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有很多人玩了很長時間相機,都只會使用自動白平衡,其他的白平衡模式動都沒動過,更別說自定義白平衡了,還有白平衡漂移等玩法,那麼這次就給只會自動白平衡的人,打開一扇通往可以自定義白平衡的大門
首先要明確的是,色溫是照明光學中,用於定義光源顏色的一個物理量,它的概念是把某個黑體加熱到一定溫度,其發射的光的顏色與某個光源所發射的光的顏色相同時,這個黑體加熱的溫度稱之為該光源的顏色溫度,簡稱色溫,其單位用K表示。而白平衡就是相機用來平衡這種光線色彩偏移的功能,是不是有一些晦澀難懂
那麼就要提到光源色溫與相機白平衡之間的關係,只要記得色溫是指光線色調的指標,白平衡是指相機「糾正」偏色的指標,用一個K值的色溫與白平衡表示的意思正好是相反的,色溫越高光的顏色越藍,色溫越低光的顏色越黃。白平衡值越高對藍光的平衡能力越強,畫面會變得越黃,白平衡值越低對黃光的平衡能力越強,畫面會變得越藍,這些拗口的說法,只需要從理論上知道就可以了
那麼相機上本身不是自動白平衡嗎?為什麼還要費時費力的調整白平衡,那麼來說一下自動白平衡最大的問題,它是無法判斷光線偏藍或者偏黃,還是物體本身是黃色或者藍色的。例如對著一堵藍色的牆拍攝時,站在前面的人常常會嚴重偏黃,當有多個光源出現時,冷暖光線中以哪個為準?
這是相機無法做出判斷的地方,只會根據不同的色溫,在畫面出現的比例,來改變一些白平衡,如果畫面重新構圖一下,白平衡可能就會跟著改變,這就是一些人無法在同一個環境中得到穩定色彩的原因。這就是很多人在同一場景中拍攝,而後期做不了同樣的色調的原因,自動白平衡是其中一個影響因素,所以自動白平衡可以面對正常拍攝的70%情況,剩下的30%就要運用自身對白平衡的了解來進行調整
著重要說的是自定義白平衡,這對產品拍攝或者室內人像拍攝,還有對攝影想更進一步的人,都必須掌握的白平衡技巧。如果想要獲得準確的色彩,就需要白平衡與光源的色溫相匹配,自動白平衡大部分情況下也能用,只是偶爾不靠譜,日光、白熾燈等預設白平衡也只能說大致準確但並不精準,因為光源的色溫是否正好是相機預設的值,誰也不能保證,想要更為精準地控制色彩,只有自定義白平衡
不同品牌的相機在自定義白平衡方面的操作有所不同,但是都需要一樣工具,就是白色或者黑色卡紙,將白色灰色卡紙平展在拍攝光線下,保持白紙與相機鏡頭垂直,同時保證白紙受到的光線照明與實際拍攝的光線照明完全一致,然後通過相機上的提示,完成白平衡設置,需要注意的是這張紙不能透光,也不能有螢光劑或者泛黃,否則都會改變相機的測量結果
有些機器設置白平衡的方法是一樣的,不過都是在這兩種方法的其中一種,一類相機需要讓白色灰色卡紙完全充滿畫面,然後把卡紙完全拍攝下來,如果此時無法自動對焦,可以將相機調為手動對焦模式,因為是白紙或者灰色卡,是否對上焦並不會改變測量的結果,在拍攝時可以選擇自動白平衡,是否增加曝光補償,就要參考說明書上的具體提示了。然後在自定義白平衡的菜單裡,選中剛才拍攝的白紙圖片,這樣就完成自定義白平衡。
另外一類相機,不需要把整個卡紙拍下來,只需要讓卡紙完全充滿畫面或者測量區域即可,按下LCD屏幕上的提示測量按鈕,如果相機顯示完成,測量成功之類的提示,就表示OK了
設定自定義白平衡,可以準備這種可攜式灰卡,非常容易攜帶,用灰卡自定義白平衡的方法,與白紙完全一樣,而且不需要考慮曝光補償的問題,那麼自定義白平衡說到這,就應該清楚是如何設置和使用了吧。一般來說面對複雜的光線,棚拍或者產品拍攝,才會要求這麼嚴苛,雖然使用的頻率不多,但是如果真的有情況要用上,也一定要掌握
那麼接著就說一下控制白平衡的思路,是讓相機的白平衡設置與當時的光線一致,這樣色彩就會得到矯正,無論是在陽光燦爛之時,還是陰雨天氣,都可以得到比較準確的色彩還原,但是此時要考慮到光線質感方向的問題,整個一張照片色彩不能簡單地說白平衡控制好了就可以了。
還有一點是需要注意的,如果白平衡與色溫之間有偏差,整體的色彩基調會偏暖或者偏冷,但是這種也不是一定要糾正的。如果是有意需要這樣的效果,可以營造氣氛,能夠給照片加分不少,但是如果這種色調偏移太過離譜,那麼就算失敗的,照片會很古怪
例如圖片是在同一場景不同白平衡拍攝的照片,雖然選用的鏡頭焦距有一點點差別,但是焦距因素並不會對色彩控制帶來改變,注意照片的色調
照片拍攝於下午五點左右,第一張選擇日光白平衡,彩色氣氛比較接近於肉眼看到的效果。第二張選用了陰天白平衡,色調偏暖一些,這是兩種選擇效果可見,並不是說誰比誰好,只是想說這就是白平衡的實際運用,可以創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影調,攝影本身就是一門藝術,並沒有標準的答案
那麼就可以說白平衡偏移的技巧了,白平衡偏移是對色調略有偏差的畫面和自定義白平衡修正後,色調仍存在差異的畫面,做更精準的校正。由於光源的顯色性與環境光的幹擾,往往單靠白平衡調整,達不到校正的目的,需要進一步利用白平衡偏移的方法,修正色調的偏差。
尤其對一些顯色性很差的特殊光源,例如螢光燈、特殊燈等的偏色糾正十分奏效,這種方法適合對色彩要求嚴苛的攝影所使用
比如商業攝影,白平衡偏移也是一個偏高端的技巧,要用好也不容易,這需要你對環境色的掌控,從而進行調整。
圖片坐標中,橫坐標左側的B是藍色,右側的A是琥珀色,縱坐標上部的G是綠色,下部的M是品紅色,使用時根據畫面偏色情況,在菜單設置中,可做360度全方位的色彩校正,畫面色調基本上可以達到創作要求,校正的基本方法是,偏深面顏色就用這個顏色的補色修正
比如畫面偏綠,就用綠色的補色品紅去修正綠色的偏差,在實踐中,色的偏差是很複雜的事情,不是說偏某種顏色,就可以使用它的補色修正這麼簡單,生活中的物體都不是孤立的,環境色對它的影響很大,自然界中物體的顏色都會受到各方面的影響,從而產生混合效應,應該仔細分析色彩的偏色原因,做更細緻精準的校正
通過上面的解釋,應該能大概理解什麼是白平衡漂移,那麼它的作用有三點。除了能進行冷暖色調方向上的調整外,還可以針對品色與綠色方向做控制,照片如果受到環境光的影響,或者自身成像特性的制約,在品色或綠色兩個方向上,有色彩還原的問題,這一點可以通過白平衡偏移來進行校正,如果希望得到帶有強烈主觀傾向的色彩,也可以通過該功能來實現
當需要拍攝坐在草地上的人物時,人臉很容易偏綠,原因是草地的綠色映到了臉上,如果採用預設白平衡,相機並不會管這一塊的偏色。如果採用自動白平衡,由於面積過小,相機也不會很好的校正,這一點就需要解決,可以將白平衡功能打開,稍微加一點品紅色,那麼人臉就恢復正常了
還有這一張圖,如果肉眼看到的日出前,或者黃昏時的天空是藍色的,但是想要拍出紫色的天空,就需要使用白平衡漂移功能,將色彩往品色偏移,稍微加一點紅就可以了。
這麼多內容相信大家應該明白,怎麼使用白平衡漂移了,最重要的還是可以糾正自動白平衡的失誤,還能創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影調,加強環境的氛圍感
那麼白平衡還有一個另外的知識點,就是包圍功能。有曝光包圍當然也有白平衡包圍,白平衡包圍是指在特定的白平衡模式下,例如自動白平衡或者日光白平衡,可以使用三種顏色溫度分別拍攝一張,以獲得色調有些微不同的照片,白平衡包圍可以分別對應藍色—琥鉑色,綠色—洋紅色兩個方向設定,各自對多可正負三級,調整的基本方法是為了快速得到不同色調的圖像效果
可以通過菜單直接進行設定,可以橫向進行藍色、正常、琥珀色三種色調的調整,也可以縱向進行綠色、正常、品紅三種色調的調整。設置確定之後即可拍攝,並且同時獲得三種色調的照片便於後期選擇,這裡就和曝光包圍的方法是一樣的,當然RAW格式也是不能用的,因為在RAW格式也可以任意調整白平衡
以上的內容就是圍繞自定義白平衡的全部,有什麼問題可以留言,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