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老1900歲,長沙古樹「家底」有6040株!80歲以上樹木將被列入「保護對象」

2020-10-23 二三裡資訊長沙

一株古樹,一段歷史。長沙三千年城名、城址不變。古樹是沉默的見證者,也是「活著的文物」。

根據2019年實地調查和分析,長沙共有古樹名木6040株。為準確掌握古樹後備資源現狀,加強現存古樹名木的保護與管理,市林業局日前啟動為期一年的古樹後備資源普查,將樹齡超過80年的樹木作為古樹後備資源進行調查。

這意味著長沙將通過全面調查登記、建檔掛牌等工作,對長沙的古樹名木後續資源狀況「摸家底」,進一步挖掘林業文化特色,宣傳生態保護理念,增強全社會愛綠護綠意識。

古樹:「老壽星」羅漢松曾經歷長沙會戰

古樹,是指樹齡在百年以上的樹木;名木是指珍貴、稀有、具有重要紀念意義或歷史、文化、科學價值的樹木。

古樹名木聯結歷史與未來,是有生命的「活文物」,也被稱為「綠古董」。

首先我們來看兩棵長沙古樹界的「老壽星」——

麓山寺前的這棵羅漢松樹齡有1500年

這棵站立在嶽麓山麓山寺外的千年羅漢松剛勁挺拔,是長沙市區樹齡最長的古樹。

「樹齡最大的一株羅漢松六朝時代就有了,又名『六朝松』,是嶽麓山植物界的元老,彌足珍貴。」嶽麓山風景名勝區工作人員介紹,羅漢松因種子似頭狀,鑲嵌在肥大鮮紅的種託上,宛如披袈裟的羅漢,故得名「羅漢松」。

「這兩棵羅漢松,一棵樹齡為1500多年,另一棵為520年,均為一級保護古樹名木。」1939年至1942年長沙會戰期間,日本侵略者轟炸長沙,千年古剎麓山寺被炸毀,而寺前的羅漢松卻安然無恙。

不過,「六朝松」和「樹王」相比又是小老弟了。在瀏陽小溪河畔,有一棵樹齡1900年的古羅漢松,枝繁葉茂,形態優雅,是當地一道靚麗的風景。

小河羅漢松是十大「湖南樹王」之一

這棵「身高」14米、「腰圍」1.49米的羅漢松虯枝盤曲,冠蓋如傘,古樸雄奇。經湖南省野生動植物司法鑑定中心鑑定,這棵羅漢松樹齡約1900年,是湖南省壽命最長的羅漢松、古樹名木中的「鼻祖」。

2017年,在全省尋找「湖南樹王」評選活動中,小河羅漢松成為十大「湖南樹王」之一,是全省甚至全國同物種中當之無愧的「樹王」。如今,古羅漢松所在地建成了村級公園,成為孩子們嬉戲的樂園、大人們休憩的寶地。

現狀:6040株古樹名木承載鄉愁記憶

長沙是一座有著3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優越的自然條件,加之前人的精心養護,保存了一批古樹名木,這些「綠古董」是長沙3000年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2019年實地調查和分析,長沙市共有古樹名木6040株,分屬48科87屬129種,其中樟樹2449株、楓香樹1248株、馬尾松391株,三類樹種合計4088株,佔所有古樹名木的67.68%。

其中,千年以上古樹有22棵。

嶽麓山雲麓宮的千年銀杏。鄒麟 攝

「保護一棵古樹,和新栽一片森林一樣重要。」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古樹名木不能僅用經濟價值衡量,它們還承載了生態價值,更寄託著人們的鄉愁。它們既是自然遺產,也是人文遺產。

嶽麓山上古樹眾多。鄒麟 攝

整體而言,長沙古樹名木後備資源充足,但古樹名木長勢一般,正常株5645株,佔比93.46%,有些古樹遭受過災害侵擾。

「樹齡100年以上,已到自然成熟階段,樹木自身衰老,生命力減弱。」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自身衰老,自然災害、人為活動以及病蟲害及鼠害等因素也會給古樹名木的生長帶來威脅。

長沙古樹名木保護任重道遠,管理水平有待完善,管護技術有待提高,保護意識有待加強,生長環境有待整治。

保護:為大自然的「活化石」貼上「身份證」

就像人需要做人口普查一樣,古樹名木也需要做普查。古樹名木資源普查是加強古樹名木保護的基礎性工作。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長沙歷經多輪古樹名木普查。尤其是近年來,長沙利用GPS等技術,對古樹名木進行了精準定位,對全市古樹名木登記造冊、建檔立卡,構建起古樹名木大數據,實行網絡化管理,為大自然的「活化石」貼上「身份證」,撐起「保護傘」。

道哥了解到,此次普查所指的「古樹後備資源」是樹齡在80-99年的樹木。普查工作從今年10月開始,至明年11月結束。

道哥希望,所有的古樹名木都有更好的生長環境,並得到更好地保護。

來源:長沙道

來源:文旅長沙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濟南市古樹名木「十大樹王」出爐,最老的已經2500「歲」
    )、長清區靈巖村青檀(樹齡約1000年)、章丘區文組街辦甘泉村流蘇(樹齡約800年)、萊蕪區大王莊鎮板慄(樹齡約1300年)、鋼城區顏莊鎮油松(樹齡約550年)、平陰縣孔村鎮黃連木(樹齡約2500年)、南部山區四門塔景區側柏(樹齡約1900年)、千佛山風景名勝區國槐(樹齡約1300年)等10株古樹名木為濟南市「十大樹王」。
  • 昆明最老古樹「九頭龍樹王」已有1200歲
    在昆明,像這樣的千年古樹總共有4株。   在陽宗海風景區管委會陽宗鎮新街村委會的半山腰上,沿著一條清幽的石階走上去,綠樹掩映的龍泉寺便呈現在眼前。寺廟裡面,一株古老蒼勁、粗壯挺拔的古樹矗立在那裡,這棵古樹就是雲南省黃連木中最老的「樹王」。據記載,它植於唐貞元年間,已經歷盡了1200年的滄桑,它也是昆明所有古樹中最老的。
  • 海口:510歲見血封喉夫妻樹「最老」
    本報6月18日訊(記者龍易強)近日,海南公布了省一級保護古樹名錄。該名錄是根據全國綠化委員會的統一部署,通過在全省範圍內開展第二次古樹名木資源普查而獲得,依據普查結果和《海南省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規定》,認定全省一級保護古樹(樹齡300年以上)1081株。    古樹是樹齡超過100年的古樹木。
  • 濟南「十大樹王」名單出爐,章丘這棵800歲的古樹上榜
    四門塔建於隋朝,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石塔,四門塔旁有古柏一株,生有九大主枝,九頂蒼秀,人稱「九頂松」。史書和碑文上記載,九頂松為東漢所栽。此樹屬於村集體所有,是獨路村100多株千年板慄樹中的「樹王」。此樹長勢旺盛,枝繁葉茂,樹形優美,有較高的觀賞性,樹種珍貴,保護價值高。相傳為宋代大文學家曾鞏手植。1954年由院外移至院內樹池,當時主幹枯殘,後又從樹墩處萌生幼枝,老樹新幹,枝繁葉茂。樹旁石刻「宋海棠」,為近代書法家王訥(王墨仙)書寫。
  • 安徽:我市將開展「阜陽十大古樹名木」評選活動
    中國園林網6月17日消息:據悉,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網宣辦主辦,北京華語傳播阜陽分公司、阜陽在線策劃承辦的2014首屆阜陽標識》大型網絡推選活動即將開始,其系列之「阜陽十大古樹名木」評選活動也將同時舉行。古樹是指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樹木(包括古樹群)。
  • 連續下雨致三亞古樹倒塌 182歲酸豆樹還能救活嗎?
    根部腐爛,連續下雨導致三亞一棵古樹倒塌  182歲酸豆樹還能救活嗎?  南國都市報9月25日訊(記者利聲富文/圖)看到村文化室前180多歲的酸豆樹底下長青苔、菌類蘑菇以及樹底下有一點裂縫後,三亞市天涯區梅村村委會保二小組的村民意識到這棵酸豆樹可能會倒塌,立即上報有關部門。
  • 最古老的5株活樹,第一株樹樹齡達到8萬歲,足足有600萬公斤
    在1964年,美國的一名研究學學生無意將一棵毛松樹砍掉,那時候的他並沒有意識到他砍掉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樹——普羅米修斯,距今已經存活了4862年以上。而之後生存了4851年的瑪土撒拉便成為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樹,並且至今還被好好的保護著,幾乎沒有人知道它的具體位置。
  • 拍CT、做B超、塗藥膏……看古樹名木保護專家如何為樹木看病
    在青島,有這樣一群「樹木醫生」,他們通過「健康診斷」提早掌握樹木健康和生存情況,量身定製「治療方案」,保護樹木的環保生態和景觀功能。尤其是在嚴寒極端天氣到來之前,針對可能發生問題的樹木,專業隊伍可以提前觀測和預判,及時幹預,率先為樹木進行「體檢」和修復。
  • 407歲古樹被燒空心,為什麼仍能結果?
    前天,#407歲梨樹被燒空心仍能結果#的消息上熱搜,引起眾怒,大家一邊批評熊孩子,另一方面也驚嘆於古樹頑強的生命力。事情是這樣的,在甘肅皋蘭的「世界第一古梨園」中有一棵407歲的古梨樹,2016年因小孩玩火引燃古樹,古樹被燒得只剩下樹皮。但神奇的是,古樹不但沒死,每年還能結果子。
  • 科學家在希臘發現1075歲的古松 為歐洲最老樹木
    ­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俄羅斯「Vistanews」新聞網8月21日消息,科學家在希臘北部山地發現歐洲最古老樹木。該樹為一顆波士尼亞古松,其樹齡約為1075歲。­  樹木年代學家保爾•柯魯西(音)說:「對我們來說,找到這樣一顆生長在適宜環境中的古樹是極其意外的。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地區已經有3000多年的人類居住史。
  • 濰坊評出「十大最美古樹名木」
    古樹名木是城市活著的歷史,文化的積澱,濰坊歷來重視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據悉,濰坊共有樹齡100年生以上的古樹30118株,其中散生古樹1367株,群生古樹資源28751株。100-299年的三級保護古樹4951株,300-499年的二級保護古樹4842株,500年以上的一級保護古樹20325株。
  • 密雲流蘇古樹迎來盛花期 流蘇古樹北京僅3株
    樹幹上掛紅色樹牌,標明北京市一級古樹,樹齡顯示高約210年,但未見假皮、支撐等保護措施,證明古樹長勢良好。不時有村民在此拍照留念,記錄下流蘇樹短暫的花期。歲嫁到蘇家峪村,見證這棵流蘇近半個世紀的花開花謝。
  • 黑龍潭公園實施古樹名木3年保護計劃 今年復壯明茶等4株古樹
    工作人員在進行古樹名木保護。   黑龍潭公園供圖   黑龍潭公園是昆明地區古樹名木資源最豐富的公園,近年來,該公園一直致力於古樹名木的復壯工作。為形成系統性的古樹名木搶救工程,近日記者從黑龍潭公園了解到,該公園從今年起,正式實施古樹3年保護計劃。   專設古樹復壯工作組   黑龍潭公園古樹名木資源豐富,這裡有聞名天下的唐梅、宋柏、明茶「三異木」,有昆明市綠化委員會確定的第一批掛牌保護古樹名木17株及4個古樹群落,還有大量的古樹名木後續資源。
  • 鼓浪嶼這些「古樹名木之最」了解一下
    特徵:建築前方有兩株109歲的圓葉蒲葵,高18米,很苗條,是鼓浪嶼建築明信片上的 「明星」 樹。這兩株古樹雖歷經百年,但長勢依舊很旺盛。特徵:高23米 、胸徑1米、114歲,由於早期國內分類文獻將大葉桃花心木誤定為桃花心木,因而鼓浪嶼的這株大葉桃花心木也曾被誤定為桃花心木。特徵:島上僅有一株,胸徑達153釐米。枝條綠色,具5條螺旋狀排列的結節。原產印度,據說可供藥用。《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稱其為「金剛纂」,《北京植物志》稱其為「霸王鞭」。
  • 地球上最古老樹木:潘多樹有8萬年歷史(組圖)
    據美國《連線》雜誌報導,樹木是地球上最長壽的有機體,全球至少50棵年逾千歲的古樹,而且可能還有很多目前尚未發現的其他古樹。  樹能如此長壽有幾個原因。其中一個長壽秘訣是它們的分割脈管系統,它能讓樹的幾部分死掉,而讓其他部分仍可以茁壯成長。很多樹木還會合成防禦化合物,抵禦致命細菌或者寄生蟲。
  • 攸縣紅豆杉古樹群"申遺" 最"老"者2400歲
    新華網湖南頻道訊:據三湘都市報報導,在株洲市攸縣境內,世界珍稀瀕危植物———南方紅豆杉幼林分布面積達560公頃,1000年以上的紅豆杉古樹多達14株,堪稱罕見。記者今日獲悉,株洲市人民政府已正式向省政府提出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力爭將攸縣古南方紅豆杉及棲息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上海嘉定有一棵千年樹王,有1200多歲,是滬上古樹名木第一位
    如果每天都在上海市區工作與生活,很難想像這座城市裡,還會留存著千年以上的樹木。畢竟每天目光所及,大多是鋼筋水泥的森林。儘管這幾年對於綠化建造日漸重視了起來,出家門沒幾步路就可以來到綠地、公園,但那些也是新的。
  • 越南將南沙300年古樹列入遺產樹名錄
    我國南子島的銀毛樹越南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對我南沙的古樹進行遺產保護宣示呢?說白了,是心裡作祟,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他們想用這種頒發證書的方法,宣示對我南沙被佔島礁的「主權」。像蓮葉桐、瓊崖海棠(紅厚殼)、葛塔德木、棋盤腳樹(濱玉蕊)最高有4、5層樓,最老的一棵古樹樹圍達907公分,需要六人才能合抱。太平島的陸地面積雖然不大,但植被的綠化率達90%以上,是一座完全被森林覆蓋的小島,被稱為熱帶雨林、天然氧吧。
  • 載入《敦煌志》的逾260年古樹因開發面臨被伐?官方:未進古樹名錄...
    但行業內多位專家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樹齡為古樹認定的唯一判斷標準,樹齡在300年以上為二級古樹,500年以上為一級古樹。如果確為古樹,但是當地在全國古樹名木普查時沒有上報,可追責。8月21日,敦煌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回復紅星新聞記者稱,經過討論研究,項目落地後將以設計為主,楊家園子的梨樹原則是能保盡保,能留盡留。
  • 雲南23株百年古樹有了「身份證」
    ,一株古樹就是一個活的生物化石。保護古樹,也是在保護城市鄉村的滄桑之美,留住記憶與鄉愁。近日,大理漾濞對23株古樹進行雲南省一級重點保護古樹名木掛牌,其中,樹齡最大的約為1050年。,近日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完成對23株雲南省一級重點保護古樹名木掛牌工作,讓這些古樹都有了屬於自己的「身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