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宣布推出最高通量單細胞甲基化測序文庫製備方法

2020-11-28 環球網

-在《科學》雜誌上公布的研究表明表觀遺傳標記如何能夠識別推動細胞多樣性的細胞亞型和調控元件

密西根州安阿伯市2017年8月11日電 /美通社/ -- 為新一代測序 (NGS )提供創新型文庫製備解決方案的領先提供商 Swift Biosciences,今天宣布根據該公司的Accel-NGS® Adaptase 技術,推出一種新的單細胞甲基化測序方法,而 Accel-NGS® Adaptase 技術是一種高效強大的 NGS 製備解決方案,面向單細胞解析度級全基因組重亞硫酸鹽測序。這種新方法支持對來自異種組織的成千上萬個細胞進行不同甲基化區域的高效分析,同時還能處理不同的應用,例如細胞分類、在正常組織內調控細胞機制、疾病狀態下的表觀遺傳性改變以及關於表觀遺傳學調控的進化保守性。

甲基化是一種穩定的生物標記,能夠被用來識別控制細胞功能的細胞類型和調控元件。當與單細胞 RNA (核糖核酸)表達研究結合時,單細胞甲基化能夠闡明調控元件,反過來控制單個細胞的獨特表達特徵和不同細胞之間的差異。此外,近期臨床研究還揭示出疾病(例如癌症)中的甲基化模式能夠幫助識別腫瘤類型,評估液體活檢的腫瘤負荷,並與病情發展、預後和藥物反應存在一定的聯繫。

這種方法最近在題為《Single Cell Methylomes Identify Neuronal Subtypes and Regulatory Elements in Mammalian Cortex》(單細胞甲基化組識別哺乳動物大腦皮質內的神經元亞型和調控元件)的《科學》(Science)論文中進行了描述,該論文由索爾克生物研究所 (Salk Institute)、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和 Swift Biosciences 的研究人員共同撰寫。相關工作流程將基於螢光激活細胞分選法的分離、重亞硫酸鹽轉化和 Swift 的 Accel-NGS Adaptase 模塊與其它商用組件結合到一起。論文發表的結果表明與其它方法相比,測序短序列統計匹配率實現了超過兩倍的增長,由此能夠在降低總成本的同時顯著提升每次測序的數據輸出量。

Swift Biosciences 總裁兼執行長、論文合著者Timothy Harkins表示:「許多科學合作都利用 Swift 技術推動了科學的發展,此次合作也是其中之一。我們很高興能夠為基本細胞過程及其對精準醫療帶來的未來深遠影響,提供新的洞察分析。」

Swift Biosciences 研發高級總監、論文合著者Laurie Kurihara博士則表示:「我們自主研發的 Adaptase 技術能夠構建低輸入單鏈 DNA 的高複雜性 NGS 文庫。我們的單細胞工作流程擁有比其它方法更少的步驟,並能提供多方面的單細胞處理,從而為高通量應用帶來更高的生產效率。」

Accel-NGS Adaptase 模塊現已投入商用。

相關焦點

  • 解讀基因測序流動槽、工作流程與文庫製備試劑盒
    在雙S2流動槽同時運行的情況下,使用2x150 bp讀長,一次NovaSeq測序可以在一天半內解碼16個人類基因體(平均30x覆蓋深度)。10月中推出的S4流動槽,更將通量翻了三遍。一個S4流動槽每次運行可達到80-100億數量的reads / clusters,所以雙S4流動槽運行可以在不到兩天內解碼48個人類基因體(6萬億礆基通量)。
  • 如何自動化、標準化捕獲測序文庫製備?
    液體處理專家貝克曼庫爾特推出的Biomek自動化捕獲測序方案,可幫助實現自動化、標準化的捕獲測序。由自動化工作站進行基因捕獲,可以減少手工操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結果的重複性和均一性。Biomek工作站可實現從核酸提取,文庫構建,定量混樣到捕獲的整體實驗流程。
  • 「單細胞測序」技術發展迅速,實現產業化還要多久?
    核心技術:單細胞測序與質譜流式細胞術單細胞測序主要有四個工作流程:單細胞製備、單細胞分離和文庫製備、測序和初級分析、生信分析。單細胞製備通常採用機械法、酶解法或其他組合方案將組織裂解,隨後將特定的細胞群富集、標記,成為單細胞樣本。單細胞分離與文庫製備是單細胞測序的關鍵步驟,與最終單細胞數據的質量、精準度息息相關。
  • 中國首發:BD推出全球首款全自動一體化微流控文庫製備儀
    12月17日,BD在P4China2016國際精準醫療大會上推出全球第一款通量靈活、全自動一體化微流控文庫製備儀BDCLiCTM系統,極大縮短了批量處理樣本的時間,全面突破了目前基因建庫面臨的技術難點,為高通量基因測序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 科學網—新單細胞DNA甲基化測序技術可應用於不同物種
    本報訊 華中農業大學玉米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能廣泛應用於不同物種組織、不依賴於DNA甲基化狀態的單細胞DNA甲基化測序技術
  • 成為全球Top10基因測序公司?這裡有個秘訣
    其作為基因測序的霸主地位是毋庸置疑的。Illumina主要有兩大產品線:基因測序設備和基因晶片。  對於基因測序,Illumina具有完整的NGS解決方案,包括文庫製備、測序系統和數據分析。主要測序方法包括DNA測序、RNA測序和甲基化測序。其基因測序儀可分為桌面式小型測序儀和大規模測序平臺。
  • 單細胞測序技術原理
    傳統的測序方法是在多細胞水平上進行的,這種大家一起「吃大鍋飯」的形式,使其丟失了異質性的信息,而單細胞測序可以完美的解決這個問題。 和western blot相似的是,傳統測序方法所展示的信息也是在多細胞水平上的平均信息,而單細胞水平上的測序則完全可以反應同一個細胞群裡不同細胞的基因組和轉錄組狀況。 單細胞測序技術的出現,使得從混雜的樣品中篩選出異質性信息的難題得以解決,該技術的成熟使用也必將引領生命科學研究向前邁進一大步。
  • DO MORE with LESS | 用聲波玩轉單細胞測序
    單細胞測序技術近幾年來持續發光發熱。它的起始核酸材料極少,步驟比普通NGS繁雜,實驗周期更長,難度和風險也更大。重現性和成功率是一大考驗。單細胞測序方法眾多,除了商品化試劑盒,許多研究人員也會針對自己關注的特徵開發全新的技術。
  • 測序原理-------一代測序、二代測序、三代測序
    轉錄組測序與染色質免疫共沉澱(ChIP)和甲基化DNA免疫共沉澱(MeDIP)技術相結合,從而檢測出與特定轉錄因子結合的DNA區域和基因組上的甲基化位點。       大規模平行測序平臺的出現使測序費用急劇降低,測序通量大大增加。
  • 單細胞RNA測序技術的研究進展
    然而,該方法昂貴且勞動強度大。因此,花了13年時間和30億美元完成了「人類基因組計劃」。在下一代測序(NGS)方法之前,單個研究項目的測序在經濟上並不可行(微陣列是方法的選擇)。NGS可以實現高通量合成測序(SBS),降低成本並提高可行性。最近上市的第三代測序儀Nanopore器件將進一步推動這一極限。2009年研發了第一種單細胞RNA測序方法(scRNA-seq)1。
  • 盤點:新一代測序,今年又有啥變化
    羅氏454454生命科學曾在2013年宣布,計劃在2015年停止測序硬體的銷售。據羅氏診斷的測序銷售經理Susan Ulanowicz介紹,該公司將支持其硬體直到2016年底,而不是之前報導的2016年年中。不過,羅氏NimbleGen仍在開發NGS的樣品製備工具。
  • 高通量多通道的單細胞測序設備,將投入醫療科研應用
    彼時,Bulk RNA測序還是細胞活檢組織轉錄組研究的主要手段,通過將組織中RNA釋放出來,然後進行全轉錄組的高通量定量檢測。 2012年美國上市公司Fluidigm推出了C1系統,96個單細胞腔體的Smart-Seq cDNA建庫解決方案,使得對96個細胞進行RNA測序和定量成為可能。
  • 2017年度聚焦:DNA測序深度分析
    2007年,他們又推出了性能更優的第二代基因組測序系統——Genome Sequencer FLX System(GS FLX)。2008年10月,全新的GS FLX Titanium系列試劑和軟體的補充,讓GS FLX的通量一下子提高了5倍,準確性、讀長也進一步提升。
  • 單細胞測序的未來——Nature Methods綜述助您明晰發展方向(上)
    文章題目:Single-cell multimodal omics: the power of many期刊:Nature Methods影響因子:28.5摘要:近期單細胞測序技術的發展為研究多細胞有機體中的基因調控程序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分辨力與通量。在深入解析生物系統運行機制的道路上,單細胞多組學工具的開發是未來主要的發展方向。
  • Science最新研究:大規模單細胞測序構建首個人腦神經元表達圖譜
    為了實現在成人腦組織做大規模單細胞測序,張鵾教授整合了四個研究團隊合作開發了一個全新的基於細胞核RNA測序的技術平臺。由神經學教授Jerold Chun領導的Scripps研究所(TSRI)團隊負責分離、提取單個腦神經元細胞核;張鵾教授團隊在Fluidigm(單細胞研究及微流控晶片製造商)支持下,開發了在單個神經元細胞核RNA擴增以及文庫構建的流程中;Illumina公司範建兵團隊負責RNA文庫的測序;UCSD生物化學系王巍教授團隊開發了相應算法,負責測序數據的分析。
  • ...Bio成功舉辦高通量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和單細胞液滴包裹技術交流會
    Dolomite Bio公司基於其已有的單細胞RNA測序模塊系統和μEncapsulator單細胞包裹模塊系統取得良好的銷售業績及客戶反饋。2017年11月,Dolomite Bio公司隆重推出Nadia高通量單細胞建庫儀,可平行運行1/2/4/8個樣品, 每個樣品18min內可生成6000個單細胞庫;專為DropSeq方案設計;使用一次性試劑盒,防止汙染;自動檢測試劑盒狀態,觸控螢幕控制,全自動運行。
  • 還在講精準醫療的你,不知道單細胞測序就OUT了!
    2015年技術大爆發後,目前市場上比較成熟的單細胞分離方法主要是10X Genomics的Chromium(「液滴法」)及BD的Rhapsody(微孔法)平臺。合併建庫,省去了對單個細胞的重複操作,大大提升了單細胞測序的通量和單個細胞測序的成本。
  • 重磅消息|華大智造首度公開旗下測序儀文庫構建核心序列
    BGISEQ/MGISEQ測序儀上的測序流程和其他測序平臺一樣,也可以將數據產出分成三個環節——樣本製備、樣本加載和測序分析。樣本製備主要是為了DNA或RNA加上BGISEQ/MGISEQ測序儀所需特殊接頭形成可測序文庫;樣本加載主要是將可測序文庫轉換成為DNA納米球並加載至微陣列晶片上,在BGISEQ-50和MGISEQ-200測序儀上這一過程已經自動化整合在測序分析流程中;測序分析就是將DNA納米球上序列信息逐一採集形成基因測序數據。
  • 學習筆記 | Illumina二代測序原理
    最近在調研甲基化測序的文獻,在學習了Illumina官方給出的測序原理視頻,也參考了網上一些教程之後,我把測序原理詳細梳理了一遍,圖片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