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最新研究:大規模單細胞測序構建首個人腦神經元表達圖譜

2020-11-27 生物谷


在一項新的項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的研究人員開發了首個方法用於人類大腦神經性元不同亞型的鑑定,奠定了"繪製"人腦神經元細胞基因活性方法的基礎;同時,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人腦正常功能及疾病異常,包括阿爾茨海默氏症、帕金森症、精神分裂症和抑鬱症等。通過分離和對單個人類大腦神經元細胞核進行單細胞核轉錄組測序,研究人員在人腦的六個高級功能區確定了16種神經元亞型。
 
這項新的研究成果反應了一個逐漸被普遍理解的事實,即個體大腦細胞是獨一無二的--這些細胞表達不同的基因,承擔不同的功能。為了更好地理解這種多樣性,研究人員對分布在腦皮質中6個不同的Brodmann區域,並且承擔不同功能的3200多個神經元細胞進行了分析。
 
UCSD生物工程系張鵾教授表示:"這項研究構建了一個完整的體系去觀察以及比較單個神經元細胞;這可以幫助我們認清究竟有多少類亞型的腦神經元細胞存在。"通過對這些神經元細胞亞型的認知,研究人員可以構建出人腦細胞"參考圖譜";這是我們理解正常健康大腦與異常疾病大腦的基礎。"未來,腦部疾病或異常患者可以根據與'參考圖譜'比對的差異,而獲得更精準的診斷及個體化的治療。這與人類基因組圖譜的確立非常相似。"張鵾教授表示。
  
為了實現在成人腦組織做大規模單細胞測序,張鵾教授整合了四個研究團隊合作開發了一個全新的基於細胞核RNA測序的技術平臺。由神經學教授Jerold Chun領導的Scripps研究所(TSRI)團隊負責分離、提取單個腦神經元細胞核;張鵾教授團隊在Fluidigm(單細胞研究及微流控晶片製造商)支持下,開發了在單個神經元細胞核RNA擴增以及文庫構建的流程中;Illumina公司範建兵團隊負責RNA文庫的測序;UCSD生物化學系王巍教授團隊開發了相應算法,負責測序數據的分析。
在未來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計劃分析其他Brodmann區域的神經元,並且考查是否還有其他神經元亞型存在於其他區域。他們還計劃研究包括正常人和病人多個個體大腦(本研究只涉及一個)的差異性。
  
本研究由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的Blue B. Lake, Rizi Ai, Rui Liu, Andre Wildberg, Derek Gao, Ho-Lim Fung, Song Chen, Wei Wang and Kun Zhang;Scripps研究所(TSRI)的 Gwendolyn E. Kaeser, Yun C. Yung, Julian Wong, Allison Chen, Xiaoyan Sheng and Jerold Chun;以及Illumina公司的Neeraj S. Salathia, RaakheeVijayaraghavan, Fiona Kaper, Richard Shen, MostafaRonaghi and Jian-Bing Fan共同完成。並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單細胞分析項目基金資助。
  
這項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人腦單細胞測序計劃由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生物工程系的張鵾教授總牽頭,四個中心共同參加。張鵾教授,同時是鵾遠基因公司聯合創始人兼科學顧問,在過去十年間在高通量測序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方面一直處於世界前列。張鵾教授在2006年第一個實現單細胞全基因組測序,對應文章發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2009年與高遠教授共同開發了第一個大規模DNA甲基化靶向測序技術,對應文章成為Nature Biotechnology封面文章;2011年在Nature上發表關於誘導幹細胞(iPS)中存在基因組不穩定性的文章,成為當年全世界發表所有文章中引用數目前十位的文章。2013年最新開發微孔陣列單細胞測序技術(MIDAS),不僅對應文章成為Nature Biotechnology的封面文章,本身還獲得Genome Technology Magazine傑出青年研究員上升之星稱號。
 
作為主要作者之一的劉蕊博士,現任鵾遠基因CTO。劉蕊博士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遺傳學博士,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 San Diego)生物工程系博士後和副研究員。2012年和哈佛大學張毅教授實驗室合作,深度測序生殖細胞的超低量全轉錄組全基因組表觀遺傳文庫,首次證明了去甲基化和有絲分裂的分子關聯基礎,以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Nature上發表了相關文章。從2013年起,主管實驗室多中心(UCSD, Scripps, Illumina) 合作的NIH重點項目-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SCAP),構建人類神經細胞的表達譜。
 
Neuronal subtypes and diversity revealed by single-nucleus RNA sequencing of the human brain
 
DOI: 10.1126/science.aaf1204
 
The human brain has enormously complex cellular diversity and connectivities fundamental to our neural functions, yet difficulties in interrogating individual neurons has impeded understanding of the underlying transcriptional landscape. We developed a scalable approach to sequence and quantify RNA molecules in isolated neuronal nuclei from a postmortem brain, generating 3227 sets of single-neuron data from six distinct regions of the cerebral cortex. Using an iterative clustering and classification approach, we identified 16 neuronal subtypes that were further annotated on the basis of known markers and cortical cytoarchitecture. These data demonstrate a robust and scalable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nd categorizing single nuclear transcriptomes, revealing shared genes sufficient to distinguish previously unknown and orthologous neuronal subtypes as well as regional identity and transcriptomic heterogeneity within the human brain. 
(生物谷Bioon.com)

相關會議推薦

第二屆國際再生醫學健康產業論壇(2016IRMF)

召開時間:2016.10.28-2016.10.30       大會語言:中英&英文

會議地點:四川省成都市希爾頓酒店

會議詳情:http://www.bioon.com/zt/2016rmetc/Index.shtml

相關焦點

  • 【綜述】盤點單細胞測序研究——續篇
    單細胞測序在腫瘤、發育生物學、免疫學、神經科學、大規模細胞圖譜構建、細胞亞群細化&稀有細胞類型鑑定等領域有重要應用,是目前研究的焦點。 研究人員指出,大多數大腸癌進展的遺傳研究都涉及基因表達。他們建議需要更多的研究來了解結直腸腫瘤如何轉移。為此,他們開發了一種測序方法,可同時分析單個細胞中的拷貝數變異,甲基化和基因表達-該方法將單細胞測序數據與來自染色體構象,表觀遺傳數據和腫瘤細胞其他特徵的信息結合在一起。
  • 研究人員通過單細胞測序繪製首個人胚胎造血和免疫系統發育圖譜
    ,首次報導了由胎肝驅動的人胚胎造血和免疫系統發育過程的單細胞圖譜。在該項研究中,作者首先製備了受孕後4周至17周的人胚胎肝臟、卵黃囊、腎臟和皮膚組織單細胞懸液,隨後利用流式細胞術和單細胞測序技術對其進行了轉錄組基因表達定量分析,從而構建了完整的人胚胎造血和免疫系統發育圖譜。基於這一單細胞圖譜數據集,作者主要利用了基於力導向圖算法的數據降維方法,以高維度基因表達譜為依據,推測了造血和免疫細胞的發育路徑。
  • 基於高通量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小鼠全細胞圖譜發表—新聞—科學網
    長久以來,生命科學的研究主要針對群體細胞樣品進行處理、分析和統計進而獲得均值水平的實驗結果。直到近幾年單細胞組學技術的出現,才使我們能夠從單細胞的水平更加精確地解析每個細胞究竟在表達哪些基因,在機體分化、再生、衰老以及病變過程中這些基因的表達又發生哪些變化以及變化的幅度有多大等問題。
  • Science兩連發 | 人類胎兒基因表達與染色質可及性圖譜
    目前關於人體發育的分子和細胞學研究主要來自遺傳學,模式生物的研究以及細胞系的體外實驗,而不是直接研究發育中的人體組織。得益於新技術與新計算方法之間的協同作用和單細胞生物學領域的飛速發展,我們對人體生殖和早期胚胎階段的細胞種類和動態變化有了深入了解。相比早期發育階段,胎兒發育伴隨著各種器官的生長和成熟,以及幾百上千種細胞的擴增和分化。
  • 《細胞》:構建線蟲單細胞基因表達圖譜
    作者:Stuart Kim 來源:《細胞》 發布時間:2009-11-12 12:48:11 選擇字號:小 中 大  構建線蟲單細胞基因表達圖譜  史丹福大學發育生物學學系,霍華休斯醫學研究所,史丹福大學醫學院,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在最近一期的《細胞》雜誌上發表秀麗線蟲的單細胞基因表達圖譜,藉此分析了秀麗線蟲的基因表達對細胞分化命運的控制狀況
  • 2018單細胞測序應用領域突破性成果盤點
    Cell:美國研究團隊繪製目前規模最大免疫細胞圖譜,探索乳腺癌免疫微環境  2018年8月23日,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團隊,使用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分析了人乳腺腫瘤以及配對的正常乳腺組織,外周血和淋巴結4個組織來源的共47016個免疫細胞的基因表達特徵。揭示腫瘤內淋巴細胞和髓系細胞的異質性,與正常乳腺組織相比表現出顯著的表型擴增。
  • 兩篇Science論文構建出胎兒基因表達和染色質可及性的人類細胞圖譜...
    2020年11月16日訊/生物谷BIOON/---在兩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和布羅特曼-巴蒂精準醫學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構建出兩個細胞圖譜,用於追蹤人類細胞類型和組織發育過程中的基因表達和和染色質可及性(chromatin accessibility,也譯為染色質可訪問性)。
  • 中國構建首個人類細胞圖譜基本框架,「80後」浙大學者領銜
    早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讀博期間,郭國驥就進入了單細胞組學領域,其一直致力於單細胞分析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就在回國3年多之後,其帶領團隊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細胞》(Cell)發表了讓國際科學界意想不到的一項成果,構建了首張哺乳動物細胞圖譜,在全球競爭激烈的形勢下搶下一棒。這項成果讓中國在高通量單細胞測序領域由幾乎空白走向了「世界首創」。
  • 【盤點】單細胞測序研究進展一覽
    因此科學家們必須先對單細胞內的微量核酸分子進行擴增,而且必須保證儘可能少地出現技術誤差,以便開展後續的測序及其他研究。最近,來自史丹福大學的研究者就在PNAS上發表文章介紹了人類腦細胞的單細胞轉錄組測序研究成果,這些結果為構建人類大腦的細胞圖譜奠定了基礎,而且研究結果還將有助於我們確定神經元、膠質細胞和血管細胞的特定標誌物,並將其與其他信息相關聯,以便完全闡明人類大腦的細胞複雜性。
  • 繪製肝臟單細胞圖譜開啟肝臟疾病的精準治療-解讀Nature最新研究
    這些問題均是肝臟領域的研究難點與熱點。二.《Nature》繪製出人類第一張肝臟的單細胞圖譜最近《Nature》雜誌上發表德國和法國的研究團隊共同合作的成果。有研究發現可能是EPCAM(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表達陽性的細胞(EPCAM+細胞)參與肝臟的再生。為了尋找真正的肝臟幹細胞,對來自成人肝臟的單個EPCAM+細胞進行了測序。
  • Genome Biology丨世界首個單細胞轉錄組圖譜
    明確正常人體組織器官中細胞的基因表達譜特性及其調控網絡,對於理解與健康和疾病相關的生物學機制至關重要。既往有關人體樣本單細胞測序的研究大多局限於某些特定疾病或器官,目前為止,跨越正常單一成年個體多個器官、全面系統的單細胞轉錄組研究仍未見報導。
  • 單細胞RNA測序技術的研究進展
    另一種方法是將cDNA的5'末端與poly(A)或poly(C)連接,以構建用於PCR擴增的通用接頭。PCR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方法,可以從微量的輸入物質中生成足夠的cDNA。但是,指數擴增可能會使基因表達圖譜的表達偏向較短和較少的富含G-C的擴增子。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開發了CEL-seq,這是第一種使用體外轉錄(IVT)作為獲得線性擴增的替代方法13。
  • 從單細胞窺探生命奧秘!新技術揭開人類細胞生長發育之謎
    ,從而構建了世界首個生物個體水平的單細胞轉錄組圖譜。研究人員繪製了27個主要細胞種類的基因表達圖譜,並監測到各種罕見的神經細胞種類。這些數據不僅在線蟲研究領域具有重大意義,而且為構建其他生物物種的細胞轉錄組圖譜提供了模板。
  • 從單細胞窺探生命奧秘 新技術揭開人類細胞生長發育之謎
    近幾年,單細胞測序技術,尤其是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通過同時檢測單細胞幾萬種基因的表達,精確定義了細胞的分子學狀態,從而被廣泛應用於檢測新的細胞種類,以及研究發育和疾病對細胞狀態的影響。但目前的單細胞測序技術只能檢測幾千個細胞,遠遠低於正常人體組織包含的細胞數目(百萬級),同時耗材費用昂貴,因此無法全面檢測人體組織中的細胞種類和變化。
  • 世界首個哺乳動物細胞圖譜在浙大誕生
    2月23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細胞》(Cell)刊登浙江大學醫學院幹細胞與再生醫學中心郭國驥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利用微孔板測序技術構建小鼠細胞圖譜。該團隊自主研發低成本、高效率、完全國產化的高通量單細胞測序平臺Microwell-seq,並在短時間內利用這一平臺構建了全球首個哺乳動物的細胞圖譜。
  • ...中德科學家繪製單子葉植物水稻首個根組織單細胞解析度轉錄組圖譜
    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 (scRNA-seq) 可用來揭示不同細胞之間的轉錄異質性,尤其是對於整體上研究某個器官或者某群細胞單細胞轉錄組測序能在單個細胞解析度下研究轉錄組表達情況,完美解決細胞異質性問題。但由於細胞壁等因素的限制,植物領域的單細胞轉錄組研究相對落後於生物醫學領域。
  • 科學家繪製出人類肺臟的單細胞RNA測序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人類肺臟的單細胞RNA測序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2 23:41:19 美國史丹福大學Mark A. Krasnow、Stephen R.
  • 研究利用單細胞表型探索細胞內基因互作
    研究利用單細胞表型探索細胞內基因互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23 13:57:17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Jonathan S. Weissman、Luke A.
  • 全球首張人類細胞圖譜將給我們帶來什麼驚喜?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認知的累積,科學家的研究對象轉向了人類自身,並採用最前沿的分子生物學技術。近日,浙江大學郭國驥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雜誌《自然》上發布題為《Construction of a Human Cell Landscape at Single-cell Level》的重大研究成果,宣布繪製出首個人類細胞圖譜。
  • 世界首個哺乳動物細胞圖譜在浙大誕生
    人類邁出了新的一大步——昨天上線的著名學術期刊《CELL》(《細胞》)上,刊登了浙江大學醫學院幹細胞與再生醫學中心郭國驥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團隊自主研發了低成本、高效率、完全國產化的高通量單細胞測序平臺Microwell-seq,並在短時間內利用這一平臺構建了全球首個哺乳動物細胞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