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7月13日電(記者陳席元)一價銅基吸附劑具有良好的工業前景,但在空氣中容易被氧化。記者從南京工業大學了解到,該校科研人員通過調節吸附劑的微環境,給一價銅「穿雨衣」,將其保存時間從2周延長到6個月。相關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上。
據論文通訊作者、南京工業大學吸附分離技術研究所孫林兵教授介紹,在石油化工領域,吸附劑可以去除燃油中的含硫雜質,減少含硫氣體排放,保護環境,並且不會降低燃油的辛烷值。
「加油站的燃油有92號、95號等,這個數字就是辛烷值,數字越大,燃油可以燃燒得更充分,抗爆性越好,發動機的壓縮比也可以更大,提高功率的同時降低油耗。」孫林兵告訴記者,目前催化加氫是去除雜質的主要方法,缺點是需要高溫高壓等嚴苛條件,而一價銅吸附能力強,價格便宜,還能在常溫常壓下工作,應用前景廣闊。
「但一價銅在空氣中容易被氧化成二價銅,導致這類吸附劑需要使用隔絕空氣的材料,拉高了整體成本,限制了產品應用。」論文第一作者李玉霞說。
為突破這一瓶頸,研究人員通過大量實驗,剖析一價銅氧化的機理。研究發現,只有氧氣和水同時存在的條件下,一價銅才能在常溫下發生氧化反應。
「阻斷兩個必備條件中的一個,就能解決這個難題。」李玉霞說,研究人員通過調控一價銅的微環境,使吸附劑表面性質從親水變為疏水,不讓水分子接觸到一價銅的活性位點,這樣一價銅就可以在氧氣中穩定存在。
實驗表明,普通一價銅基吸附劑僅在2周內就喪失了大部分吸硫脫硫性能,而「穿雨衣」的一價銅基吸附劑能夠在空氣中保存6個月。「這大大降低了存儲成本,有利於工業化生產。」孫林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