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CT、做B超、塗藥膏……看古樹名木保護專家如何為樹木看病

2020-12-04 青島新聞網

古樹名木保護專家工作站的隊員們在四流南路上為樹木體檢修復。

人感冒了,會到醫院找醫生,樹木無言,如果生病了怎麼辦?入冬了,隨處可見行道樹被塗白,有的被打上風障綁上麻繩,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在青島,有這樣一群「樹木醫生」,他們通過「健康診斷」提早掌握樹木健康和生存情況,量身定製「治療方案」,保護樹木的環保生態和景觀功能。尤其是在嚴寒極端天氣到來之前,針對可能發生問題的樹木,專業隊伍可以提前觀測和預判,及時幹預,率先為樹木進行「體檢」和修復。

■相關連結

建專科醫院為古樹體檢

今年7月,青島市園林和林業局提出了古樹名木保護管理「141」方案,即建立一所「青島古樹醫院」、提供四項古樹診療服務、打造一套古樹管理方案,目的是「讓古樹名木有尊嚴有價值地活著」。據悉,在青島,目前有古樹名木2500餘株,100餘個樹種,其中一級220株,二級233株,名木35株,其餘為三級古樹。嶗山景區、大澤山等山林地區是古樹名木分布最集中的區域,主要樹種為銀杏、圓柏、側柏等,其中銀杏數量最多。

市園林和林業局搭建古樹名木保護和管理的信息管理平臺,建立線上「青島古樹醫院」,醫院的「醫生」,由國內相關高校團隊專家、老師以及我市行業內相關專家、技術骨幹志願者擔當。青島的古樹名木將享受四項專業診療服務,包括健康檢查、診療、救治和日常保健。根據方案,對於500年以上的一級古樹名木每年實施一次健康查體,其他古樹每兩年實施一次健康查體;建立「古樹名木健康檔案」,做到「一樹一檔」;建立綜合評價制度,技術支持團隊要對古樹名木進行綜合評估,實施「一樹一策」專項保護。

本版撰稿攝影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楊健

為樹洞做填充修復「手術」

市北區四流南路上,馬路沿線46棵大的行道樹,原先幾乎棵棵都出現了樹皮脫落、大樹洞裸露的情況,它們的狀態引起了樹木醫生團隊的注意。近日,記者跟隨青島市市北區園林綠化工程二公司植物保護、古樹名木保護專家工作站的隊員們,再次來到這裡,前不久,專家站的五六名成員,用了一個月時間,每天從日出到日落,為每一棵樹修補大樹洞。

「修補大樹洞過程很複雜,治療步驟有7項之多。樹木醫生首先要判斷樹洞位置和朝向,分類進行治療。我們先清理樹洞,把病健交界處腐爛的部分和垃圾清理乾淨。再進行殺蟲殺菌處理和防腐處理。」工作站的成員曹先聰告訴記者,以往,填充樹洞使用水泥,水泥乾燥變硬後對樹木傷害很大。如今,樹木醫生用上了聚氨酯發泡劑,發泡劑有伸縮彈性,可以適應樹木生長。樹洞填滿後,需要用纖維布或薄鋼絲網片固定,最後使用癒合劑。

最近氣溫下降厲害,樹葉簌簌飄落,而早在入冬前,至第二年初春這段時間,是植物保護專家們最忙的時候。「你們在幹嗎呢?」一上午,不時有路過的市民圍觀行道樹修補樹洞。「我們給樹看病呢。」曹先聰說,在檢測樹木和修復樹洞時,詢問的市民常常一撥接一撥,「我們就順便給大家科普了。」

一樹一策「對症下藥」

「在冬季園林植物養護工作中,有一種工作叫『清園』。」青島市植物保護、古樹名木修復專家站特聘專家邱元英告訴記者,清園首先是清除枯草層、病蟲枝和枯萎枝條,實現城市綠化整潔乾淨;第二就是通過藥物、人工或物理手段來進行病蟲害防治,例如大家看到的樹幹上綁麻繩,也是有講究的,需要上松下緊地綁,吸引蟲子從樹上下到麻繩裡「安家」過冬然後把它們困住,等到來年春天再把繩子解掉。還有樹體塗白,樹體塗白要一塗到底,進行保溫和遮光,以防嚴寒天氣樹木遇到凍害,防止樹根從地下抽離出來。「隨著進入隆冬季節,團隊們還有一項任務是為樹木澆越冬水,這就像『穿上羽絨衣』。澆水的時間很有講究,如果溫度高了,澆完接著就會蒸發;而如果澆完的第二天氣溫進入零度上凍了,那是最好的。樹根周圍的土團力加大,緊緊地結合在一起,就甭管遇上什麼大風寒冷天氣都不怕了。」邱元英興奮地說道。

和人類一樣,樹木完成體檢發現病情後,需要由醫生開藥方並精心治療,有的要塗藥膏,有的要「插管」,有的還需要進行「整形手術」。「你看這棵樹,一旦失去樹皮,真菌就會直接侵蝕樹幹,加速樹幹腐爛。」在四流南路上,邱元英用手指摳動著一棵已腐的樹幹,原木硬質的樹木已經鬆軟,一小塊樹幹輕鬆被摳了下來。「樹的力學結構被破壞,承重能力和抗彎折能力大大下降,如果倒伏很可能砸到周邊車輛。所以我們要進行檢測,看它是否還堅固。」「看診」結束,樹木醫生開始「聽診」。「砰砰砰」,她用小木槌敲擊樹木,正常健康的樹木會發出清脆的聲音,但有空洞的樹木敲擊聲沉悶,被稱為「異常音」。通常來說,樹木下方有空洞,上面是「實心的」,倒伏的風險更大。聽聲音,這棵樹有空洞,但空洞到底有多大?從外觀難以推斷。

這時候就需要「高端設備」,一臺樹木橫斷面聲波檢測儀可以通過測量聲波傳播速度,來檢測活體木的樹幹是否有空洞或腐爛情況,就像是為樹木做個「CT」和「B超」。技術人員先在樹幹上量出等間距,打上了10個樁釘作為檢測點。然後,用儀器測量出樹木的離地高度。再將檢測儀固定在樹木上,將檢測儀上的10根傳感線連接到樁釘上,手持錘子有規律地敲擊一個樁釘,通過檢測其他檢測點接收聲波的速度,來判斷樹幹內是否出現中空或者腐爛。「檢測儀會實時顯示出聲波傳播的速度,如果聲波傳播得快,說明有木介質,內部應該是完好的;如果聲波傳播速度慢,可能裡面會有中空或者腐爛了。」工作站技術人員夏豔說。

「體檢」實驗室處處高科技

接著,記者來到位於嘉定山公園的青島市古樹名木保護專家工作站實驗室,研究人員正在通過顯微鏡分析植物樣本信息,各種高科技的檢測儀器看得人眼花繚亂。

曹先聰告訴記者,古樹「體檢」主要包括三個部分。首先看地下,「用土壤的溫度和溼度計,可以測出古樹生長環境的地溫、土壤溼度,從而得出根部健康狀態的重要指標;然後,用兩種儀器探測土壤的ph值和鹽鹼度,這也是判斷土壤健康的重要指標;最後,還要看一下土壤的營養構成,比如常見的氮、磷、鉀,還有鐵、鎂、錳、鈷等微量元素,我們有專門的土壤檢測儀,對古樹的土樣進行分析,得出土樣的營養構成,從而可以得知樹木當前所處的營養環境。」曹先聰說,影響樹木地下根部生長的還有土壤容重,他們也有專門的設備來測量土壤容重。

接下來就要對古樹地上部分進行檢查。「檢測樹幹是否健康,我們有樹木橫斷面聲波檢測儀,判斷古樹名木地上部分的長勢,看看它的抗斷強度。」曹先聰介紹,最後是檢測枝葉是否健康,利用葉綠素檢測儀檢測葉綠素、葉面溫度等。有的「體檢」結果當場就能出,有的則要把樣本帶回實驗室進行化驗分析。最後,「古樹醫生」會為古樹出具一個全面的「體檢報告」,再根據「體檢報告」對古樹有針對性地「開處方」,提出診斷方案。而針對病蟲害防治,樹木醫生們還可以運用中醫「不治已病治未病」思想,通過採取生物、物理、化學等綜合技術措施,給樹木保養、保健,提高樹木自身免疫力,以預防病蟲害的發生,使其少生病蟲害,或使生物災害處於可控範圍。

相關焦點

  • 安徽:我市將開展「阜陽十大古樹名木」評選活動
    中國園林網6月17日消息:據悉,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網宣辦主辦,北京華語傳播阜陽分公司、阜陽在線策劃承辦的2014首屆阜陽標識》大型網絡推選活動即將開始,其系列之「阜陽十大古樹名木」評選活動也將同時舉行。古樹是指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樹木(包括古樹群)。
  • 黑龍潭公園實施古樹名木3年保護計劃 今年復壯明茶等4株古樹
    為形成系統性的古樹名木搶救工程,近日記者從黑龍潭公園了解到,該公園從今年起,正式實施古樹3年保護計劃。   專設古樹復壯工作組   黑龍潭公園古樹名木資源豐富,這裡有聞名天下的唐梅、宋柏、明茶「三異木」,有昆明市綠化委員會確定的第一批掛牌保護古樹名木17株及4個古樹群落,還有大量的古樹名木後續資源。
  • 濰坊評出「十大最美古樹名木」
    本報8月11日訊(記者 韓傑傑)11日,記者從濰坊市國家森林城市創建辦公室獲悉,經過前期推薦及評選,「濰坊市民喜愛的十大最美古樹名木」名單日前揭曉,其中安丘公冶長書院的銀杏樹樹齡最長,可追溯到2500年以前。
  • 最老1900歲,長沙古樹「家底」有6040株!80歲以上樹木將被列入「保護對象」
    為準確掌握古樹後備資源現狀,加強現存古樹名木的保護與管理,市林業局日前啟動為期一年的古樹後備資源普查,將樹齡超過80年的樹木作為古樹後備資源進行調查。這意味著長沙將通過全面調查登記、建檔掛牌等工作,對長沙的古樹名木後續資源狀況「摸家底」,進一步挖掘林業文化特色,宣傳生態保護理念,增強全社會愛綠護綠意識。
  • 安徽省三株名木入選「中國最美古樹」
    中安在線訊 據安徽商報報導 去年三月,中國林學會「尋找最美樹王」活動張榜公示,經各省(區、市)綠化委辦公室徵集推薦和中國林學會組織專家評審委員會綜合評審近日,此項活動遴選結果正式公布,共85株古樹名木被評為「中國最美古樹」,其中安徽省有3株古樹入選。迎客松作為黃山松這個物種的唯一代表成功入選,被命名為「最美黃山松」。
  • 墨江古樹名木有了「身份證」
    近日,為加強對古樹名木和古樹群的保護管理工作,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林業和草原局對全縣境內的25株一級古樹完成古樹名木掛牌管理工作。墨江縣古樹資源豐富,據普查數據,全縣共有古樹單株980株。其中,一級古樹13種25株,二級古樹160株,三級古樹795株。
  • 濟南市古樹名木「十大樹王」出爐,最老的已經2500「歲」
    濟南古樹名木眾多,誰是樹王? 記者30日從濟南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了解到,經過濟南市各縣區園林和林業綠化主管部門及相關單位推薦、專家確定入圍名單、網絡投票、專家考評等環節,備受關注的「一起尋找濟南市古樹名木『十大樹王』」評選活動結果正式出爐。
  • 載入《敦煌志》的逾260年古樹因開發面臨被伐?官方:未進古樹名錄...
    隨著「評估通知」傳遍全村,不少村民惋惜:這是「上百年的古樹」,怎麼能隨意砍伐呢?▲楊家園子的樹紅星新聞記者從敦煌市委宣傳部獲悉,因這片園子的樹未在古樹名木名冊內,所以不受保護。相關部門回復稱,古樹認定標準不能光看樹齡,還有歷史等其他研究價值的考量。
  • 探尋古樹名木:荔城區黃石鎮橫塘村—油杉
    探尋古樹名木,守護和諧家園。大家好,我是張宇靜。說到我市的鄉土樹種,您能說出哪些名字呢?荔枝、龍眼還是榕樹?這些都沒錯,不過我們今天要探尋的則是一種不那麼熱門的鄉土樹種——油杉,您是否聽說過呢?杉是一種松科油杉屬的常綠大喬木,樹幹端直,形態優雅美觀,因其具有土壤適應性廣以及抗腐性強等諸多優點,是一種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
  • 「保護野生動植物」系列報導關注古樹名木:最美「中國古樹」
    保護野生動植物系列報導,我們繼續關注古樹名木。今天,我們了解一下位於桑植的最美「中國古樹」。一棵有著1500年樹齡的亮葉水青岡。2018年,該樹被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和中國林學會評為全國85棵「中國最美古樹」之一。記者:王李燁 卓欣 文梅編輯:胡愷編審:陳敏【來源:張家界廣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 濟南市古樹名木「十大樹王」出爐!萊蕪、鋼城有樹上榜!
    2500年)、南部山區四門塔景區側柏(樹齡約1900年)、千佛山風景名勝區國槐(樹齡約1300年)等10株古樹名木為濟南市「十大樹王」。,建立起古樹名木保護檔案。目前,我市現有古樹名木單株33348株、古樹群47個,分屬於32科55屬80種。其中樹齡500年以上一級古樹76株,樹齡300年至500年二級古樹588株,樹齡100年至300年三級古樹32553株,名木131株。
  • 樹木B超儀是什麼,關於樹木B超儀的詳細介紹
    樹木B超儀也稱古樹名木無損探傷儀,該儀器是一款可攜式脈衝檢測斷層成像設備,一期主要由檢測儀(包括檢測箱和工具箱)和樹木缺陷成像軟體組成,用於檢測樹木內部缺陷情況,廣泛適用於古樹名木、行道樹等活立木的內部缺陷檢測和定位。 近日,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檢察院公益訴訟辦案組的檢察官們和幾名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一起來到該市東湖賓館和武漢大學,對行政機關整改情況進行重點抽查回訪。
  • 南京共有1397棵古樹名木,一起來認識下Top10
    交匯點訊夏日炎炎,看眼城市中鬱鬱蔥蔥的樹木,瞬間讓人心曠神怡。有一些樹木還掌握著長壽奧秘,「活」了千年依然生機盎然。記者獲悉,南京現有1397棵古樹名木。目前,南京園林部門已啟動新一輪古樹名木普查,古樹名木「大家族」將迎來新成員加入。你知道南京有哪些古樹名木嗎?在園林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起來認識下南京城十大代表性古樹名木。
  • 南京共有1397棵古樹名木,一起來認識下Top10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交匯點訊夏日炎炎,看眼城市中鬱鬱蔥蔥的樹木,瞬間讓人心曠神怡。有一些樹木還掌握著長壽奧秘,「活」了千年依然生機盎然。記者獲悉,南京現有1397棵古樹名木。目前,南京園林部門已啟動新一輪古樹名木普查,古樹名木「大家族」將迎來新成員加入。你知道南京有哪些古樹名木嗎?在園林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起來認識下南京城十大代表性古樹名木。
  • 青州唐楸、宋槐入選濰坊市民喜愛十大最美古樹名木
    齊魯網濰坊9月9日訊(青州電臺 王復明 張國榮)近日,青州範公亭公園內的唐楸、宋槐入選「濰坊市民喜愛的十大最美古樹名木」。  青州市範公亭公園內有唐楸2株,樹齡1300多年,樹高15米;宋槐3株,樹齡近900年,樹高在20米左右。公園因範仲淹惠政知青州而得名。
  • 407歲古樹被燒空心,為什麼仍能結果?
    古樹空心後又該如何搶救?1古樹空心為什麼還能活?要想知道古樹空心為什麼還能活,我們需要先了解樹木的組織構造,從而明白樹木是如何成長的。來源 | 攝圖新視界樹的主要部分為:樹根、樹幹、樹枝、樹葉。樹根默默無聞地深埋地下,樹葉進行光合作用,它們都為樹木的生長提供養分。而如何將這些養分上傳下達,可比我們想像中的要複雜多了。
  • 安徽古樹,那些不為人知的事兒
    你知道如何檢測樹齡嗎?......《安徽古樹名木》之前,你可能很難想像樹能倒著長。安徽省地跨長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氣候溫和適宜,生態多樣,樹木繁多,據2015年全省第三次古樹名木調查結果顯示,全省共有古樹34766株,名木148株,這些古樹名木具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具有重要的經濟、社會、生態和研究價值。
  • 昆明最老古樹「九頭龍樹王」已有1200歲
    此外,黃連木多長壽還與當地人的保護意識有關。「比如,像石林彝族的密枝林,由於當地老百姓將黃連木尊為神樹,不僅禁止人們進入,還專門設立小房子供奉祭祀。在這種神樹文化的代代傳承下,古樹就被很好地保護了下來。」馬駿介紹,而一些地方由於人們保護意識薄弱,上百年的古木死掉的現象時有發生。   有趣的是,黃連木還被一些當地的老百姓稱為「公雞樹」。
  • 北京古樹名木
    首都豐富的古樹名木資源,深入的系統研究,其搶救復壯、仿真修復、空洞成相、年輪分析、基因保存以及地下根系研究都走在了前沿,很值得學習借鑑...
  • 肇慶端州區園林中心保護復壯巖前5棵古樹
    一株古樹,就是一段歷史,是活的文物。為進一步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工作,近日,肇慶市端州區園林中心對巖前村5株古樹按照「一樹一策」原則制定了養護復壯方案,確保古樹名木得到有效保護。在倚巖公園東側,生長著一棵超400年樹齡的黃葛樹,大樹枝繁葉茂,樹高約15米,胸圍約6.9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