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助力單細胞RNA測序數據聚類分析

2020-11-24 科學網

新技術助力單細胞RNA測序數據聚類分析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6 14:35:34

英國威康桑格研究所Mara K. N. Lawniczak、Martin Hemberg、Haynes Heaton等研究人員合作開發了單細胞RNA測序數據聚類分析的新技術。該項研究成果於2020年5月4日在線發表在《自然—方法學》雜誌上。

研究人員開發了souporcell技術,這是一種利用在scRNA-seq讀碼中檢測到的遺傳變異將細胞聚集的方法。研究人員表明,它在基因型聚類、雙峰檢測和環境RNA估計方面實現了很高的準確性,這些方面在一系列具有難度的實驗中得以驗證。

 

據了解,對於包含基因型混合物的樣品,無論是天然的還是實驗性組合的,都需要對單細胞RNA測序(scRNA-seq)數據進行反卷積的方法。跨供體的多路復用是一種流行的實驗設計,可以避免批量效應,降低成本並提高雙線檢測。通過使用在scRNA-seq讀數中檢測到的變體,可以將細胞分配給其原始供體,並鑑定可能具有高度相似轉錄譜的交叉基因型雙峰,從而排除了通過轉錄譜進行檢測的可能性。另外,可以使用更細微的交叉基因型變異汙染來估算環境RNA的量。環境RNA是液滴分開前細胞裂解引起的,並且是scRNA-seq分析的重要混雜因素。

 

附:英文原文

Title: Souporcell: robust clustering of single-cell RNA-seq data by genotype without reference genotypes

Author: Haynes Heaton, Arthur M. Talman, Andrew Knights, Maria Imaz, Daniel J. Gaffney, Richard Durbin, Martin Hemberg, Mara K. N. Lawniczak

Issue&Volume: 2020-05-04

Abstract: Methods to deconvolve single-cell RNA-sequencing (scRNA-seq) data are necessary for samples containing a mixture of genotypes, whether they are natural or experimentally combined. Multiplexing across donors is a popular experimental design that can avoid batch effects, reduce costs and improve doublet detection. By using variants detected in scRNA-seq reads, it is possible to assign cells to their donor of origin and identify cross-genotype doublets that may have highly similar transcriptional profiles, precluding detection by transcriptional profile. More subtle cross-genotype variant contamination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amount of ambient RNA. Ambient RNA is caused by cell lysis before droplet partitioning and is an important confounder of scRNA-seq analysis. Here we develop souporcell, a method to cluster cells using the genetic variants detected within the scRNA-seq reads. We show that it achieves high accuracy on genotype clustering, doublet detection and ambient RNA estimation, as demonstrated across a range of challenging scenarios.

DOI: 10.1038/s41592-020-0820-1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2-020-0820-1

相關焦點

  • 13種單細胞RNA擴增測序方法的比較
    前言 單細胞RNA測序(scRNA-seq)是繪製單個細胞分子特性的主要技術。目前高通量單細胞測序一次可以研究數千甚至上萬個細胞,從而使科研人員可以對樣本組成進行深入的研究。
  • 單細胞RNA測序技術的研究進展
    單細胞RNA測序已成為解剖細胞異質性並將組織分解成細胞類型和/或細胞狀態的必不可少的工具,這為從頭發現提供了巨大的潛力。單細胞轉錄組圖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解析度,可揭示複雜的細胞事件並加深我們對生物系統的了解。在本綜述中,簡要簡紹了單細胞RNA測序技術及相關應用。我們預計單細胞RNA測序在生物學中的作用將日益增強,在提供空間信息和與細胞形態的方面將進一步提高。將來,能夠更好地應用於科研領域。
  • 什麼是高通量單細胞RNA測序技術?
    該五篇文章幾乎都是同時發表,表明該領域的競爭激烈,同時也說明了單細胞測序技術在植物研究應用中已經成熟,期待未來更多的植物組織細胞的測序,為解決植物如何從胚發育成全株提供更多的信息! 什麼是高通量單細胞RNA測序技術?
  • 單細胞RNA測序簡介
    這不僅是因為技術上的困難,還因為細胞是不斷變化、不斷適應的。因此,基因的表達就像薛丁格貓一樣,很難把握,但非常有趣。這就是單細胞RNA測序的來源。在這個轉錄組和基因組測序的時代,我們有一些很好的技術來真正觀察發生了什麼。RNA測序是這些偉大的技術之一,通過將RNA轉化為cDNA,我們可以量化、發現和配置RNA。
  • 單細胞RNA測序揭示癌細胞對化學療法的多種反應機制
    單細胞RNA測序揭示癌細胞對化學療法的多種反應機制 2020-08-27 15: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單細胞測序技術原理
    單細胞測序技術自2009年問世,2013年被Nature Methods評為年度技術以來,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在科研領域。 2015年以來,10X Genomics、Drop-seq、Micro-well、Split-seq等技術的出現,徹底降低了單細胞測序的成本門檻。
  • 精於數據處理:自動化單細胞分析軟體——CeleScope
    你是否還在為單細胞數據分析而發愁?是否還在為重新學習各種分析軟體而苦惱?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單細胞數據分析軟體——CeleScope™,簡單易上手,結果準確可靠,讓你的研究更進一步!CeleScope™是一系列用於分析新格元GEXSCOPE®單細胞測序數據的生物信息流程。可從二代測序下機的原始fastq數據開始處理,包含數據拆分、比對、定量、生成表達矩陣、分群等功能。
  • 基因測序(視頻+課件),輕鬆學會數據的處理和分析
    比如,什麼是基因組,什麼是轉錄組,什麼是蛋白組,什麼是染色體,什麼是基因,什麼是基因重組,什麼是進化/演化,什麼是表觀遺傳,什麼是變異,變異類型有哪些,NGS技術是什麼,測序儀的工作原理是什麼,DNA是如何被測出來的等這些東西。因為,你只有真正了解數據是如何來的,才能更好地明白數據該如何處理和分析,以及如何才能有效地挖掘出它背後隱含的生物知識。
  • 【突破】500,000+單細胞的RNA序列揭示所有主要人體器官的細胞類型圖
    在周三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中國研究人員根據來自中國漢族捐贈者的500,000多個單細胞的RNA序列,描述了所有主要人體器官的細胞類型組成。這項研究為人類生物學提供了寶貴的資源。
  • 單細胞測序技術「遍地開花」 精準醫療「如虎添翼」!
    作者:Carrie單細胞測序技術基因測序在體外診斷市場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其中,單細胞測序技術自2009年問世,2013年被Nature Methods評為年度技術以來,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在科研領域。
  • 解讀單細胞RNA-seq技術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仔細分析這些細胞如何單獨起作用,製造一個器官,為研究人員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但是,隨著科學家們不斷設計出的巧妙新技術,梳理每個細胞在許多複雜過程中所起的作用,這些挑戰都會逐漸消失。一系列事件當進入一個生日聚會時,大多數人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簡單的觀察,跟來賓交談。他們是誰?他們做什麼?他們來自哪裡?他們認識壽星多久了?
  • 「單細胞測序」技術發展迅速,實現產業化還要多久?
    年)、新格元生物(2018年)、萬乘基因(2018年)等通過自主研發核心技術微流控,將單細胞測序從實驗室走到市場,並完成早期融資;以單細胞生信分析為主的代表企業百奧智匯(2018年)也完成了IDG資本的A輪融資。
  • 《陳巍學基因》筆記(11)單細胞RNA測序
    SMART-SeqSMART-Seq[1](Switching Mechanism At 5' end of the RNA Transcript)是一項具裡程碑意義的技術,在 2012 年由美國和瑞典的科學家共同開發。作為一種單細胞測序方案,它在轉錄本的序列覆蓋度上有所改善。基因組的完整覆蓋實現了選擇性轉錄本異構體和 SNV 的檢測。
  • Nat Biotech | 第6期導讀:納米孔測序、單細胞RNA計數技術等
    、單細胞RNA計數技術、微流控抗體篩選技術、利用gRNA篩選進行Cas13 gRNA優化設計以及組蛋白修飾可視化閱讀器的建立等。對單個細胞的RNA進行大規模測序可以揭示不同細胞類型和狀態下的基因、亞型和等位基因表達模式。然而,目前的短讀(Short-read)單細胞RNA測序方法對等位基因RNA的計數和亞型解析度的能力有限,而長讀(Long-read)測序技術又缺乏在細胞中大規模應用所需的深度。在該工作中,作者們建立的Smart-seq3技術結合了全長度轉錄組覆蓋和5種獨特的分子標識RNA計數策略。
  • 利用參考樣本對單細胞 RNA 測序技術進行多中心研究
    12 月 21 日《Nature Biotechnology》發表了一篇文章,比較了不同技術和不同實驗室產生的不同單細胞 RNA 測序(scRNA-seq)數據集。此外,scRNA-seq 數據集的特性(例如,樣本和細胞異質性以及所使用的平臺)對於確定最佳的生物信息學方法至關重要。然而,當應用適當的生物信息學方法時,跨中心和平臺的重複性很高。這些發現為設計 scRNA 序列研究時優化平臺和軟體選擇提供了實際指導。
  • 免費領取 | 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市面罕見的單細胞技術書籍
    前陣子,小編發現了一篇單細胞測序的文章,看到之後震驚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只有這些:細胞培養、單細胞製備、單細胞測序、質量控制、技術驗證,而且只獲得了單細胞測序數據就結束了沒錯,這篇只提交了實驗數據的文章,竟然還發了5分?!!據統計,單細胞測序相關文章的單月平均影響因子達到了20.4!由此可見其影響之大,而單細胞轉錄組測序的文章已經發表很多了,現在再不應用就趕不上熱度了! 為響應熱潮,滿足同學們的需求,解螺旋和聯川生物一起給大家送出這本《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實體書。
  • 新軟體讓單細胞測序更簡單—新聞—科學網
    其中,最前沿的領域當屬單細胞RNA測序(scRNA-seq)了。 常規RNA測序方法能一次性加工測序成千上萬個細胞,並給出平均差異。但沒有兩個細胞是完全一樣的,而新型的scRNA-seq方法就能揭示細胞中產生每種特異性的微小改變,甚至這種技術還能闡明完整的新細胞類型。
  • 最新型的低成本、便攜設備助力單細胞測序臨床應用已被開發出來
    打開APP 最新型的低成本、便攜設備助力單細胞測序臨床應用已被開發出來 發表於 2019-05-20 15:36:58 日前,在一項發表於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的最新研究中,來自紐約基因組中心(NYGC)和紐約大學(NYU)的科學家成功開發出一種低成本、可攜式的新型3D列印微流控設備,並成功應用於臨床實踐,進一步推動了單細胞測序技術的廣泛應用。
  • 【Nature子刊】史上最大單細胞RNA測序項目!首次發現膠質母細胞瘤...
    這項研究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單個癌細胞RNA測序項目,包括55000個膠質母細胞瘤細胞和20000個正常腦細胞。研究人員將發育中的人類大腦的譜系等級與癌細胞的轉錄組進行了比較。 單細胞RNA測序突出了膠質母細胞瘤和膠質母細胞瘤幹細胞的轉錄組異質性
  • 2018單細胞測序應用領域突破性成果盤點
    2018年單細胞測序技術的研究成果涉及到腫瘤微環境、免疫治療,動植物胚胎發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發展機制等眾多領域,單細胞檢測新技術也是層出不窮,博奧晶典日前對該領域的突破與變革進行了盤點。  單細胞測序之腫瘤微環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