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發現,人類物理學新紀元的開端

2020-11-24 網易新聞

(原標題:宇宙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發現,人類物理學新紀元的開端)

根據得到的最新消息,21世紀最大的科學謎團「宇宙暗物質和暗能量」已經被中國人唐楚鏨先生「攻破」。

在宇宙學界、天文學界和物理學界,暗物質和暗能量被認為是籠罩在21世紀物理學上的兩朵「烏雲」,被科學家們號稱為「世紀之謎」。

美國科學家在一份報告中列出21世紀要解答的11個科學問題,「什麼是暗物質」被列在第一位。

科學界公認,揭開暗物質之謎將是繼日心說、萬有引力定律、相對論及量子力學之後的又一次重大飛躍,將帶來物理學的又一次革命。

中國人唐楚鏨先生經過大量的觀察、大量的計算和大量的實驗,發現了宇宙「暗物質」,用傳統的數學方法和發明了最新的數學方法等兩種算法計算出了宇宙「暗物質」的數學公式,平行宇宙公式和多元宇宙公式。

得出的暗物質公式完全能把萬有引力定律、相對論及量子力學等統一起來。

目前,唐楚鏨先生從暗物質的結構和暗能量的強力測試得出的結果斷言:開發暗物質的團隊以及首領或者元首必將統一全人類,必將統一地球世界,必將開啟全人類的新紀元,必將開創一個全新的人類新時代,必將帶領人類走向宇宙新紀元。

唐楚鏨先生還說,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發現,意味著舊物理時代的終結和新物理時代的開端,意味著文明時代即將走向終結,一個全新的時代即將到來。這個時代不單屬於中國,不單屬於美國……不單屬於任何一個國家,不單屬於任何集體,不單屬於任何個人,而屬於全人類。

觀滄海 / 碣石篇

三國.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發現之旅

起源:好奇心和興趣,與「宇宙暗物質」結緣的意外之行

公元2011年12月22日,星期四。地球北半球冬至日、南半球夏至日。這一天正在秦皇島市中國環境管理幹部學院就讀大學的唐楚鏨先生,一個人出校門去海邊玩耍散心,途中順路買了一袋蘋果。到了海邊之後,唐楚鏨先生一邊吃著蘋果,一邊面對著浩瀚起伏的大海發呆,忽然想起了平時好奇的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和宇宙暗物質,經過一番沉思後,發現了極其類似宇宙「暗物質」的東西。當時,唐楚鏨先生還不敢確定新發現的「東西」是宇宙「暗物質」,於是就從海邊回到學校圖書館查閱相關的資料,確定了新發現的東西與宇宙「暗物質」幾乎吻合。從此,唐楚鏨先生決定研究宇宙「暗物質」,開始研究宇宙萬事萬物。

破曉: 時光之劍破開黑暗迷霧,從絕望中找到希望黎明

公元2014年09月28日,至此,經過了不斷地孤獨探索以及多年來的學習、積累、沉澱、總結、創新,終於蒼天不負有心人,唐楚鏨先生取得了重要進展,終於獲得了重大突破性成果。唐楚鏨先生發明了新的數學計算方法,使用不同的算法計算出了暗物質數學公式、平行宇宙和多重宇宙等數學公式。

唐楚鏨先生使用大量的實驗找到宇宙「暗物質」,使用各種實驗驗證了宇宙「暗物質」的真實性,並且計算和證明出宇宙新物質「暗物質」的具體公式。

公元2014年10月至公元2016年12月,唐楚鏨先生在北京各個地方公開聲明自己發現宇宙「暗物質」,但幾乎沒人關注「暗物質」這個東西,人們大多只關注網際網路。2016年6月12日下午,唐楚鏨先生在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創視記》公開錄視頻,聲明自己發現了宇宙暗物質。

公元2016年12月28日,唐楚鏨先生從新華社網得到消息,暗物質研究先驅、美國女天文學家維拉·魯賓於公元2016年12月25日去世,享年88歲。唐先生對此深表哀悼。

公元2016年12月29-31日,唐楚鏨先生再次進行大量實驗,每次實驗發現的物質的屬性與宇宙「暗物質」的屬性完全一致,最終完全確定所發現的物質確確實實是宇宙「暗物質」。

於是,唐楚鏨先生決定找相關的媒體公布其已經發現了宇宙「暗物質」,以後將會相繼公布發現宇宙「暗物質」的計算證明過程、計算公式和大量的暗物質實驗過程。

附:暗物質和暗能量

21世紀初科學最大的謎團:暗物質和暗能量。

暗物質存在於人類已知的物質之外,人們知道它的存在,但不知道它是什麼,它的構成也和人類已知的物質不同。在宇宙中,暗物質的能量是人類已知物質的能量的5倍以上。暗物質的總質量是普通物質的6.3倍,在宇宙能量密度中佔了1/4,同時更重要的是,暗物質主導了宇宙結構的形成。暗物質的本質還是個謎。科學家認為,整個宇宙有84.5%是由暗物質構成,但一直未能證明其存在。已有不少天文學家認為,宇宙中90%以上的物質是以「暗物質」的方式隱藏著。天文學家們稱,根據當前一些統計資料顯示,我們平常看不見的暗物質很可能佔有宇宙所有物質總量的95%,而人類可以看到的物質只佔宇宙總物質量的不到10%。

暗物質(Dark Matter)是一種比電子和光子還要小的物質,不帶電荷,不與電子發生幹擾,能夠穿越電磁波和引力場,是宇宙的重要組成部分。暗物質的密度非常小,但是數量龐大,因此它的總質量很大,它們代表了宇宙中26%的物質含量,其中人類可見的只佔宇宙總物質量的5%不到(約4.9%)。暗物質無法直接觀測得到,但它能干擾星體發出的光波或引力,其存在能被明顯地感受到。

暗物質存在的最早證據來源於對球狀星系旋轉速度的觀測。現代天文學通過引力透鏡、宇宙中大尺度結構形成、天文觀測和膨脹宇宙論研究表明:宇宙的密度可能由約68.3%的暗能量,4.9%的重子物質,26.8%暗物質組成。

暗能量在物理宇宙學中是一種充溢空間的、增加宇宙膨脹速度的難以察覺的能量形式。

暗能量現有兩種模型:宇宙學常數(即一種均勻充滿空間的常能量密度)和標量場(即一個能量密度隨時空變化的動力學場,如第五元素和模空間)。對宇宙有恆定影響的標量場常被包含在宇宙常數中。宇宙常數在物理上等價於真空能量。在空間上變化的標量場很難從宇宙常數中分離出來,因為變化太緩慢了。

暗能量特點:暗能量與光會發生中和作用,作用域為同級暗能量的分布範圍。當暗能量與光反應時,會對作用域的時間產生影響,絕對速度v0>c,此時作用域的能量E產生躍遷,根據E=mc2,作用域內的物質質量會有減少。由於宇宙空間不斷發生的中和反應,作用域內的物質質量不斷減小致使物質的引力減小,出現宇宙膨脹。

對宇宙膨脹的高精度測量可以使我們對膨脹速度隨時間變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在廣義相對論中,膨脹速度的變化受宇宙狀態方程式的影響。確定暗物質的狀態方程式是當今觀測宇宙學的最主要問題之一。

加入宇宙學常數後,宇宙學標準羅伯遜-沃爾克度規可以導出 -冷暗物質模型,後者因與觀測結果的精確吻合而被稱為宇宙「標準模型」。暗物質被認為是當今形式化宇宙循環模型的至關重要的一個因素。

另外,唐楚鏨先生還攻破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之一:NP完全問題

附1:世界七大數學難題(Millennium Prize Problems)

這七個「世界難題」是:NP完全問題、霍奇猜想、龐加萊猜想、黎曼假設、楊·米爾斯理論、納衛爾-斯託可方程、BSD猜想。這七個問題都被懸賞一百萬美元。

2000年5月24日,千年數學會議在著名的法蘭西學院舉行。會上,97年費爾茲獎獲得者伽沃斯以「數學的重要性」為題作了演講,其後,塔特和阿啼亞公布和介紹了這七個「千年大獎問題」。克雷數學研究所還邀請有關研究領域的專家對每一個問題進行了較詳細的詳述。克雷數學研究所對「千年大獎問題」的解決與獲獎作了嚴格規定。每一個「千年大獎問題」獲得解決並不能立即得獎。任何解決答案必須在具有世界聲譽的數學雜誌上發表兩年後且得到數學界的認可,才有可能由克雷數學研究所的科學顧問委員會審查決定是否值得獲得百萬美元大獎。其中有一個已被解決(龐加萊猜想),還剩六個.(龐加萊猜想,已由俄羅斯數學家格裡戈裡·佩雷爾曼破解。)

NP完全問題已經被唐楚鏨先生破解。

1.霍奇(Hodge)猜想

二十世紀的數學家們發現了研究複雜對象的形狀的強有力的辦法.基本想法是問在怎樣的程度上,我們可以把給定對象的形狀通過把維數不斷增加的簡單幾何營造塊粘合在一起來形成.這種技巧是變得如此有用,使得它可以用許多不同的方式來推廣;最終導至一些強有力的工具,使數學家在對他們研究中所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對象進行分類時取得巨大的進展. 不幸的是,在這一推廣中,程序的幾何出發點變得模糊起來.在某種意義下,必須加上某些沒有任何幾何解釋的部件.霍奇猜想斷言,對於所謂射影代數簇這種特別完美的空間類型來說,稱作霍奇閉鏈的部件實際上是稱作代數閉鏈的幾何部件的(有理線性)組合.

2.P(多項式算法)問題對NP(非多項式算法)問題

在一個周六的晚上,你參加了一個盛大的晚會.由於感到局促不安,你想知道這一大廳中是否有你已經認識的人.你的主人向你提議說,你一定認識那位正在甜點盤附近角落的女士羅絲.不費一秒鐘,你就能向那裡掃視,並且發現你的主人是正確的.然而,如果沒有這樣的暗示,你就必須環顧整個大廳,一個個地審視每一個人,看是否有你認識的人.生成問題的一個解通常比驗證一個給定的解時間花費要多得多.這是這種一般現象的一個例子.與此類似的是,如果某人告訴你,數13,717,421可以寫成兩個較小的數的乘積,你可能不知道是否應該相信他,但是如果他告訴你它可以因子分解為3607乘上3803, 那麼你就可以用一個袖珍計算器容易驗證這是對的.不管我們編寫程序是否靈巧,判定一個答案是可以很快利用內部知識來驗證,還是沒有這樣的提示而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來求解,被看作邏輯和計算機科學中最突出的問題之一.它是斯蒂文·考克(StephenCook )於1971年陳述的.

3.龐加萊(Poincare)猜想

如果我們伸縮圍繞一個蘋果表面的橡皮帶,那麼我們可以既不扯斷它,也不讓它離開表面,使它慢慢移動收縮為一個點.另一方面,如果我們想像同樣的橡皮帶以適當的方向被伸縮在一個輪胎面上,那麼不扯斷橡皮帶或者輪胎面,是沒有辦法把它收縮到一點的.我們說,蘋果表面是「單連通的」,而輪胎面不是.大約在一百年以前,龐加萊已經知道,二維球面本質上可由單連通性來刻畫,他提出三維球面(四維空間中與原點有單位距離的點的全體)的對應問題.這個問題立即變得無比困難,從那時起,數學家們就在為此奮鬥.

4.黎曼(Riemann)假設

有些數具有不能表示為兩個更小的數的乘積的特殊性質,例如,2,3,5,7,等等.這樣的數稱為素數;它們在純數學及其應用中都起著重要作用.在所有自然數中,這種素數的分布並不遵循任何有規則的模式;然而,德國數學家黎曼(1826~1866)觀察到,素數的頻率緊密相關於一個精心構造的所謂黎曼蔡塔函數z(s$的性態.著名的黎曼假設斷言,方程z(s)=0的所有有意義的解都在一條直線上.這點已經對於開始的1,500,000,000個解驗證過.證明它對於每一個有意義的解都成立將為圍繞素數分布的許多奧秘帶來光明.

5.楊-米爾斯(Yang-Mills)存在性和質量缺口

量子物理的定律是以經典力學的牛頓定律對宏觀世界的方式對基本粒子世界成立的.大約半個世紀以前,楊振寧和米爾斯發現,量子物理揭示了在基本粒子物理與幾何對象的數學之間的令人注目的關係.基於楊-米爾斯方程的預言已經在如下的全世界範圍內的實驗室中所履行的高能實驗中得到證實:布羅克哈文、斯坦福、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和筑波.儘管如此,他們的既描述重粒子、又在數學上嚴格的方程沒有已知的解.特別是,被大多數物理學家所確認、並且在他們的對於「夸克」的不可見性的解釋中應用的「質量缺口」假設,從來沒有得到一個數學上令人滿意的證實.在這一問題上的進展需要在物理上和數學上兩方面引進根本上的新觀念.

6.納維葉-斯託克斯(Navier-Stokes)方程的存在性與光滑性

起伏的波浪跟隨著我們的正在湖中蜿蜒穿梭的小船,湍急的氣流跟隨著我們的現代噴氣式飛機的飛行.數學家和物理學家深信,無論是微風還是湍流,都可以通過理解納維葉-斯託克斯方程的解,來對它們進行解釋和預言.雖然這些方程是19世紀寫下的,我們對它們的理解仍然極少.挑戰在於對數學理論作出實質性的進展,使我們能解開隱藏在納維葉-斯託克斯方程中的奧秘.

7.貝赫(Birch)和斯維訥通-戴爾(Swinnerton-Dyer)猜想

數學家總是被諸如x^2+y^2=z^2那樣的代數方程的所有整數解的刻畫問題著迷.歐幾裡德曾經對這一方程給出完全的解答,但是對於更為複雜的方程,這就變得極為困難.事實上,正如馬蒂雅謝維奇(Yu.V.Matiyasevich)指出,希爾伯特第十問題是不可解的,即,不存在一般的方法來確定這樣的方法是否有一個整數解.當解是一個阿貝爾簇的點時,貝赫和斯維訥通-戴爾猜想認為,有理點的群的大小與一個有關的蔡塔函數z(s)在點s=1附近的性態.特別是,這個有趣的猜想認為,如果z(1)等於0,那麼存在無限多個有理點(解),相反,如果z(1)不等於0,那麼只存在有限多個這樣的點.


(原標題:宇宙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發現,人類物理學新紀元的開端)

本文來源:楚北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暗物質和暗能量至今未被發現,人類仍迷失在宇宙中
    宇宙起源於大爆炸,這已被當今絕大多數天文學家及物理學家所接受。與大爆炸有關的一些研究及發現已經獲得了諾貝爾獎,不過關於宇宙大爆炸的研究仍然遇到了很多棘手的問題。人類在宇宙中發現了四種相互作用,分別是萬有引力、電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強相互作用。大爆炸的那一瞬間,物質被推散到各個方向,向各個方向遠離的物質之間存在著萬有引力相互作用。照此說物質會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運動的越來越慢,即宇宙的膨脹會越來越緩慢,可實際的觀測卻顯示宇宙是在加速膨脹。宇宙的加速膨脹讓物理學家很是苦惱。
  • 暗物質與暗能量
    宇宙的起源和進化是物理學研究的最基本的問題之一。建立在廣義相對論和宇宙學原理(即在宇宙大尺度上,物質的分布是高度均勻各向同性的)之上的大爆炸宇宙模型告訴我們大約137億年前,大爆炸發生的那一刻,宇宙處於一個極緻密、極高溫的狀態,形成了空間和時間,宇宙隨之誕生,並經過膨脹、冷卻演化至今。
  • 暗物質和暗能量
    暗物質和暗能量暗物質和暗能量概念逐漸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更多的科學家開始接受這兩個概念。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似乎都沒有涉及這兩個概念。我們已經知道的物理理論也難以理解暗物質或暗能量。因此這被稱為21世紀物理學大廈上空的兩朵烏雲,與20世紀初物理學大廈上空的兩朵烏雲如此類似。相對論預言的引力波得到了直接證實,這進一步地體現了相對論的正確性,但是相對論與量子力學依然是不相容的,卻各自在自己的領域內都是正確的,這是困擾物理學家近百年的問題。 看來,物理學實際上是面臨三大問題,暗物質和暗能量以及量子力學與相對論的融洽。
  • 什麼是暗物質和暗能量?
    9.2 什麼是暗物質和暗能量?當然暗物質從被提出以來,不僅在星系的旋轉曲線上,還在星系團、宇宙的大尺度結構,甚至早期宇宙當中發現了各種各樣的觀測證據。我們是通過引力去理解暗物質的,它看不見,但是也提供了一份萬有引力。我們如果再較真的去問:這個暗物質到底是什麼呢?我們還不知道,我們只知道暗物質不是什麼。
  • 暗物質和暗能量:21世紀籠罩物理學的兩朵烏雲
    牛頓和愛因斯坦的理論雙劍合璧,令人們對物理學感到滿意,因為地球上絕大多數自然現象都得到了圓滿的解釋。然而,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發現了許多新的天文現象,證實在宇宙尺度下,有許多引力現象無法用牛頓和愛因斯坦的理論解釋。例如,漩渦星系的弧線的曲率與理論預測有很大差異,如果理論是對的,這些曲線應該更彎一些。
  • 什麼是暗物質和暗能量
    我們來聊一聊,如果讓我用一句話來解釋,暗物質貢獻引力,努力把物質拉向一起,暗能量則貢獻壓力,努力讓物質相導憶離,努力讓物質相互遠離,因為兩者都無法直接觀測,所以它們都姓「暗」,好啦今天的視頻就到這裡,目前的觀測表明,宇宙中的常規物質只佔總能量的4.9%,暗物質佔26.8%
  • 到底什麼是暗物質和暗能量?看完你就知道了!
    暗物質和暗能量雖然至今都沒有被真正發現過,但宇宙天體的反常運動以及宇宙加速膨脹都預示著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存在,因而尋找暗物質和暗能量也就成為了世界各國乃至全人類科學家共同的目標,一但發現它們,對人類的物理學來說就又是一次重大突破,其地位將不亞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屆時人類離宇宙的本質也就又近了一步。
  • 宇宙中的暗物質和暗能量是什麼
    要知道什麼是暗能量?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暗物質.科學家認為暗物質就是不與現觀察到、發現的物質發生相互作用,但是卻可以觀察引力來判斷他們的存在,就是說暗物質其實是與引力相互作用的,這是為什麼?在相對論的框架裡還是離不開物質的質量。不管引力是因為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還是時空彎曲,都離不開物質的基礎屬性"質量.根據科學家的預測,暗物質的最大特點就是不與現有觀察到、發現到的物質產生相互作用,眾所周知,我們人類發現或者觀察到的物質都具備質量的特點,難道暗物質沒有質量嗎?沒有質量的物質就是暗物質嗎?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暗能量從何而來。
  • 什麼是暗物質和暗能量
    我們來聊一聊,如果讓我用一句話來解釋,暗物質貢獻引力,努力把物質拉向一起,暗能量則貢獻壓力,努力讓勿質相導憶離,努力讓物質相互遠離,因為兩者都無法直接觀測,所以它們都姓「暗」,好啦今天的視頻就到這裡,目前的觀測表明,宇宙中的常規物質只佔總能量的4.9%,暗物質佔26.8%,剩下的68.3%
  • 暗物質和暗能量,會對宇宙造成什麼影響?
    科學界開始意識到,宇宙中除了可被觀測的「重子物質」外,還存在若干倍於普通物質的「暗物質」,由於這些暗物質不與電磁力發生相互作用,所以天文學家無法在電磁波頻段中尋找它們,只能通過引力來確定它們的分布和存在。
  • 暗物質和暗能量的不存在會引起物理學翻天覆地的變化
    暗物質和暗能量是當今宇宙學的重大研究課題,一旦對其有了實質性的突破研究,用諾貝爾獎也無法體現出研究成果的偉大。圍繞著暗物質和暗能量,科學家在天上和地底下布下了天羅地網,可一直未發現它們的真實蹤跡。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名字上都有一個「暗」字,顧名思義這種物質人類看不到,用各種儀器也沒有直接探測到。嚴格地講,它們還只是假說。
  • 暗物質和暗能量,對宇宙的影響!
    這兩種人類尚未了解的力量很有可能會導致宇宙最後大撕裂的結局,你我之間身體裡最小的原子核,裡面的質子中子都會分開,強相互作用力也控制不住暗能量的,超光速膨脹的宇宙張力,暗能量是一種稱為「假想能量」的神秘物質。
  • 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結合構成了宇宙,那暗物質的組成結構是什麼?
    宇宙不只包含我們眼睛看得到的東西,而是比這多得多。事實上,就宇宙的絕大部分而言,人是種怪異的存在,微不足道。構成你以及你所關心的一切事物的普通材料只佔宇宙不到10%的內容;宇宙的其餘部分則是由被稱為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神秘物質構成的,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宇宙奧秘之一。至於它們到底是什麼,誰也說不準。
  • 平心而論目前人類對暗物質和暗能量幾近一無所知
    暗物質這個概念的提出,是基於現有的理論體系,沒法解釋一些天文觀測中的「反牛頓現象」,比如星系彌散速度過高、星系外圍星體旋轉速度高於理論值、觀測背景星系團時的引力透鏡效應、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各向異性等等。
  • 暗物質和暗能量是什麼?它們為什麼佔據了百分之95的宇宙?
    大家都知道,目前人類的科技水平所探知到的宇宙信息非常少。我們認知中的恆星、行星、物質等連宇宙的百分之5都不到。剩下百分之95都是由人類根本無法探測的暗物質和暗能量組成。也就是說,我們所體驗到的,所感知到的是現實中非常小的一部分。而我們對於暗物質和暗能量的一切,它們是什麼,它們存在的意義和存在的方式完全沒有任何頭緒。
  • 是誰在不斷控制著宇宙? 引力、暗能量、暗物質……
    暗能量是驅動宇宙運動的一種能量,暗能量和暗物質並不會吸收、反射或者輻射光,所以人類無法直接使用現有的技術進行觀測。於是研究測試它們的性質變得十分困難。天文學家們一直以來通過觀測一些宇宙結構和物質受引力的影響以及能夠探測到的輻射來研究這一概念。雖然科學家目前還沒有尋找發現任何的暗物質和暗能量,但是種種的宇宙觀測現象表明,它們是存在的。
  • 暗世界:黑暗、黑夜、黑洞、暗物質及暗能量;
    四,暗物質及暗能量! 物理學一個重要的特徵是可證偽而不可證明的! 1915年愛因斯坦根據相對論計算宇宙的密度,卻發現宇宙中的大多數物質「失蹤」了,科學家將這種「失蹤」的物質叫「暗物質」。
  • 什麼是普通物質、反物質、暗物質和暗能量?
    經常關注宇宙學得朋友,肯定都看到過反物質、暗物質和暗能量,這三個物理學中的詞彙,除了這三個還有一個普通物質,它們一起構成了宇宙中以前存在、現在存在的所有物質/能量形式,其中的反物質在目前的宇宙中,據我們觀察並不存在,而暗物質、暗能量、普通物質依然充斥著宇宙空間,組成了我們當今的宇宙。
  • 宇宙中看不見的主人,暗物質和暗能量,究竟是如何被發現的?
    所以科學家們應該做的就是使用正確的物理學來解釋構成宇宙其他99.9%的物質的狀態。適用於地球和只在地球上成立的物理並不是普遍適用的一般規律,而只是一個例外。物質的前三種狀態只佔了宇宙的0.1%。當我們試圖生硬地將這一物理規律套用到一切事物身上,最終就會得到96%的像本輪這樣繁複的結果。
  • 暗物質和暗能量有什麼不同呢?
    在物理學,我們經常聽說暗物質和暗能量這兩個詞。但是,事實證明,很多人都把暗物質和暗能量混為一談。同時,它們完全是兩碼事。暗物質是一種物質形式,在電磁波譜中是看不見的,並不向外顯現出來。它僅以一種方式表現出來,那就是引力的相互作用。根據科學家的計算,宇宙的質能中包括了相當多的暗物質,大約佔25%。但遺憾的是,至今仍未發現到它。那麼,什麼是暗能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