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Methods:科學家首次實現在單細胞中對基因表達和DNA甲基化同時...

2020-12-01 生物谷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

2016年1月13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Methods上的一項研究報告中,來自英國和比利時的研究人員在單一細胞中實現了同時對細胞表觀基因組和轉錄組的研究,而這或可幫助科學家們闡明DNA甲基化改變和基因表達之間的關聯。單細胞測序技術近年來進展非常迅速,而且其也已經被廣泛用於研究不同細胞中基因表達特性的改變;

最新的單細胞測序技術可以幫助科學家們深入剖析DNA的化學性修飾(表觀遺傳組特性),比如DNA甲基化,其是基因表達改變背後的驅動力;截止到目前為止研究者們才有可能同時對單細胞轉錄組和表觀遺傳組進行研究;研究者Oliver Stegle教授說道,這種新型的實驗步驟可以讓我們同時在單細胞中進行DNA甲基化和RNA的分析,本文研究為我們闡明了在特殊單一細胞中DNA甲基化的異質性和基因表達改變之間的關係。

這種新方法將此前開發的DNA和RNA平行測序的技術同單細胞表觀遺傳學技術進行結合,研究結果表明這種新技術可以最大化地對單細胞進行相關的研究;為了檢測這種名為scM&T-seq的新技術,研究小組同時開啟了不同基因表達的狀態,隨後利用小鼠胚胎幹細胞進行研究,在早期階段的胚胎細胞中,細胞的特性是流動性的而並不是固定好的;隨後研究人員平行利用兩種技術,一種揭示了基因表達的相關信息,即突變數量、異質性來自於哪裡;另一種技術對相同細胞的DNA甲基化進行了研究,對於每個細胞而言,研究人員都可以獲得足夠的覆蓋率來研究數千個基因的表觀遺傳學及轉錄組學多樣性。

胚胎幹細胞的表觀遺傳學狀態具有高度可變性,而且這種可變性同基因表達直接相關,研究者看到的很多轉錄變化都被認為是通過DNA的修飾來驅動的,但如今研究者開發的這種新技術就可以幫助其更深入對窺探單細胞了,同時還可以闡明DNA甲基化和基因表達之間的關係。這種統計學方法可以揭示可變的表觀遺傳區域和基因表達之間的多種單一性關聯,從而就為闡明細胞分化的調節過程及多潛能性的維持提供了新的線索和依據。

研究者希望這種新型的研究工具可以為後期同時在多個不同的分子層面上進行研究提供機會,而目前在單細胞中理解基因表達和DNA甲基化之間的關聯,以及鑑別影響這種關聯的特殊因子還需要很長一段路要走,這種研究對於理解胚胎幹細胞的發育,以及開發抵禦機體老化和多種疾病的發生都提供了一定的線索和希望。(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Parallel single-cell sequencing links transcriptional and epigenetic heterogeneity

Christof Angermueller, Stephen J Clark, Heather J Lee, Iain C Macaulay, Mabel J Teng, Tim Xiaoming Hu, Felix Krueger, Sébastien A Smallwood, Chris P Ponting, Thierry Voet, Gavin Kelsey, Oliver Stegle & Wolf Reik

We report scM&T-seq, a method for parallel single-cell genome-wide methylome and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that allows for the discovery of associations between transcriptional and epigenetic variation. Profiling of 61 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 confirmed known links between DNA methylation and transcription. Notably, the method revealed previously unrecognized associations between heterogeneously methylated distal regulatory elements and transcription of key pluripotency genes.

相關焦點

  • 基因研究新突破:科學家揭開DNA甲基化之謎
    這樣做是為了調節基因表達,區分本地DNA和外來DNA,或者在複製過程中標記舊的DNA鏈。甲基化是由一種叫做甲基轉移酶的酶來完成的,這種酶以特定的模式用甲基修飾DNA,在DNA上形成表觀遺傳層。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還沒有努力分辨出哪種酶負責哪種模式。
  • 北大團隊首次單細胞水平上剖析早期胚胎甲基化動態
    DNA甲基化是哺乳動物在胚胎發育階段表觀遺傳調控的重要事件,對多個生物學過程都至關重要,如基因表達抑制、轉座子轉錄活性調節、X染色體的失活,以及基因組印記的維持等。喬傑教授團隊與湯富酬教授團隊長期合作,致力於探索人類早期發育過程中生殖細胞與胚胎的表觀遺傳學修飾與基因表達調控的分子機制,已在Cell 、Nature等雜誌發表系列文章,精確繪製了人類植入前胚胎和胎兒生殖細胞發育過程中的轉錄組、DNA甲基化組圖譜,為了解人類自身胚胎發育特徵提供了重要數據。
  • 單細胞中3D基因組結構和DNA甲基化的同步分析
    單細胞中3D基因組結構和DNA甲基化的同步分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10 15:16:34 美國索爾克生物研究所的Joseph R. Ecker和Jesse R.
  • 文路研究員:肝癌異質性的單細胞三重組學及ccfDNA甲基化組分析
    DNA甲基化組分析》的報告。文路研究員建立了一種名為單細胞三重組學的測序技術(scTrio-Seq),實現單細胞層面對腫瘤細胞進行拷貝數變異、甲基化水平和轉錄組水平的三重組學分析。利用這一技術,文路研究團隊發現DNA拷貝數較多的區域中,基因表達量也隨之增高,反之亦然,從單細胞水平證實了基因表達的劑量效應。文路研究員還對一例肝細胞癌組織進行三重組學測序分析,將該組織在三個組學層面分為兩個不同的細胞亞群。
  • 新技術實現對單細胞中基因表達動態的表徵
    新技術實現對單細胞中基因表達動態的表徵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19 23:10:24 2020年4月13日,《自然—生物技術》雜誌在線發表了美國華盛頓大學Jay Shendure
  • 基因組印記是DNA甲基化影響基因表達的重要例證
    細胞中的DNA中腦化酶又分為兩類:化的CpG位點進行甲基中國化修飾,這一過程可能涉及特異性DNA序列的識別,對發育早期甲基化位點的確定具有重要作用。維持性甲基化酶可以在甲基化的DNA模板鏈的指導下,使其互補鏈中對應位置上的CpG發生甲基化,從而在子代細胞中恢復豪代的甲基化狀態。
  • 生科湯富酬課題組攜手北醫三院喬傑課題組首次利用單細胞轉錄組和...
    結合體外模擬人類著床策略1和高精度單細胞多組學測序技術2,3(single-cell RNA-seq, single-cell Trio-seq2),首次利用單細胞轉錄組和DNA甲基化組圖譜重構了人類胚胎著床過程,系統解析了這一關鍵發育過程的基因表達調控網絡和DNA甲基化動態變化過程。
  • 新技術可同時讀取單細胞中的基因表達和轉錄因子結合
    新技術可同時讀取單細胞中的基因表達和轉錄因子結合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28 15:16:16 近日,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Robi D.
  • Nat Commun:老化細胞中DNA甲基化扮演關鍵角色
    隨著個體年齡增加,機體DNA的甲基化模式會發生劇烈變化,DNA的甲基化模式被認為是機體DNA的第二種遺傳密碼,可以控制基因的開啟或關閉,然而這些改變引發的後果卻依然是一個謎。,大部分的改變被認為不會影響細胞中基因的開啟或關閉。
  • Plos Genetics:模擬細菌DNA甲基化模式實現穿越其限制修飾屏障
    細菌是存在於自然環境中的一個重要生物類群,參與自然環境碳、氮和硫等元素的循環,另外,細菌在人類的健康與疾病、工業微生物發酵及農業生物病蟲害防治等領域也佔有重要地位。遺傳操作是研究細菌生理功能、致病機理及構建基因工程菌株的先決條件。
  • Nature Biotechnology最新文章:最新DNA甲基化測序技術比較研究...
    為了將有關的表觀基因組學因子轉化為具有臨床意義的生物標誌物,研究人員需要選擇一套可控的高信息度基因組區域。DNA甲基化檢測一般包括甲基化特異性PCR、亞硫酸氫鹽測序法與高解析度熔解曲線法。針對特定核酸位點的DNA甲基化分析(DNA甲基化靶向測序)則足夠快捷、低廉、穩定且可被廣泛應用於臨床診斷與疾病研究,能在大型驗證性實驗中證實其預測價值。
  • 單細胞測序的未來——Nature Methods綜述助您明晰發展方向(上)
    在不同細胞中,表觀組、轉錄組及蛋白組同時進行聯合分析和研究,對描述細胞「身份」及狀態具有重要作用,也更加能夠發掘到特定細胞類型的獨特調控網絡。近期單細胞組學技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不僅能夠對單個細胞的基因組、轉錄組及表觀組進行單獨分析,也能夠同時對這些不同組學層面進行並行分析1,極大的促進了我們對於生物學網絡的研究與理解。
  • 美國科學家發現引發癌症的關鍵——DNA甲基化不平衡的特定位點
    近日,美國的研究人員通過DNA修飾測序,發現了引發癌症和其他疾病的關鍵:DNA甲基化不平衡的特定位點。在全基因組掃描中,我們往往很難定位與癌症關係最密切的基因變異。近日,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通過放大多個正常組織和癌症組織中與DNA甲基化失衡相關的關鍵基因位點,能夠在更廣泛的統計信號下發現引發癌症的新線索。
  • Nat Biotech | 第6期導讀:納米孔測序、單細胞RNA計數技術等
    作者們採用納米孔測序和名為Lathe的工作流程,結合長度組裝和短讀糾錯,從複雜的微生物群落中組裝封閉的細菌基因組。作者們使用該方法對12種細菌的基因組進行了組裝從而驗證了該工作流程的有效性。儘管與其他測序和裝配方法相比核苷酸的準確性下降,但是該方法提高了裝配的連續性,允許對微生物中重複元件的功能和適應性方面的作用進行研究。
  • 專注液滴微流控技術 萬乘基因致力高通量單細胞多組學測序的應用普及
    新抗原的存在性和抗原性檢測是基於DNA而非基因表達做出的,這就需要結合單細胞測序來確定新抗原的表達強度,從而實現快速篩選。據施教授介紹,萬乘基因正在與多家研究新抗原的公司探索用單細胞測序技術作為工具,檢測腫瘤的單個細胞中是否表達了他們預測出來的抗原。
  • 新測序方式可檢測單細胞中持續的基因表達譜
    新測序方式可檢測單細胞中持續的基因表達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 14:32:06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Arjun Raj團隊利用MemorySeq揭示了與不同細胞行為相關的可遺傳性單細胞基因表達程序
  • Swift宣布推出最高通量單細胞甲基化測序文庫製備方法
    ,而 Accel-NGS® Adaptase 技術是一種高效強大的 NGS 製備解決方案,面向單細胞解析度級全基因組重亞硫酸鹽測序。這種新方法支持對來自異種組織的成千上萬個細胞進行不同甲基化區域的高效分析,同時還能處理不同的應用,例如細胞分類、在正常組織內調控細胞機制、疾病狀態下的表觀遺傳性改變以及關於表觀遺傳學調控的進化保守性。甲基化是一種穩定的生物標記,能夠被用來識別控制細胞功能的細胞類型和調控元件。
  • 首次揭示lncRNA在20種癌症中的DNA甲基化改變圖譜
    長鏈非編碼RNA(lncRNA)是一類長度超過200個核苷酸的RNA分子,來自於基因組的非編碼區域, 絕大部分的lncRNA基因功能和作用機制尚不明確。近年來多項研究表明,lncRNA在許多生物學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在正常細胞中,LncRNA表達和組織特異性的主要表觀遺傳機制(包括DNA甲基化)調控。與此同時,DNA甲基化改變已被確定為腫瘤發生的重要標誌。
  • 科學家揭示基因表達變化的動力學
    科學家揭示基因表達變化的動力學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19 11:29:19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免疫生物學與表觀遺傳學研究所Dominic Grün課題組,在細胞空間狀態下揭示基因表達變化的動力學
  • 中國科學家首次構建豬脂肪和肌肉DNA甲基化圖譜
    由四川農業大學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主導,中、美、英、加等四國共12個單位的50多位研究人員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豬脂肪和肌肉組織的基因組甲基化圖譜》,22日在國際著名學術雜誌《自然-通訊》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