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師德教育宣講團成員、南寧市第八中學教師 農志瑩
事跡簡介:從教16年來,農志瑩一直以優秀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她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愛心,注重對教學方法的探索,注重對教育方式的研究,注重培養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營造簡單快樂的學習、生活氛圍,滲透愛和尊重的情感體驗,心系學生,循循善誘,潤物無聲促成長,班級管理高效。
「夜空中最亮的星。」這是學生對農志瑩的評價。師生們眼中的她,是一個對教育事業充滿熱情,在平凡的三尺講臺上兢兢業業的人;師生們眼中的她,師德高尚,勇擔重任,潛心培養「全面發展,追求卓越」的學生,是深受學生愛戴的人;師生們眼中的她,雖然平時不苟言笑,卻是熱情、樸實、充滿愛心的人。農志瑩說,無論是成就自己,引領學生,還是帶動班級,她都努力去做內心嚮往、敞亮心靈、照亮集體的那顆星。
做內心嚮往的那顆星「選擇它!選擇讀師範!」這是當年填報高考志願時農志瑩的選擇。「使學生對教師尊敬的惟一源泉在於教師的德和才。」這句愛因斯坦的名言一直激勵著她。大學四年,她努力學習專業知識,不斷完善自己,以優秀畢業生的身份順利地完成了學業,走上了教師的工作崗位,去做內心嚮往的那顆星。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從走上師範道路開始,這句話便是農志瑩的座右銘。從教16年來,她也一直在努力實踐著這句座右銘。2014—2018年,農志瑩在擔任學校中層領導的同時,還兼任班主任,承擔兩個班的語文教學任務。她勇挑重擔,毫無怨言,每天早讀前堅持到教室組織學生開展學習;夜幕降臨,她仍在辦公室裡工作。同事說,有她在的辦公室,白熾燈總是最遲才關。
她總說,其實自己並不是悟性很高的人,但相信勤能補拙,而且身邊的同事們都在勤奮耕耘,她只是見賢思齊,與同事們一同發揚「團結奮鬥、不甘人後」的八中精神,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她的敬業精神既感染了同事,也影響和帶動著學生努力奮鬥。
做敞亮心靈的那顆星在農志瑩的辦公室裡,一直掛著一幅名為《引路人》的油畫,那是她學生的親筆畫作。畫的背面有這樣一段話:「致恩師:在八中的三年裡,你成為我的引路人,我將這幅《引路人》送給你——我的向日葵,我的農姐。感謝你為我點明了方向,感謝你讓我發現原來太陽那邊那麼好。」
學生更喜歡稱呼她為「農姐」,在學生的心目中,她是智慧的代表,是知識的化身,是人格的楷模,是可靠的引路者。她對學生關愛有加,每天早讀和晚自修前,她會到班上看看,這已經成為她的一種習慣。當學生遇到煩惱的時候,她會耐心地傾聽學生的訴說,幫助學生分析現狀,找到走出困境的途徑;當學生遇到挫折的時候,她會用她的智慧,讓學生認識到「只要努力,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從而鼓起學生的信心和勇氣;當學生遇到學習上的困難時,她會站在學生的角度指導他們找到有效的學習方法,從不放棄一個學生,因為她愛每一個學生。
做照亮集體的那顆星2018屆學生畢業晚會上,農志瑩所帶班級的學生偷偷準備了一個驚喜,全班學生用手語為她深情演繹了一首《夜空中最亮的星》,感謝他們摯愛的「農姐」辛苦的付出。農志瑩之所以深受學生喜愛和尊重,正是因為她對學生有愛、用情。
農志瑩所帶的班級裡,有很多進城務工人員子弟。為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她耐心教育,循循善誘,曉之以理。對個別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她還經常單獨找他們談心,用溫暖和信任轉變他們的思想,使他們重新找回信心,逐步改掉不良的學習習慣。農志瑩還潛心培養「全面發展,追求卓越」的學生,在她的幫助和努力下,學生個性活潑、樂學進取,在各項活動中表現優異。
「其實我們每一位人民教師都像夜空中閃亮的星星,守望教育初心,漫天星光,學生一定會迎來明日的晴天。」農志瑩說。
本報記者莫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