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衣:一場意外留下的發明

2020-12-04 北京日報客戶端

仲夏以來,各地頻繁降雨。雨水緩解了盛夏的炎熱,但也給出行帶來麻煩,防雨避雨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雨衣已變得時尚又兼具功能性,並且還可以解放雙手用於其他勞作。天氣變化無常,一次意外留下的發明——雨衣仍將繼續為人們遮風擋雨。

1.蓑草結衣以御雨

從文獻記載來看,早在先秦時期人們已使用雨衣。原始雨衣為草製品,是用竹片、竹箬和茅草編制而成的,名「蓑」,又稱「蓑衣」。《詞源》中關於「雨衣」條釋云:「降雨時所著衣,初以蓑草製成。後亦有以絹及油布等製成者」。按《事始》曰:「凡雨具,周已有。」《詩經·小雅》:「爾牧來思,何蓑何笠。」何,即「荷」,意為戴著,意思是說一位牧羊人披著蓑衣,戴著鬥笠。李時珍《本草綱目·服器部》說得更具體:「蓑草結衣,御雨之具。」

蓑衣與傘蓋一類雨具相比,具備擋風遮雨、保暖及使用靈活的功能,解放出來的雙手還可以勞動。很多人不僅在雨天或者雪天穿著蓑衣,而且在田間地頭休息時也用其作鋪墊,既溫軟舒適,又防潮防溼。歷代典籍中有很多記載,如我國古代最早的一部國別史《國語·齊語》中提到:「脫衣就功,首戴茅蒲,身衣襏襫(音「bóshì」),沾體塗足,暴其髮膚,盡其四肢之敏,以從事于田野。」講的是齊國農民雨天身穿防雨的蓑衣幹農活。

以後歷朝歷代的詩詞中,蓑衣更是頻繁出現。如唐代詩人張志和《漁歌子》:「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柳宗元的《江雪》中「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刻畫了在漫天大雪中,一個穿戴蓑笠寒江獨釣的漁翁形象。北齊劉晝在《新論》一書中曾將蓑衣和裘服進行對比,他認為:「今處繡戶洞房,則蓑不如裘;被雪沐雨,則裘不如蓑。」明清時,雨季出行人們大多帶著蓑衣,明徐光啟《農政全書》中記載了當時一條流行諺語:「上風皇,下風隘,無蓑衣,莫出外。」現在雖然很少能看到有人身披蓑衣防雨,但在農村仍可見作為飾物掛在牆上留作紀念的蓑衣。

編制蓑衣的材料多種多樣。比如上文提到「綠蓑衣」,是由茅草或棕皮製成的;又如唐許渾《村舍》詩:「自剪青莎織雨衣,南峰煙火是柴扉。」莎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片為線形,表皮寬而光滑,防水性能強,有不錯的防雨效果。棕絲是棕櫚樹皮上的一種纖維,經過加工整理也可以編織成雨衣,俗謂「棕衣」,也有稱「棕蓑衣」的,如《明會典·計贓時估》:「棕蓑衣一件,三十貫。」蒲葵也是製作蓑衣的上好材料,其葉似棕櫚,掌狀分裂,呈扇面形,人們常用的蒲扇就是用蒲葵製作的。用蒲葵製成的蓑衣又稱「葵衣」,清代文學家李調元在《南越筆記》中記載:「按粵俗,以葵衣御雨。」除此之外,還有用藺草、白玉草編製成的蓑衣。明清時期貴族男女的雨衣,則用一種柔軟而不滲水的高級玉草編織而成,取名為「玉針蓑」。如《紅樓夢》中的賈寶玉,在露天披著白玉草編的「玉針蓑」,戴著由藤皮細條編成、刷以桐油的「金藤笠」,引起眾人讚嘆並紛紛效仿。

2.油衣漸入百姓家

在古代,除了用蓑衣防雨外,還普遍使用「油衣」,即用桐油塗在麻布、絹或絲綢上做成的。考古學者認為,油衣最早大約出現在春秋時期,這是雨衣發展中一個重大的突破。《左傳·哀公二十七年》記載,「陳成子衣制杖戈」,杜預注「制,雨衣」。清代文學訓詁學家段玉裁認為,制不是草制的雨具,而是「若今之油布衣」。

當時,專供達官貴人使用的油衣多是用絲綢或絹製成,材料高級,造價昂貴。《隋書》上有隋煬帝觀獵遇雨的記載:「嘗觀獵遇雨,左右進油衣。」《唐語林》中則提到這樣一個典故:永徽中,谷那律嘗從獵,途中遇雨,高宗問:「油衣若為得不漏?」對曰:「能以瓦為之,不漏也。」意不為畋獵,高宗深賞焉,賜帛二百匹。講的是時任諫議大夫的谷那律隨同唐高宗一同遊獵,途中遭遇暴雨,高宗發愁道:「有什麼方法能讓油衣一點兒水都不漏嗎?」谷那律說道:「陛下您用瓦做油衣就不漏了。」唐高宗聽出谷那律勸他少遊獵的諫言,賞賜谷那律百匹絹帛。

相對於蓑衣,油衣非常軟且薄,如果儲藏方法不當就會粘在一起。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雜說》:「以竿掛油衣,勿闢藏。」當時人們要用黃泥和水成餅狀,將油衣裡外塗抹均勻,在陰涼地方晾一宿,再用水把黃泥洗掉,才不會粘。

唐宋以後,油衣逐漸在民間普及,不過普通百姓所用的一般是由麻布製成。宋朝孫光憲《北夢瑣言》中有一則「孔拯避雨」的故事,講的是唐玄宗時期有個名叫孔拯的大臣,回家途中遇雨,只好躲在別人的屋簷下避雨。孔拯欲跟房主借油衣,主人說:「某寒不出,熱不出,風不出,雨不出,未嘗置油衣,然已令鋪上取去,可以供借也。」可見,當時油衣已經逐漸成為許多家庭和商鋪的必備用具了。到了明清時,油衣已進入尋常百姓家。在北京有「竇氏油衣」。因為竇氏油衣好賣,街頭巷尾出現了盜版,不少商家都打出竇氏油衣的招牌。

除蓑衣、油衣外,我國古代還有用其他材料製成的雨衣。據劉若愚敘寫明代宮廷事跡的《酌中志》記載,宮廷的大臣們有的穿絹綢和蠶繭紙做的雨衣,有時也穿紅雨衣,「有鬥缽式者,有道袍式加褂者」。清代官吏所穿的雨衣則往往用「油綢、羽紗、羽緞為之」,羽紗、羽緞都是組織細密、外表堅挺滑爽的毛紡織物,當時從荷蘭、日本等國傳入,被視為珍品,後來我國也有織造。其中羽緞略厚,也可兼作冬衣。清王士禎《皇華紀聞》中說:「西洋有羽緞、羽紗,以鳥羽織成,每一匹價至六七十金,著雨不溼。荷蘭上貢止一二匹。」

3.橡膠雨衣源於英國

現代意義上的雨衣的誕生,起源於一次橡膠生產的意外。

古羅馬時期,勞動人民佩戴一種名為佩奴拉的帶帽鬥篷來防寒擋雨,類似於今天的套頭式簡易雨披。佩奴拉是用厚底毛織物或動物皮革做成的,在中間留有一個開口,方便頭部伸出,它通常是無袖的,也有的從左側開口。直到今天,歐洲人在徒步旅行或在山嶺地帶也常常穿著類似的外套。而16世紀的蘇格蘭海員將潤滑油、魚油塗抹在帆布上,讓船前進得更快。海員們還常常把用舊的帆布剪下,做成外套、披風,便於自己在甲板上工作時不被風浪打溼。

橡膠一詞來源於印第安語cauuchu,意為「流淚的樹」。傳說很早之前,印第安人就會將橡膠塗抹到鬥篷上防雨。1747年,法國工程師弗朗索瓦·弗雷諾製造出世界上最早的雨衣,他利用從橡膠木上獲得的膠乳,把布鞋和外套放在這種膠乳溶液中進行浸塗處理後,就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1823年的一天,蘇格蘭有個叫麥金杜斯的橡膠工人在工作時不小心將一些橡膠液滴到了衣服上,他急忙用手去塗抹,結果橡膠汁越擦越向旁邊延展,覆蓋的面積越來越大,而且粘得非常牢固,根本不可能清理乾淨。下班時,天降大雨,麥金杜斯因為沒有帶傘不得不冒雨跑回家。傾盆大雨將他淋成落湯雞,到家換衣服時,突然發現沾有橡膠汁的地方竟然沒有被雨水淋透。於是,他第二天便把自己的衣服全部塗上橡膠液,這就是世界上第一件橡膠雨衣。

後來,麥金杜斯繼續試驗製造理想中的防水雨衣,他發現在衣服上塗抹橡膠液很難弄均勻。經過一番研究,他選擇用兩層布像做三明治那樣,先在一塊布上澆一層橡膠液,再把另一塊布覆蓋上去,這樣布表面看不到橡膠,更為牢固耐用。他用這種夾橡膠的雙層布料做成雨衣,發現效果很好,便申請了專利。

橡膠雨衣的名聲越來越大,引起了英國冶金學家帕克斯的注意。帕克斯發現塗了橡膠液的衣服雖然不透水,但又硬又脆,穿在身上既不美觀也不舒服。到1884年,他發明了用二硫化碳做溶劑溶解橡膠,製取防水用品的技術,並申請了專利權,從此以後橡膠雨衣很快風靡全球。不過,人們並沒有忘記麥金杜斯的功勞,「用防水布料製成的雨衣」這個詞,在英語裡就被叫做「麥金杜斯」(mackintosh)。

4.雨衣的新用途

一戰時期塹壕戰盛行,英國士兵經常冒雨在壕溝中作戰,如果穿普通雨衣勢必會影響部隊的行軍作戰,可不穿又易使士兵著涼生病,影響部隊戰鬥力。此時,英國政府給士兵配備了一種新式服裝用來防風防雨,這種制服面料採用的是華達呢。其纖維織得非常密,有很好的防水性,透氣性也比油布好,沒有蠟油或橡膠的異味,也不像橡膠雨衣那樣僵硬,更關鍵的是價格便宜,在物資緊缺的戰爭時期,這樣的設計自然比貴重的羊毛防水衣更受青睞。戰爭結束後,政府將這種風雨衣作為軍用物資出售給民眾,這一軍隊風格的外套從此平民化,迅速成為當時的潮流服裝。

但風雨衣真正的流行應當歸功於電影作品,在電影明星經典造型的加持下,風雨衣繼續走俏,成為永不過時的經典。經典影片《卡薩布蘭卡》中男女主角身著風雨衣的造型,塑造了人們心中難忘的回憶;還有《魂斷藍橋》《蒂凡尼的早餐》等電影中,主人公都有身穿風雨衣在雨中漫步的片段,更讓風雨衣成為時尚。

伴隨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避雨場所和防雨的交通工具越來越多,寬鬆肥大的雨衣似乎已變成雨季裡的雞肋,人們更願意舉著輕便亮麗的雨傘出行。進入21世紀後,大街上騎自行車或電動車的人逐漸增多,解放雙手的雨衣再度流行起來。在日本,單手撐傘騎行是違法行為,於是設計師改良了雨衣的顏色、材質和款式,使其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雨衣也成了街上一道美麗的風景。後來,還有日本設計師結合雨傘和雨衣的特性做成「二合一雨具」,二者可自由切換功能,受到年輕人的追捧。

美國一家公司還曾經在法國紡織品展覽會上展出過一種遇水可發光的塑料雨衣,以尼龍為基體材料,外表面塗有聚氯乙烯塗層,在背面和袖子上裝有雨水傳感器,這些傳感器通過內置電子裝置和雨衣前面的電導發光板連接,當雨水珠碰到其中的一個傳感器時,雨衣前面相應的燈就會閃亮,使人們在雨中漫步更具有情調。哥本哈根一家設計研究院的研究員設計的雨衣,不僅能夠遮風擋雨,而且雨衣上還設置了一連串的小管,用來收集雨水並將其直接過濾淨化為飲用水,穿著者可以直接通過胸前的引水管飲用,適合那些長途跋涉中遇雨缺乏飲用水的背包客。

延伸閱讀

軍用雨衣的進化

與普通民用雨衣不同,軍用雨衣不僅可以遮風擋雨,而且在地上支起樹枝就能變成小帳篷,鋪在地上還能當防潮墊使用。急行軍時,士兵將雨衣展開包住體力透支的戰友,還可以讓其他戰友拉著雨衣長袖幫助行進。

後來,軍用雨衣經過完善,07式雨衣採用牛津塗層布,風衣式設計美觀大方、穿著輕便、隱蔽性強。2018年7月20日的《解放軍報》刊登了《追蹤一件雨衣的「實戰細節」》,講述了新式雨衣不僅防潮性能明顯提升,而且輕便舒適。雨衣設置有多個透氣口,能讓雨衣內部產生循環式的空氣流,提高散熱效率。新款雨衣不僅防潮,還能防烤,它的內外兩層都加入抗燃燒材料,具有防火功能。

軍用雨衣最重要的功能是便於作戰。新式雨衣採用分體式的設計,上衣與褲子分開更方便做動作,而且加入了自由伸縮功能,士兵可以根據自己的身材調整到合適尺寸,這樣和身體的貼合度將會更好,避免了以往雨衣的臃腫或者緊縛給戰術動作帶來掣肘。

古為今用

歷經千年的蓑衣

蓑衣,在我國古代使用非常普遍,過去它是農家的必備物品,如今,仍有少數老人掌握著傳統蓑衣的編織技藝,使得這一傳統保留至今。

編織蓑衣所用的茅草大都長在蘆葦蕩邊,以夏季收割的最好。手工匠人將茅草從根部割斷,回來後先曬乾,然後使勁往地上摔打,直至茅草杆變柔軟。編蓑衣前,還需用清水把茅草淋溼擱置後再用,防止茅草在編織過程中被擰斷。

編蓑衣猶如織毛衣,先編領子,再向下編織,編領子一般要達到五六十釐米長。編完後,把領子內側朝上平鋪在地面上,兩頭分別固定,然後繼續用小茅草在距領口幾釐米處編扣,以便使兩邊加寬。手工編出的蓑衣,扣子覆在蓑衣內側,扣扣相連成菱形塊,看上去很像漁網,這樣下雨時水珠就會沿著茅草杆流下來,不會貼身。對於熟練的匠人來說,半天就能編完一件蓑衣。

來源 北京日報

作者 母冰

流程編輯:王夢瑩

相關焦點

  • 一個買不起雨傘的人,然後他發明了雨衣
    ,而在騎行時,人們便會愈發感到全身遮雨工具——雨衣的重要性。雨衣是由膠布、油布和塑料薄膜等防水布料製成的擋雨衣服。這個看似簡單的發明,卻著實給人類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那麼,雨衣是哪位大神發明的?1823年的蘇格蘭,陰雨綿綿,歐洲人都說那裡是「天漏」。有一位叫麥金託什的橡膠工人,每天都要走很遠的路去上班。由於家裡窮買不起昂貴的雨傘,他總是冒雨趕路。日久天長,他因潮溼患上了疥瘡和風溼病。有一天,他工作得很疲憊,一不小心將橡膠濃液滴在自己的衣褲上。
  • 奇思妙想學生發明了「雨衣頭盔」
    奇思妙想學生發明了「雨衣頭盔」 深圳這段時間的天氣 真的是又雨又風又太陽 上一秒豔陽高照 下一秒傾盆大雨
  • 解放人類雙手的雨衣,如今是人們的時尚單品
    春秋時期,人們已發明出油布雨衣。《左傳》記載有「陳成子衣制杖戈」,按西晉杜預所注,這裡所說的「制」就是雨衣。清代段玉裁則認為,這種「制」不是草制雨具,而是類似後來的油布衣。研究發現,春秋時期的人們已經對幹性油植物,如桐和荏等有了認識。所謂油布,就是用桐油等塗在織物上乾燥而成的防雨布。
  • 請收下:雨衣時尚二三事
    人們通常會認為英國是雨衣的發源地,經常陰雨連綿的天氣讓英國人十分關注雨衣和防水面料,儘管這些衣服或面料不一定能保證使他們身上永遠乾燥。二十世紀初,富人們紛紛開起了汽車,當時的汽車沒有頂棚,所以早期的司機對壞天氣有十分痛苦的切身感受。
  • 零食雨衣?充電行李箱?快來看無釐頭但很有用的小發明
    最近,油管博主SSSniperWolf總結了一波無釐頭又很實用的發明。一起來看看吧~這種行李箱輪子呈不規則形狀,拉動時能產生更多動能。行李箱自帶無線充電器和方便的手機槽,除了對行李箱主人臂力要求有點高(畢竟不好拉)以外,可以說很實用了。飲品充電器。
  • 金灣上演驚悚「雨衣殺人事件」!珠海頭一宗!
    近日,金灣發生一宗交通意外死亡事故,讓辦案交警震驚不已!
  • 走近軍營 丨軍營「神器」——雨衣來啦!
    (話不多說,自拍照走起)↓↓↓雨衣整體結構談到雨衣的發明,要追溯到1747年。話說,法國工程師弗朗索瓦·弗雷諾偶然利用從橡膠木上獲得的膠乳溶液浸塗布鞋和外套,發現竟然可以起到防水作用。進入20世紀後,塑料和各種防水布料的出現使得雨衣的樣式逐漸豐富起來,軍用雨衣也經歷了至少5次變化,逐步向人性化、實戰化、多用性邁進。與軍結緣說到與軍隊的緣分,雨衣那可真是「未曾相逢先一笑,初會便已許平生」。
  • 江蘇-吳江~雨天出行,千萬當心雨衣「拽」人!
    雨衣雖然方便,但也隱藏著安全隱患。近日,吳中越溪街頭就發生驚魂一幕,一電動車女車主被雨衣「拽住」受傷,所幸警方及時救援。雨衣「拽住」女子 輔警急救援近日-夜晚,吳中公安分局越溪派出所輔警陳玉福在小石湖崗亭附近巡邏時,突然聽到一聲巨大的響聲。一輛電動車側翻在地,騎車女子沒有起身。
  • 打破刻板印象,雨衣還能紅多久?
    一向是話題收割機的Vetements 改變了人們對於時尚的認知,原本僅作為功能性日常用品的雨衣,卻因為Vetements 的曝光一躍成為高級時裝,從而引起現象級雨衣單品熱潮。而越來越多的小眾雨衣品牌,也逐漸走入我們的視野,穿雨衣似乎成為眼下最時髦的事。
  • 你還這樣放雨衣嗎?南寧一市民騎電動車時遭遇驚魂一刻……
    最近南寧下雨天特別多不少騎電動車出門的小夥伴都會選擇備上雨衣雨衣雖使用方便>實則深藏大隱患近日,南寧市民小傑就遭遇了一次「雨衣驚魂」被嚇得不輕當天上午,小雨漸漸停歇,正騎著電動車行駛在星光大道上的小傑就把雨衣脫了下來,順手搭在了車把上就繼續向前騎行
  • pvc和eva的雨衣哪個好 pvc雨衣與eva雨衣區別
    pvc和eva的雨衣哪個好 pvc雨衣與eva雨衣區別 2018-04-13 14:56:35 來源:全球紡織網 pvc和eva的雨衣哪個好?
  • 雨衣的材料是什麼?雨衣為什麼會防雨?
    雨衣的材料是什麼?雨衣為什麼會防雨? 2017-07-04 16:16:37 來源:全球紡織網 雨衣的材料是什麼?雨衣為什麼會防雨?
  • 常見的雨衣面料,如何挑選好的雨衣
    常見的雨衣面料,如何挑選好的雨衣 2018-12-26 10:58:48 來源:全球紡織網 常見的雨衣面料,如何挑選好的雨衣,雨衣是由防水面料加工製成的擋雨衣服
  • 經典又帥氣的雨衣種草,你pick哪一款?
    哈嘍,大家中秋佳節快樂,又到了Lesely給大家介紹雨衣的時候了。這一期,分享的是3款明星常備——運動型雨衣品牌,兼具超棒的時尚感,與帥氣的外形,很適合初秋的時候搭配哦!拿起手中的瓜,一起看看吧!價格在66美金左右的雨衣,屬於經典的ICON款式,而且外形上,與近幾年Supreme推出的款式,很是接近,算是性價比較高的平價替代款。同時作為,科技含量比較高的雨衣品牌,內部完善的收納空間,很適合戶外出行。
  • 摩託車雨衣哪種面料好 電動車雨衣選購指南
    摩託車雨衣哪種面料好 電動車雨衣選購指南 2019-01-23 11:40:41 來源:全球紡織網 摩託車雨衣哪種面料好1、以聚氯乙烯(PVC)為材質
  • 雨衣也時髦 這麼時髦好看的雨衣我也想要一件
    最近一段時間每天都在下雨,風大雨大的,也沒有什麼好心情打造自己的個性穿搭,不過當我知道雨衣也可以這麼時髦的時候,便不再埋怨下不完的雨來了,反而喜歡上了這樣的天氣。大表姐說過,就算雨一直下,也要把路人美瞎。最近看到一件時髦好看的雨衣,原來雨衣還有這麼時髦好看的,我也想要一件了。
  • 雨衣面料知識特點 雨衣面料最好的是哪種
    雨衣面料知識特點 雨衣面料最好的是哪種 2019-09-11 14:55:51 來源:全球紡織網 雨衣面料知識特點,雨衣面料最好的是哪種?
  • 雨披和雨衣的區別 雨衣好還是雨披好
    雨披和雨衣的區別 雨衣好還是雨披好 2018-06-14 15:33:20 來源:全球紡織網 雨披和雨衣的區別,雨衣好還是雨披好?
  • 作為戶外達人的你雨衣準備好了麼
    戶外運動有很多的的樂趣,但是畢竟是深入的山裡,所以在進行戶外活動時需要考慮到會遇到的意外情況,特別是天氣,尤其是夏天,特別的多變,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明明是豔陽高照高照的天氣,突然在人們毫無準備的情況上就變天了,瞬間就降下來雨水,根本就不給人們準備的時間,如果這時一件雨衣,可以瞬速的打開戴起來,有時下雨還伴隨著降溫的情況,雨衣還可以起到保溫的作用。
  • 雨衣面料什麼材質最好 雨衣面料哪種材質好
    雨衣面料什麼材質最好 雨衣面料哪種材質好 2017-11-09 14:15:22 來源:全球紡織網 雨衣面料什麼材質最好?雨衣面料哪種材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