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一璞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把剩飯放到電飯鍋裡熱一熱,它就又可以吃了;
把用過的N95放到電飯鍋裡熱一熱,它就又可以戴了。
對伊利諾伊香檳分校的Thanh H. Nguyen和Vishal Verma兩位教授來說,如何重複利用N95口罩,是他們近期最關注的問題。
他們先在電飯鍋裡墊一塊毛巾,注意是幹毛巾,這樣可以防止口罩被燙壞。
然後把口罩放上去,加熱到170℃。
此時由於鍋裡的口罩和毛巾要比鍋溫度低一點,所以大概口罩處在100℃的環境下。
如果你家人口眾多,也可以考慮把一家老小的口罩疊在一起放進去,一家人用同一鍋口罩才能整整齊齊。
50分鐘的加熱後,一道「乾鍋口罩」就出鍋了。
此刻,口罩裡的病毒已經變得焦香酥脆,生命體徵全無了。
這樣的烹飪過程,讓病毒殺滅率高達99.99%。
既消滅了口罩外表面的病毒,又能保證口罩的過濾性能,還能照舊與人臉貼合。
真是「色香味」俱全。
研究人員試了試,口罩可以重複加熱20次,不影響它的使用效果。
現在,兩位教授已經把這項成果發在了影響因子6.934的《環境科學與技術通訊》期刊上。
電飯鍋真的能消毒嗎?
要證明電飯鍋加熱過的N95依然可以用,研究人員們做了一些實驗。
第一步,要證明真的能把病毒都殺掉。
他們找到了一些不同種類的病毒,包括腺病毒、輪狀病毒、杜蘭病毒等,也有除了新冠之外的其他冠狀病毒。
然後,把病毒懸浮液和人造唾液混合,開始給口罩接種。
接種過程中採用了幾種方案,有的是在同一個口罩上的不同部位接種,有的是把口罩剪成小碎片,在病毒液體裡直接浸泡。
上鍋加熱之後,再進行對病毒的測定。
但無論哪一種實驗,50分鐘後,這些病毒都被滅掉了,或者是濃度已經低於可以讓人感染的濃度。
比如杜蘭病毒,在電飯鍋加熱30分鐘之後就被消滅的差不多了。
此外我們知道,56℃下呆30分鐘,新冠病毒就掛了,因此電飯鍋的溫度,是可以消滅病毒的。
「乾鍋」會不會破壞口罩性能?
第二步,要證明消毒後的口罩還能用。
前面的實驗裡,一部分N95口罩被剪成了直徑5釐米的小碎片。
現在,把這些小碎片從鍋裡撈出來裝到過濾支架上,放到聚丙烯材質的密閉空間裡。
然後,用恆定輸出霧化器把濃度為2%的鹽水(氯化鈉溶液)霧化,生成氯化鈉氣溶膠。
現在,然後把這些氣溶膠送到那個放了口罩碎片聚丙烯空間裡,然後計算過濾前和過濾後的顆粒濃度。
氣溶膠通過口罩碎片的速度是9.4cm/s,在這個速度下,口罩碎片的過濾效率超過99%。
隨著重複利用的次數增加,口罩的過濾性能緩緩下降,但都能保持在95%以上。
哪怕是下鍋加熱20次,過濾效率依然可以達到97%。
因此,口罩的性能還是有保障的。
最後,研究人員提醒,這個方法只用於N95,如果你用的是別的口罩,先不要考慮這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