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研發第三代基因測序技術 用納米孔單分子讀取

2020-12-04 搜狐網

  基於納米孔的單分子讀取技術,英國牛津納米孔公司成功研發出第三代基因測序技術。該測序技術讀取數據更快、有望大大降低測序成本,改變個人醫療的前景。

  當前,基因測序工作費時且昂貴,測序時,分子必須進行多次複製(這一步被稱為擴增),同時進行螢光示蹤標記,這一過程會帶來錯誤,因此,一個基因要被測序多次才能得到值得信賴的結果。

此外,購買和操作測序儀器的費用也不菲,目前,測定一個完整的基因組需要上萬美元。

  在納米孔測序技術中,DNA分子依靠被稱為核酸外切酶的蛋白質以一次一個鹼基的速度通過小孔。這個酶能清楚地區分出4個DNA鹼基編碼:A、C、G、T,也可以檢測出該鹼基是否被甲基化,一個單孔能在大約70天左右測定一個完整的基因序列。

  納米孔技術不需要螢光標記物並且很可能不需要進行擴增,能直接並快速「讀」出DNA,同時足夠廉價,使進行大量重複實驗成為可能。

  納米孔公司已經研發出包含幾百個納米孔的晶片,該晶片可以用在一臺機器上,快速且廉價地給大量DNA進行排序。

  基因測序於上世紀70年代由弗雷德·桑格爾發明,他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第一份人類基因草圖於2001年繪製成功,花費了40億美元。

  納米孔公司總裁戈登·桑赫納說,該技術預示了基因測序領域的一個跳躍變化,花費不到1000美元就可以完成一個基因測序。藉助該技術,在未來5年內,測序費用將有可能降至500美元。到那時,基因測序可以成為英國國民健康保險制度的一部分,民營保險公司也支付得起。該技術也可以讓醫生使用DNA來預測並且預防諸如心臟病、糖尿病等疾病,更加有效地開藥。

  世界著名基因測序公司Illumina的總裁傑伊·弗拉特利稱,10年後,每一個新生嬰兒都會被「配備」完整的基因排序,費用不超過5000美元。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馬濤)

相關焦點

  • 第三代基因測序技術比較與總結
    第三代測序技術是基於納米孔(nanopore)的單分子讀取技術,有著更快的數據讀取速度,應用潛能也勢必超越測序。   2012年2月5日,基因組科學家們齊聚美國佛羅裡達州的基因組生物和技術進展會議,來了解哪家公司的第三代測序技術能實現人類基因組的3分鐘測序或以5000美元的價格出售。儘管科學家們對公布的數據表示謹慎樂觀,但他們對於此類測序儀的優越之處仍心存疑慮。
  • 基因圖譜技術VS第三代測序技術,誰是贏家?
    它之所以高效,是因為其平行測序的功能,同時測序多個基因片段,再組合。第三代單分子測序技術也已經來臨。第三代測序是具有革命性質的DNA單分子測序系統,測序時,不需要經過PCR擴增,實現了對每一條DNA分子的單獨測序。那麼,第三代測序在臨床上的應用是怎樣的呢?它的優勢和未來發展方向是怎樣的? 除了傳統的測序技術,單分子長片段基因圖譜技術也在市場上開始嶄露頭角。
  • 第四代測序:固態納米孔技術的現狀與挑戰
    固態納米孔測序技術作為新興的第四代 DNA測序技術, 具有低成本、高讀長、易集成等優勢。 如今, 隨著半導體工藝技術的飛速發展, 小型化、高速度、大通量的納米孔測序晶片的實現成為可能。 相比傳統的測序技術, 固態納米孔測序技術在成本、速度等方面有著十分巨大的優勢。
  • 基因測序行業專題報告——NGS引領測序行業黃金十年,納米孔突破...
    第四代基因測序技術為納米孔單分子測序技術,其基於電信號的納米孔單分子測序技術,在多聚合物膜上布滿穿膜孔的跨膜通道蛋白(納米孔)的基礎上,由DNA馬達蛋白牽引,解旋成單鏈的核酸勻速通過納米級的孔蛋白。在孔蛋白兩側施加的電壓作用下,不同的鹼基會形成特徵性離子電流變化信號,經過後期對電信號的採集、處理、分析來識別鹼基。
  • 科學網—納米測序商業化在即
    消息一出,幾個相關的「第三代」測序公司如Life Tech和Illumina等股票隨即應聲下跌。 倘若實現將成為全球第一個投放納米孔測序儀到市場的企業,這將對現有基因測序市場格局造成強勢衝擊。這下,第三代測序公司英國牛津納米孔也不甘落後。而他們宣稱即將實現商業化的納米測序技術,對於基因測序領域將具有重大意義。 自20世紀70年代,弗雷德·桑格爾發明基因測序技術以來,基因測序技術突飛猛進,測序時間明顯縮短,成本大幅下降。目前,世界領先企業及實驗室已經開始在第三代基因測序技術上展開競爭。
  • 基因測序技術大升級
    為了突破這一瓶頸,科學家們繼續探索,終於發現了單分子的測序技術。這一技術也被稱為第三代測序技術。與前兩代不同的是,它基於單分子水平的邊合成邊測序。賀建奎解釋說,第三代的單分子螢光技術多條基因並行的測序方法與第二代相同,但第三代實現了單分子納米級別的測量。
  • 瞄準萬億級基因檢測市場,「羅島」研發第四代固態納米孔測序技術
    36氪近期接觸的「羅島」,作為Plug and Play 中國的投後項目,羅島正在瞄準產業鏈最上遊的測序技術和測序儀器。對比行業競品,羅島最大的特點是專注於固態納米孔測序技術。固態納米孔測序是測序領域公認的最新一代技術,區別於以Oxford為代表的三代蛋白納米孔測序技術路線,通常被稱作第四代測序技術。因技術門檻高,市面上能做固態納米孔測序的企業非常稀少。
  • 一文讀懂基因測序技術的前世今生
    第二代,高通量測序(NGS)。第三代,單分子/納米孔測序。由於三代測序技術各有優缺點,應用的領域也不盡相同,第一代測序技術仍未被淘汰,目前的測序市場是三代測序技術並存的局面。3.Complete Genomics平臺Complete Genomics平臺採用了高密度DNA納米晶片技術,在晶片上嵌入DNA納米球,然後用複合探針-錨定分子連接(cPAL)技術來讀取鹼基序列。雖然這些技術非常準確,但該技術在應用上最大的限制可能就是其過短的讀長。
  • 基因測序技術發展歷程
    第一代測序技術自發明以來在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20世紀90年代,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genomeproject,HGP)的順利完成就得益於第一代測序技術的成功應用。在過去的幾十年,第一代測序技術一直作為基因診斷的標準,在基因病特別是單基因病症病人和各種遺傳性酶病如苯丙酮尿症、自毀容貌綜合症等其他疾病的診斷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最常用的基因測序技術[3]。
  • 納米孔測序應用於動物疫病診斷|納米孔測序|準確率|電信號|...
    來源:原博士帶你做檢測 Nanopore sequencing,納米孔測序,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固定在膜上的納米孔對單鏈DNA或者RNA,甚至蛋白質進行測序的方法,這一大膽的想法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即有科學家提出
  • 這家企業研發出國內首款納米孔基因測序儀
    就像手機晶片決定了設備的運行效果、攝像頭為手機拓展了新功能一樣,配套發布的測序晶片和測序試劑盒讓基因測序儀擁有更強大的功能。齊碳科技是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已成功研發出納米孔基因測序儀的原理樣機、工程樣機和產品樣機,填補了中國自主研發納米孔基因測序儀器的空白。該公司曾獲2018中關村國際前沿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 羅島納米成功研發新一代固態納米孔測序儀,原理機在蘇州完成驗證
    三代測序以Pacbio為代表,又稱單分子測序,特點是讀長長,然而成本遠高於二代測序,缺乏市場空間。 納米孔測序也是一種單分子測序,為了區別於Pacbio的邊合成邊測序(Sequence by Synthesis)技術路線,通常稱為第四代測序。納米孔DNA測序的天然優勢在於極長的讀長(最高可達4Mbp)及較短的測序時間(小於12h)。
  • 基因測序是顛覆醫療的技術
    晶片技術和二代測序的通量都非常高,可以同時檢測多個基因的多個位點,但是晶片技術的敏感度和準確性都遠不及二代測序。用一個成語來比喻測序技術就是「守株待兔」,那麼不同的技術和平臺有各自的特點。qPCR就是守著已知的位點等著兔子撞上來,而一代測序同時守著數百樹樁,但是只能抓住已知的幾隻兔子。
  • 三代基因組測序技術原理簡介
    Solid測序技術第三代測序技術測序技術在近兩三年中又有新的裡程碑。以PacBio公司的SMRT和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納米孔單分子測序技術,被稱之為第三代測序技術。與前兩代相比,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單分子測序,測序過程無需進行PCR擴增。
  • 測序原理-------一代測序、二代測序、三代測序
    > 第二代測序技術-大規模平行測序  隨著第二代測序技術的迅猛發展,科學界也開始越來越多地應用第二代測序技術來解決生物學問題。比如對無基因組物種進行從頭測序(de novo sequencing),為後續研究和分子育種奠定基礎;對有基因組的物種,進行全基因組重測序(resequencing),檢測SNP。在轉錄組水平上開展小RNA測序(small RNA sequencing),從而發現新的microRNA分子。
  • 36氪首發|納米孔測序成為基因測序藍海,「齊碳科技」完成 4000...
    本輪資金將全部用於新一代納米孔基因測序儀的技術研發,計劃於2020年1月研發出最小可行化產品。齊碳科技的納米孔基因測序屬於第四代測序技術。與前代測序技術相比,它的特點是利用電信號實現單分子測序,不需要進行PCR擴增。這種測序方式的優勢非常顯著,使用場景更靈活、儀器小型便攜、單次運行成本低、耗時短。當前,納米孔測序正處於測序技術的最前沿,全球相關企業屈指可數。
  • 「雙重讀取納米孔」研究成果發表,有望提升單分子納米孔測序精度
    測序技術具有快速和高通量的優點,但一直以來在同核苷酸延伸中識別準確性卻有所降低。據悉,新的雙重讀取納米孔是介於大腸桿菌CsgG納米孔(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幾年前從比利時獲得許可)與另一種大腸桿菌蛋白CsgF的肽段(有助於形成第二個狹窄)之間的複合體。
  • 瀚海基因推出第三代基因測序儀
    7月31日,由瀚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瀚海基因」)自主研發的第三代基因測序儀GenoCare正式推出。該儀器是目前全球唯一用於臨床應用的第三代基因測序儀,據公司方面稱,其技術已達世界領先水平。
  •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科學家開發了新的第三代DNA測序技術
    隨著基因組時代的到來和人們越來越高的基因序列信息的需求,測序技術得以快速發展。雖然,目前二代的高通量測序仍是在基因組測序和轉錄組測序中應用最廣泛的技術手段,但其存在讀長短、成本高、依賴PCR擴增等缺陷。近年來,不需要PCR擴增便可以用來讀取長片段的第三代測序技術-單分子實時測序技術發展越來越快,並在基因組組裝,甲基化鑑定和基因組結構變化等方面得以廣泛應用。
  • 四年潛心研究,兩種新生蛋白……這家企業研發出國內首款納米孔基因測序儀
    齊碳科技是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已成功研發出納米孔基因測序儀的原理樣機、工程樣機和產品樣機,填補了中國自主研發納米孔基因測序儀器的空白。該公司曾獲2018中關村國際前沿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齊碳科技一開始就選擇了自主研發的道路,其研發的納米孔基因測序儀就屬於第四代基因測序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