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中太監、上校、瘋子哪一個才是真實的英雄?

2020-12-05 榮榮家庭關係教育

《人生海海》這部書現在看的人越來越多,人生不如意、命運捉弄,都想從中找到勇氣。有很多人看哭了,愛上書中那個有血有肉,有光環有奇遇,很悲慘很屈辱的上校。

我讀完沒有悲傷,只覺得有些憤恨,是誰讓他成為所謂的英雄?又是誰讓他背負屈辱?命運就像過山車般不靠譜。但上校從始至終做的都是自己,並無他想,所有的傳奇、名聲都來自周邊人,來自歷史的態度轉變。

上校,本不該承受這麼多......

太監

麥家小說裡,常常是有第一視角「我」出現的,但大多是個故事的旁聽者和記錄者。而這一步《人生海海》,我卻參與其中,是一個故事的見證者,也是一個當事者。

前半部分「我」是個孩子,更多是一個旁觀者,爺爺的灌輸,爸爸的態度,村民、同學的以訛傳訛。「我」代表大多數村民,對上校的特立獨行充滿了好奇,最好奇的是,「太監」到底是不是真的太監。

爺爺講:綽號是人臉上的疤,難看。

「太監」是外號,是對個人的嘲笑,每到夏天,村民們都盯著他的私處偷偷地看,也看不出什麼名堂,當事者閉口不語,只得事實變了味道。

爺爺代表落後的村中老者,代表著家族的權威,爺爺的價值觀就是家規,就是戒律。而爺爺的價值觀又來自村裡主流價值觀。

所以會有爺爺開始對「上校」的冷嘲熱諷,而後默許兒子和孫子去「上校」家交往,到最後恐懼村裡閒話誤會兒子被說成「雞姦犯」而告發上校,形勢造人人造孽。爺爺看似雲淡風輕,看透世態炎涼的智慧老人,一生也不過為了在村中的「聲譽」,為了子孫的聲譽而過活。

爺爺的態度觀點,影響了童年「我」對這樣一個人物的認知。當帶著有色眼睛看待人和事,世界就真的變了顏色,太監的家像鬼屋,充滿了好奇和恐懼。

直到親眼所見上校救了小爺爺,第一次直視他明亮的眼睛,「我」的觀念發生了改變,覺得像英雄,即便如此,還是充滿了好奇,是否少了東西。

「太監」雖然出自這個小山村,卻憑藉聰明才智參軍後做了軍醫,經歷過無數次戰爭,救人無數,按理說是個英雄人物,榮歸故裡。然而,歸鄉後卻遭到輿論擠壓成為極端分子。

這和麥家的童年故鄉有很大關係,麥家來自江南的一個村子,父親被判右派時,他的世界被村子裡的輿論淹沒了。就像《人生海海》的故事起落,很多時候來自這個村子裡「我」孩子的視角,不理解世界的規則,帶著許多不解地走上人生之路。

上校

「上校」是太監的另一個外號,是英雄的象徵。作為特工,他潛伏日佔區,足智多謀;作為軍醫,他救人無數,包括共產黨一位大領導,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榮立一等功……

這是他的豐功偉績,打造了人生的光輝,是他人格、智慧發揮的光芒。然而,在封閉的小山村,信息閉塞人言可畏,叫他「上校」的始終是少數,大多還是叫他「太監」。

上校的英雄形象,在歷史動蕩下,也變得撲朔迷離。為了救貓,他回到村子被批鬥、被辱罵踢打都無所畏懼。然而,上校小肚皮上的字,大大小小,一個紅色的箭頭,小瞎子偷窺後告知天下,從此發生了命運的調轉,引起了所有人,包括讀者的好奇之心。

難以抹掉的刺字傷疤,聲聲刺耳,步步驚心,像冰封的雪在被刀割,被錘擊。那是他的屈辱,是無法解釋清楚的「罪狀」。

刻在上校最隱私處的這些字,像《紅字》裡的海絲特,紅色是罪的象徵。源於《聖經·啟示錄》紅色是負罪的靈魂,也可以是火刑的隱喻。也暗示著,上校的後半生,將苦難、鮮血、精神甚至生命都將為此付出代價。

這樣的突發性是秘密在讀者中產生較大的懸念和反差。使讀者期待地猜測那字的內容,也與實際發生的「我」的一家因此背負的慘痛代價,以此審視道德評價和諷刺的效果。

麥家的一貫筆法,塑造的人物離奇命運,他們擁有奇高的智慧和善心,但經常遭到命運的捉弄,走向毀滅。然而,只是戲劇手法嗎?人生原本小說來的真實,跌宕起伏。

瘋子

上校最終瘋了,但沒人給他起第三個外號「瘋子」,經歷了半世的波折,人們最終會明白上校是個真正的英雄。被他救過的人,比比皆是,他明亮的眼睛和爽朗的笑聲,騙不了人。

他的精神聖潔而機敏,因為有人揭了這塊說不清的「傷疤」,瘋掉了。讀者為之惋惜之時,麥家給了他最好的安排,既然無法改變史實和字,就讓他回到七歲的小孩的童真世界裡吧,那裡沒有傷害,沒有英雄,沒有傷害。

與之對比,「我」家的爺爺上吊,父親疑神疑鬼,兄弟分崩離析,「我」遠遊他鄉,不敢回歸家。難道這不是一種道德上的負罪嗎?

麥家的童年纏繞了他的一生,他寫盡了神人妙事,唯獨沒有觸及自己的故事。《人生海海》裡涉及的童年和故土,他對童年的一種精神鏡像。

他在父親被判右派時,受盡了同村人異樣的對待,老師和同學的排擠,那份孤獨,逼著他離開了故鄉。而當他如今五十多歲,心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過得去,終究要去尋求一種方式得以和解,否則那便是無盡的苦海。

上校瘋了,也是一種精神上的自我防衛。而麥家選擇的出口,是寫作小說:

「我想通過這次寫作,和我的童年、故鄉,包括和我已經走了的父親達成一種和解,更重要的是,跟我自己達成一種和解。」

完美的英雄?還是現實的強者?

麥家說:「我想寫的是在絕望中誕生的幸運,在艱苦中卓絕的道德,我要另立山頭,回到童年,回到故鄉,去破譯人心和人性的密碼。」

上校跌宕起伏的傳奇一生,充滿了讚譽與屈辱,冒著生命危險的革命事業,身上無法磨滅的恥辱烙印,讓他受到非議與討伐。

英雄變成了流氓和叛國賊,只存在與臆想和猜測下。英雄就該時刻昂起頭顱,一身正氣,消除一切人性的過失與犧牲嗎?

我們最熟悉的羅曼 ·羅蘭的金句:「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便是注視世界的真面目——並且愛世界」,出自《米開朗基羅傳》的序言。

在寫《米開朗基羅傳》的時候,羅曼 ·羅蘭似乎對英雄主義有個更深的理解,他在這本書中說:

「我沒有給那些高不可攀的英雄們建立紀念碑。我憎恨理想主義,因為它膽怯地迴避生活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弱點。」

這些英雄在生前,遭受著宗教、政治、社會、乃至家人朋友的怠慢和誤解,他們每一個人在克服多種身體疾病的反覆,和精神痛疾的折磨,痛苦和弱點可以說是千瘡百孔,然而,即便如此,他們卻能夠用一種執念去堅持自己的人生理念,並以此抵抗一切壓迫。

麥家描寫的上校,是他心中的英雄,然而人們用一塊蓋布把他跌入的整個痛苦深淵罩上。這是誤解,是扭曲。英雄主義就是看到世界的本來面貌,熱愛這個世界。真實高於一切!

英雄背後的「成為英雄」的過程更值得人們去細品斟酌,這才是傳記和他們的作品帶給後人的意義。甚至用幸福作為代價答應給他們真實,給他們勇敢的真實,並用真實這把刀子去雕刻不朽的心靈。

如果可以,也許不該稱讚他們是完美的英雄,也許成為現實中的強者,更能包容萬物。

作者介紹:榮榮每本書都認真讀過,寫書評,推薦好書!歡迎關注~@榮榮家庭關係教育

相關焦點

  • 麥家《人生海海》:難以抹掉的刺字傷疤,映出人性慾望的針芒
    《人生海海》中的上校其實就是麥家自己在《人生海海》中,主要是描寫鄉土文化,帶著濃厚的鄉土氣息,文字中還摻雜著一股自由的味道,語言更鮮活,更具有生命力。故事中的上校就是來自一個最普通的村子,這個村子就好像是麥家小時候生活的村子一樣,上校好像就是麥家自己。
  • 麥家時隔8年的力作《人生海海》:打倒英雄的不是炮火,而是流言
    麥家時隔8年的力作《人生海海》:打倒英雄的不是炮火,而是流言麥家 ,有很多作品如《解密》、《暗算》、《風聲》、《 聽風者 》......這些一度在影視圈很紅, 說真的,我一部都沒有看過,因為我本身對這類題材並不感興趣 ,所以我僅僅知道這些作品在拍成電視電影後很受一部分人追捧。
  • 《人生海海》:人生就像大海,潮起潮落
    《人生海海》這本書描述了人性的善與惡,人性的複雜一面,讓我們一起踐行此書。《人生海海》一、人性善全村人喜歡在背後議論上校,發生在上校身上的事,成了村裡人茶餘飯後的談資,其中人們更在意上校是否是真的「太監」,在別人眼裡太監有些古怪,他從來不出工,從來不幹農活,天天空在家裡看報紙,嗑瓜子
  • 讀完茅盾文學獎新作《人生海海》方懂: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
    讀完茅盾文學獎新作《人生海海》,才讀懂《活著》這本書,這兩本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書,讓我對於「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有了更深刻的認知。《人生海海》有關尊嚴、愛情、忠誠,最後歸於一句「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
  • 眾生芸芸,海海人生
    眾生芸芸,海海人生--讀《人生海海》有感李 宏剛剛結束了麥家《人生海海》的閱讀,感受頗深,十分值得回味和讚嘆,書中鮮明的人物、清晰的脈絡、跌巖的情節、起伏的人生都給人以感動,久違的感動,我已經很久沒有為哪本書中的人物如此感動過了,就像烙在心上的印痕,
  • 《人生海海》:英雄主義是認識生命後熱愛生活真相
    《人生海海》是麥家八年後的第一部長篇作品。說到麥家,我們可能會會想到著名的電視連續劇《暗算》和獲獎影片《風聲》。這兩部作品是改編自麥家。我們要談談八年後賣家的作品《人生海海》。故事講述了「上校」在這個時代充滿神秘和掙扎的一生,在這個離奇的故事中隱藏著一個生命況味,他既有日常繁衍的殘酷,也有時間帶來的仁慈。
  • 《人生海海》-拼了命走過卻沒有痕跡,潮落之後一定有潮起
    人生是不斷循環的過程,人生海海何必在意一時浮沉。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人生原本就像海一般廣闊無邊,充滿誘惑也充滿疑惑:但就像潮水隨時會產生新的行進,潮落之後必會有潮起。三天,看完了麥家的《人生海海》,看得我真是五味雜陳百感交集,知道麥家,是通過電影《風聲》與電視劇《暗算》,而看他的書,這是第一本,因為有了電影與電視劇的鋪墊,所以個人單純地認為,他只是一個寫諜戰故事的作家,沒有想到他的這本《人生海海》,卻沒有一絲諜戰的詭秘,有的只是一個筆者,對人生、對苦難、對生活的真實感悟。
  • 《人生海海》- 拼了命走過卻沒有痕跡,潮落之後一定有潮起
    他不知道以前的上校是否會再回來,也不知道現在的上校接下來會怎麼樣。從懵懂 – 認知 – 迷惘 – 認識。人生是不斷循環的過程,人生海海何必在意一時浮沉。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三天,看完了麥家的《人生海海》,看得我真是五味雜陳百感交集,知道麥家,是通過電影《風聲》與電視劇《暗算》,而看他的書,這是第一本,因為有了電影與電視劇的鋪墊,所以個人單純地認為,他只是一個寫諜戰故事的作家,沒有想到他的這本《人生海海》,卻沒有一絲諜戰的詭秘,有的只是一個筆者,對人生、對苦難、對生活的真實感悟。
  • 年少不懂《人生海海》,讀懂已是海海人生
    麥家的長篇小說《人生海海》中,作者塑造了一個獨具特色的人物:「我」的爺爺。「我」的爺爺是一個是很能講大道理、又在村中特別有威望的長輩。他拒絕「我」的父親和自己的髮小「上校」來往。他認為上校是一個「不務正業的享樂主義者」。和上校交往,爺爺擔心自己的兒子學壞,丟了自家面子。
  • 諜戰文學之王麥家的轉型力作:《人生海海》究竟是什麼意思?
    看完《人生海海》後,我推翻了過去的幼稚觀點。這本小說源於他的原始風格,但也與過去不同。這個故事仍然具有傳奇色彩,但故事本身並沒有觸及靈魂,而是用這些話語來思考人性。這些話可以帶給人們前進的力量。這是一個嶄新的麥氏家族。
  • 《人生海海》敢死不是勇氣,書中短短17個字,戳中成年人的淚點
    麥家說:「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人生海海》是麥家繼《暗算》榮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沉澱八年後的又一力作,離奇的故事裡藏著讓人嘆息的人生況味,一個人可以僅憑內心的高貴超出時代,願我們都做這樣的人!人生海海,潮落之後是潮起。
  • 沒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才是人生——《人生海海》
    什麼是人生海海?這是一句閩南語,告訴人們人生本就複雜多變,比起死去,活著其實要承受的更多,也需要更大的勇氣。作者用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情節處理,吸引著我們讀完一整個故事,回看一整個人生,想到一堆道理。我更喜歡寫實的人物傳記,想要從中學到一些經驗什麼的,但是這本小說真的愛了,讀著讀著,我也像大家一樣好奇「太監」到底是不是真的太監。到後來,我哭了,哭了好幾回。我本來不是一個愛哭的人,但是讀到那個情節上,我就是哭了。總覺得文字能這樣深入人心,也是作者用心了的。
  • 《人生海海》:人生如潮起潮落,要勇敢活出生命的意義
    其實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上校母親不貪財,這反而使她自己活得自在,不用擔驚受怕。正如《人生海海》中所說「值錢的東西像好看的女人,是禍水呢,殺人越貨,謀財害命,要的就是這些玩意。家裡有一箱金子,一群惡鬼壞蛋盯著、念著,哪個人睡著著?何況她一個寡婦。」上校母親的行為不僅讓她自己更安全,她後來活到壽終正寢,同時也對上校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 《人生海海》:一個男人要走過多少路,才能成為真正的男子漢?
    珍妮翻唱的是鮑勃·迪倫的經典歌曲《隨風而逝》, 歌中唱到:一個男人要走過多少路,才能成為真正的男子漢;鴿子要飛躍幾重大海,才能在沙灘上安眠;要多少炮火,才能換來和平;那答案,我的朋友,飄零在風中;答案隨風而逝。感覺這首歌形容的就是《人生海海》中的男主角上校,越讀下去,這種感覺越強烈。
  • 麥家《人生海海》:人生的艱難不在於生存本身,而在於人性的複雜
    人生快樂哪裡找呢?信仰裡有快樂,修行中有快樂,服務裡有快樂,靜心中有快樂。《人生海海》,是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老師的又一力作,獲得2019年度豆瓣書單中國文學小說類第一名。莫言說它的迷人之處就在於它能把不存在的人物寫得仿佛是我們的朋友,高曉松盛讚說它是麥加老師跨越了自己的一座高峰,董卿說如果用一句詩來形容我讀完的感受,那就是「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 《人生海海》:人生吶,你到底是個啥?是苦難,是救贖,是宿命
    《人生海海》裡上校來說無疑是中國一號進行人物,從某種社會意義上這本書就圍繞著他的一生發展展開的,上校本名蔣正南,他既是「上校」,也是「太監」,村裡人都是喜歡可以給人起綽號,似乎我們沒有一個綽號研究顯得這人沒斤兩,就不重要了,也就導致不完整。而上校獨佔了倆,可見他的人生問題至少有兩面。但是對於人生又何止兩面呢?
  • ...人生海海》北京首發,他的明星朋友們交出了你想不到的「讀後感」
    回到《人生海海》中,麥家說,在小說的第一、第二部分中,爺爺說的很多話,全都是麥家挖空心思想出來的,有的甚至經歷了長達四五十年的時間積累。「有一句話,我一直想放在爺爺這裡說,但是書中始終沒有找到位置。我今天說給大家聽,我曾經在部隊呆過,那是一個很神聖的一個職業,我的師傅帶我的時候送我一句話,他說:『人生要做小,才能做大。
  • 《人生海海》一句話,戳中了無數人的痛點,看後已是淚流滿面
    小說中講述了一個渾身是謎的「上校」在時代中穿行纏鬥的一生,離奇的故事裡藏著讓人嘆息的人生況味,既有日常滋生的殘酷,也有時間帶來的仁慈。有人說初看這本書時,有人看到了書中的殘酷,也有人看到了父愛的偉大,不管是人性的冷峻,還是多麼的悲哀。
  • 《人生海海》有一句話,戳中了無數人的痛點,看後已是淚流滿面
    小說中講述了一個渾身是謎的「上校」在時代中穿行纏鬥的一生,離奇的故事裡藏著讓人嘆息的人生況味,既有日常滋生的殘酷,也有時間帶來的仁慈。有人說初看這本書時,有人看到了書中的殘酷,也有人看到了父愛的偉大,不管是人性的冷峻,還是多麼的悲哀。但是我們也在書中也看到了血濃於水的親情還有朋友之間一起,以及遠勝手足的特殊情感。閱歷了無數如登險峰,看似無路的蜿蜒曲折後。
  • 麥家時隔八年又一力作:《人生海海》,莫言高度評價,董卿落淚
    《人生海海》記述一個人在時代中穿行纏鬥的一生。在經歷生命種種的無奈、消磨、笑柄與罪過之後,「人生海海」不僅是一句感嘆,還意味著一種英雄主義。既有生命的殘忍,也有時間帶來的仁慈。敢死不是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人生海海》裡,麥家一如既往寫人性,不過這次是用一個更加殘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