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篇Science論文構建出胎兒基因表達和染色質可及性的人類細胞圖譜...

2020-11-23 生物谷

2020年11月16日訊/

生物谷

BIOON/---在兩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和布羅特曼-巴蒂精準醫學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構建出兩個細胞圖譜,用於追蹤人類細胞類型和組織發育過程中的基因表達和和染色質可及性(chromatin accessibility,也譯為染色質可訪問性)。其中的一個細胞圖譜繪製了15種胎兒組織中單個細胞內的基因表達,另一個細胞圖譜繪製了這些細胞內單個細胞的染色質可及性。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20年11月13日的兩篇Science論文中,論文標題分別為「A human cell atlas of fetal gene expression」和「A human cell atlas of fetal chromatin accessibility」。

這些圖譜共同為了解人類發育過程中的基因表達和染色質可及性提供了規模空前的基礎資源。此外,這兩篇論文中描述的技術使得生成數百萬個細胞的基因表達和染色質可及性數據成為可能。

除了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和布羅特曼-巴蒂精準醫學研究所之外,來自Illumina公司、亞利桑那大學、弗雷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馬克斯-普朗克分子

遺傳

學研究所和羅切斯特大學醫學中心的合作者也為這兩項研究做出了貢獻。

基因表達圖譜

第一項新的研究涉及第一個細胞圖譜,即基因表達圖譜。基因表達是細胞利用它的DNA中儲存的指令指導蛋白合成的過程。這些蛋白又決定了細胞的結構和功能。基因表達圖譜繪製了不同類型細胞生長發育過程中基因表達發生的位置和時間。

圖片來自Science, 2020, doi:10.1126/science.aba7721。

第一

篇論文的第一作者、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基因組科學教授Jay Shendure實驗室的博士後研究員Junyue Cao說,「從這些數據中,我們可以直接生成人類組織中所有主要細胞類型的目錄,包括這些細胞類型在不同組織中的基因表達可能如何發生變化。」

Shendure說,「該領域有一個總體目標,就是在儘可能廣泛的範圍內,以儘可能高的解析度來描繪人類的

遺傳

程序。」

為了創建基因表達圖譜,這些研究人員通過使用一種名為 sci-RNA-seq3 的技術,對 15 種胎兒組織的基因表達進行了剖析。這種技術為每個細胞貼上了三個DNA條形碼的獨特組合標籤,從而使得他們能夠在不進行物理分離的情況下跟蹤這些細胞。

在這些獲得DNA條形碼序列後,他們使用計算機算法獲得單細胞信息,按細胞類型和亞型對細胞進行聚類,並確定它們的發育軌跡。他們對400多萬個單細胞進行了剖析,確定了77種主要的細胞類型和大約650種細胞亞型。

他們還將該基因表達圖譜與現有的小鼠胚胎發育圖譜進行了比較。第一篇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基因組科學副教授、布羅特曼-巴蒂精準醫學研究所研究員Cole Trapnell解釋說,「當我們將這些數據與之前公布的數據結合起來時,我們可以直接繪製出所有主要細胞類型的細胞發育路徑。」

染色質可及性圖譜


第二項新的研究涉及第二個細胞圖譜,即染色質可及性圖譜,追蹤了細胞中的染色質可及性。染色質讓DNA能夠緊密地包裝到細胞核中。染色質可以是開放的,對讀取DNA中編碼的

遺傳

指令的分子機器來說是「可訪問的」,也可以是封閉的,或者說「不可訪問的」。了解DNA中開放和封閉的區域可以知道細胞如何選擇開啟和關閉基因。

圖片來自Science, 2020, doi:10.1126/science.aba7612。

通過研究染色質可以讓你了解細胞的調控「語法」,第二篇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Darren Cusanovich說,「開放或者說可訪問的短DNA片段富含某些『詞彙(word)』,這些『詞彙』又是細胞確定它想要的特定基因激活的基礎。」

為了剖析單個細胞中的DNA可及性,這些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方法,稱為 sci-ATAC-seq3。與 sci-RNA-seq3 一樣,這種技術也是在每個細胞中使用三個不同的 DNA 「條形碼」來標記和追蹤單個細胞。然而,sci-ATAC-seq3並不識別所有當前表達的序列,而是捕捉開放的染色質位點並進行測序。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在15種胎兒組織的大約100萬個位點上生成了近80萬個單細胞染色質可及性數據。他們研究了哪些蛋白可能與每個細胞中的可訪問DNA位點相互作用,以及這些相互作用如何解釋細胞類型。這一分析確定了基因組內的發育控制開關。他們還確定了可能與疾病相關的染色質可訪問性位點。

第二篇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Shendure實驗室博士後研究員Silvia Domcke說,「這告訴我們基因組的哪一部分可能是功能性的。我們仍然不知道不編碼基因的基因組區域有多大比例可以參與基因調控。我們的圖譜如今為許多細胞類型提供了這一信息。」(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Junyue Cao et al. A human cell atlas of fetal gene expression. Science, 2020, doi:10.1126/science.aba7721.

2.Silvia Domcke et al. A human cell atlas of fetal chromatin accessibility. Science, 2020, doi:10.1126/science.aba7612.

3.New molecular atlases reveal how human cells grow and develop
https://phys.org/news/2020-11-molecular-atlases-reveal-human-cells.html

相關焦點

  • Science兩連發 | 人類胎兒基因表達與染色質可及性圖譜
    目前關於人體發育的分子和細胞學研究主要來自遺傳學,模式生物的研究以及細胞系的體外實驗,而不是直接研究發育中的人體組織。得益於新技術與新計算方法之間的協同作用和單細胞生物學領域的飛速發展,我們對人體生殖和早期胚胎階段的細胞種類和動態變化有了深入了解。相比早期發育階段,胎兒發育伴隨著各種器官的生長和成熟,以及幾百上千種細胞的擴增和分化。
  • 科學家繪製出胎兒染色質可及性的人類細胞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胎兒染色質可及性的人類細胞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6 13:54:15 美國華盛頓大學Jay Shendure等研究人員合作繪製出胎兒染色質可及性的人類細胞圖譜。
  • 科學家繪製出胎兒基因表達的人類細胞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胎兒基因表達的人類細胞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6 13:42:53 美國華盛頓大學Jay Shendure、Cole Trapnell等研究人員合作繪製出胎兒基因表達的人類細胞圖譜。
  • Science:重大進展!人類原發性癌症染色質可接近性圖譜揭示DNA-蛋白...
    儘管2%的編碼蛋白的人類基因組已被廣泛研究,但是關於癌症中的非編碼基因組(佔人類基因組的98%)和基因調控,仍然有很多是未知的。通過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 TF)作用於分散在非編碼基因組中的發揮著長程影響的DNA調節元件,基因在適當的細胞類型和細胞狀態中打開和關閉。
  • Science|人類前腦發育過程中的染色質可及性變化圖譜
    基因表觀遺傳調控在控制發育階段過渡與細胞分化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3,4】。基因與遠端增強子元件之間的作用在整個發育過程中都是動態變化的,而且嚴格發生在某些具體的細胞譜系之中,但是這調控之中富含與疾病相關的遺傳變異的可能性【5,6】。目前,染色質可及性已經變成基因調控潛能的重要代表性數據之一【7】。
  • Science:人類迎來目前最為全面的癌症染色質可及性圖譜
    隨著近幾年表觀遺傳學的發展,研究人員發現,在先前研究中並不重要的非編碼基因其實在基因表達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調節作用。通過對部分腫瘤的研究,研究人員發現表觀遺傳學在腫瘤發生、增殖和轉移過程中均發揮極其重要的調節作用。
  • ...性癌症染色質可接近性圖譜揭示DNA-蛋白結合與癌症發生存在著關聯
    儘管2%的編碼蛋白的人類基因組已被廣泛研究,但是關於癌症中的非編碼基因組(佔人類基因組的98%)和基因調控,仍然有很多是未知的。通過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 TF)作用於分散在非編碼基因組中的發揮著長程影響的DNA調節元件,基因在適當的細胞類型和細胞狀態中打開和關閉。
  • 研究揭示細胞轉錄組與染色質可及性圖譜
    研究揭示細胞轉錄組與染色質可及性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15 12:31:02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Kun Zhang小組利用高通量測序方法,揭示了同一細胞中轉錄組和染色質可及性圖譜
  • 新技術揭開人類細胞生長發育之謎
    ,以追蹤人類細胞類型和組織發育過程中的基因表達和染色質可及性。針對目前大部分單細胞測序技術只能檢測基因表達而忽略其他分子水平變化的局限,曹俊越等人又研發了高通量單細胞雙圖譜測序技術sci-CAR,可以同時檢測上萬個單細胞的轉錄組和染色質可及性數據,並成功構建首個哺乳動物器官水平(腎臟)的單細胞雙圖譜
  • 從單細胞窺探生命奧秘 新技術揭開人類細胞生長發育之謎
    之前,11月13日,《科學》還刊登了洛克菲勒大學、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羅特曼·巴蒂研究所等機構研究人員利用這些新技術創造的兩個細胞圖譜,以追蹤人類細胞類型和組織發育過程中的基因表達和染色質可及性。針對目前大部分單細胞測序技術只能檢測基因表達而忽略其他分子水平變化的局限,曹俊越等人又研發了高通量單細胞雙圖譜測序技術sci-CAR,可以同時檢測上萬個單細胞的轉錄組和染色質可及性數據,並成功構建首個哺乳動物器官水平(腎臟)的單細胞雙圖譜。此外,目前的單細胞測序技術依然局限於描述細胞的靜態而忽略了動態變化。
  • 2020年2月21日Science期刊精華,復旦大學同期發表兩篇Science論文
    1.Science:構建首個人類胸腺細胞圖譜,揭示人類免疫系統起源,為開發新型癌症免疫療法打開大門doi:10.1126/science.aay3224人類胸腺的首個細胞圖譜可能會導致新的免疫療法來治療癌症和自身免疫疾病。
  • 2020年11月Science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通過使用機器學習方法,他們分析了在癌症和正常細胞中發現的數千種蛋白的海量資料庫。隨後,他們篩選了數百萬種可能的蛋白組合,以構建出一個蛋白組合目錄,可用於精確地只靶向癌細胞,而不靶向正常細胞。7.兩篇Science論文構建出胎兒基因表達和染色質可及性的人類細胞圖譜,有助揭示人細胞生長和發育機制doi:10.1126/science.aba7721; doi:10.1126/science.aba7612在兩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和布羅特曼-巴蒂精準醫學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構建出兩個細胞圖譜,用於追蹤人類細胞類型和組織發育過程中的基因表達和和染色質可及性
  • /喬傑/高歌等繪製人類中期妊娠胎兒組織細胞的基因組結構圖譜
    然而,儘管單細胞RNA-seq技術人們已經獲得了包括人類在內的不同生物的細胞圖譜()【1,2】,但由於單細胞RNA-seq的RNA檢測能力較低,限制了單個細胞中能夠檢測到的基因數量,現有方法幾乎無法提供有關基因-基因相互作用和調控網絡的信息【3】。單細胞ATAC-seq也已廣泛用於細胞分型,科學家創建了果蠅和小鼠等整個生物體的順式調控圖譜【4,5】。
  • Science 一周論文導讀|2020年11月13日
    (導讀 郭懌暄)本研究利用三層複合索引對來自53個樣本、涵蓋15種器官約80萬個單細胞的染色質可及性和基因表達進行檢測,建立了人類胎兒細胞圖譜。研究通過基因表達確定細胞類型,並對數十萬個表現出細胞類型特異的染色質可及性的候選調控元件進行分類。對譜系特異的轉錄因子,廣泛分布細胞類型的器官特異性特化及複雜性狀遺傳性的細胞類型特異性富集進行分析。
  • Genome Biology丨瞿昆組開發單細胞染色質可及性實驗和分析新技術
    它能夠在單個細胞層次,揭示細胞間在基因結構、基因表達,表觀遺傳狀態等多方面的異質性,在免疫學、神經科學、腫瘤學、發育生物學、微生物學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與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相比,單細胞染色質可及性測序技術無論在實驗方法上,還是數據分析上,均存在巨大挑戰。
  • 基於納米孔測序開發同步檢測CpG甲基化和染色質可及性的新方法
    該方法可利用GpC甲基轉移酶外源性標記開放染色質,並通過納米孔測序檢測長鏈DNA上的CpG甲基化和染色質可及性狀態。通過對四種人類細胞系進行分析,研究團隊構建了包括CpG甲基化和染色質可及性等信息的人類表觀基因組圖譜,並揭示了乳腺癌細胞和非癌細胞之間的甲基化和染色質可及性差異。
  • Cell:構建出人類免疫細胞圖譜,可確定遺傳變異對基因表達的影響
    他們正在通過一個新的資料庫DICE(Database of Immune Cell Expression, Expression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and Epigenomics, 即免疫細胞表達、數量性狀座位表達和表觀基因組學資料庫)來分享他們的發現,這使得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輕鬆地探究這些數據,這是因為它們與基因、細胞類型或者疾病存在關聯。
  • Nature: 繪製出單個人類細胞類型中08個染色質相關蛋白的佔據圖譜
    這些包括基因、與基因調控相關的生化區域(例如,轉錄因子結合位點、開放染色質和組蛋白標記)以及轉錄本亞型。這些標記是候選順式調控元件(cCRE)的位點,這些元件可能在調控基因表達中發揮功能性作用。該項目已擴展到模型生物,尤其是小鼠。Fig. 1 ENCODE timeline.
  • 《細胞》:構建線蟲單細胞基因表達圖譜
    作者:Stuart Kim 來源:《細胞》 發布時間:2009-11-12 12:48:11 選擇字號:小 中 大  構建線蟲單細胞基因表達圖譜  史丹福大學發育生物學學系,霍華休斯醫學研究所,史丹福大學醫學院,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在最近一期的《細胞》雜誌上發表秀麗線蟲的單細胞基因表達圖譜,藉此分析了秀麗線蟲的基因表達對細胞分化命運的控制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