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Biotech | 第6期導讀:納米孔測序、單細胞RNA計數技術等

2020-07-05 BioArtReports

撰文 | 十一月

責編 | 酶美

Nat Biotech | 第6期導讀:納米孔測序、單細胞RNA計數技術等

2020年6月刊,Nature Biotechnology共發表7篇文章,其中包括4篇Letters、1篇Articles和2篇Analysis,主要介紹了納米孔測序建立細菌完整基因組、單細胞RNA計數技術、微流控抗體篩選技術、利用gRNA篩選進行Cas13 gRNA優化設計以及組蛋白修飾可視化閱讀器的建立等。


Nat Biotech | 第6期導讀:納米孔測序、單細胞RNA計數技術等

1


Nat Biotech | 第6期導讀:納米孔測序、單細胞RNA計數技術等


美國史丹福大學Ami S. Bhatt研究組發文題為Complete, closed bacterial genomes from microbiomes using nanopore sequencing,利用納米孔測序完成來自微生物群落的完整、封閉的細菌基因組。微生物基因組可以通過短讀測序數據進行組裝,但這些元基因組組裝的連貫性受到重複元素的限制。正確分配重複序列的基因組位置對於理解基因組結構對基因組功能的影響至關重要。作者們採用納米孔測序和名為Lathe的工作流程,結合長度組裝和短讀糾錯,從複雜的微生物群落中組裝封閉的細菌基因組。作者們使用該方法對12種細菌的基因組進行了組裝從而驗證了該工作流程的有效性。儘管與其他測序和裝配方法相比核苷酸的準確性下降,但是該方法提高了裝配的連續性,允許對微生物中重複元件的功能和適應性方面的作用進行研究。


原文連結:https://doi.org/10.1038/s41587-020-0422-6


Nat Biotech | 第6期導讀:納米孔測序、單細胞RNA計數技術等

2


Nat Biotech | 第6期導讀:納米孔測序、單細胞RNA計數技術等


瑞典卡羅琳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t)Rickard Sandberg研究組發文題為Single-cell RNA counting at allele and isoform resolution using Smart-seq3,建立了Smart-seq3技術該技術可以在等位基因和基因亞型的解析度上對單細胞中RNA進行計數。對單個細胞的RNA進行大規模測序可以揭示不同細胞類型和狀態下的基因、亞型和等位基因表達模式。然而,目前的短讀(Short-read)單細胞RNA測序方法對等位基因RNA的計數和亞型解析度的能力有限,而長讀(Long-read)測序技術又缺乏在細胞中大規模應用所需的深度。在該工作中,作者們建立的Smart-seq3技術結合了全長度轉錄組覆蓋和5種獨特的分子標識RNA計數策略。在被計數和重構的分子中,60%可以直接分配到等位基因來源,30%-50%可以分配到特定的基因亞型,並且作者們發現在不同的小鼠菌株和人類細胞類型中基因亞型的使用有實質性的差異。與Smart-seq2相比,Smart-seq3極大地提高了敏感性,每個細胞可以多檢測數千個轉錄本。未來Smart-seq3技術可能將在組織和生物體中實現細胞類型和狀態的大規模表徵。


原文連結:https://doi.org/10.1038/s41587-020-0497-0


Nat Biotech | 第6期導讀:納米孔測序、單細胞RNA計數技術等

3


Nat Biotech | 第6期導讀:納米孔測序、單細胞RNA計數技術等


法國HiFiBiO Therapeutics SAS的Colin Brenan 研究組、法國PSL研究大學Andrew D. Griffiths研究組、巴斯德所 Pierre Bruhns研究組合作發文題為High-throughput single-cell activity-based screening and sequencing of antibodies using droplet microfluidics,利用液滴微流控技術進行高通量單細胞活性為基礎的抗體篩選和抗體測序。挖掘漿細胞(Plasma cells)和漿母細胞(Plasmablasts)抗體庫可以發現用於治療或研究目的的有用抗體。作者們提出了一種高通量、單細胞篩選抗體的方法稱為CelliGO,該技術是一種液滴微流控系統,基於螢光的液滴對單細胞生物檢測,結合高通量篩選IgG活性並使用液滴單細胞條形碼逆轉錄對配對抗體V基因進行測序。作者們利用該平臺可以進行疫苗靶點、多功能酶或膜結合腫瘤靶點免疫小鼠的細胞中IgG序列多樣性、克隆擴增和體細胞超突變的分析。該技術對於進行高通過量的抗體篩選提供了重要平臺。


原文連結:https://doi.org/10.1038/s41587-020-0466-7


Nat Biotech | 第6期導讀:納米孔測序、單細胞RNA計數技術等

4


Nat Biotech | 第6期導讀:納米孔測序、單細胞RNA計數技術等


美國紐約基因組中心Neville E. Sanjana研究組發文題為Massively parallel Cas13 screens reveal principles for guide RNA design,利用Cas13 gRNAs的大規模篩選建立gRNA優化設計的規則。VI型CRISPR酶是具有核酸酶活性的RNA靶向蛋白,能夠在不改變基因組的情況下特異性敲低靶標基因。為了對Cas13d gRNAs設計規則進行總結和定義,作者們對靶標mRNA和CD46、CD55以及CD71細胞表面蛋白進行了大規模並行篩選。總的來說,作者們在對24,460個gRNAs進行了活性測量後發現敲低效率由gRNA特異性特徵以及靶標序列位點環境所決定。


Nat Biotech | 第6期導讀:納米孔測序、單細胞RNA計數技術等


據此作者們開發了一個計算機模型對gRNAs進行優化鑑定以及確認其普遍性,同時利用對內源48個基因3,979 gRNAs進行測試以確定該模型的有效性。該模型可以對人類基因組中所有的蛋白質編碼序列進行預測和優化。值得一提的是,該工作為當期封面文章發表,利用大量篩選的數據開發建立了計算模型,用以優化Cas13 gRNA設計。


原文連結:https://doi.org/10.1038/s41587-020-0456-9


Nat Biotech | 第6期導讀:納米孔測序、單細胞RNA計數技術等

5


Nat Biotech | 第6期導讀:納米孔測序、單細胞RNA計數技術等


瑞士蘇黎世大學Tuncay Baubec研究組發文題為ChromID identifies the protein interactome at chromatin marks,建立在小鼠胚胎幹細胞中穩定表達的染色質表觀遺傳修飾閱讀器用以監測不同的染色質修飾。染色質修飾通過招募蛋白質進入基因組來調節基因組功能。然而,在不同的染色質修飾的蛋白質組成還沒有完全的表徵。在該研究中,作者們利用天然蛋白結構與模塊化構建工具,開發了選擇性的用於H3K4、H3K9和H3K27甲基化以及DNA甲基化的染色質閱讀器 (Engineered chromatin readers, eCRs)。通過在小鼠胚胎幹細胞中穩定表達eCRs並測量其亞核定位、基因組分布和組織分化結合偏好,作者們首次證明了其在活細胞中作為選擇性染色質結合物的作用。通過將eCRs與生物素連接酶融合,作者們建立了ChromID技術,該技術是一種基於近距離識別生物素化蛋白相互作用的方法並可以將其應用於小鼠幹細胞中不同的染色質修飾的檢測。利用合成的雙修飾閱讀器,作者們揭示了以H3K4me3和H3K27me3為標記的雙價修飾啟動子的蛋白組成。該文章為染色質組蛋白修飾以及DNA修飾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可視化和高通連測序工具。


原文連結:https://doi.org/10.1038/s41587-020-0434-2


Nat Biotech | 第6期導讀:納米孔測序、單細胞RNA計數技術等

6


Nat Biotech | 第6期導讀:納米孔測序、單細胞RNA計數技術等


美國Broad研究所Joshua Z. Levin研究組發文題為Systematic comparison of single-cell and single-nucleus RNA-sequencing methods,對單細胞和單細胞核RNA測序的方法進行系統性比較。近年來,單細胞RNA測序方法的規模和能力迅速擴大,使重大發現和大規模細胞繪圖工作成為可能。然而,這些方法還沒有系統和全面的標準。在該研究中,作者們對7種單細胞或者單細胞核測序建立圖譜的方法進行對比。作者們利用這些方法分別測試了細胞系、外周血單核細胞以及腦組織這三種類型的樣本,在6個獨立實驗中共產生了36個文庫。為了直接比較這些方法,作者們開發了一個計算模型稱為scumi,該計算模型可以用於任何單細胞RNA測序方法,系統性的對這些單細胞RNA測序方法進行了比較並對優缺點進行了總結。


原文連結:https://doi.org/10.1038/s41587-020-0465-8


Nat Biotech | 第6期導讀:納米孔測序、單細胞RNA計數技術等

7


Nat Biotech | 第6期導讀:納米孔測序、單細胞RNA計數技術等


西班牙巴塞隆納科學與技術學院Holger Heyn研究組發文題為Benchmarking single-cell RNA-sequencing protocols for cell atlas projects,對不同的單細胞測序技術進行了系統性評估。scRNA-seq是表徵樣本中單個細胞轉錄組的技術。目前最新的scRNA-seq實驗方法可以擴展到數千個細胞,並被用於建立組織、器官和有機體的細胞圖譜。然而,這些實驗方法在RNA捕獲效率、偏好、規模和成本方面存在很大差異,而且它們在不同應用中的相對優勢尚不清楚。因此,作者們通過現有的13種常用的scRNA-seq實驗方法生成基本數據圖譜來系統地評估這些實驗方法在全面描述細胞類型和狀態方面的能力。該工作通過不同的方案在文庫的複雜性和檢測細胞類型標記的能力上有所不同,對它們的使用價值和細胞圖譜的適用性進行評估,為研究人員選擇性使用不同的scRNA-seq實驗方法提供了指導。


原文連結:https://doi.org/10.1038/s41587-020-0469-4

相關焦點

  • 希望組正式推出納米孔單細胞全長轉錄組測序分析服務
    單細胞RNA測序(scRNA-Seq)是分析細胞間異質性的一項關鍵技術,但是基於短讀長的單細胞測序缺乏識別全長轉錄本的能力,不能開展更深入的細胞間異質性研究,例如可變剪接、基因融合事件等。因此,結合了長讀長測序技術的單細胞全長轉錄組備受矚目。
  • 單細胞RNA計數新技術Smart-seq3
    單細胞RNA計數新技術Smart-seq3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6 14:16:10 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Rickard Sandberg課題組取得一項新突破。
  • 第四代測序:固態納米孔技術的現狀與挑戰
    固態納米孔測序技術作為新興的第四代 DNA測序技術, 具有低成本、高讀長、易集成等優勢。 如今, 隨著半導體工藝技術的飛速發展, 小型化、高速度、大通量的納米孔測序晶片的實現成為可能。 相比傳統的測序技術, 固態納米孔測序技術在成本、速度等方面有著十分巨大的優勢。
  • 納米孔測序應用於動物疫病診斷|納米孔測序|準確率|電信號|...
    (繪製日期為1989年6月25日)納米孔測序的核心是一個可以通過單條DNA的納米級別的小孔,將其固定在膜上,並浸入含有離子的水溶液中。該公司在2008年獲得DNA測序專利,並於2014年6月發布他們的首款產品MinION,一經面世,世界譁然。
  • 單細胞RNA測序技術的研究進展
    單細胞RNA測序已成為解剖細胞異質性並將組織分解成細胞類型和/或細胞狀態的必不可少的工具,這為從頭發現提供了巨大的潛力。單細胞轉錄組圖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解析度,可揭示複雜的細胞事件並加深我們對生物系統的了解。在本綜述中,簡要簡紹了單細胞RNA測序技術及相關應用。我們預計單細胞RNA測序在生物學中的作用將日益增強,在提供空間信息和與細胞形態的方面將進一步提高。將來,能夠更好地應用於科研領域。
  • 瞄準萬億級基因檢測市場,「羅島」研發第四代固態納米孔測序技術
    36氪近期接觸的「羅島」,作為Plug and Play 中國的投後項目,羅島正在瞄準產業鏈最上遊的測序技術和測序儀器。對比行業競品,羅島最大的特點是專注於固態納米孔測序技術。固態納米孔測序是測序領域公認的最新一代技術,區別於以Oxford為代表的三代蛋白納米孔測序技術路線,通常被稱作第四代測序技術。因技術門檻高,市面上能做固態納米孔測序的企業非常稀少。
  • 什麼是高通量單細胞RNA測序技術?
    該五篇文章幾乎都是同時發表,表明該領域的競爭激烈,同時也說明了單細胞測序技術在植物研究應用中已經成熟,期待未來更多的植物組織細胞的測序,為解決植物如何從胚發育成全株提供更多的信息! 什麼是高通量單細胞RNA測序技術?
  • Nat Biotechnol:將CRISPR/Cas9與納米孔測序相結合實現靶向測序
    外切酶測序示意圖,圖片來自Frontiers in Genetics, 2015, doi:10.3389/fgene.2014.00449。這些研究人員表示,將CRISPR與對人類癌症組織的DNA成分進行測序的工具相結合有朝一日可能能夠實現對患者腫瘤的快速、相對便宜的測序,從而簡化針對高度特異性的個人基因改變的治療方法的選擇和使用。
  • 英研發第三代基因測序技術 用納米孔單分子讀取
    基於納米孔的單分子讀取技術,英國牛津納米孔公司成功研發出第三代基因測序技術。該測序技術讀取數據更快、有望大大降低測序成本,改變個人醫療的前景。  當前,基因測序工作費時且昂貴,測序時,分子必須進行多次複製(這一步被稱為擴增),同時進行螢光示蹤標記,這一過程會帶來錯誤,因此,一個基因要被測序多次才能得到值得信賴的結果。此外,購買和操作測序儀器的費用也不菲,目前,測定一個完整的基因組需要上萬美元。  在納米孔測序技術中,DNA分子依靠被稱為核酸外切酶的蛋白質以一次一個鹼基的速度通過小孔。
  • 基因測序行業專題報告——NGS引領測序行業黃金十年,納米孔突破...
    第四代基因測序技術為納米孔單分子測序技術,其基於電信號的納米孔單分子測序技術,在多聚合物膜上布滿穿膜孔的跨膜通道蛋白(納米孔)的基礎上,由DNA馬達蛋白牽引,解旋成單鏈的核酸勻速通過納米級的孔蛋白。在孔蛋白兩側施加的電壓作用下,不同的鹼基會形成特徵性離子電流變化信號,經過後期對電信號的採集、處理、分析來識別鹼基。
  • 單細胞RNA測序簡介
    這不僅是因為技術上的困難,還因為細胞是不斷變化、不斷適應的。因此,基因的表達就像薛丁格貓一樣,很難把握,但非常有趣。這就是單細胞RNA測序的來源。在這個轉錄組和基因組測序的時代,我們有一些很好的技術來真正觀察發生了什麼。RNA測序是這些偉大的技術之一,通過將RNA轉化為cDNA,我們可以量化、發現和配置RNA。
  • 單細胞RNA測序揭示癌細胞對化學療法的多種反應機制
    單細胞RNA測序揭示癌細胞對化學療法的多種反應機制 2020-08-27 15: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納米孔測序技術科可分析短串聯重複序列及其甲基化
    納米孔測序技術科可分析短串聯重複序列及其甲基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19 14:59:47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分子遺傳學研究所Franz-Josef Mller研究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陳巍學基因》筆記(11)單細胞RNA測序
    第十一期原視頻微信內使用騰訊源,理論上無廣告難題破解均勻擴增與 scDNA-seq 類似,scRNA-seq 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當前 PCR 技術必然存在的不均勻擴增問題。SMART-SeqSMART-Seq[1](Switching Mechanism At 5' end of the RNA Transcript)是一項具裡程碑意義的技術,在 2012 年由美國和瑞典的科學家共同開發。作為一種單細胞測序方案,它在轉錄本的序列覆蓋度上有所改善。基因組的完整覆蓋實現了選擇性轉錄本異構體和 SNV 的檢測。
  • 方法升級 牛津納米孔公司開發Direct RNA測序方法
  • 轉錄組研究新利器:ONT直接RNA測序,鹼基修飾、轉錄異構體一網打盡!
    ONT直接RNA測序技術是對天然RNA進行測序,能夠保留並檢測RNA鹼基修飾信息,對poly(A)尾長進行相對準確的估算,同時進行全長異構體分析,還原真實RNA特徵。 希望組ONT直接RNA測序服務升級 希望組自成立以來致力於三代測序技術應用於服務,自2017年搭建Oxford Nanopore測序平臺便開展基於Nanopore測序技術的研發工作。
  • 美國利用納米孔測序技術,實現對非洲豬瘟病毒基因組的實時檢測
    近期,美國農業部下屬的研究機構在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雜誌上發表了針對非洲豬瘟病毒的首個結合樣品富集、納米孔MinION測序技術、以及新型快速分析軟體的報告,實現對該病毒基因組序列的真正實時檢測。
  • 新技術助力單細胞RNA測序數據聚類分析
    新技術助力單細胞RNA測序數據聚類分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6 14:35:34 英國威康桑格研究所Mara K. N.
  • 《Genome Biology》:當circular RNA遇到單細胞測序……
    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類來源於RNA轉錄本,以環狀形式廣泛存在的具有調控功能的非編碼RNA。
  • 解讀單細胞RNA-seq技術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仔細分析這些細胞如何單獨起作用,製造一個器官,為研究人員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但是,隨著科學家們不斷設計出的巧妙新技術,梳理每個細胞在許多複雜過程中所起的作用,這些挑戰都會逐漸消失。一系列事件當進入一個生日聚會時,大多數人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簡單的觀察,跟來賓交談。他們是誰?他們做什麼?他們來自哪裡?他們認識壽星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