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美國終身教職,全職加盟這所頂尖學府!創建國際同位素效應...

2021-01-07 騰訊網

來源:TOP大學來了

編輯:雙一流高校

3月7日,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鮑惠銘教授(千人計劃入選者)在《築金何啻舊燕臺》一文中宣布已提交辭職信,將於2021年8月底正式成為南京大學全職教授。從現在起到2021年8月,將是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南大的過渡期,在此期間將主要精力放在培養三位博士,過渡期間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將不安排2020-2021學年的教學。

將在南大創建「國際同位素效用研究中心」

「TOP大學來了」小編從鮑惠銘處了解到,回國後鮑教授會在南京大學創建「國際同位素效應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Isotope Effects Research or ICIER,英文簡稱「ICIER」),該中心的布局不像絕大多數研究中心那樣,聚焦在某個研究方向上,而是在同位素效應這個潛力無窮的研究工具上。

國際同位素效應研究中心(英文簡稱「ICIER」)隸屬於被稱之為國內高校地質學"夢之隊"的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中心研究人員來自於南京大學的不同院系,包括但不限於地球科學、行星科學、化學、環境科學、地理和海洋學、大氣科學、醫學和生命科學。

國際同位素效應研究中心(英文簡稱「ICIER」)試行tenure track制度,擁有2000平米的超大空間實驗室,配備有最為先進的科研設施和實驗室設備,該實驗室將位於南京大學仙林校區的現代工程大樓內。鮑教授歡迎三觀一致的學者加盟,有興趣的學者可隨時和鮑教授聯繫。

國際同位素效應研究中心/現代工程大樓航拍

國際同位素效應研究中心/現代工程大樓實景

國際同位素效應研究中心/現代工程大樓實景

國際同位素效應研究中心/現代工程大樓設計圖

鮑惠銘團隊核心成員已於去年全職加盟南京大學

去年12月,鮑惠銘教授團隊的核心成員曹曉斌與彭永波博士已全職加盟南京大學。LSU也接受了他們的辭呈,並為他們保留Email帳戶和辦公室一年(as gratis faculty members——不拿工資的教職人員)。

彭永波現任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鮑惠銘教授團隊核心成員。回國前任美國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學助理教授。曾在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學、馬裡蘭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以及印第安納大學學習和工作。主要從事古海洋和環境的重建工作,在穩定同位素特別是三氧同位素和多硫同位素恢復前寒武紀古海洋環境和大氣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突破成果。已發表SCI收錄論文40餘篇,他引200多次。以第一和/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8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1篇)、Geology(3篇)、EPSL(2篇)。合作發表論文32篇,包括Nature(1篇)、Science(1篇)、 Nature Communications(2篇)、GCA(3篇)等國際頂級科學雜誌。

曹曉斌現任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鮑惠銘教授團隊核心成員。回國前在美國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博士畢業於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致力於從水分子水平到行星過程全方位綜合理解穩定同位素的地球化學行為。

學者簡介

鮑惠銘教授,1986年於北京大學地質系獲學士學位,1998年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獲地球化學博士學位,1998 至 2001年於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做博士後,從2001年起,在美國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學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和Charles L. Jones教授。2011年當選為美國AAAS會士(Fellow)。

近年來,領導的團隊奠定了利用穩定同位素非質量分餾信號研究重大地質事件、地球環境變化等科學問題的國際地位,並榮獲美國環保總署2011年「年度科學技術成就獎」。

主要研究方向是高維度穩定同位素體系在地球化學、地球早期歷史(尤其是生物圈、水圈、大氣圈的相互作用),大氣科學和環境科學中的應用。主要貢獻有發展了氧-17高精度測量技術和方法,並發現了硫酸鹽的巨大氧-17負異常,為晚元古代「雪球地球」理論提供了最具說服力的證據;首次合作發現了硫-33異常, 成為23億年前大氧化事件的最直接的大氣證據。根據高維度氧硫同位素數據重建了古代火山噴發或現代人類活動所產生的含硫氣體的氧化途徑。在權威SCI期刊上發表論文50餘篇,Nature\Science1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發表Nature論文4篇、Science論文2篇,並在多個權威SCI雜誌上發表特邀領域綜述;論文的單篇SCI引用次數最高達1200多次。近幾年受邀在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華盛頓卡內基研究院、中科院、哈佛大學等多地做特邀講座,並多次在美國地球物理學會秋季大會、Goldschmidt大會作邀請報告和主題報告。

延伸:被稱之為「夢之隊」的南大地球科學與工程學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為國內頂尖,下屬學科「地質學」在教育部評估中獲得「A+」,「全職院士人數」和中國科學院地學部「校友院士培養人數」雙雙位列全國第一。

該學院師資隊伍中共有7名全職院士,分別是:陳顒、陳駿、沈樹忠、王德滋、薛禹群、許志琴、楊經綏。

「TOP大學來了」小編統計後發現,南京大學和北京大學分別有19位校友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地學部院士,兩校並列高校首位;中國地質大學兩地校區共有16位校友當選,其中地大北京有14人、地大武漢有2人,院士校友人數位居高校第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吉林大學均有7名校友入選,並列高校第四;緊隨其後的是西北大學,有6人當選,位居高校第六位;武漢大學以5人,排名本榜單第7位;地處西北、堪稱中國最低調大學的蘭州大學與清華大學各有4位校友入選,並列本榜單第8位;莫斯科大學、浙江大學各有3人入選,並列排名第10位;中國海洋大學、湖南師範大學、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各有2位校友入選地學部院士。

相關焦點

  • 鮑惠銘教授放棄美國終身教職,全職加盟這所頂尖學府!創建國際...
    將在南大創建「國際同位素效用研究中心」 「TOP大學來了」小編從鮑惠銘處了解到,回國後鮑教授會在南京大學創建「國際同位素效應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Isotope Effects Research or ICIER,英文簡稱「ICIER」),該中心的布局不像絕大多數研究中心那樣
  • 鮑惠銘教授放棄美國終身教職,全職加盟這所頂尖學府!創建國際同位素效應研究中心!
    「TOP大學來了」小編從鮑惠銘處了解到,回國後鮑教授會在南京大學創建「國際同位素效應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Isotope Effects Research or ICIER,英文簡稱「ICIER」),該中心的布局不像絕大多數研究中心那樣,聚焦在某個研究方向上,而是在同位素效應這個潛力無窮的研究工具上。
  • 他北京大學本科畢業,放棄美國27年積澱,全職加盟這所頂尖牛校
    現如今,大學生念完本科後,選擇繼續深造的越來越多,尤其是「清北」「華五」這樣頂尖學府,升學率高達60%以上,而且呈逐年上漲趨勢。與普通高校相比,名校本科畢業生有相當大部分是選擇出國(境)深造。以清華大學2019屆本科畢業生就業數據為例,2971名本科生中就有2282人繼續深造,佔比高達80.5%。
  • 國際著名土壤化學專家馬奇英放棄美國終身教授,全職加盟浙大
    張佳寶長期從事土壤物質遷移轉化和水循環過程系統模擬及其生態環境效應、土壤信息快速獲取、中低產田治理與地力提升理論和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及其相關平臺建設工作,現任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土壤學會理事長、國際土壤學聯合會土壤工程與技術委員會主席。馬奇英長期從事環境生物化學領域研究,是國際著名土壤化學專家,也是環境生態領域最具影響力的華人科學家之一。
  • 國際著名土壤化學專家馬奇英,放棄美國終身教授,加盟浙江大學
    這一點一滴都在向世界證明,今日之中國已經不再是幾十年前,一百多年前的中國,中國的崛起也有目共睹。所以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選擇回國發展,參與到建設祖國的浪潮之中。 放棄美國終身教授,加盟浙江大學 馬奇英,國際著名土壤化學專家,主動放棄了美國佛羅裡達大學終身教授身份,選擇加盟浙江大學,成為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特聘教授。
  • 放棄美國終身教授 土壤化學專家馬奇英加盟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近日公告,在美國佛羅裡達大學土水科學系任職25年後,國際著名土壤化學專家馬奇英放棄了美國終身教授的待遇,於2020年全職加盟浙江大學。馬奇英(右四)根據浙江大學求是新聞網報導,12月22日,中國工程院張佳寶院士求是講座教授受聘儀式、馬奇英教授入職歡迎儀式在浙大紫金港校區舉行,浙江大學黨委組織部、人才工作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對張佳寶院士、馬奇英教授分別兼職和全職加盟浙大表示歡迎和感謝
  • 許田放棄美國耶魯大學終身講席教授加盟西湖大學
    中青在線杭州4月1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劍平)今天,據西湖大學有關負責人介紹,曾擔任過15年美國耶魯大學遺傳系副系主任以及11年耶魯大學校長特別顧問的許田教授已全職加入西湖大學。近日,他放棄耶魯大學終身C.N.H. Long講席教授、霍華德·休斯研究員以及羅斯伯格兒童疾病研究所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席等職,來到杭州工作。    許田說:「西湖大學作為一所新型大學,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回國加入西湖大學主要是想實現心中的兩個目標:教育和創新。西湖大學必然會從當下的星星之火,發展為燎原之勢。」
  • 和楊振寧一起放棄美國國籍的教授 曾獲計算機界諾獎(1)
    姚期智表示:「我於2004年辭去美國普林斯頓教職,回歸祖國,在清華大學投入中國建設科技強國的劃時代壯舉。多年來,得以培養我們的青年才俊,促進高端科研的開展,是我一生中感到最有意義的工作。此次感謝中科院特別立法,讓我由外籍院士轉為本國院士。能做回百分之百的中國人,我覺得萬分的欣慰與驕傲!」
  • 一天之內,三位國際頂尖教授全職回國
    僅在9月24日一天,我們就獲得三名國際頂尖教授全職回國,加入國內高校的重磅新聞。藥物製劑及生物材料領域的國際知名學者顧臻教授作為講席教授全職加盟浙江大學,受聘為藥學院院長。國際頂尖學者朱松純以北京大學講席教授、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的身份出席,確定了其已正式加盟北大的消息。
  • 一天之內,三位國際頂尖教授全職回國,委以重任
    我們相信,頂尖學者們的嗅覺是敏銳的、判斷是理性的。這些中國包括科研環境在內各個方面的進步,正在感召著這些優秀人才,讓越來越多心懷祖國的在外華人科學家重返故土。僅在9月24日一天,我們就獲得三名國際頂尖教授全職回國,加入國內高校的重磅新聞。
  • 姚期智辭去美國名校終身教職,變賣家產回國,到清華教書育人
    而這個名字被更多人所熟知,卻是在15年前。那一年,姚期智毅然辭去普林斯頓的終身教職,變賣家產歸國,前往清華大學全職任教。而這一舉動,震動了美國社會,同樣震動了整個中國。他的回歸,讓無數中國莘莘學子之心為之一動。姚期智大半輩子生活在美國,曾在麻省理工學院、史丹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多所世界頂級名校任教。
  • 又有三位頂尖教授全職回國
    我們相信,頂尖學者們的嗅覺是敏銳的、判斷是理性的。這些中國包括科研環境在內各個方面的進步,正在感召著這些優秀人才,讓越來越多心懷祖國的在外華人科學家重返故土。僅在9月24日一天,我們就獲得三名國際頂尖教授全職回國,加入國內高校的重磅新聞。
  • 譚鐵牛放棄英國雷丁大學終身教職回國已20年(附簡歷)
    英國學習工作近13年,96年申請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併入選,隨後放棄英國雷丁大學終身教職,98年初與妻子帶著剛滿周歲的兒子回國,20年來為我國教科研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94年通過公開競聘獲得英國知名學府雷丁大學的終身教職。他還被差額選舉為英國第七屆機器視覺和模式識別學會10位執行理事之一,成為該會有史以來第一位非英國籍理事。回國前,譚鐵牛已經在英國學習工作了近13年,他和他的妻子都捧著英國雷丁大學的「鐵飯碗」。譚鐵牛在英國期間的日子過得很舒適,但他時時尋找回國效力的機會。
  • 國際頂尖專家加盟!這所高校再添一位全職院士
    10 月12日下午,廣州大學舉行葉思宇院士聘任儀式,加拿大國家工程院葉思宇院士受聘為廣州大學全職院士、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廣州大學黃埔氫能源創新中心主要負責人和首席科學家,將領銜推動廣州大學黃埔氫能源創新中心的建設。校長魏明海,葉思宇院士企業化團隊負責人及相關職能部門、學院負責人參加了聘任儀式。儀式由副校長孫延明主持。
  • 他辭去普林斯頓終身教授放棄美國國籍,將清華計算機帶至世界之巔
    在計算機領域,他已是國際頂尖的學者,至今為止,他發表的百餘篇論文,幾乎涵蓋了計算複雜性的所有方面。從1966年開始設立至今,圖靈獎的大多數獲獎者,都是美國人,少數為歐洲人。  而姚期智是第一位,獲此獎項的亞裔科學家,也是目前唯一一位,獲此獎項的華人學者!圖靈獎組委會說,這是為了表彰他在計算機領域,所為人類做出的重大的貢獻!
  • 這15所美國頂尖大學堪比藤校!
    ,是一所成立於1900年的世界著名的學府。 作為美國綜合大學排名第21的學府,埃默裡卻是一所沒有工學院的學校,但是在這裡,你可以選擇全美數一數二的商科(金融、管理、市場營銷等)。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市中心,也是聲名顯赫的綜合性私立大學。其大量學子的父母為政商名流,川普的小女兒Tiffany Trump也就讀於這所學校的法學院。因其嚴苛的錄取標準,喬治城在國內人氣並不高。 優秀的地理位置奠定了喬治城大學在國際關係學中的統治性地位。許多政圈大牛都在此授課,包含美國政府要員以及前高官。學生常有機會去白宮實習,政界大佬也常會在學校裡進行演講。
  • 「美國院士」鄧興旺:放棄耶魯大學終身教授,歸國籌建北大農學院
    在貧窮或者受困的時候,想起自己的祖國,這是多數人的心態。但是當你富貴或者輝煌的時候,想起自己的祖國,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愛國可以詮釋。他曾經獲得美國總統柯林頓頒發的總統青年教師獎,而且在2013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各種榮譽加身,卻回到了中國。他就是從事植物分子遺傳及生理學、植物光形態建成和農業生物技術等方面研究,2014年辭去耶魯大學終身教授教職,全職回國籌建北大現代農學院的鄧興旺。
  • 圖靈獎獲得者放棄美國國籍並賣掉房產 和楊振寧一起入籍中國
    從1975年至1986年,他又先後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系、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系,普林斯頓大學等著名學府擔任教授。此後又於1998年、2000年分別被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和美國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
  • 放棄美國國籍,變賣家產回國,71歲的科學家:擔任清華全職教授
    在建國之初,國家最需要的時候,錢學森、錢偉長、錢三強、華羅庚、郭永懷、朱光亞、張文裕、王希季、師昌緒等一大批科學家歸心似箭,放棄在外國的優厚待遇,衝破各種阻力,毅然奔向祖國的懷抱。在2017年有這麼一位科學家,自願放棄美國國籍成為了中國公民,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