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共有1397棵古樹名木,一起來認識下Top10

2020-08-04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交匯點訊夏日炎炎,看眼城市中鬱鬱蔥蔥的樹木,瞬間讓人心曠神怡。有一些樹木還掌握著長壽奧秘,「活」了千年依然生機盎然。記者獲悉,南京現有1397棵古樹名木。目前,南京園林部門已啟動新一輪古樹名木普查,古樹名木「大家族」將迎來新成員加入。你知道南京有哪些古樹名木嗎?在園林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起來認識下南京城十大代表性古樹名木。

1、六朝松

東南大學六朝松是位於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園西北角的一株圓柏,相傳為1500多年前的六朝遺物,故名六朝松。據說當年梁武帝親手將此樹植於言苑之中,隋滅陳之後將建康城邑宮苑全部平毀,而此樹卻自兵火中倖存至今。明朝國子監就建在這株六朝松所在的南朝言苑舊址上。民國初年,在明國子監址上又建立起兩江師範學堂,成為後來國立中央大學的濫觴。因此,這株六朝松成為南朝文脈流傳千年、歷喪亂而不息的象徵。

南京共有1397棵古樹名木,一起來認識下Top10

2、東南大學墨西哥落羽杉

墨西哥落羽杉,為生於墨西哥南部的一種柏科大樹,當地印第安人稱為"阿胡胡特"。半常綠或常綠喬木,在原產地高達50米,胸徑可達4米;樹幹尖削度大,基部膨大。 南京是最早引種墨西哥落羽杉的城市之一,早在上世紀60年代初,南京林業工作者就利用墨西哥落羽杉進行人工繁育,通過雜交手段和扦插,獲得了大量植株,用於南京的園林綠化,為科學利用外來樹種提供了寶貴經驗。現在南京東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附中校園內和個別居民庭園中尚保留有百年生大樹幾株,樹高近30米,胸徑130釐米,冠幅16米。

南京共有1397棵古樹名木,一起來認識下Top10

3、中山陵音樂臺紫藤

紫藤,落葉攀援纏繞性大藤本植物,幹皮深灰色,不裂。嫩枝暗黃綠色,冬芽扁卵形,密被柔毛。花期4~5月,果熟8~9月。 在中山陵半圓形音樂臺較高外緣上建有一條紫藤花架。紫藤長廊呈半圓形展開,廊架上攀援著紫藤等花木,是遊人休息納涼的佳境。一串串碩大的花穗垂掛枝頭,深深淺淺的紫色花瓣,像是一串串美麗的珠簾,開得空幽而爛漫。 紫藤花語:「為情而生,為愛而亡」。「醉人的戀情,依依的思念」。

南京共有1397棵古樹名木,一起來認識下Top10

4、千頭赤松

中山陵「天下為公」牌坊前平臺 在眾多的古樹名木中,千頭赤松屬珍品中的珍品。千頭赤松在陵園現存6株,栽植於中山陵墓道盡頭,陵門前廣場中軸線左右兩側,是目前南京市乃至華東地區最大的千頭赤松植株。這6株赤松均為人工實生嫁接苗,1980年從中山陵園苗圃移栽於此。建陵時,此處栽植的也為赤松,但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原有赤松全部死亡。為保持陵園原貌,中山陵園管理局的園林工作者於1980年又在此處補植了現在的6株。現在這6株赤松已有近50年樹齡,樹高平均5m,冠幅約為5m,主幹約0.5m,地徑約30cm。

南京共有1397棵古樹名木,一起來認識下Top10

5、南京大學爬山虎

爬山虎是多種植物的別稱。夏季開花,花小,呈黃綠色,漿果紫黑色。 爬山虎的根莖可入藥,破瘀血、消腫毒;果可釀酒,但它的根會分泌酸性物質腐蝕石灰巖,它的根會沿著牆的縫隙鑽入其中,使縫隙過大,嚴重可至牆體碎裂倒塌。 南京大學北大樓建於1917年,同年爬山虎開始生長,至今已過百年,為建築隔熱降溫。「一陣風拂過,一牆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葉聖陶先生在《爬山虎的腳》中,如此描述這種在金陵古城裡隨處可見的綠色生物。如今城市裡,爬山虎已不多見,因此,南京大學北大樓的滿牆爬山虎便更顯珍貴,在2015年12月被南京市園林局命名為「南京市古樹名木」。

南京共有1397棵古樹名木,一起來認識下Top10

6、中山北路259號南京飯店主樓西雪松

雪松是世界著名的庭園觀賞樹種之一。它具有較強的防塵、減噪與殺菌能力,也適宜作工礦企業綠化樹種。雪松樹體高大,樹形優美,最適宜孤植於草坪中央、建築前庭之中心、廣場中心或主要建築物的兩旁及園門的入口等處。其主幹下部的大枝自近地面處平展,長年不枯,能形成繁茂雄偉的樹冠,此外,列植於園路的兩旁,形成甬道,亦極為壯觀。

南京共有1397棵古樹名木,一起來認識下Top10

7、中山陵靈堂平臺兩側球形龍柏

龍柏樹形優美,枝葉碧綠青翠,公園籬笆綠化首選苗木,多被種植於庭園作美化用途。應用於公園、庭園、綠牆和高速公路中央隔離帶。龍柏移栽成活率高,恢復速度快,是園林綠化中使用最多的灌木,其本身清脆油亮,生長健康旺盛,觀賞價值高。 龍柏樹形除自然生長成塔形外,常根據設計意圖,創造出各種各樣的形體,但應注意樹木的形體要與四周園景諧調,線條不宜過於繁瑣,以輪廓鮮明簡練為佳。整形的具體做法視修剪者的技術而定,也常藉助於棕繩或鉛絲,事先做成輪廓樣式進行整形修剪。將其攀揉盤紮成龍、馬、獅、鹿、象等動物形象。

南京共有1397棵古樹名木,一起來認識下Top10

8、中山陵櫻花園民國廊西側梅花

梅花原產中國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無論作觀賞或果樹均有許多品種。許多類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觀賞,還可以栽為盆花,製作梅樁。鮮花可提取香精,花、葉、根和種仁均可入藥。果實可食、鹽漬或千制,或燻製成烏梅人藥,有止咳、止瀉、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線蟲危害,可作核果類果樹的砧木。

南京共有1397棵古樹名木,一起來認識下Top10

9、玄武湖無刺枸骨

無刺枸骨,是冬青屬枸骨的自然變種,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樹種枝繁葉茂,葉形奇特,濃綠有光澤。樹冠圓整,4-5月開黃綠色小花,核果球形,初為綠色入秋成熟轉紅,滿枝累累碩果,鮮豔奪目,經冬不凋直至來年春季,經修枝整形可製作成大樹形,球形及樹狀盆景,是良好的觀果觀葉觀形的觀賞樹種。

南京共有1397棵古樹名木,一起來認識下Top10

10、玄武湖環洲月季園銀杏

銀杏出現在幾億年前,是第四紀冰川運動後遺留下來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現存活在世的銀杏稀少而分散,上百歲的老樹已不多見,和它同綱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滅絕,所以銀杏又有活化石的美稱。變種及品種有:黃葉銀杏、塔狀銀杏、裂銀杏、垂枝銀杏、斑葉銀杏等26種。 銀杏樹生長較慢,壽命極長,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結銀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後才能大量結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稱作「公孫樹」,有「公種而孫得食」的含義,是樹中的老壽星,具有觀賞,經濟,藥用價值。

南京共有1397棵古樹名木,一起來認識下Top10

交匯點記者 白雪

相關焦點

  • 南京共有1397棵古樹名木,一起來認識下Top10
    記者獲悉,南京現有1397棵古樹名木。目前,南京園林部門已啟動新一輪古樹名木普查,古樹名木「大家族」將迎來新成員加入。你知道南京有哪些古樹名木嗎?在園林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起來認識下南京城十大代表性古樹名木。  1、六朝松  東南大學六朝松是位於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園西北角的一株圓柏,相傳為1500多年前的六朝遺物,故名六朝松。
  • 濰坊評出「十大最美古樹名木」
    本報8月11日訊(記者 韓傑傑)11日,記者從濰坊市國家森林城市創建辦公室獲悉,經過前期推薦及評選,「濰坊市民喜愛的十大最美古樹名木」名單日前揭曉,其中安丘公冶長書院的銀杏樹樹齡最長,可追溯到2500年以前。
  • 墨江古樹名木有了「身份證」
    近日,為加強對古樹名木和古樹群的保護管理工作,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林業和草原局對全縣境內的25株一級古樹完成古樹名木掛牌管理工作。墨江縣古樹資源豐富,據普查數據,全縣共有古樹單株980株。其中,一級古樹13種25株,二級古樹160株,三級古樹795株。
  • 青州唐楸、宋槐入選濰坊市民喜愛十大最美古樹名木
    齊魯網濰坊9月9日訊(青州電臺 王復明 張國榮)近日,青州範公亭公園內的唐楸、宋槐入選「濰坊市民喜愛的十大最美古樹名木」。  青州市範公亭公園內有唐楸2株,樹齡1300多年,樹高15米;宋槐3株,樹齡近900年,樹高在20米左右。公園因範仲淹惠政知青州而得名。
  • 探尋古樹名木:荔城區黃石鎮橫塘村—油杉
    探尋古樹名木,守護和諧家園。大家好,我是張宇靜。說到我市的鄉土樹種,您能說出哪些名字呢?荔枝、龍眼還是榕樹?這些都沒錯,不過我們今天要探尋的則是一種不那麼熱門的鄉土樹種——油杉,您是否聽說過呢?杉是一種松科油杉屬的常綠大喬木,樹幹端直,形態優雅美觀,因其具有土壤適應性廣以及抗腐性強等諸多優點,是一種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
  • 上海嘉定有一棵千年樹王,有1200多歲,是滬上古樹名木第一位
    答案是有的,還不止一棵兩棵。上海百歲以上的古樹共有1610棵,達到500歲高齡的有83株,樹齡達到千年的,數量就只在10位數以下,有8棵。而其中年紀最大的,已經超過1200多歲,堪稱上海的樹王。上海的古樹名木都有銘牌編號,這棵「樹王」就在「上海古樹名木」中編號「001」。
  • 肇慶端州區園林中心保護復壯巖前5棵古樹
    一株古樹,就是一段歷史,是活的文物。為進一步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工作,近日,肇慶市端州區園林中心對巖前村5株古樹按照「一樹一策」原則制定了養護復壯方案,確保古樹名木得到有效保護。在倚巖公園東側,生長著一棵超400年樹齡的黃葛樹,大樹枝繁葉茂,樹高約15米,胸圍約6.90米。
  • 「保護野生動植物」系列報導關注古樹名木:最美「中國古樹」
    保護野生動植物系列報導,我們繼續關注古樹名木。今天,我們了解一下位於桑植的最美「中國古樹」。一棵有著1500年樹齡的亮葉水青岡。2018年,該樹被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和中國林學會評為全國85棵「中國最美古樹」之一。記者:王李燁 卓欣 文梅編輯:胡愷編審:陳敏【來源:張家界廣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 尋訪梅州「最美古樹名木」,聆聽年輪下的往事歲月...
    古樹名木是自然的饋贈,是前人留下的寶貴資源。千百年來風雲變幻,世事變遷,它們巋然不動,閱盡世間滄桑;它們是活化石,是綠色文物,用虯枝密葉構成一道道獨特的風景,承載著一代代人對一方山水的鄉愁情思。那一圈圈的年輪裡,銘刻著時代的印記,細說著它們的「前世今生」。
  • 尋訪古樹名木,傾聽年輪故事:南京中山植物園裡的綠色古董
    古樹名木,以頑強的生命力和蒼勁的姿態見證了自然環境的變遷,也以飽經滄桑的閱歷記錄著城市的歷史。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中山植物園,探尋這裡的古樹名木。這些古樹名木,在植物園園藝師的精心呵護下,健康生長。
  • 杭州尋找七大系列最美古樹名木·杭州日報
    本報訊(記者 鄭莉娜)13年前,兩棵古香樟樹阻擋了上塘路高架橋修建。為了順應民意,保護這兩棵古樹,杭州花了約400萬元把它們整體遷移到70米外的新址,受到當時輿論和社會的高度肯定。  昨天,「尋找杭州最美古樹」活動儀式啟動現場,75歲的徐大伯說,他是朝暉一帶的老杭州人,童年就在這兩棵樹下玩耍納涼,香樟樹遷移以後他還常去看看它們。10多年前杭州對這兩棵樹的保護成為全民的熱議話題,也喚醒了公眾的環保意識。   據市林水局古樹名木普查建檔調查顯示,全市目前共有古樹24380株,這些古樹都超過100年的樹齡。
  • 「保姆」 侍弄24棵古樹——定遠生態文明建設出新招
    「你平時要注意不要讓人在樹下燒香,春夏季節發現樹下有蟲屎,要及時告訴我們來防治。」1月6日中午,定遠縣綠化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陳自華來到桑澗鎮河西村察看古樹保護情況,對護林員蔡萬順交代工作細節。2020年,定遠縣投入100萬元資金,對全縣24棵古樹進行保護施工,並為每棵古樹配備「林長」和護林員,相當於給全縣的古樹名木找了42名貼身服務的「樹保姆」。蔡萬順就是新配備的21名護林員之一。他告訴記者,他的工作職責是「每天來看看樹。」「重點看有沒有人為破壞,有沒有因為大風、雷擊等造成樹木損傷,有沒有發生病蟲害,需不需要澆水等。」
  • 連續下雨致三亞古樹倒塌 182歲酸豆樹還能救活嗎?
    位於梅村村委會保二小組文化室前的那棵酸豆樹今年已有182歲了。2012年,三亞市有關部門實地查看掛牌時,那棵酸豆樹已178歲了。一般情況下,樹齡在百年以上就可算古樹了。  連續下了幾天雨後,9月19日早上8時多,村民李嶽輝發現,那棵182歲的酸豆樹倒塌了。  倒塌的那棵酸豆樹被村民稱為「老公樹」,這是為何?
  • 天一閣一棵大葉冬青古樹名稱被標錯十多年
    大葉冬青古樹。   本報訊昨天,一熱心讀者向本報反映,天一閣內的一塊石碑,將一棵古樹的真實身份搞錯了。「明明是大葉冬青,石碑上寫的卻是楠木。」  這位熱心市民說,春節期間他去天一閣參觀,那裡參天的古樹吸引了他的注意,因為自己也是花木愛好者。他在天一閣的小花園內,發現種有一棵高大的大葉冬青,但樹下的石碑卻將它標成了楠木。「一般市民是通過石碑對樹木進行辨認的,這顯然會誤導遊客。」  昨天,記者來到天一閣。在尊經閣後的小花園裡,找到了這株大葉冬青。
  • 安徽省三株名木入選「中國最美古樹」
    近日,此項活動遴選結果正式公布,共85株古樹名木被評為「中國最美古樹」,其中安徽省有3株古樹入選。迎客松作為黃山松這個物種的唯一代表成功入選,被命名為「最美黃山松」。  迎客松生長於海拔1680m的黃山玉屏樓景區,實測樹高10.2m、胸圍2.16m,平均冠幅12m,樹齡1000年,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名木,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2010年被安徽省文物部門評為中國首例黃山松屬「活文物」。  據悉,在本次遴選活動中,安徽青陽縣酉華鎮二酉村的「檀公古樹」被命名為「最美青檀」,安徽省宿州市碭山縣園藝場六分場的「梨樹王」被命名為「最美沙梨」。
  • 古樹名木樹齡口訣,秦槐,漢柏,宋銀杏
    我們中華文明有保護古樹名木的優良傳統。現今我國許多古寺廟、風景名勝地可以看到不少人工種植的千年古樹,其中以槐樹、柏樹、銀杏樹居多。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對這些巨大的古樹人們一般是怎樣推算他們的樹齡?我告訴你,口訣是:秦槐 漢柏 宋銀杏。槐樹,原產於中國,別稱:國槐、槐樹、槐蕊、豆槐、白槐、細葉槐、金藥材、護房樹、家槐。
  • 你認識幾棵?
    名園易得,古樹難求。古樹名木是大自然和前人留給我們的自然風景和文化遺產,它們見證了城市變遷,看慣了風雨陰晴,無論時光如何流轉,它們總是默默佇立在這片土地上,為城市帶來一抹綠意,一片安寧,為人們講述一段光陰的故事。湘潭作為國家森林城市,擁有100年以上古樹名木2100餘株,其中不少生長在鬧市之中,這些「藏」在城區的古樹名木,你認識幾棵?
  • 北京古樹名木
    首都豐富的古樹名木資源,深入的系統研究,其搶救復壯、仿真修復、空洞成相、年輪分析、基因保存以及地下根系研究都走在了前沿,很值得學習借鑑...
  • 最老1900歲,長沙古樹「家底」有6040株!80歲以上樹木將被列入「保護對象」
    一株古樹,一段歷史。長沙三千年城名、城址不變。古樹是沉默的見證者,也是「活著的文物」。根據2019年實地調查和分析,長沙共有古樹名木6040株。「這兩棵羅漢松,一棵樹齡為1500多年,另一棵為520年,均為一級保護古樹名木。」1939年至1942年長沙會戰期間,日本侵略者轟炸長沙,千年古剎麓山寺被炸毀,而寺前的羅漢松卻安然無恙。不過,「六朝松」和「樹王」相比又是小老弟了。在瀏陽小溪河畔,有一棵樹齡1900年的古羅漢松,枝繁葉茂,形態優雅,是當地一道靚麗的風景。
  • 拍CT、做B超、塗藥膏……看古樹名木保護專家如何為樹木看病
    ■相關連結建專科醫院為古樹體檢今年7月,青島市園林和林業局提出了古樹名木保護管理「141」方案,即建立一所「青島古樹醫院」、提供四項古樹診療服務、打造一套古樹管理方案,目的是「讓古樹名木有尊嚴有價值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