序技術使科學家們能通過將單細胞的DNA增大10億倍來破譯其基因組,為研究微生物「暗物質」打開了大門,也有助於釐清微生物之間以及它們與其他物種之間的關聯。美國能源部下屬聯合基因組研究所的譚佳·沃克領導的研究團隊選擇了201種微生物和古生細菌的細胞,並閱讀了其部分基因組(從10%到90%不等,取決於不同細胞)。
  • 如何同時對單細胞進行多組學研究
    例如,基因組/轉錄組或基因 /蛋白水平。現在已經確定了如圖所示的多組學單細胞分析的五種基本策略。結合在相同或相似的生物分子上的實驗分析可以合併成一個單一的操作。例如,最近的一項研究用生物素標記的寡聚dT接頭沉澱總RNA,進行 RNA測序文庫製備,而游離的DNA可擴增後進行DNA測序。這種策略嚴重地依賴分離的質量,因為所有留在錯誤組分中的材料都丟失了。分別處理當精確的生化分離不可行時,細胞裂解液可以分別被獨立處理。最近的一項研究通過將裂解液分別進行多步定量PCR反轉錄RNA分析和對DNA抗體報告基因的定量PCR分析。
  • 烈小冰憑藉單細胞測序C位出道,你pick了嗎?
    烈小冰經過多年廢寢忘食的練習,這個夏天,攜BD Rhapsody單細胞分選系統在單細胞測序界出道啦!說到單細胞測序這個網紅,一直以來都以"三高"著名--高逼格、高門檻、高分文章。那麼,它究竟有哪些障礙讓眾多研究者無法跨越呢?
  • 研究揭開細菌基因跳躍轉移機理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報導,美國北卡羅來納德漢姆國家進化綜合中心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30多種可導致包括肺炎、腦膜炎、胃潰瘍和瘟疫等疾病在內的致病細菌,終於找到了答案。相關研究發表在《分子生物學與進化》期刊上。 大多數生物是從雙親處獲得基因,但細菌可以說是適應性最強的生物之一,它們擅長於相互之間的基因交流——不斷選擇保留有用的遺傳信息而拋棄無用的,以適應周圍環境的變化。
  • Gene Dev:抗癌基因有助於控制「跳躍」基因
    2020年11月1日訊/生物谷BIOON/---所有腫瘤中約有一半具有基因p53的突變,通常負責抵禦癌症。現在,UT西南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了p53在對抗腫瘤中的新作用:防止逆轉座子或「跳躍基因」在人類基因組中跳躍。研究小組發現,在p53缺失或突變的細胞中,逆轉座子的移動與擴增比平時更為常見。這一發現可能會導致檢測或治療具有p53突變的癌症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