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實現對單細胞中基因表達動態的表徵

2020-11-23 科學網

新技術實現對單細胞中基因表達動態的表徵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19 23:10:24

2020年4月13日,《自然—生物技術》雜誌在線發表了美國華盛頓大學Jay Shendure、Junyue Cao等研究人員的最新成果。他們開發了一個能夠表徵單細胞中基因表達動態的新技術。

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結合單細胞組合索引和信使RNA標記(Sci-fate)的方法,其使用組合細胞索引和新合成mRNA的4-硫尿苷標記,從而在單個細胞中同時分析完整和新的轉錄組。

 

研究人員使用Sci-fate研究了超過6000個培養的單細胞中的皮質醇反應。根據這些數據,研究人員量化了細胞周期和糖皮質激素受體激活的動態,並探討了它們的交叉點。最後,研究人員開發了推斷和分析細胞狀態轉換的軟體。他們認為,Sci-fate將廣泛適用於定量表徵各種系統中的轉錄動態。

 

據悉,基因表達程序隨著時間、分化和發育以及對刺激的響應而改變。但是,幾乎所有用於在單細胞中分析基因表達的技術都不能直接捕獲轉錄動態。

 

附:英文原文

Title: Sci-fate characterizes the dynamics of gene expression in single cells

Author: Junyue Cao, Wei Zhou, Frank Steemers, Cole Trapnell, Jay Shendure

Issue&Volume: 2020-04-13

Abstract: Gene expression programs change over time, differenti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in response to stimuli. However, nearly all techniques for profiling gene expression in single cells do not directly capture transcriptional dynamic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present a method for combined single-cell combinatorial indexing and messenger RNA labeling (sci-fate), which uses combinatorial cell indexing and 4-thiouridine labeling of newly synthesized mRNA to concurrently profile the whole and newly synthesized transcriptome in each of many single cells. We used sci-fate to study the cortisol response in >6,000 single cultured cells. From these data, we quantified the dynamics of the cell cycle and glucocorticoid receptor activation, and explored their intersection. Finally, we developed software to infer and analyze cell-state transitions. We anticipate that sci-fate will be broadly applicable to quantitatively characterize transcriptional dynamics in diverse systems.

DOI: 10.1038/s41587-020-0480-9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7-020-0480-9

相關焦點

  • 曹俊越博士等開發研究大量單細胞基因表達動態分析技術
    責編丨兮在生命的產生或者疾病的發育過程中,我們身體裡的每一個細胞都在經歷分子和功能層面的動態變化。雖然目前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使我們可以同時研究上百萬個細胞的基因表達特徵,這些技術依然局限於描述細胞的靜態狀態而忽略了動態變化。相反,延時顯微鏡可以通過實驗測量細胞的動態轉變,但僅限於研究培養皿中少數細胞中的少數標記基因,因此可能不足以解釋許多生物系統的複雜性。
  • Nat Methods:科學家首次實現在單細胞中對基因表達和DNA甲基化同時...
    來自英國和比利時的研究人員在單一細胞中實現了同時對細胞表觀基因組和轉錄組的研究,而這或可幫助科學家們闡明DNA甲基化改變和基因表達之間的關聯。單細胞測序技術近年來進展非常迅速,而且其也已經被廣泛用於研究不同細胞中基因表達特性的改變;最新的單細胞測序技術可以幫助科學家們深入剖析DNA的化學性修飾(表觀遺傳組特性),比如DNA甲基化,其是基因表達改變背後的驅動力;截止到目前為止研究者們才有可能同時對單細胞轉錄組和表觀遺傳組進行研究;研究者Oliver Stegle教授說道,這種新型的實驗步驟可以讓我們同時在單細胞中進行DNA甲基化和
  • 新技術可同時讀取單細胞中的基因表達和轉錄因子結合
    新技術可同時讀取單細胞中的基因表達和轉錄因子結合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28 15:16:16 近日,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Robi D.
  • 吳昊團隊開發檢測單細胞mRNA動態變化新技術scNT-seq
    在含有多種細胞類型的複雜組織和系統中,在單細胞水平準確測定這些 mRNA動態變化過程對於理解基因表達調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傳統的mRNA代謝標記技術利用尿苷類似物4-硫尿苷(4sU)可以有效的標記新生mRNA,但是技術上的局限性不能達到單細胞解析度;而常規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雖然可以揭示不同細胞類型的穩態轉錄組,但是不能精確分辨特定時間裡新生成的和已有的mRNA,因此用於定量研究細胞類型特異的mRNA動態調控機制十分困難。
  • 單細胞轉錄組揭示人類胚胎腸道發育過程中自噬相關的基因動態表達
    單細胞轉錄組分析綜述單細胞入門-讀一篇scRNA-seq綜述今天分享的文章是利用單細胞轉錄組揭示人類胚胎腸道發育過程中自噬相關的基因動態表達變化情況。巨自噬/自噬已被證明在胚胎發育中起著至關重要作用。但是,自噬在人類胎兒消化道發育中的作用尚未有研究報導。本研究,使用超過5000個從6周到25周不等的人類胚胎消化道細胞,從單細胞水平探索了自噬相關基因的動態表達,並發現自噬相關基因的轉錄活性顯著增強。
  • 大事件、新技術引領單細胞進入新時代
    MorphoSeq: 脊索動物原腸胚形成完整動態過程 4月13日,發表在Cell上的最新單細胞相關技術MorphoSeq絕對稱得上引領級文章,說是開創發育生物學的新時代也不為過。 研究人員通過scRNA-seq和光片成像技術構建了數位化虛擬胚胎,其中捕獲了18個譜系海鞘原胚形成過程中每個單細胞在每次細胞分裂時的全基因表達軌跡。 通過使用高覆蓋的scRNA-seq,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無需先驗知識便可將單個胚胎的單個細胞分層為細胞類型的計算框架。
  • 科學家建立一種基因表達動態示蹤的新技術
    該研究通過內源基因的啟動子驅動sgRNA(single-guide RNAs)表達,結合SPH-OminiCMV(CRISPR-activatorSuntag-P65-HSF1 and OminiCMV-mCherry)螢光報告系統,成功實現低豐度基因和lncRNAs(Longnon-coding RNAs)基因表達的動態示蹤。
  • 科學家開發出高通量檢測單細胞mRNA動態
    細胞命運轉變以及響應外界信號的過程中會改變細胞類型特異(cell-type-specific)的基因表達,而基因表達的豐度(total RNA level)是由mRNA轉錄、加工、降解等過程共同決定的。在含有多種細胞類型的複雜組織和系統中,在單細胞水平準確測定這些 mRNA動態變化過程對於理解基因表達調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新測序方式可檢測單細胞中持續的基因表達譜
    新測序方式可檢測單細胞中持續的基因表達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 14:32:06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Arjun Raj團隊利用MemorySeq揭示了與不同細胞行為相關的可遺傳性單細胞基因表達程序
  • 從單細胞窺探生命奧秘!新技術揭開人類細胞生長發育之謎
    終於,基於組合標記的sci-RNA-seq實現了不依賴於細胞分離的單細胞基因表達檢測。他們一共檢測到200萬個單細胞組成的500多個細胞種類,並系統性繪製了形成各種器官的細胞分化路徑以及每個路徑中幾萬種基因的表達變化。
  • 從單細胞窺探生命奧秘 新技術揭開人類細胞生長發育之謎
    之前,11月13日,《科學》還刊登了洛克菲勒大學、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羅特曼·巴蒂研究所等機構研究人員利用這些新技術創造的兩個細胞圖譜,以追蹤人類細胞類型和組織發育過程中的基因表達和染色質可及性。終於,基於組合標記的sci-RNA-seq實現了不依賴於細胞分離的單細胞基因表達檢測。4項技術sci-RNA-seq被用於檢測超過5萬個線蟲單細胞的轉錄組測序,從而構建了世界首個生物個體水平的單細胞轉錄組圖譜。
  • 我國科學家實現單細胞表觀組學新突破:兩種革新單細胞ChIP-seq技術...
    多細胞生物體由具有相同基因組的不同細胞類型組成,在器官組織發育過程中,細胞狀態和細胞命運決定的機制一直是領域普遍關心的問題。無論在發育過程還是疾病狀態下,表觀遺傳因素(不改變DNA序列的情況下卻能引起基因表達變化或表型)在細胞命運決定中起著指導性作用。細胞類型和功能異質性往往通過調控基因表達來實現。
  • 單細胞RNA計數新技術Smart-seq3
    單細胞RNA計數新技術Smart-seq3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6 14:16:10 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Rickard Sandberg課題組取得一項新突破。
  • Nature Cell Biology:一種基因表達動態示蹤的新技術
    該研究通過內源基因的啟動子驅動sgRNA(single-guide RNAs)表達,結合SPH-OminiCMV(CRISPR-activator Suntag-P65-HSF1 and OminiCMV-mCherry)螢光報告系統,成功實現低豐度基因和lncRNAs(Long non-coding RNAs)基因表達的動態示蹤。
  • Cell:「條形碼」+ CRISPR 可追蹤單細胞譜系史和基因表達譜
    追蹤細胞的譜系歷史是回答生物學中各種基本問題的關鍵,可以了解很多有關發育、衰老和疾病的知識。近日,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和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哈佛醫學院的幹細胞研究計劃的科學家開發出一項新技術——CRISPR陣列修復譜系追蹤(CARLIN),即所謂 「條形碼」技術。
  • 浙江大學團隊開發新一代技術,解析基因表達的秘密
    Project),旨在時間和空間尺度上,結合單細胞測序、單細胞成像等前沿技術,深入理解哺乳動物細胞核的三維結構形成原理及其對基因表達、細胞功能、個體發育和疾病發生發展的影響【2】。因此,細胞核內DNA到RNA到蛋白的信息傳遞及三者之間的相互協作如何精準實現具有時空特異性的基因表達模式,從而實現特異的細胞及生物個體功能,成為科學家們新的挑戰。
  • Cell|伊波拉病毒病單細胞圖譜分析揭示了病毒與宿主的動態變化
    最近,單細胞RNA測序(scRNA-seq)和Cy-TOF的蛋白質定量技術使病毒感染分析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析度。這些方法可以量化單個細胞類型和表達圖譜,通過量化細胞內的病毒RNA,scRNA-seq可以比較宿主中感染和未感染的細胞之間的基因表達差異和炎症因子環境中感染所造成的直接影響。
  • 「單細胞測序」技術發展迅速,實現產業化還要多久?
    年)、新格元生物(2018年)、萬乘基因(2018年)等通過自主研發核心技術微流控,將單細胞測序從實驗室走到市場,並完成早期融資;以單細胞生信分析為主的代表企業百奧智匯(2018年)也完成了IDG資本的A輪融資。
  • 單細胞基因測序技術專利布局中的「中國力量」—新聞—科學網
    研究團隊對康復患者血液中的B細胞進行全細胞基因測序,並通過患者自身B細胞序列對比和全部樣本的B細胞序列對比,從中找到針對新冠病毒的特異性突變序列(即中和抗體序列),之後由義翹公司通過體外表達生產中和抗體。該中和抗體既可以用於新冠肺炎治療,也可以用於短期預防。 據了解,獲得高覆蓋率、高保真性的全基因組擴增產物,是高通量單細胞基因測序結果全面與準確性的保障。
  • 腦智卓越中心關於基因表達動態示蹤的新技術獲進展
    研究通過內源基因的啟動子驅動sgRNA(single-guide RNAs)表達,結合SPH-OminiCMV(CRISPR-activator Suntag-P65-HSF1 and OminiCMV-mCherry)螢光報告系統,實現低豐度基因和lncRNAs(Long non-coding RNAs)基因表達的動態示蹤,建立了一種通用的內源基因轉錄門控系統,為活細胞中實時標記低表達基因和lncR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