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開發出在單細胞解析度下揭示癌細胞藥物反應的新技術...

2020-11-27 生物谷

2019年12月12日訊/

生物谷

BIOON/---高通量化學篩選通常用於嘗試發現新的癌症藥物,以及許多其他生物醫學應用中。目前,此類的大多數篩選要麼提供粗略的讀出值,比如細胞存活率、細胞增殖或細胞形狀變化,要麼僅提供特定的分子發現,比如測試一種特定的酶是否受到阻斷。

由於這兩者之間存在著巨大差距,大多數測定方法通常會遺漏微小的基因表達或細胞狀態變化,這些變化有可能揭示受到擾動的細胞內部發生的機制。此類測定方法也可能無法檢測到細微差別,這些細微差別可能表明所測試藥物的意外副作用,或者

遺傳

上完全相同的細胞對同一藥物作出不同的反應,或者為什麼細胞對以前有效的治療產生抵抗抗性。

圖片來自Min Yu (Eli and Edythe Broad Center for Regenerative Medicine and Stem Cell Research at USC),USC Norris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

為了解決現有的高通量化學篩選存在的這些局限性,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技術。這項新技術將細胞核標記上的改進與數百萬個細胞中基因表達分析上取得的進展相結合。這是在單細胞解析度下以經濟有效的方式完成的。他們將這種新的篩選方法命名為sci-Plex。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Massively multiplex chemical transcriptomics at single cell resolution」。論文通訊作者為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基因組科學副教授Cole Trapnell和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基因組科學教授Jay Shendure。論文第一作者為華盛頓大學醫學院醫學科學家培訓項目博士生Sanjay R. Srivatsan、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基因組科學博士後研究員Jose L. McFaline-Figueroa和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前基因組科學研究生Vijay Ramani。

Trapnell說:「sci-Plex技術使我們能夠匯集許多

遺傳

上不同的細胞,並觀察許多細胞以多種不同方式受到擾動時會發生什麼。我們隨後將所有數據收集在一起,並使用來自機器學習和數據科學的現代工具進行分析,以了解每種藥物對這些細胞的作用。」

為了測試sci-Plex的性能,這些研究人員將它應用於對經過180種用於治療癌症、HIV感染和

自身免疫

疾病的化合物處理的三種癌症細胞系(

白血病

、肺癌和

乳腺癌

)的篩選中。這些細胞用小的單鏈DNA進行細胞核散列(nuclear hashing)標記。

這種細胞核散列標記可識別不同的細胞,並允許科學家們繪製哪些細胞接受了哪種藥物處理的圖譜。在僅一項實驗中,這些研究人員測量了來自5000多份獨立處理樣品的65萬個細胞中的基因表達。

這些結果表明某些癌細胞對特定化合物的反應方式存在顯著差異。他們還揭示了細胞之間關於其他化學物類型的共有模式,以及在一種化學物類型中區分藥物的一些特性。

這些研究人員更深入地研究了一類稱為HDAC抑制劑的癌症藥物的作用方式。他們發現,基因調節的變化與這些抑制劑通過阻止獲取能量來阻止癌細胞增殖的觀點相吻合。

在描述這項研究的另一個方面時,Srivistan說:「我們可以使用基因表達譜對藥物的功效進行分類,這真是太酷了。隨著劑量變化超過四個數量級,我們可以看到細胞反應的平穩增加。」

總體而言,這些結果表明sci-Plex技術可放大到上千份樣品以便研究多種生化途徑、催化劑、調節劑和作用方式。sci-Plex可能有助於人們更好地理解為何一些藥物僅對一些人有效果,但是對其他人沒有效果。sci-Plex的一種獨特的優勢在於它能夠區分化合物如何影響不同的細胞亞群。

這些研究人員預測細胞核散列標記的簡單性和低成本再加上他們的單細胞測序方法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可能會讓sci-Plex具有許多

基礎研究

和生物醫學上的實際應用。比如,針對藥物幹預,它可能有助於建立一個全面的細胞反應圖譜。(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Sanjay R Srivatsan et al. Massively multiplex chemical transcriptomics at single cell resolution. Science, 2019, doi:10.1126/science.aax6234.2.Technique shows how individual cancer cells react to drugs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19-12-technique-individual-cancer-cells-react.html

相關焦點

  • 南加州大學聯合10X Genomics開發新單細胞技術,揭示癌症的遺傳多樣性
    南加州大學聯合10X Genomics開發新單細胞技術,揭示癌症的遺傳多樣性 2020-07-03 21: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單細胞RNA測序揭示癌細胞對化學療法的多種反應機制
    單細胞RNA測序揭示癌細胞對化學療法的多種反應機制 2020-08-27 15: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科學家開發出新型腸癌模型 或有望揭示癌細胞如何對免疫療法藥物...
    2020年11月2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英國倫敦癌症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複雜的模型系統,其或能模擬最常見的腸癌,並能揭示腸癌是如何躲避免疫療法攻擊的;2020年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虛擬展示會上所展示的一項正在進行的研究的初步研究結果對科學家們闡明腸癌如何對藥物cibisatamab產生耐藥性提供了新的見解,該藥物是由羅氏製藥公司開發的一種新型的免疫療法藥物
  • CellPress|單細胞技術和基於深度學習的藥物反應預測
    與傳統的大規模測序分析方法相比,單細胞測序分析的快速發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腫瘤基因組,轉錄組和基因組異質性的概況。不僅如此,據調查顯示,單細胞測序分析技術可以使腫瘤對藥物暴露的反應更大。目前,深度學習模型已經能夠從大量複雜的序列數據中提取出特徵,用於預測藥物的反應。
  • Science:新藥研發突破技術——sci-Plex!
    這種粗略的檢測通常忽略了微妙的基因表達或細胞狀態的變化,限制了研究者對候選藥物作用機制、異質性反應等信息的深入了解。  12月5日,最新發表在Science雜誌上題為「Massively multiplex chemical transcriptomics at single cell resolution」的一項研究中,來自華盛頓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描述了一種名為sci-Plex的新技術,該技術結合了細胞核標記技術的改進以及單細胞基因表達分析的進步
  • 大事件、新技術引領單細胞進入新時代
    MorphoSeq: 脊索動物原腸胚形成完整動態過程 4月13日,發表在Cell上的最新單細胞相關技術MorphoSeq絕對稱得上引領級文章,說是開創發育生物學的新時代也不為過。單細胞分析揭示骨髓靶向治療結腸癌的機制 4月16日,大牛張澤明在Cell上發表了結腸癌患者在單細胞水平的腫瘤微環境,首次系統性描繪了浸潤髓系細胞群。 作者通過單細胞測序分析了結腸癌患者的免疫和基質細胞,發現巨噬細胞和常規樹突細胞(cDC)亞群是腫瘤微環境中細胞相互作用的關鍵介質。
  • :單細胞信號通路蛋白分析為抗癌藥物的促凋亡特性提供新見解
    雖然單細胞DNA分析技術為許多生理和病理過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見解,但是相比之下,在單細胞中進行蛋白分析的技術卻落後了。因為蛋白質沒有DNA類似PCR擴增那樣的分析技術,所以單細胞信號蛋白的分析仍然是一個難點。傳統的信號蛋白分析如ELISA和WB等需要大量的細胞,並且無法在活細胞中進行分析。
  • Science:利用單細胞RNA測序分析黑色素瘤
    2016年4月8日/生物谷BIOON/--單細胞分析是一種開創性方法,如今在整個生物領域中正被用來研究一個共同的問題:如何研究異質細胞群體中的細胞多樣性。這種多樣性能夠對細胞存活和增殖、對藥物療法和幹預作出的反應以及很多其他的生物過程產生深刻影響。
  • 2018年11月30日Science期刊精華,我國科學家同期發表4篇Science論文
    1.Science:我國科學家通過優化單細胞多組學測序技術分析結直腸癌異質性doi:10.1126/science.aao3791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和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和的研究人員發現利用優化的單細胞多組學測序能夠更好地揭示結直腸癌異質性。
  • ...科學》論文揭示曼氏血吸蟲的弱點,有助開發治療血吸蟲病的新藥物
    血吸蟲生活在哺乳動物宿主的循環系統中,以血液為食,並產下大量的蟲卵,同時引起一系列症狀,包括腹痛、腹瀉、血便或尿中帶血。蝸牛將幼蟲釋放到水中,然後這種扁蟲會穿透皮膚感染人類。血吸蟲病可能成為一種影響人多年的慢性疾病。 只有一種稱為吡喹酮(praziquantel)的藥物可用於治療這種疾病。
  • 兩篇Science論文揭示曼氏血吸蟲的弱點,有助開發治療血吸蟲病的新...
    血吸蟲生活在哺乳動物宿主的循環系統中,以血液為食,並產下大量的蟲卵,同時引起一系列症狀,包括腹痛、腹瀉、血便或尿中帶血。蝸牛將幼蟲釋放到水中,然後這種扁蟲會穿透皮膚感染人類。血吸蟲病可能成為一種影響人多年的慢性疾病。只有一種稱為吡喹酮(praziquantel)的藥物可用於治療這種疾病。
  • 研究揭示人視網膜及其類器官在單細胞解析度下的細胞類型
    研究揭示人視網膜及其類器官在單細胞解析度下的細胞類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22 14:18:39 瑞士巴塞爾大學Botond Roska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人視網膜及其類器官在單細胞解析度下的細胞類型。
  • 識別控制癌細胞狀態和藥物反應調控機制的研究
    DarwinHealth 執行長Gideon Bosker說:「《細胞》報導的新分子分類為識別和測試可能導致「調節因子網絡避孕」狀態的藥物奠定了基礎,即可禁用或破壞維持並永久保持癌細胞狀態的檢查點控制程序的形成。」
  • 革命性突破:新技術可識別並治療後漏網的癌細胞
    研究人員已經找到鑑定單個癌細胞的新方法,可以識別那些在其餘部分腫瘤被破壞後倖存下來的腫瘤細胞。相關文章5月15日在線發表在NatureMedicine上。癌症治療方面最近獲得了革命性的突破,能夠讓醫生對病人進行個性化的治療。
  • 科學家開發出高通量檢測單細胞mRNA動態
    ;而常規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雖然可以揭示不同細胞類型的穩態轉錄組,但是不能精確分辨特定時間裡新生成的和已有的mRNA,因此用於定量研究細胞類型特異的mRNA動態調控機制十分困難。該方法創新性的整合了mRNA代謝標記 (metabolic labeling),基於液滴微流控(droplet microfluidics)的高通量單細胞轉錄組分析技術和最近開發的4sU化學轉化反應 (chemically recode 4sU to cytosine analog);在數據分析方面,作者構建了基於unique molecular identifier
  • Science:利用單細胞基因組學進行人類細胞表型分析
    為何對恢復視力很重要Gray Camp解釋道,「當我們在巴塞爾分子與臨床眼科研究所努力恢復視力的過程中,單細胞基因組學是開發個性化表型分析策略的最新進展之一。單細胞解析度的人體器官表型圖譜可用於鑑定最可能受到人類疾病影響的細胞狀態。
  • 攜手並進 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藥物分析技術分會在京成立
    ,可應用於癌細胞的螢光標記、磁性分離、基因轉染、熱療和藥物治療等眾多領域。報告介紹了課題組開展的構建葉酸靶向與PH激活的光動力學治療體系、提出雙受體介導的精準基因幹擾技術與癌症治療新方法等工作。下一步還將以解決癌症精準診治中的單個關鍵問題為目標,繼續發展原位在線檢測或多模態分子成像方法,提出療效實時活體監測新方法,實現診療一體化。
  • ...中德科學家繪製單子葉植物水稻首個根組織單細胞解析度轉錄組圖譜
    自2009年湯富酬等人在Nature Methods首次報導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以來,單細胞測序技術發展迅速。2011年,Nicholas等人開發了單細胞基因組測序技術發了單細胞基因組測序技術;2013年,湯富酬教授課題組開發出了單細胞全基因組DNA甲基化檢測技術(scRRBS)。之後,研究人員進一步開創了單細胞Hi-C、單細胞ChIP-seq、單細胞ATAC-seq技術等。
  • Science論文解讀!開發出CiBER-seq新技術,可同時分析細胞中的多達...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簡單的方法來做到這一點,它讓任何人都可以對細胞(包括人類細胞)進行分析,並迅速確定基因組中所有調控特定基因表達的DNA序列。CiBER-seq原理示意圖,圖片來自Science, 2020, doi:10.1126/science.abb9662。雖然這項技術將主要受益於對影響感興趣基因的遺傳網絡進行追蹤的基礎研究人員,它也將幫助人們快速找到控制疾病基因的調控序列,並可能找到新的藥物靶點。
  • 饒子和團隊Science解析「藥靶-藥物」三維結構,揭示一線抗結核藥物...
    目前,治療結核病的一線藥物均為上世紀40-60年代開發,使用已長達半個多世紀。耐藥性問題隨之產生並且日趨嚴重,甚至無藥醫治,給結核病防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因此,針對抗結核藥物靶點的研究以及新藥的研發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