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花了一周左右時間讀完了麥家的《人生海海》,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腦海裡不時浮現電影《阿甘正傳》中的女主角珍妮在酒吧中彈唱的畫面。
珍妮翻唱的是鮑勃·迪倫的經典歌曲《隨風而逝》, 歌中唱到:一個男人要走過多少路,才能成為真正的男子漢;鴿子要飛躍幾重大海,才能在沙灘上安眠;要多少炮火,才能換來和平;那答案,我的朋友,飄零在風中;答案隨風而逝。
感覺這首歌形容的就是《人生海海》中的男主角上校,越讀下去,這種感覺越強烈。
一個男人要走過多少路,才能成為真正的男子漢?來看看麥家給出的答案。
麥家
上校的流淚
作者在《人生海海》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男人,有一輩子嘴邊掛著女人的老保長,有為了家族名譽出賣別人的爺爺,有沉默寡言卻為人正直的父親,還有因背負家族恥辱而出走半生的"我",以及表哥、小瞎子等許多的配角,但在這部男人戲中挑大梁的無疑是上校。
麥家被稱為"中國諜戰小說之父",曾以《暗算》榮獲茅盾文學獎,創作多部諜戰小說的經歷,讓麥家懂得如何吊足讀者的胃口。
麥家筆下的上校,出場時是別人眼中的怪人,更是個奇人,關於他的傳聞很多,每個人都對他十分好奇,很想弄清楚傳聞是真是假。
"我"的父親是上校最好的朋友,因此"我"幼年時經常跟隨父親去上校家裡吃肉解饞,酒足飯飽之後,上校喜歡講述他過往的人生經歷。不過,"我"和其他人真正好奇的事情,上校卻從來不說,他只說自己想說的事情。
隨著回憶往事,亦正亦邪的上校,人物形象開始逐漸明朗起來,他當兵時殺過不少人,後來當軍醫也救過許多人,他當過軍統特工,也曾奔赴抗美援朝戰場救死扶傷。
上校是所有男人都夢想成為的那種人,他是個實實在在的硬漢,但又有著鐵漢柔情的一面,而在上校所有的人生經歷裡,最打動我的要數他的兩次流淚。
第一次流淚
上校當軍統特工時曾被手下人出賣,他被俘後關押在湖州長興山的一個戰俘營裡,和四五百人一起挖煤。
某次山體塌方,一百多人被堵在了坑道裡,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自己躲過了一劫,但兩個兒子卻被一同困在了坑道裡,這簡直要了當爹的命。
由於塌方面積太大,一連挖了十多天都挖不通,後來營頭放棄了營救,但這個父親卻不肯放棄,他白天被押去做工,夜裡一個人來挖塌方。所有人都勸他,挖出來也是死人,可他聽不進去,日夜操勞再加上精神打擊,一個壯漢很快被生活的苦難壓榨得燈枯油盡。
不久後的一天晚上,這個父親死在了坑道裡距離塌方還有幾十米的彎道處,他死去時仍保持著向前爬行的姿勢,幾十米的坑道都是他爬的手印子,吐的飯菜,他努力想離兩個兒子更近一些。
這一幕恰好被去給人包紮傷口的上校看到了,他想安葬這個悲情父親,但抱起他的屍體後發現輕飄飄的,體重比自己想像中的還要輕許多。
上校說:我本來是鼓足力氣抱他的,反而被這個輕壓垮了,哭了。我前半輩子都在跟死人打交道,戰場上手術臺上死人見得多,從沒哪個人的死讓我這麼傷心。我一路抱著他都在哭,葬他時也在哭,哭得喘不過氣來,現在想起來都難過。
軍統特工說白了就是"國民黨特務",這是一個聽到就令人腦海中自動加引號的稱呼,但這個故事足以令人對上校改觀。
身為一個在刀尖上舔血的人,上校還有悲憫之心,能為人間疾苦流淚,說明他身上還保留著十足的人性,沒有成為麻木不仁的殺人機器,而傳聞上校因為不願殺人而轉行做軍醫的經歷也令人更加信服。
第二次流淚
上校是個硬漢,他第一次落淚是同情礦工父子的悲慘遭遇,而第二次落淚是為自己養的兩隻貓。
上校與"我"父親年紀相當,"我"父親已經有四個孩子了,可是上校還是孑然一身,他與年邁的母親相依為命,家裡養了一黑一白兩隻貓。
這兩隻貓養尊處優,吃得比人還要好,上校把它們當成自己的孩子看待。
在特殊的歲月裡,上校預感到自己在劫難逃,他提前離開村子去避難,但兩隻貓卻無法帶走,上校把兩隻貓託付給"我"父親照顧,心術不正的小瞎子上午捉了兩隻貓,下午上校便乖乖回到了村裡。
上校被帶上高帽拖著遊街,被吊起來打,身上到處都是傷,他沒有叫過一聲苦,沒有討過一聲饒,但看到兩隻貓被關在柴屋裡,渾身上下都是煤灰的可憐相,上校哭了,涕淚橫流。
人無情才能無敵,有情就有弱點,有弱點就存在被人拿捏的地方,這兩隻貓便是上校致命的弱點。
上校的發瘋
關於上校的傳聞很多,其中最引人矚目的當屬他年輕時睡過許多女人,可後來聽說在戰場上受傷後成了太監,誰都好奇上校是不是太監,誰都想弄明白他究竟是不是太監。
西方有句諺語叫做"好奇害死貓",是指傳說中貓有九條命,不會輕易死去的,但最後貓恰恰是死於自己的好奇心。
在上校的故事裡,好奇心沒有害死貓,卻害慘了小瞎子,也搭上了上校的後半生。
上校以放過兩隻貓為交換條件,接受小瞎子的審問,可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子根本不是老江湖的對手,小瞎子想知道的事情一句也沒問出來,反而被上校耍得團團轉,小瞎子鬼主意多,明的不行來暗的。
小瞎子提前動了手腳,趁上校洗澡時,他和另外兩個人突然拉開了燈,他們發現上校是健全的男人,同時還發現了另外一個秘密,上校的小腹上刺著字,儘管有些繁體字小瞎子不認得,時間太短也沒看清具體是什麼字,但這還是給小瞎子招來了殺身之禍。
第二天,人們發現上校逃跑了,同時還發現小瞎子的舌頭被割掉了小半截,割得很整齊還縫了針,同時小瞎子的手筋也被人切斷了,切的位置恰到好處,誰都知道這是上校所為,目的是留下小瞎子一條命,但不讓他把看到的事情說出去。
小瞎子從此過上了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他恨透了上校。小瞎子被割了舌頭但還是能含糊不清的說話,他的手不能寫字但腳卻能歪七扭八地劃拉幾個字,小瞎子到處散布謠言,說上校是jijian犯,這一來將矛頭直指和上校親如兄弟的"我"父親。
流言幾乎要了爺爺的命,而老保長知道爺爺得的是心病,他為了救爺爺說出了上校的秘密。
上校曾經為了竊取情報而甘心淪為日本女人和女漢奸的玩物,他小腹上被刺了字,還刻上了女漢奸的名字,這成了上校一生的恥辱,因為怕被人發現,甚至不敢娶妻成家。
爺爺祛除疑心病後撿回了一條命,但一家人還是受流言困擾,爺爺發現父親暗中與上校聯絡,他委託三姑跟蹤父親,摸清了上校的落腳點後,爺爺出於私心出賣了他。
上校被抓了回來,公開宣判時,小瞎子的父親瞎佬提議"把他褲子扒下來讓我們看一看",為了守住自己的秘密,上校被活活逼瘋了。
上校在抱起那個礦工父親的屍體時,曾說自己"被這個輕壓垮了",而這一次他被自己小腹上輕飄飄的幾行字壓垮了,上校雖然沒有流淚,但是他心裡在流著血。
上校被逼瘋絕不是因為他脆弱,而是因為他堅強得太久了,被關押在戰俘營裡挖煤,被投入監獄裡嚴刑拷打,多少次在戰場上出生入死,這些都沒有把這位硬漢打垮,但是那幾行字卻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顆稻草"。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曾提到過一個觀點"時代決定命運",其實這只是一個表面上的命題,真正操縱時代的還是人,具體說是人性。
與其說上校是被時代逼瘋的,不如說他是被人性的陰暗面逼瘋的,由此可見,《人生海海》歸根結底是一部講述人性的文學作品。
寫在最後
在我看來,閱讀《人生海海》這本書,有必要結合作者麥家的人生經歷來看。
麥家小時候因為出身不好而在學校遭受欺凌和歧視,父親本身自身難保而又脾氣暴躁,麥家很難從父親那裡得到安慰,有時候還會成為他的出氣筒。
麥家後來借上學逃離了原生家庭,他和父親冷戰了20多年,直到父親去世前幾個月,他們才達成了和解。
《人生海海》可以理解為麥家獻給父親的書,談到這本書的創作時,麥家說:我想我父親不可能重新彌補對我的愛,我也不可能把我曾經失敗的角色重新彌補好,正因為這些東西,我才在小說裡父子情深方面下了非常大的真心。
小說中出現了多個父親的角色,但似乎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接近完美的有兩個,一個是那個死去的礦工,他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孩子的愛,另一個是上校,他是每一個人都渴望擁有的父親,但遺憾的是他從來沒有成為過父親。
雖然上校最後精神失常,智力只相當於七八歲的孩子,但沒有人會看輕他。上校的前半生活出了別人幾輩子的精彩,而他的後半生,在愛人林阿姨的陪伴下過起了畫畫和養蠶的簡單生活。
比起以前那種因背負秘密而忍辱偷生的日子,這無疑是一種解脫,而在這種狀態下,上校活了將近一個世紀。
一個男人要走過多少路,才能成為真正的男子漢?答案就在上校蔣正南的人生裡。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人生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