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科學家開發了新的第三代DNA測序技術

2020-12-04 BioArt生物藝術

撰文 | 無欺

責編 | 兮

自從1977年,Sanger發明第一代測序技術-鏈終止法以來,測序技術便成為人們獲得DNA遺傳信息,揭示生命奧秘,發現遺傳疾病規律的最有力手段之一。隨著基因組時代的到來和人們越來越高的基因序列信息的需求,測序技術得以快速發展。雖然,目前二代的高通量測序仍是在基因組測序和轉錄組測序中應用最廣泛的技術手段,但其存在讀長短、成本高、依賴PCR擴增等缺陷。近年來,不需要PCR擴增便可以用來讀取長片段的第三代測序技術-單分子實時測序技術發展越來越快,並在基因組組裝,甲基化鑑定和基因組結構變化等方面得以廣泛應用。目標區域測序技術(targeted sequence)則是通過富集人們關注的基因片段,實現在減少測序成本和人力成本的同時,獲得目標基因片段的高深度覆蓋。

為了結合兩者的優點,研究者們嘗試開發出適合長片段讀長的目標區域測序技術(targeted sequence),從而能夠更好地服務於科研和臨床。然而,目前適合三代測序的目標區域測序技術-PCR擴增和CATCH-seq技術,都存在依賴PCR擴增,丟失基因組修飾信息等缺點【1,2】

2020年2月10日,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大學的Winston Timp團隊在Nature Biotechnology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Targeted nanopore sequencing with Cas9-guided adapter ligation本研究詳細介紹了其團隊利用Cas9和納米孔測序接頭連接(adapter ligation)開發出的適合第三代納米孔測序的納米孔Cas9目標區域測序技術 (nanopore cas9-targeted sequence, nCATS)。

Winston Timp 團隊研究人員首先介紹了納米孔Cas9目標區域測序技術(nCATS)富集目標基因DNA片段測序的流程及原理:首先通過鹼性磷酸酶(CIP)去除基因組DNA末端原有的磷酸基團,然後,通過Cas9/gRNA複合物(RNP)在目標區域的兩端切割產生含有磷酸基團的新DNA末端,加入Tap酶和dATP從而將dATP連接到新的含有磷酸基團的目標DNA片段的末端,隨後連接上適合納米孔測序的接頭,上機測序(圖1A)

為了驗證此項技術的效果,研究人員在基因組上選用了10個已知的12k到24k長度不等的片段作為目標靶向區域。在這10個目標片段中,3個片段包含了癌基因(TP53,KRAS和BRAF)用來測試cCATS在檢測基因突變方面的效果,5個片段包含甲基化修飾位點的基因(KRT19,SLC12A4,GSTP1,TPM2和GPX1)用來測試其檢測基因修飾方面的能力和2個Winston Timp團隊原來鑑定出的包含6k到8k缺失的片段用來評價nCATS在檢測基因組結構方面的功能。研究人員開發的初級納米孔Cas9目標區域測序技術(nCATS)中,在目標區域的兩端各只選取了一個sgRNA。

在研究人員的選用的四個癌細胞系中,初級的nCATS利用納米孔MinION平臺在測試的片段中便能夠取得18x到864x的覆蓋深度。即使利用通量小的納米孔Flongle平臺,也能夠達到8x到65x的覆蓋深度。為了能夠提高nCATS的特異性減少脫靶片段引起的測序浪費,研究人員在目標區域的兩端各選用了多個sgRNA,開發出了增強版的nCATS技術。增強版的nCATS在所有的測試片段中,結合MinION平臺的平均覆蓋深度高達680x,結合Flongle平臺的平均覆蓋深度也達到34x(圖1b)。隨後,研究人員將nCATS應用到組織樣品的研究,在乳腺癌組織/正常組織樣品中也取得93x/70x的覆蓋深度(圖1C)

圖1

隨後,研究人員測試和優化nCATS在檢測核苷酸多態(SNP)方面的效果,通過比較不同測序深度,不同突變分析(SNP calling)方法,最終利用納米孔突變分析(nanopolish variant calling)結合雙鏈測序結果能夠發現GM12878癌細胞TP53位點的17個已知突變,而沒有一個假陽性。最後,研究人員測試nCAS不同的癌細胞系中分析基因組甲基化修飾和基因組結構-片段缺失方面的靈敏度。在本研究測試的位點中,nCAS在這兩方面都能有出色的表現。

總之,這項研究開發的納米孔Cas9目標區域測序(nCATS)利用Cas9技術和第三代測序技術-納米孔測序技術讀長片段長的優點,實現細胞和組織的低成本,低基因組起始量檢測目標DNA的突變,目標DNA區域的修飾和目標基因組結構的改變。nCATS技術必將在科研和臨床檢測中發揮積極作用。

原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38/s41587-020-0407-5

參考文獻

1. Karamitros, T. & Magiorkinis, G. Multiplexed targeted sequencing for Oxford Nanopore MinION: a detailed library preparation procedure. Methods Mol.Biol. 1712, 43–51 (2018).

2. Gabrieli, T. et al. Selective nanopore sequencing of human BRCA1 by Cas9-assisted targeting of chromosome segments (CATCH).Nucleic Acids Res.46, e87 (2018).

相關焦點

  • 基因圖譜技術VS第三代測序技術,誰是贏家?
    它之所以高效,是因為其平行測序的功能,同時測序多個基因片段,再組合。第三代單分子測序技術也已經來臨。第三代測序是具有革命性質的DNA單分子測序系統,測序時,不需要經過PCR擴增,實現了對每一條DNA分子的單獨測序。那麼,第三代測序在臨床上的應用是怎樣的呢?它的優勢和未來發展方向是怎樣的? 除了傳統的測序技術,單分子長片段基因圖譜技術也在市場上開始嶄露頭角。
  • 科學家開發出poly(A)轉錄組測序新技術
    科學家開發出poly(A)轉錄組測序新技術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19 10:57:24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Winston Timp和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Mark Akeson團隊合作開發人多聚(A)轉錄組的納米孔原位
  • 第三代基因測序技術比較與總結
    在第二代測序技術的協助下,個人基因組圖譜正在如火如荼地繪製中。但第二代測序技術很快就遇上了強勁的對手——第三代測序技術,也被稱為「下、下一代的測序(next-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 20歲華裔畢業生膺選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校董
    中新網6月10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移民美國僅五年的施文,今年由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Hopkins University)畢業,並被選為該校董事,任期四年,7月1日即將交接,9月底即將赴英國牛津大學念生物博士的施文說,接下來將會以諾貝爾獎為目標,鞭策自己繼續努力。
  • 聚焦丨DNA測序技術的發展路徑及演變(故事篇)
    從第一代測序技術到第四代測序技術之間,湧現出了許許多多讓人心生景仰的科學家、企業家們,他們的貢獻經久不衰,他們的故事也被人津津樂道。Frederick Sanger作為第一代最具代表性的DNA測序方法,Sanger測序法由英國生物化學家Sanger在1977年發明。Sanger生於英格蘭格洛斯特夏郡,在劍橋大學聖· 約翰學院獲哲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到著名的劍橋醫學研究會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工作。
  •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新冠疫情地圖,1副教授和2中國博士生是大功臣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土木暨系統工程系副教授勞倫·加德納)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追蹤和建構疫情傳播模型上,扮演舉足輕重角色,而幕後最大功臣就是該校土木暨系統工程系副教授勞倫·加德納和她指導的兩名中國博士生,他們建立線上「儀錶板」,即時為全球提供疫情相關數據。
  • ...死亡病例超25萬】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
    2020-11-22 04:45:16來源:FX168 【美國最新疫情播報: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1200萬例、死亡病例超25萬】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香港時間11月22日04時44分,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1200萬例,為12019960例;死亡病例達25萬例,為255414例。
  • 美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更經濟的DNA染色測序法
    美國科學家日前通過對組成DNA(脫氧核糖核酸)的鹼基進行染色的方法,開發出一種更為經濟和便捷的DNA測序方法。     DNA由4種鹼基的「磚塊」搭建而成,即鳥嘌呤、腺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
  • 測序原理-------一代測序、二代測序、三代測序
    第一代測序技術-Sanger法測序今天我們從第一代測序出發,來看一下測序歷史上有什麼重要事件發生。一代測序技術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有Sanger首先發明,他也是歷史上一生中獲得過兩次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之一。他的基本原理如下:
  • 基因測序技術大升級
    日前,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賀建奎與另外幾名中美科學家聯合在生物醫學雜誌BioRxiv上發表論文,展示了使用深圳瀚海基因GenoCare第三代單分子螢光測序儀完成的大腸桿菌基因組測序結果,準確率達到99.7%。    「這是第三代基因測序中準確率最高的。」賀建奎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自豪地說。
  • ...放榜|威廉士學院|約翰霍普金斯|斯坦福|加州理工學院|offer
    2021年美國頂尖大學早申請發榜季拉開了序幕。截止到目前,斯坦福、加州理工、卡耐基梅隆大學、美國頂尖文理學院Amherst、威廉士、韋爾斯利等頂尖學府都開始陸續放榜!而在接下來的整個12月份,將有很多大學陸續發放早申錄取offer。其中有一個非常炸裂的消息是:斯坦福早申錄取中,中國學生拿下至少25枚offer!
  • ...死亡人數超過1.1萬】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
    2020-11-22 04:34:26來源:FX168 【加拿大最新疫情播報:加拿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32萬例、死亡人數超過1.1萬】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香港時間
  • Nat Biotechnol:將CRISPR/Cas9與納米孔測序相結合實現靶向測序
    2020年3月8日訊/生物谷BIOON/---為了尋找對人類基因組進行測序並讀取DNA關鍵變化的新方法,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的研究中成功地使用了基因切割工具CRISPR/Cas9在較長的腫瘤基因周圍進行了DNA切割,以用於收集序列信息。
  • 通過轉錄組技術而測序的dna序列被稱為「dna受體」
    後面的dna受體可通過做dna晶片credit-sweep來獲得,後面的dna受體包括mirna,smallmrna,circrna和ae等。根據技術的不同,dna晶片可以分為三類:測mirna:測定mirna。測dna受體的全雙工轉錄信號的兩轉錄本等等。測vxrna:測vxrna。
  •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科學家可能發現控制COVID-19免疫反應的關鍵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鑑定出一種蛋白質,稱為D因子,該蛋白似乎對SARS-CoV-2的炎症過程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 NGS「慘敗」,第三代測序首次成功診斷罕見病!
    目前臨床上主要利用短讀長測序(SRS)來進行基因組學分析,比如二代測序。SRS的主要特點是通量高、準確基數高以及成本低,但它無法解決高度雜合的基因組、高度重複序列、高GC區域、拷貝數變異、大的結構變異等問題。相比而言,長度長測序(LRS)有著與之互補的優勢,在臨床上可以檢測到SRS遺漏的遺傳變異。
  • 約翰霍普金斯(字面意義上的)生存攻略
    於是他現在在一個非常安全的地方做cardiology fellow……不過,雖然這些年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的排名起起伏伏,在1到4名之間上躥下跳,有一項排名霍普金斯有信心吊打其他醫院,那就是,醫院位於全美治安最差的地區。
  • Nature:藉助第三代測序韓國發表最連續人類基因組
    國立首爾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和美國被譽為「測序黑馬」的公司——10x Genomics聯合運用去年新發售的GemCodeTM測序平臺以及第三代測序PacBio單分子實時測序平臺在本期的Nature上發表了一項新的研究,對一名韓國人的基因組(AK1)進行從頭組裝和單倍體型定相信息分析。這是迄今為止發表的最為連續的人類基因組組裝。
  • 美國試管嬰兒:NGS技術應用於第三代試管嬰兒
    美國試管嬰兒:NGS技術應用於第三代試管嬰兒 時間: 2017-01-12 15:25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第三代試管嬰兒,尤其是美國試管嬰兒是個不錯的選擇。  第三代試管嬰兒的標誌性技術是胚胎染色體篩查,這項技術經過多年發展已經由最初的DNA測序法(Sanger法)到如今的新一代基因測序技術(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
  • PNAS:測序組裝染色體技術
    這正是一些基因組研究人員在嘗試通過新一代DNA測序數據,拼接成染色體時所面臨的同樣問題。這些染色體能提供基因組組織和結構變異方面的信息,有助於解析進化歷史。為了能拼湊出這些染色體來,科學家們可以通過物理或者遺傳圖譜完成,但是對於許多物種而言,這種指導性的圖譜並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