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家時隔8年的力作《人生海海》:打倒英雄的不是炮火,而是流言

2021-01-08 美食行天下呀

麥家時隔8年的力作《人生海海》:打倒英雄的不是炮火,而是流言

麥家 ,有很多作品如《解密》、《暗算》、《風聲》、《 聽風者 》......這些一度在影視圈很紅, 說真的,我一部都沒有看過,因為我本身對這類題材並不感興趣 ,所以我僅僅知道這些作品在拍成電視電影後很受一部分人追捧。

直到去年我看到網上大力推薦麥家的新作《人生海海》,才知道原來之前麥家竟有這麼多好作品。

而且 他的這部《人生海海》是他在消失的8年裡,用心打磨後獻給自己家鄉和自己父親的 ,小說一問世再一次徵服了很多人,包括圈內的很多名人,都紛紛為他大力推薦。

高曉松說:《人生海海》是麥家老師跨越了自己的第一座高峰,向內心深處的文學攀登下一座高峰的大作。 莫言 說:既熱鬧好看,眼花繚亂的,也暗藏機關門道。麥家這次把家底子都抖擻出來了。走出所謂的舒適區,嘗試一種新題材、新寫法,這是一個作家的美德。

大家之所以這麼評價這部作品, 就是因為這部小說不同於麥家以往的作品,從而吸引了更多的讀者,這部小說的主角「上校」雖然帶著諜戰背景,但卻是講述了一個人言可畏的故事。

戰爭是可怕的,是殘酷的,當「上校」作為軍醫,在第一線與死神搶奪生命的時候,他有的是不懼炮火的衝刺,當他作為特務去收集情報的時候,他有的是忍辱負重的堅持。

在戰場上的任何一個傷都是成就上校成為英雄的一個證明,這些原本應該是光榮的徽章,可誰想卻被一些小人利用,成了壓垮上校精神意志的最後防線。

面對敵人,他不退縮不畏懼,一切他都可以忍,即便敵人在他身上留下了恥辱,但起碼他可以完成任務後將身上的恥辱永遠埋藏起來,因為他已經做好成為孤家寡人的準備, 可最後卻因好友父親的一個自私想法,他被人殘忍地扯下了遮羞布。

原來比戰場更可怕的是傳播流言蜚語的那張嘴,英雄可以躲過戰場上訓練有素的槍林彈雨,卻躲不過那些看似手無縛雞之力的小人之嘴。

小說從大家對上校身上的各種秘密充滿著好奇開始說起 ,這大家裡面包括「我」。不過因為「我」的父親跟上校又是同穿一條褲子長大的髮小,所以「我」有著更多的機會去探尋上校身上的故事。

大家在背地裡都叫上校為「太監」 ,叫他「上校」是因為他確確實實在部隊裡當過上校,也曾衣錦還鄉過,可最後再次回鄉卻並不那麼風光,也正是這樣,大家對他的稱呼變了,變成了「太監」。

有人說他會突然回來,是因為他在部隊犯了錯誤,他睡了他們上級的女人,被閹割了,但也有人說,他是因為在戰場上受傷,所以褲襠裡空掉了, 至於哪個是真哪個是假,上校也從不為自己辯解。

因為上校是一個在小事上從不斤斤計較,在大事上卻會給人安心的人,所以 儘管背地裡村民這麼叫他,可真的村裡有什麼大事發生,卻總是第一個想到找他去解決。

「我」的父親是一個孤僻的人,在村裡沒有朋友,卻唯獨跟上校關係好的「天打不散,地拆不開」。

他們兩人同年同月生,一起長大,到了13歲還同拜了一個師傅學做木工,只是上校是那種學什麼都很快的人,在上校可以獨擋一面的時候,父親箍的木桶都還會漏水。

後來兩人在市集碰到了國民黨招兵,人家看中了上校,父親因為還沒長開的瘦弱身板被人嫌棄,只能繼續留在村裡。

上校走後,父親就成了「瘟豬」,除了吃和睡,啥也不幹,直到有一天上校寄來了一個包裹,才讓父親重拾生活的信心。

父親要替上校守著他們的木工房,只是父親的能力有限,木工房最後還是關了,不過上校卻靠著自己的能力一步步高升。

上校似乎天賦異稟,他沒為醫學讀過一天的書,卻在戰場上被逼成了一個醫生 ,他靠著自己的膽大心細,通過一次次的實戰經驗,自學成材,也驗證了實踐可以檢驗一切的真理。

他當過國民黨,也當過解放軍,做過軍醫,也做過特務,他投身革命後,人生的道路並不能完全受控於自己,但前進還是轉彎卻完全由他自己來決定。

所以當年上校突然回村了,是他自己的決定,但因何原因,沒有人真正知道,流傳在父老鄉親嘴裡的只是大家的各種猜測,包括「我」的父親,他也不知道,因為只要上校不主動說,父親是不會主動去問。

「我」的父親就是一個悶葫蘆,半天都放不出一個屁來,可對自己這個從小玩到大的髮小卻掏心掏肺的好,哪怕跟自己的父親,也就是「我」的爺爺鬧翻,他都不會背叛上校的信任。

爺爺念過一些書,嘴裡有講不完的人生大道理,他看似把人世間的人性和欲望都看透,可以講出一套套的人生哲理,卻總看不上上校,因為在爺爺眼裡上校再好,他都是一個斷子絕孫之人,前世肯定造孽太深,這一世才遭到了此報應。

所以爺爺總是阻止父親去找上校,也限制了「我」,但是自從上校用自己的醫術救了小爺爺的一條命後,爺爺才慢慢意識到他對上校這個人有點偏執了,只是老人家拉不下這個臉面,好在他後來已經對父親去找上校的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而村裡總有那麼一些小無賴如「小瞎子」,沒事總愛在上校背後耍些小伎倆,可這些在上校面前根本不夠看。

小瞎子他本身不瞎,而他的父親是個天生的瞎子,村裡人都叫他「老瞎子」。小瞎子的母親是被老瞎子騙婚過來的,她知道被騙後,就想著逃跑,但那時她已懷孕,所以即便她逃了,孩子還是託人給送了回來。

待在老瞎子身邊的小瞎子,從小沒人管教,也就變得沒規沒矩,無法無天。平時在學校裡他的搗蛋讓老師們既頭疼又害怕,可到了上校手裡,直接幾下就讓小瞎子害怕的哭爹喊娘。

一個是久經沙場,善於在敵人面前偽裝的男人,可一個是連毛都沒長齊的毛頭小子,不論從哪方面,小瞎子都不堪一擊。

但誰能想到也正是上校根本不放在眼裡的小無賴,最後卻成了他的夢魘。

上校他有一個軟肋, 一個他想埋藏一輩子的秘密,那是他在執行任務過程中被3個日本女人和1個女漢奸留在他私處的一行字 ,也是任何人不能觸碰的禁忌。

他曾為了守住這個身體上的秘密,連前途都可以放棄,可偏偏那些小無賴們依仗著一時的權利,一心想要挖出上校身上的秘密。

秘密沒探到,還被上校弄得口啞手殘的小瞎子心生怨恨,既然上校為了那個秘密可以對他下毒手,那他也要造一個流言出來搞臭上校。

「原來上校是個大騙子,他根本不是什麼可笑的太監,而是可惡的雞 奸犯!晴天霹靂,風雲突變,一時間全村人頓時興奮起來,嘈嘈起來,一傳十,十傳百,乾柴遇烈火一樣的,颱風吹沙塵一樣的,轉眼間家喻戶曉。」

在那個年代,比太監或者強 奸犯更讓人不齒的是「雞 奸犯」。

因為上校是雞 奸犯,那受牽連的肯定是「我」的父親, 父親跟上校的關係那麼好,是全村都知道的,一下子「我們」家就成了村民背地裡的中心人物。

父親可以無視那些流言,因為村民只是在我們家背後說,可 爺爺卻受不這種流言,這一輩子他的那張嘴只有說別人的份,沒有被別人說的份 ,這種恥辱讓他覺得「我們」家蒙羞了。

但同時, 爺爺心裡也有疙瘩,他害怕父親真的同上校有那種見不得人的關係 ,誰讓父親跟上校關係那麼鐵呢?而且父親平時很少跟爺爺交流,一個悶葫蘆,爺爺根本不知道父親心裡到底在想什麼,這導致爺爺只能一個人在那裡干著急。

到底是名聲重要?還是人與人之間的誠信和道義重要?

在爺爺看來,上校弄殘了小瞎子自己逃了,卻留下父親承受各種流言蜚語,對父親不公平,對「我們」家也不公平,所以他自私了一下。

他以為沒有人會知道他的告密,卻忘記了這世上是沒有不透風的牆。

「爺爺終於發話,有氣無力,斷斷續續,聲音幽得像死人在留遺言:「我……是……不想讓你……背黑鍋,叫……一家人……被……當賊看,丟人……」 父親倏地彈起身,像炸彈一樣爆開,對爺爺吼叫: 「那黑鍋你還背得起,現在這黑鍋才他媽的背不起!你看著好啦,今後我們一家人都成了人家心頭的畜生、惡棍,保準用口水淹死你!作死你!」

就是這一念之差的決定,爺爺將全家人都推到了懸崖 ,爺爺不敢出門,他的所作所為只能讓父親替他承受著,應了那句「父債子償」,而「我」在學校也成了被孤立的人。

用父親的話就是爺爺作的孽,會把一家人都作死,為了讓「我」可以活,沒多久「我」就被父親送走了。

對於上校的很多秘密其實一直是「我」心頭揮之不去想要去探尋的,因為父親的關係,上校的命運跟「我們」家的命運相互關聯著,父親為了扯開「我」跟家的關聯,也不得不將「我」送走。

「我」一個人飄洋過海來到異國他鄉,經常寫信回去,卻沒有收到任何回應, 「我」靠著想要跟家人團聚的那份意志存活了下來,在等待了整整22年後才終於湊夠了一張回國的機票錢,第一次有機會回到了老家。

心中帶著太多想知道的信息回到了自己的老宅,上校被告密抓回去後是否安好?他私處的秘密到底是什麼?「我」的爺爺、父親、母親、哥哥們,甚至還有那個製造謠言的小瞎子,他們的命運又會是如何?

但是當「我」回到家鄉真的接近真相的時候,「我」卻變得不忍知道。

因為「我」沒想到的是一個秘密可以將那麼強大的上校逼成了瘋子,可成為瘋子的上校反而見人就想袒露自己的秘密。

「曾經他把那地方當罪惡和恥辱,寧願殺人放火也不要人看到,要瞞住,現在他把它當寶貝,見到陌生人就要給人看,現寶一樣的,我想攔都攔不住,攔他就要哭,你說這人已經變成什麼樣了。」

上校雖然瘋了,但是他卻成了自己最想成為的人。

瘋了,上校也就徹底解脫了,他曾經經歷過的一切已經被他自己的大腦給封存, 他留給自己的是一個無憂無慮的未來,也是他最嚮往的生活——活在陽光之下。

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小說以上校身體的秘密為導火線,設下真真假假的迷霧,可每撥開一層就讓人心疼一分,但心疼的同時還會問「為什麼?」現實的真相牽扯著讀者的神經,讓人惋惜。

到底是炮火子彈可怕?還是流言蜚語更可怕? 我想這部小說就很好的詮釋了出來, 所以非常推薦這本《人生海海》給大家,他也讓我們看到了什麼叫「死人不可怕,活人才可怕!

直播一姐薇婭推薦產品從不會超過3分鐘,卻描述了《人生海海》6分鐘之多,僅僅5秒就賣光3萬冊。原價需139.9元,現只需53元,也就一頓飯的價格。包郵到家。

讓我們共讀《人生海海》,感受人生沉浮↓喜歡的朋友可以點下方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麥家時隔八年又一力作:《人生海海》,莫言高度評價,董卿落淚
    「人生海海,潮落之後是潮起,你說那是消磨、笑柄、罪過,但那就是我的英雄主義」。——《人生海海》《人生海海》這本書,麥家寫得很用心,花力氣,十八般武藝都施展出來。《人生海海》記述一個人在時代中穿行纏鬥的一生。在經歷生命種種的無奈、消磨、笑柄與罪過之後,「人生海海」不僅是一句感嘆,還意味著一種英雄主義。既有生命的殘忍,也有時間帶來的仁慈。敢死不是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人生海海》裡,麥家一如既往寫人性,不過這次是用一個更加殘酷的故事。
  • 麥家《人生海海》:難以抹掉的刺字傷疤,映出人性慾望的針芒
    可能有人就要疑惑了,《人生海海》聽起來並不像是諜戰劇啊,沒錯,人生海海是麥家寫諜戰小說出名之後又沉寂八年之後才寫出來的,這部小說跟以往的故事都不太一樣,雖然不是諜戰故事,但是情節依舊扣人心弦。這部小說是麥家獻給父輩跟自己故鄉,更是一本寫給自己的書。
  • 麥家的書《人生海海》:董卿含淚朗誦,一場告別感動了所有時間
    「人生海海」取自閩南方言,意為「人生像大海一樣變幻不定、起落浮沉,但總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麥家對該詞的解讀又深一層:既然每個人都跑不掉、逃不開,那不如去愛上生活。2019年,時隔8年,茅盾文學獎麥家帶著他的新書《人生海海》重新出山。
  • 麥家新作《人生海海》,抨擊人心10句經典,網友:「催淚炸彈」
    人生海海,這是一句閩南語,意思就是說人生複雜多變但又不止,就像遼闊的大海樣廣闊,教人好好生活而不是去死。——《人生海海》第一次真正的認識麥家是在《朗讀者》中,董卿含淚朗誦者他的新書《人生海海》:一年多後,上校母親被一口粥嗆死了,她以嘹亮悲痛的哭聲給老人送終,哭聲就像鴿子的哨音一樣,泣著血,盤在空中,照亮夜空,把村裡所有女人的的淚腺激活,後來送葬,她一手死死扶著棺材,一路灑著同樣泣血奔淚的慟哭,把村裡所有男人的淚腺也激活
  • 諜戰文學之王麥家的轉型力作:《人生海海》究竟是什麼意思?
    看完《人生海海》後,我推翻了過去的幼稚觀點。這本小說源於他的原始風格,但也與過去不同。這個故事仍然具有傳奇色彩,但故事本身並沒有觸及靈魂,而是用這些話語來思考人性。這些話可以帶給人們前進的力量。這是一個嶄新的麥氏家族。
  • 《人生海海》敢死不是勇氣,書中短短17個字,戳中成年人的淚點
    麥家說:「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人生海海》是麥家繼《暗算》榮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沉澱八年後的又一力作,離奇的故事裡藏著讓人嘆息的人生況味,一個人可以僅憑內心的高貴超出時代,願我們都做這樣的人!人生海海,潮落之後是潮起。
  • 《人生海海》:一個男人要走過多少路,才能成為真正的男子漢?
    《人生海海》,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腦海裡不時浮現電影《阿甘正傳》中的女主角珍妮在酒吧中彈唱的畫面。珍妮翻唱的是鮑勃·迪倫的經典歌曲《隨風而逝》, 歌中唱到:一個男人要走過多少路,才能成為真正的男子漢;鴿子要飛躍幾重大海,才能在沙灘上安眠;要多少炮火,才能換來和平;那答案,我的朋友,飄零在風中;答案隨風而逝。感覺這首歌形容的就是《人生海海》中的男主角上校,越讀下去,這種感覺越強烈。
  • 60天賣出60萬冊,莫言高曉松力薦的《人生海海》到底是本什麼書?
    《人生海海》,是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時隔八年的積澱之作,這部作品講述了一個人在時代中穿行纏鬥的一生,離奇的故事裡藏著讓人嘆息的人生況味,既有日常滋生的殘酷,也有時間帶來的仁慈。麥家沉澱了八年,寫了五年,將自己對於人生的感悟和釋懷揉進了一個精彩傳奇的故事之中。
  • 《人生海海》中太監、上校、瘋子哪一個才是真實的英雄?
    《人生海海》這部書現在看的人越來越多,人生不如意、命運捉弄,都想從中找到勇氣。有很多人看哭了,愛上書中那個有血有肉,有光環有奇遇,很悲慘很屈辱的上校。我讀完沒有悲傷,只覺得有些憤恨,是誰讓他成為所謂的英雄?又是誰讓他背負屈辱?命運就像過山車般不靠譜。
  • 讀完《人生海海》哭的不能自已:認清生活的本質後,依然熱愛它
    《人生海海》濃縮最經典10句話,讓你看清生活本質後,依舊熱愛它!· 1.世上沒有如果,只有後果。· 2. 生活不是你活過的樣子,而是你記住的樣子。· 8.沒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才是人生。· 9.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 10.多數人說了一輩子話,只有臨終遺言才有人聽;如果臨終遺言都沒人聽,這人差不多就白活了。
  • 一人一生至少讀一次的《人生海海》,讓董卿含淚誦讀,令莫言驚嘆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出自閩南 語,它的意思是 人生像大海一樣茫然,沒有固定的去向 總是會起起落落,總是有很多不確定因素。麥家以此來命名自己這部時隔八年之後的新作,對其賦予了全新的含義:既然每個人都跑不掉、逃不開,那不如去愛上生活。人這一生的喜怒哀樂都是身邊的親情友情愛情所構成,而親情從我們尚未落地時就已經在生根發芽。
  • 年少不懂《人生海海》,讀懂已是海海人生
    麥家的長篇小說《人生海海》中,作者塑造了一個獨具特色的人物:「我」的爺爺。「我」的爺爺是一個是很能講大道理、又在村中特別有威望的長輩。他拒絕「我」的父親和自己的髮小「上校」來往。他認為上校是一個「不務正業的享樂主義者」。和上校交往,爺爺擔心自己的兒子學壞,丟了自家面子。
  • ——讀《人生海海》
    《人生海海》,麥家時隔八年後的一部新作。不同於《暗算》和《風聲》,這部書講述了一個經歷滄桑的上校,從風光到「敗落」,帶來的一系列人物的人生糾葛。我讀這本書,深有感觸 ,麥家寫的不是一個人的故事,而是人生,是人如何在絕望中去面對人生。
  • 《人生海海》:人生吶,你到底是個啥?是苦難,是救贖,是宿命
    這樣的人生,麥家寫了一個八年,八年的斷更,麥家並沒有封筆,而是我們寫了中國這樣可以一本不算長的長篇歷史小說,人物關係不算十分複雜,時間管理跨度也不算長久,但是的的確確在寫人生。 小說是從敘述者「我」的角度寫的,這與納博科夫的嵌套元敘事非常相似,這無疑是一種很難寫的方式。
  • ...人生海海》北京首發,他的明星朋友們交出了你想不到的「讀後感」
    一周之前,《人生海海》只有包括莫言、高曉松在內的22位讀者讀過。21日的發布會,麥家的朋友們紛紛「提交」了第一批讀後感。《人生海海》發布會陣容董卿讀出小說隱藏的巨大親情「上校」是麥家最渴望的父親形象董卿帶來一本麥家送給她的《人生海海》,裡面做了好多標註。
  • 茅盾文學獎得主佳作《人生海海》,書中十句話,總有一句刻骨銘心
    人生海海,潮落之後是潮起,你說那是消磨,笑柄,罪過,但那就是我的英雄主義。心死了,人反而不會死了,只是活得像一臺機器。報紙上說,人要學會放下,放下是一種饒人的善良,也是饒過自己的智慧。懷疑有時恰恰也會變成一種動力,一種對自己的苛刻,逼迫你更想去尋找,去發現。世上最無情的是老人,其次是有錢人。幸福是養自己心的,不是養人家眼的。
  • 《人生海海》:英雄主義是認識生命後熱愛生活真相
    《人生海海》是麥家八年後的第一部長篇作品。說到麥家,我們可能會會想到著名的電視連續劇《暗算》和獲獎影片《風聲》。這兩部作品是改編自麥家。我們要談談八年後賣家的作品《人生海海》。故事講述了「上校」在這個時代充滿神秘和掙扎的一生,在這個離奇的故事中隱藏著一個生命況味,他既有日常繁衍的殘酷,也有時間帶來的仁慈。
  • 麥家《人生海海》:人生的艱難不在於生存本身,而在於人性的複雜
    人生快樂哪裡找呢?信仰裡有快樂,修行中有快樂,服務裡有快樂,靜心中有快樂。《人生海海》,是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老師的又一力作,獲得2019年度豆瓣書單中國文學小說類第一名。莫言說它的迷人之處就在於它能把不存在的人物寫得仿佛是我們的朋友,高曉松盛讚說它是麥加老師跨越了自己的一座高峰,董卿說如果用一句詩來形容我讀完的感受,那就是「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 《人生海海》看完哭到不能自己,書中短短17個字,直戳成年人的心
    諜戰之父麥家,告別諜戰作品在《朗讀者》節目上,董卿曾含淚推薦了一個作家的作品,麥家和他的新作《人生海海》。人和人之間是不一樣的,有些人說的話是口水做的,有些人的話是血水做的。沉寂八年,重新面對過往,再出《人生海海》麥家曾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過:「一輩子總要有本關於故鄉的書,一方面是對自己童年的紀念,另一方面,也是和故鄉的一次和解。麥家沉寂了八年,回首、頓悟、釋然,最終寫就了《人生海海》這本書。
  • 茅盾文學獎新作《人生海海》,看完不禁淚目,一生至少讀一次
    茅盾文學獎新作《人生海海》,看完不禁淚目,一生至少讀一次人生海海是閩南話,是形容人生複雜多變但又不止這意思,它的意思像大海一樣寬廣,但總是教人好好活而不是去死的意思。《人生海海》是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麥家在時隔8年之後的首部長篇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