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梅州「最美古樹名木」,聆聽年輪下的往事歲月...

2021-01-14 梅州生態環境

古樹名木是自然的饋贈,是前人留下的寶貴資源。千百年來風雲變幻,世事變遷,它們巋然不動,閱盡世間滄桑;它們是活化石,是綠色文物,用虯枝密葉構成一道道獨特的風景,承載著一代代人對一方山水的鄉愁情思。那一圈圈的年輪裡,銘刻著時代的印記,細說著它們的「前世今生」。


桂花

桂花,木犀科木犀屬植物,是中國木犀屬眾多樹木的俗稱,代表物種木犀,又名巖桂,系木犀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質堅皮薄,葉長橢圓形面端尖,對生,經冬不凋。花生葉腑間,花冠合瓣四裂,形小,其園藝品種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銀桂、丹桂、月桂等。桂花是中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自古就深受中國人的喜愛,被視為傳統名花。

大埔湖寮桂花

大埔縣湖寮鎮長新村長院寨內植桂花樹,金桂吐露芬芳,密密匝匝,枝繁葉茂,遮天蔽日,樹高16米,樹圍4.5米,樹枝伸展覆蓋面積約200平方米,花蜜根深葉茂,樹木遒勁蒼老,主幹需要6個成年人站著,手拉手才能合圍。

梅縣區桃堯鎮桃源村遠隔塵世喧囂,幽谷綠林,桂花飄香,古民居成群。村中有多棵古樹木犀(桂花),花極香,黃白色,淡白色,黃色或桔紅色。其中一棵樹齡為350年,國家二級保護名木,樹高16米,樹圍636釐米,冠幅15米。

位於蕉嶺縣南磜鎮藍源村的「千年子桂」樹齡已有450年,樹高13.5米,樹圍371釐米。該樹長勢旺盛,冠如傘蓋,枝繁葉荗。相傳千年前,有一位老者在此種下了一株八月桂,並在樹下放了個「伯公」供人們朝拜。那時,村裡有戶人家,連續生了七個女兒,一直想生個兒子,有一天做媳婦的在夢中得到了老者指引,於是就到八月桂下「伯公」邊求子,且在樹下引了幾口泉水,第二年,果然就生了一個兒子,且聰慧過人。之後,附近村民口耳相傳,「千年子桂」也便由此得名。

平遠仁居古丁村八月桂

興寧市寧中鎮新塘村桂花

龍眼樹

龍眼,無患子科龍眼屬植物。常綠喬木,高通常10餘米;小枝粗壯,被微柔毛,散生蒼白色皮孔。花期春夏間,果期夏季。原產於中國南部地區,分布於福建、臺灣、海南、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等省(區),主產於福建、臺灣、廣西。生長在南亞熱帶地區,喜溫暖溼潤氣候,能忍受短期霜凍,在0-4℃的低溫條件,短期內不會凍死。

蕉嶺縣文福鎮暗石村吳屋的十二世開基祖曾在祖屋前栽下的龍眼果樹,現今已傳世三十世,已有三百多年,樹圍380釐米,樹高6米,冠幅10米。原樹體高大,龍眼產果豐實,但採收較困難,曾有人上樹採摘不慎跌下摔傷。20年前,村民砍去上部分,留下3米多粗乾重新萌發新枝。

蕉嶺縣文福鎮暗石村古龍眼

梅縣區松口鎮大黃村豐收廣場有一棵生長茂盛、年份悠久蒼老的古龍眼,體形高大,大概平均胸徑1.5米,樹高12米。幅冠14米,樹齡約100年。

坐落於梅江區江北老城區梅瑤路的烏廖沙廬江堂幾經修葺,化胎外建有圍龍屋,化胎左右有兩棵老龍眼樹,樹齡有逾百年,樹幹粗壯古拙,樹高10餘米,枝繁葉茂。

大埔縣青溪鎮長豐村古龍眼

茶樹

茶樹,山茶科、山茶屬灌木或小喬木,嫩枝無毛。葉革質,長圓形或橢圓形。茶樹的葉子可制茶(有別於油茶樹),種子可以榨油,茶樹材質細密,其木可用於雕刻。分布主要集中在南緯16度至北緯30度之間,茶樹喜歡溫暖溼潤氣候,平均氣溫10℃以上時芽開始萌動,生長最適溫度為20~25℃;年降水量要在1000毫米以上;喜光耐陰,適於在漫射光下生育;一生分為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樹齡可達一二百年,但經濟年齡一般為40~50年。

豐順潭江畲祖茶

豐順縣潭江鎮百年以上老茶樹有4萬多株,約2000多畝。其中,鳳坪畲族村最老的一棵茶樹「畲祖茶」距今有400多年歷史,畲族祖先開基創業便栽種於此。據了解,「畲祖茶」生長在海拔1000多米高山上,茶樹樹高5.2米,腰圍8.3米,葉大、粗壯、葉脈鼓出,葉緣鋸齒深,葉脈9—16對之間,與現代茶園栽種的茶種葉脈(6—9 對之間)略有不同。持嫩度高,一芽兩葉,一般重0.5—1g,是一般茶樹的三倍重。所制曬青綠茶,湯色綠黃,香氣清爽,略帶野生茶特有的腥味。

梅縣區雁洋鎮陰那村古茶樹

梅江區清涼山長年雲霧繚繞,山中村民以種茶為生,出產的清涼山茶遠近聞名。據有關資料記載,早在唐宋時期清涼山上就開始種茶,清涼山有近600年的產茶歷史。古樹推薦人介紹,西陽鎮清涼村內植有茶樹,樹圍0.5-0.6米,樹高1-2米,這只是其中一棵。如今清涼村已形成家家戶戶有茶田、世世代代會制茶的格局,全村茶葉種植面積約6000多畝,茶農約110多戶。

蕈樹

蕈樹,別名細柄阿丁楓、細葉楓。被子植物門金縷梅科下的物種,為高20米且胸徑達60釐米常綠喬木,樹皮灰色且稍粗糙。蕈樹主要分布於中國南方大部及越南北部,也是中國南部海拔600-1000米的亞熱帶常綠林裡一種常見的喬木。

蕉嶺縣藍坊鎮石湖村高磜自然村的青檀(蕈樹)古樹園

石湖村高磜自然村內有20多棵青檀樹(梅州罕見品種),最古老的已有500多年,平均樹齡240年,最高達30多米。最大的青檀樹要3個成年人合抱才能圍住,是珍貴的古樹品種。如今,青檀園已成為人們自駕至壽鄉蕉嶺「深呼吸」的絕佳去處,不僅成為當地村民都愛去的地方,還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

梅江區西陽鎮明山村細柄蕈樹

五華縣雙華鎮冰塘村蕈樹,在當地又稱板託樹,樹齡180年,樹圍273釐米,樹高13米,冠幅平均10.5米。大革命時期,為加強八鄉山革命根據地與五華各地的聯繫,板託樹就成了交換情報、人貨轉運的「交通站」。

五華雙華鎮軍營村「連理樹」相偎相依

平遠縣上舉鎮文裕村植有細柄蕈樹,樹齡500年,樹圍438釐米,樹高27米,冠幅平均24米,樹形高大優美,長勢良好 ,舊時到福建等地的挑擔人經常半路到此乘涼歇息。


相關焦點

  • 安徽省三株名木入選「中國最美古樹」
    中安在線訊 據安徽商報報導 去年三月,中國林學會「尋找最美樹王」活動張榜公示,經各省(近日,此項活動遴選結果正式公布,共85株古樹名木被評為「中國最美古樹」,其中安徽省有3株古樹入選。迎客松作為黃山松這個物種的唯一代表成功入選,被命名為「最美黃山松」。
  • 尋訪古樹名木,傾聽年輪故事:南京中山植物園裡的綠色古董
    古樹名木,以頑強的生命力和蒼勁的姿態見證了自然環境的變遷,也以飽經滄桑的閱歷記錄著城市的歷史。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中山植物園,探尋這裡的古樹名木。這些古樹名木,在植物園園藝師的精心呵護下,健康生長。
  • 濰坊評出「十大最美古樹名木」
    本報8月11日訊(記者 韓傑傑)11日,記者從濰坊市國家森林城市創建辦公室獲悉,經過前期推薦及評選,「濰坊市民喜愛的十大最美古樹名木」名單日前揭曉,其中安丘公冶長書院的銀杏樹樹齡最長,可追溯到2500年以前。
  • 北京古樹名木
    首都豐富的古樹名木資源,深入的系統研究,其搶救復壯、仿真修復、空洞成相、年輪分析、基因保存以及地下根系研究都走在了前沿,很值得學習借鑑...
  • 「走讀杭州」推出探訪古樹名木系列,聽年輪講述光陰故事
    繼探訪名泉後,由錢江晚報·小時新聞170俱樂部策劃組織的「走讀杭州」系列5月9日起將推出古樹名木系列的清涼路線,首先去拜訪的是杭州城裡的最長壽樹。杭州作為浙江省會城市,有兩千多年歷史,是我國八大古都之一。杭州的古樹名木資源豐富,據杭州市園文局曾經組織的調查顯示,全市共有古樹2.438萬株,散生古樹1.207萬株,古樹群277個,1.231萬株。
  • 「保護野生動植物」系列報導關注古樹名木:最美「中國古樹」
    保護野生動植物系列報導,我們繼續關注古樹名木。今天,我們了解一下位於桑植的最美「中國古樹」。一棵有著1500年樹齡的亮葉水青岡。2018年,該樹被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和中國林學會評為全國85棵「中國最美古樹」之一。記者:王李燁 卓欣 文梅編輯:胡愷編審:陳敏【來源:張家界廣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 青州唐楸、宋槐入選濰坊市民喜愛十大最美古樹名木
    齊魯網濰坊9月9日訊(青州電臺 王復明 張國榮)近日,青州範公亭公園內的唐楸、宋槐入選「濰坊市民喜愛的十大最美古樹名木」。  青州市範公亭公園內有唐楸2株,樹齡1300多年,樹高15米;宋槐3株,樹齡近900年,樹高在20米左右。公園因範仲淹惠政知青州而得名。
  • 「浙江最美古樹」評選結果出爐 金華、麗水最多
    20層樓高的古樹金錢松。古樹名木是珍貴的自然遺產,被稱為「活的文物」、「綠色化石」。我省21.84萬棵古樹名木,背後都有一個個動人的故事。為了保護好這一珍貴的森林資源,充分發掘其生態、歷史和人文價值,從去年9月份,省綠化與溼地保護委員會、省林業廳在全省範圍啟動尋找「浙江最美古樹」活動;今年3月初又通過浙江林業網、錢報網和本報開展了「浙江十大樹王」、「浙江十大古樹」、「浙江十大名木」評選活動。評選結果近日正式出爐。
  • 杭州尋找七大系列最美古樹名木·杭州日報
    為了順應民意,保護這兩棵古樹,杭州花了約400萬元把它們整體遷移到70米外的新址,受到當時輿論和社會的高度肯定。  昨天,「尋找杭州最美古樹」活動儀式啟動現場,75歲的徐大伯說,他是朝暉一帶的老杭州人,童年就在這兩棵樹下玩耍納涼,香樟樹遷移以後他還常去看看它們。10多年前杭州對這兩棵樹的保護成為全民的熱議話題,也喚醒了公眾的環保意識。
  • 「講故事」的顏值古樹!
    來到麻池,「紅軍樹」下,一群學生在專注地聽村裡的老人在講「紅軍樹」的故事,了解發生在宜昌一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故事。若干年後,他們可能就成為講故事的老人,周圍又是一群學生在聽「紅軍樹」的故事。 古樹是一座城市的年輪、記憶和靈魂,亦是一座城市的活文物。而城市的「顏值」古樹,更是承載一代又一代人最美的鄉愁。
  • 墨江古樹名木有了「身份證」
    近日,為加強對古樹名木和古樹群的保護管理工作,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林業和草原局對全縣境內的25株一級古樹完成古樹名木掛牌管理工作。墨江縣古樹資源豐富,據普查數據,全縣共有古樹單株980株。其中,一級古樹13種25株,二級古樹160株,三級古樹795株。
  • 靖西四株古樹榮獲「廣西最美古樹」稱號
    靖西市長柄七葉樹、翠柏、大葉櫸樹、秋楓等四株古樹被廣西壯族自治區綠化委員會授予「廣西最美古樹」稱號並榮獲榮譽證書。韻之美-大葉櫸古樹奇之美-秋楓位置:靖西市同德鄉東球村旁,樹齡:500年;樹高:19米;胸徑:223釐米,冠幅:18.5米古樹名木是森林資源中的瑰寶
  • 南京共有1397棵古樹名木,一起來認識下Top10
    記者獲悉,南京現有1397棵古樹名木。目前,南京園林部門已啟動新一輪古樹名木普查,古樹名木「大家族」將迎來新成員加入。你知道南京有哪些古樹名木嗎?在園林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起來認識下南京城十大代表性古樹名木。  1、六朝松  東南大學六朝松是位於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園西北角的一株圓柏,相傳為1500多年前的六朝遺物,故名六朝松。
  • 南京共有1397棵古樹名木,一起來認識下Top10
    記者獲悉,南京現有1397棵古樹名木。目前,南京園林部門已啟動新一輪古樹名木普查,古樹名木「大家族」將迎來新成員加入。你知道南京有哪些古樹名木嗎?在園林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起來認識下南京城十大代表性古樹名木。 1、六朝松東南大學六朝松是位於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園西北角的一株圓柏,相傳為1500多年前的六朝遺物,故名六朝松。
  • 黑龍潭公園實施古樹名木3年保護計劃 今年復壯明茶等4株古樹
    工作人員在進行古樹名木保護。   黑龍潭公園供圖   黑龍潭公園是昆明地區古樹名木資源最豐富的公園,近年來,該公園一直致力於古樹名木的復壯工作。為形成系統性的古樹名木搶救工程,近日記者從黑龍潭公園了解到,該公園從今年起,正式實施古樹3年保護計劃。   專設古樹復壯工作組   黑龍潭公園古樹名木資源豐富,這裡有聞名天下的唐梅、宋柏、明茶「三異木」,有昆明市綠化委員會確定的第一批掛牌保護古樹名木17株及4個古樹群落,還有大量的古樹名木後續資源。
  • 安徽:我市將開展「阜陽十大古樹名木」評選活動
    名木是指在歷史上或社會上有重大影響的中外歷史名人、領袖人物所植或具有極其重要歷史、文化價值、紀念意義的樹木和珍稀樹種,不受樹齡限制。阜陽全市目前有古樹名木近千株,其中國家一級古樹24株,國家二級古樹33株,3株名木(見證1948年2月劉鄧大軍會師臨泉韋寨的古柿樹、阜陽1928年「4.9起義」領導者中共皖北特委書記魏野疇手植棗樹,清代愛國將領、長江水師提督程文炳手植石榴樹),其餘為國家三級古樹。
  • 昆明最老古樹「九頭龍樹王」已有1200歲
    在這種神樹文化的代代傳承下,古樹就被很好地保護了下來。」馬駿介紹,而一些地方由於人們保護意識薄弱,上百年的古木死掉的現象時有發生。   有趣的是,黃連木還被一些當地的老百姓稱為「公雞樹」。原來,在黃連木的葉片上,有一種蟲癭似雞冠狀,待其成熟時紅豔似火,「公雞樹」由此得名。在調查中,馬駿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 濟南市古樹名木「十大樹王」出爐,最老的已經2500「歲」
    濟南古樹名木眾多,誰是樹王? 記者30日從濟南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了解到,經過濟南市各縣區園林和林業綠化主管部門及相關單位推薦、專家確定入圍名單、網絡投票、專家考評等環節,備受關注的「一起尋找濟南市古樹名木『十大樹王』」評選活動結果正式出爐。
  • 中國最美古樹-安化梓葉槭
    這裡群山環繞,峰巒疊翠,境內眾多古樹名木特別引人注目。在2017年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和中國林學會開展的尋找「中國最美古樹」活動中,此樹被評為中國最美梓葉槭。其中宋理宗在樹下小憩及兩江總督陶澍父子在樹下寫詩最讓人津津樂道。
  • 安徽三名木入選"中國最美古樹" 其中一棵還是"王中之王"
    【安徽省三株名木入選「中國最美古樹」 分別為黃山迎客松、青陽「檀公古樹」和碭山「梨樹王」】近日,由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中國林學會聯合組織開展的「中國最美古樹」遴選活動揭曉,共85株古樹名木被評為「中國最美古樹」,「黃山迎客松」名列榜首,成為「王中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