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成功舉辦高通量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和單細胞液滴包裹技術交流會

2020-12-06 儀器信息網

隨著科學的發展,科學家們發覺許多群體細胞,完整個體水平的研究只是研究多種類細胞,多個細胞共同作用的「平均值」,淹沒了細胞個體之間的差異。因此,針對單個細胞的研究技術,單細胞基因組學研究(Single Cell Genomics Study)成為生物學研究迫切的方向,並成為再生醫學,發育生物學,腫瘤研究,免疫學研究必不可少的關鍵研究手段。

 

Dolomite Bio公司基於其已有的單細胞RNA測序模塊系統和μEncapsulator單細胞包裹模塊系統取得良好的銷售業績及客戶反饋。2017年11月,Dolomite Bio公司隆重推出Nadia高通量單細胞建庫儀,可平行運行1/2/4/8個樣品, 每個樣品18min內可生成6000個單細胞庫;專為DropSeq方案設計;使用一次性試劑盒,防止汙染;自動檢測試劑盒狀態,觸控螢幕控制,全自動運行。同時,添加Innovate新方法開發平臺,可以使用自己的試劑,開發新的方法,可調節液滴大小、頻率、溫度、攪拌和時間等參數,一旦條件摸索成功,可通過Nadia高通量單細胞建庫儀在相同條件下平行運行2/4/8個樣品。

 

2018年4月24日-27日, Dolomite Bio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澳門成功舉辦了Nadia高通量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交流會,會議現場Dolomite Bio公司CEO Mark Gilligan先生詳細介紹了液滴微流控技術應用在單細胞研究的優勢,高通量單細胞RNA測序實驗中遇到的問題以及B細胞和T細胞、FACS分選等應用,並現場利用Nadia單細胞建庫儀和Innovate新方法開發平臺演示了單細胞庫製備的整個實驗過程。現場部分客戶被邀請親自體驗了實驗過程,客戶對實驗結果非常滿意,並對Nadia通量高、操作簡單、Innovate靈活開放的特點給予了極大的肯定。



清華大學會場


中科院學術會議中心會場



華大基因會場


澳門大學會場



Mark給客戶演示Nadia樣機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環球公司成功舉辦單細胞RNA測序和液滴微流控技術交流會
    2011 年,《自然方法》雜誌( Nature Methods )將單細胞測序列為年度值得期待的技術之一,2013 年,《科學》雜誌(Science>)將單細胞測序列為年度最值得關注的六大領域榜首,表明單細胞測序已成為科研熱點。
  • 什麼是高通量單細胞RNA測序技術?
    該五篇文章幾乎都是同時發表,表明該領域的競爭激烈,同時也說明了單細胞測序技術在植物研究應用中已經成熟,期待未來更多的植物組織細胞的測序,為解決植物如何從胚發育成全株提供更多的信息! 什麼是高通量單細胞RNA測序技術?
  • 專注液滴微流控技術 萬乘基因致力高通量單細胞多組學測序的應用普及
    基於液滴微流控技術的高通量多組學單細胞測序技術將單個細胞放入管道中,完成標記、建庫、測序等一系列操作後得到這個細胞的組學信息,即是簡化了的單細胞測序流程。其中,標記與建庫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測序的通量。科學家們採用了多種方式嘗試將大量的單細胞進行標記,爭取每個細胞都有獨特的標記(Index),而這個標記是一段barcode DNA可以在測序中讀到,從而將每條Reads單獨歸為某個單細胞,實現對單細胞數據的區分讀取。2015年,液滴微流控和微孔板這兩項當前主流的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標記和建庫技術幾乎同時數出現。
  • 免費領取 | 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市面罕見的單細胞技術書籍
    前陣子,小編發現了一篇單細胞測序的文章,看到之後震驚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只有這些:細胞培養、單細胞製備、單細胞測序、質量控制、技術驗證,而且只獲得了單細胞測序數據就結束了據統計,單細胞測序相關文章的單月平均影響因子達到了20.4!由此可見其影響之大,而單細胞轉錄組測序的文章已經發表很多了,現在再不應用就趕不上熱度了! 為響應熱潮,滿足同學們的需求,解螺旋和聯川生物一起給大家送出這本《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實體書。
  • 單細胞多組學技術的深度解析
    一,單細胞多組學技術的誕生單細胞測序技術的進步使人們能夠以前所未有的解析度和規模研究多細胞生物的基因調控程序。單細胞多組學工具的開發則是邁向了解生物系統內部工作的又一重大步驟。單細胞技術發展的最初努力集中在單細胞RNA測序上,它可以剖析轉錄組異質性,揭示給定複雜組織中以前未知的細胞類型或細胞狀態。
  • 高通量多通道的單細胞測序設備,將投入醫療科研應用
    彼時,Bulk RNA測序還是細胞活檢組織轉錄組研究的主要手段,通過將組織中RNA釋放出來,然後進行全轉錄組的高通量定量檢測。 2012年美國上市公司Fluidigm推出了C1系統,96個單細胞腔體的Smart-Seq cDNA建庫解決方案,使得對96個細胞進行RNA測序和定量成為可能。
  • 「單細胞測序」技術發展迅速,實現產業化還要多久?
    放眼全球,單細胞研究已經發展成多組學研究,包括單細胞轉錄組、基因組、表觀組、甲基化、ChlP、蛋白組等,總的來說主要聚焦在兩個領域:單細胞遺傳物質分析與單細胞蛋白分析。全球單細胞測序從2009年開始起步,彼時,北京大學湯富酬教授在博士後期間發表了世界第一篇單細胞mRNA測序的文章,引起業界廣泛關注。
  •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發明拉曼激活單細胞液滴分選技術—新聞—科學網
    單個細胞是地球上細胞生命體功能和進化的基本單元。單細胞精度的高通量功能分選是解析生命體系異質性機制、探索自然界微生物暗物質的重要工具。
  • 科學網—發明拉曼激活單細胞液滴分選技術
    本報訊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研究員馬波與徐健帶領多學科交叉團隊,通過耦合單細胞拉曼光譜(SCRS)和液滴微流控技術,發明了拉曼激活單細胞液滴分選技術
  • 神助攻帶你「撩」起單細胞轉錄組
    帶著無比喜悅,無比激動的心情,小編用幾個數字給您炫一下10x Genomics這一神助攻應用於單細胞轉錄組測序的六大優勢!本研究應用10x GemCode™平臺對29個細胞系及RNA樣本,共250,000個單細胞,及68,000個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BMC)進行3』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分析。1.
  • 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成果落地,萬乘基因獲500萬元天使輪融資
    這輪融資主要用於上海中心實驗室和代理網絡的建設,高通量核單細胞測序技術的開發,以及單細胞測序設備的設計和製造。萬城成立於2018年,主要業務是利用自主研發的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平臺服務於科研、臨床和工業市場。
  • 烈小冰憑藉單細胞測序C位出道,你pick了嗎?
    例如,在三陰性乳腺癌中,單細胞測序回答了一個最為重要的問題,耐藥克隆究竟是如何產生的,與普通細胞又如何區分。在神經,發育,腫瘤,免疫等領域的研究,單細胞測序已有數百篇影響因子在30以上的文獻,成為現今高通量測序研究的最前沿。那麼烈冰的單細胞測序技術強在哪裡呢?
  • 湯富酬課題組與合作者開發出單細胞轉錄組三代單分子測序新方法
    2009年首個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問世,開啟了單細胞組學時代(scRNA-seq)(Tang et al., 2009)。過去十餘年間單細胞測序技術的不斷發展極大地加速了生物醫學領域的相關研究,幫助科研人員克服了稀有生物樣本以及生物樣本內生異質性等重大挑戰,一系列模式生物及人類自身的單細胞轉錄組圖譜也由此誕生。然而目前的單細胞測序技術幾乎全都是基於二代測序平臺,測序讀長短,一般在150bp左右,即使採用雙端測序技術,測得的有效讀長也不超過500bp。
  • 單細胞測序,你這麼火大家知道嗎?---記2015基因組學前沿研討會之單...
    2015基因組學前沿研討會將單細胞組學單獨列為一個單元,可見單細胞測序在當前基因組學前沿研究中的熱度。  事實上,即使是來源相同的單個細胞,由於隨機生物過程和環境擾動的原因,彼此在許多方面也存在差異,即細胞的異質性。常見的基因組測序技術避免不了這一現象帶來的影響,基於這一原因,研究人員開啟了單細胞測序技術的探索之路。此次研討會的單細胞組學單元中也有多個報告涉及了單細胞/單分子測序技術的最新進展。
  • 36氪首發 | 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成果落地,「萬乘基因」獲500萬元...
    萬乘基因成立於2018年,主要業務是利用自主研發的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平臺服務於科研、臨床以及工業市場。現階段,其高通量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商品化服務已經落地,並和數十家頂級三甲醫院開展合作,為醫生(科室主任以上)發表論文提供單細胞技術服務,且已有成果發表於Protein & Cell雜誌。
  • 多種單細胞RNA測序平臺性能大比拼,七大平臺各有所長
    自2009年以來,單細胞RNA測序一直是推動生物醫學研究進步的重要動力。越來越多的單細胞RNA測序平臺被應用於科研和臨床。對於大規模的單細胞RNA測序研究來說,一個主要的技術障礙是高通量和靈敏度,還要考慮成本問題。
  • 希望組正式推出納米孔單細胞全長轉錄組測序分析服務
    單細胞RNA測序(scRNA-Seq)是分析細胞間異質性的一項關鍵技術,但是基於短讀長的單細胞測序缺乏識別全長轉錄本的能力,不能開展更深入的細胞間異質性研究,例如可變剪接、基因融合事件等。因此,結合了長讀長測序技術的單細胞全長轉錄組備受矚目。
  • Nat Biotech | 第6期導讀:納米孔測序、單細胞RNA計數技術等
    篇Analysis,主要介紹了納米孔測序建立細菌完整基因組、單細胞RNA計數技術、微流控抗體篩選技術、利用gRNA篩選進行Cas13 gRNA優化設計以及組蛋白修飾可視化閱讀器的建立等。對單個細胞的RNA進行大規模測序可以揭示不同細胞類型和狀態下的基因、亞型和等位基因表達模式。然而,目前的短讀(Short-read)單細胞RNA測序方法對等位基因RNA的計數和亞型解析度的能力有限,而長讀(Long-read)測序技術又缺乏在細胞中大規模應用所需的深度。在該工作中,作者們建立的Smart-seq3技術結合了全長度轉錄組覆蓋和5種獨特的分子標識RNA計數策略。
  • 基於高通量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小鼠全細胞圖譜發表—新聞—科學網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31722027)等資助下,浙江大學醫學院幹細胞與再生醫學中心郭國驥教授團隊在單細胞組學技術及哺乳動物全細胞表達譜系分析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
  • 專注高通量單細胞多組學技術,「新格元生物」完成3000萬美元A輪融資
    本輪資金將用於加速單細胞測序平臺產品的進一步開發及臨床應用轉化;推進單細胞測序技術及數據在藥物開發中的應用;加速自主開發產品的國內商業化布局,並開展國際化運營。「新格元生物」成立於2018年,從事高通量單細胞多組學平臺產品的自主開發及臨床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