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開發出高通量檢測單細胞mRNA動態

2020-09-05 wo小楓樹

細胞命運轉變以及響應外界信號的過程中會改變細胞類型特異(cell-type-specific)的基因表達,而基因表達的豐度(total RNA level)是由mRNA轉錄、加工、降解等過程共同決定的。


在含有多種細胞類型的複雜組織和系統中,在單細胞水平準確測定這些 mRNA動態變化過程對於理解基因表達調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傳統的mRNA代謝標記技術利用尿苷類似物4-硫尿苷(4sU)可以有效的標記新生mRNA,但是技術上的局限性不能達到單細胞解析度;而常規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雖然可以揭示不同細胞類型的穩態轉錄組,但是不能精確分辨特定時間裡新生成的和已有的mRNA,因此用於定量研究細胞類型特異的mRNA動態調控機制十分困難。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吳昊實驗室開發了一種高通量檢測單細胞mRNA動態變化的新方法, scNT-seq(全稱single-cell metabolically labeled new RNA tagging sequencing)。


該方法創新性的整合了mRNA代謝標記 (metabolic labeling),基於液滴微流控(droplet microfluidics)的高通量單細胞轉錄組分析技術和最近開發的4sU化學轉化反應 (chemically recode 4sU to cytosine analog);在數據分析方面,作者構建了基於unique molecular identifier (UMI) 的統計模型來更加準確地分析單細胞水平上新生成的mRNA的比例。


北京時間2020年8月31日晚23時,Nature Methods雜誌在線發表了文章 「Massively parallel and time-resolved RNA sequencing in single cells with scNT-seq」。


作者應用這一技術解析了小鼠神經元快速激活過程中的單細胞基因調控網絡並預測細胞狀態變化軌跡,他們還進一步研究了不同胚胎幹細胞狀態轉換過程中的mRNA動態變化的調控機制。


scNT-seq具體技術流程如下:首先將4sU添加到培養基中用來標記細胞中新生成的mRNA(圖1第1步)。為了在單細胞轉錄組中區分含有4sU標記的轉錄本,將4sU化學轉化反應整合到液滴微流控 (Drop-seq) 流程中(圖1第2-4步)。


由於捕獲mRNA的barcoded beads具有區分不同轉錄本的UMI序列,相比較沒有UMI的單細胞分析技術(e.g. scSLAM-seq),該方法不僅可以消除由於PCR擴增帶來的誤差,而且相對於單個mRNA分子而言能增加T-to-C的覆蓋度(圖1第5-8步)。


最後,利用基於UMI的二項式混合分布來準確估計每個細胞中單個基因的新生轉錄本。(圖1第9步)


圖2 利用scNT-seq技術研究小鼠大腦皮層神經元中神經活性調控的轉錄動態。


前人的研究表明,神經元激活後可以快速誘導(幾分鐘到幾小時內)幾百個特異基因表達,這些基因被稱為神經活性調節的基因(Activity-regulated genes, ARGs)。


利用ARGs被神經活性快速誘導而在靜息狀態下幾乎不表達的特點,可用其評估scNT-seq技術檢測新生成mRNA的可靠性。作者用4sU標記原代培養的小鼠大腦皮層神經細胞,其間用氯化鉀(KCl)激活這些細胞(15-120分鐘)(圖2a)。


作者首先將大腦皮層神經元聚類成不同細胞類型,包括興奮性神經元(Ex)、抑制性神經元 (Inh)、神經元前體細胞(NP)等(圖2b)。接下來他們分析了不同細胞類型中,ARGs基因中(如Jun和Npas4基因,圖2c)新(new RNAs,產生於4sU標記的2小時內)和舊(old RNAs,產生於2小時前)轉錄本在不同細胞類型中的表達水平。


這些ARGs的new RNAs在不同細胞類型中有不同程度的響應,而old RNAs沒有明顯響應(合成於4sU標記和神經元激活前),說明scNT-seq可以準確區分新舊轉錄本。


在準確區分新、舊轉錄本的基礎上,作者運用新近開發的Dynamo算法程序在興奮性神經元中進行了基於mRNA代謝標記的RNA velocity分析(圖2d右側),能準確捕獲神經元激活早期(0 – 15min)和晚期(30 – 120 min)的變化。


相較之下,傳統的RNA velocity利用已拼接(無內含子)和未拼接(有內含子)的轉錄本信息來間接地預測細胞中基因表達的變化趨勢。


由於Jun, Fos等早期響應基因內含子長度較短,基於內含子/外顯子定量的傳統RNA velocity方法無法準確估計這些基因的動態變化,因此無法鑑定到神經元激活早期(0 – 15min)的變化 (圖2d左側)。


而基於新生成轉錄本的RNA velocity能夠直接利用實驗準確定量的新、舊轉錄本的信息,推測mRNA的動態變化,不受基因結構(內含子比例)影響,兼具準確性和適用性。


細胞中RNA的豐度由轉錄、加工、降解等過程共同決定,準確測定細胞群體中稀有或動態變化的細胞類型中mRNA合成和降解速率是一個重要而充滿挑戰的問題。


前人的研究表明,小鼠胚胎幹細胞存在不同的幹細胞狀態,其中大約1%的細胞會自發轉變為具有更高分化潛力(totipotent)的「2C-like」狀態(2-cell embryos like state)。


作者通過pulse-chase的標記策略結合scNT-seq技術測定了2616個基因在不同細胞狀態中的降解速率(half-life,圖3a,b)。


結合4小時4sU標記實驗,作者測定了445個差異表達基因的合成和降解速率。根據mRNA合成速率和降解速率在不同細胞狀態間變化的趨勢,這些基因可以劃分為3種不同的mRNA豐度調節策略(圖3c)。


有意思的是,即使採用同一種調控策略的基因,mRNA合成和降解對於不同基因mRNA豐度調節的貢獻也不盡相同。例如Tet1和Lefty2基因都採用「Destabilizing」策略(mRNA合成和降解速率同向變化),但是Tet1基因主要通過降低合成速率(synthesis rate)降低2C-like細胞中mRNA豐度,而Lefty2基因主要通過提高降解速率(degradation rate)降低2C-like細胞中mRNA豐度(圖3c)。


總的來說,scNT-seq是一種能在單細胞水平準確定量新生轉錄本的新技術。和已有的單細胞代謝標記分析方法[ref 3]相比,這項新技術兼具高準確度,高通量和低成本等優勢。


因此,scNT-seq與Jay Shendure實驗室的曹俊越博士新近開發的sci-fate技術,都能夠廣泛應用於分析大量單細胞在細胞命運決定和分化,外界信號響應,及疾病模型等動態過程中mRNA表達調控等相關的重要生物學問題。

相關焦點

  • 吳昊團隊開發檢測單細胞mRNA動態變化新技術scNT-seq
    在含有多種細胞類型的複雜組織和系統中,在單細胞水平準確測定這些 mRNA動態變化過程對於理解基因表達調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了應對這一挑戰,賓夕法尼亞大學吳昊實驗室開發了一種高通量檢測單細胞mRNA動態變化的新方法, scNT-seq(全稱single-cell metabolically labeled new RNA tagging sequencing)。
  • 何愛彬研究組開發高通量單細胞ChIP-seq技術——CoBATCH並解析多...
    為降低ChIP-seq技術對細胞數目的要求,近年來,MOWChIP [4],STAR-ChIP [5]和ULI-NChIP [6]等適用於少量細胞起始的ChIP-seq技術被逐漸開發出來,但細胞群體的異質性,發育過程中染色質狀態的動態變化需要在單細胞解析度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 曹俊越博士等開發研究大量單細胞基因表達動態分析技術
    責編丨兮在生命的產生或者疾病的發育過程中,我們身體裡的每一個細胞都在經歷分子和功能層面的動態變化。雖然目前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使我們可以同時研究上百萬個細胞的基因表達特徵,這些技術依然局限於描述細胞的靜態狀態而忽略了動態變化。相反,延時顯微鏡可以通過實驗測量細胞的動態轉變,但僅限於研究培養皿中少數細胞中的少數標記基因,因此可能不足以解釋許多生物系統的複雜性。
  • ...Bio成功舉辦高通量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和單細胞液滴包裹技術交流會
    隨著科學的發展,科學家們發覺許多群體細胞,完整個體水平的研究只是研究多種類細胞,多個細胞共同作用的「平均值」,淹沒了細胞個體之間的差異。2017年11月,Dolomite Bio公司隆重推出Nadia高通量單細胞建庫儀,可平行運行1/2/4/8個樣品, 每個樣品18min內可生成6000個單細胞庫;專為DropSeq方案設計;使用一次性試劑盒,防止汙染;自動檢測試劑盒狀態,觸控螢幕控制,全自動運行。
  • 科學家利用高通量單細胞ChIP-seq確定了乳腺癌染色質狀態的異質性
    近日,法國巴黎文理研究大學等科研人員在Nature Genetics上發表了題為「High-throughput single-cell ChIP-seq identifies heterogeneity of chromatin states in breast cancer」的文章,利用高通量單細胞
  • 高通量多通道的單細胞測序設備,將投入醫療科研應用
    彼時,Bulk RNA測序還是細胞活檢組織轉錄組研究的主要手段,通過將組織中RNA釋放出來,然後進行全轉錄組的高通量定量檢測。 2012年美國上市公司Fluidigm推出了C1系統,96個單細胞腔體的Smart-Seq cDNA建庫解決方案,使得對96個細胞進行RNA測序和定量成為可能。
  • 我國科學家研製出首臺高通量流式拉曼分選儀
    針對這些問題,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單細胞中心發明了基於介電單細胞捕獲/釋放的拉曼激活液滴分選技術pDEP-RADS,並研製出首臺高通量流式拉曼分選儀產品樣機FlowRACS。利用FlowRACS,示範了基於分子光譜、非標記式、單細胞精度、高通量流式的酶活篩選,為酶資源的探測和挖掘開闢了全新的技術路線。
  • Cell | 高質量&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新技術測定染色質潛力
    由於細胞分化是一個動態且不同步的過程,研究這一過程中多變的調控機理變得尤其困難。該技術能夠實現在單細胞中同時高質量,高通量的檢測基因表達和染色質可及性。通過多輪的indexing,使得每個單細胞中的RNA和染色質均同時被獨特的DNA barcode標記。最後通過鏈黴素將cDNA和染色質分開,並分別建庫測序。該技術在單次實驗中可以構建多達一百萬個單細胞的文庫,而花費僅不到一千美元。在保持檢測靈敏度的基礎上,該技術大大提高了檢測通量,為對複雜系統的大規模測序打下了基礎。
  • 從單細胞窺探生命奧秘
    近日,美國洛克菲勒大學助理教授曹俊越因其在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以及發育生物學方面的成就,成為《科學》和SciLifeLab頒發的2020年度青年科學家獎特等獎全球唯一得主。11月20日,《科學》刊登了其獲獎短文,描述了有助於研究生命產生奧秘的4項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
  • 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成果落地,萬乘基因獲500萬元天使輪融資
    krypton了解到,基因檢測初創公司萬城基因在投資人的共同投資下,已經獲得了500萬元的天使輪融資。這輪融資主要用於上海中心實驗室和代理網絡的建設,高通量核單細胞測序技術的開發,以及單細胞測序設備的設計和製造。
  • 專注液滴微流控技術 萬乘基因致力高通量單細胞多組學測序的應用普及
    2016年10月,全球頂級科學家在英國倫敦啟動了人類細胞圖譜計劃(Human Cell ATLAS,HCA),這項計劃將測定人類全身40萬億個細胞中每種細胞的獨特身份信息,並根據細胞間的協作路徑繪製三維人類基因圖譜。單細胞測序技術是HCA計劃實施的重要底層技術。
  • 36氪首發 | 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成果落地,「萬乘基因」獲500萬元...
    36氪獲悉,基因檢測初創公司萬乘基因已獲得500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合力投資,本輪融資主要用於建立上海中心實驗室和代理商網絡、研發細胞核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以及設計製造單細胞測序設備。萬乘基因成立於2018年,主要業務是利用自主研發的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平臺服務於科研、臨床以及工業市場。現階段,其高通量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商品化服務已經落地,並和數十家頂級三甲醫院開展合作,為醫生(科室主任以上)發表論文提供單細胞技術服務,且已有成果發表於Protein & Cell雜誌。
  • 什麼是高通量單細胞RNA測序技術?
    打開APP 什麼是高通量單細胞RNA測序技術?該五篇文章幾乎都是同時發表,表明該領域的競爭激烈,同時也說明了單細胞測序技術在植物研究應用中已經成熟,期待未來更多的植物組織細胞的測序,為解決植物如何從胚發育成全株提供更多的信息! 什麼是高通量單細胞RNA測序技術?
  • 著名科學家發表Nature綜述:單細胞測序現狀
    正因如此,單細胞基因組學研究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單細胞基因組學領域近年來發展得非常迅速,為人們揭示了複雜生物學體系的許多重要線索,包括微生物群落的生態多樣性和人類癌症的基因組。一月二十五日Nature Reviews Genetics雜誌發表的一篇重要綜述,全面介紹了單細胞基因組測序的發展現狀。
  • Science:開發出在單細胞解析度下揭示癌細胞藥物反應的新技術...
    2019年12月12日訊/生物谷BIOON/---高通量化學篩選通常用於嘗試發現新的癌症藥物,以及許多其他生物醫學應用中。目前,此類的大多數篩選要麼提供粗略的讀出值,比如細胞存活率、細胞增殖或細胞形狀變化,要麼僅提供特定的分子發現,比如測試一種特定的酶是否受到阻斷。
  • 從單細胞窺探生命奧秘!新技術揭開人類細胞生長發育之謎
    2020年度青年科學家獎特等獎全球唯一得主。11月20日,《科學》刊登了其獲獎短文,描述了有助於研究生命產生奧秘的4項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但目前的單細胞測序技術只能檢測幾千個細胞,遠遠低於正常人體組織包含的細胞數目(百萬級),同時耗材費用昂貴,因此無法全面檢測人體組織中的細胞種類和變化。
  • 從單細胞窺探生命奧秘 新技術揭開人類細胞生長發育之謎
    近日,美國洛克菲勒大學助理教授曹俊越因其在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以及發育生物學方面的成就,成為《科學》和SciLifeLab頒發的2020年度青年科學家獎特等獎全球唯一得主。11月20日,《科學》刊登了其獲獎短文,描述了有助於研究生命產生奧秘的4項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
  • 致力打造高通量單細胞組學平臺,尋因生物完成過億元A輪融資
    產品性能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尋因生物是一家提供基因數據分析解決方案的生物科技公司,它致力於高通量單細胞多組學平臺產品的自主開發及臨床轉化。該公司主要以 SeekOne 高通量單細胞建庫平臺和 SeekPair 免疫單細胞受體抗原匹配平臺為主要研發方向,其自主開發的產品性能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從而推動了單細胞測序技術的臨床轉化應用。
  •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推出高通量流式拉曼分選儀FlowRACS
    【儀器儀表網 新品動態】最近,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單細胞中心研製開發出首款高通量流式拉曼分選儀產品樣機FlowRACS。該儀器設備很好地解決了拉曼譜圖採集時間長、分選通量低等難題,為酶資源的檢測和發掘開拓了嶄新的技術方案。  樣品FlowRACS研究工作由青島能源所單細胞中心研究員馬波、徐健組織完成。
  • 專注高通量單細胞組學平臺產品,尋因生物完成過億元A輪融資
    大健康 2021-01-08 09:36 · 億歐 億歐大健康1月8日訊,今日,專注於高通量單細胞組學平臺的尋因生物宣布完成過億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博遠資本領投,辰德資本跟投,浩悅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