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動物白鵜鶘被困雪山無魚改吃素(組圖)

2020-12-02 手機鳳凰網

士兵們四天給它洗一澡

戰士和鵜鶘在一起

亞心網訊 (本網記者範瓊燕 通信員向文軍) 一隻國家珍稀動物白鵜鶘在穿越崑崙山向南遷徙途中被獵槍打傷,幸被某通信連官兵救下。然而,兩個月後,大雪封山後,白鵜鶘的食物——魚沒有了,它該何去何從,官兵們愁上心頭。

救下「大嘴」鳥

今年10月10日,駐守在海拔4000米以上阿里雪域高原的某通信連士官趙衝和李欣罡在離營區40米處發現了一隻大鳥。

大鳥約有1米高,嘴巴足有30釐米長,趙衝所在的營區空氣稀薄、植被稀少、平日裡難覓鳥雀蹤影,能見到一隻這麼大的鳥,兩人都覺得非常奇怪。大鳥撲騰翅膀的瞬間,趙衝和李欣罡發現,鳥的翅膀和腿上鮮血直流,兩人當即決定把大鳥帶回營區。

通信連連長馬強雖然沒有見過這種大鳥,但他還是叮囑連隊衛生員周麟檢查大鳥的傷情。

手術時,4名官兵負責按著鳥的大嘴和翅膀。周麟從大鳥的多處傷口中取出了四片金屬碎片。

連隊裡沒有人見過這種鳥,誰也不知道它吃什麼。有戰士建議丟只蝦試試,大鳥毫不猶豫地笑納了,再拿魚試試,大鳥也一點都不客氣。大鳥食量驚人,一天能吃四條2公斤左右的大魚,不到一個星期,大鳥就把連隊裡面的魚都吃完了。

指導員趙正飛告訴記者:「自從來了這位尊貴的客人——大鳥,連隊裡就很少吃魚了,都省下來餵它了,就這樣還不能滿足它。」

相關焦點

  • 國家保護動物鵜鶘空降上海大學!其實,上海動物園內也有不少國「保...
    國家保護動物鵜鶘空降上海大學!>在上海動物園中就能看見鵜鶘這些鳥中「二哈」的身份並不簡單它們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目前,中國有3種鵜鶘,分別是白鵜鶘、斑嘴鵜鶘與卷羽鵜鶘。除了傻乎乎的鵜鶘上海動物園內還有不少國「保」呢↓↓↓大熊貓
  • 美麗白鵜鶘 - 海口日報數字報·海口網
    本報1月15日訊(記者鄺曉霞 特約記者劉偉)近日,一群白色的大鳥「做客」龍華區龍泉鎮美仁坡村的一處魚塘,經辨認,這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鵜鶘,共7隻。為跟蹤保護這群難得一見的「稀客」,龍泉鎮美仁坡村專門成立護鳥隊,一日多巡。    美仁坡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吳嶽軍介紹,美仁坡轄區內溼地資源較為豐富,生態環境優良,能夠吸引白鵜鶘來此安家,村民們十分驚喜。
  • 十堰賽武當發現珍稀動物中華鼯鼠(高清組圖)
    原標題:十堰賽武當發現珍稀動物中華鼯鼠(高清組圖) 十堰賽武當發現珍稀動物中華鼯鼠 (中廣網發 葉桓 攝)  在十堰賽武當金頂,筆者一行三人發現並拍攝到了珍稀動物中華鼯鼠。早就聽說十堰賽武當多次出現過珍稀動物中華鼯鼠,只是很少有人到他的影像。
  • 動物界的廣東人鵜鶘:「只要能吞下,沒有我們不敢吃的」
    如果鵜鶘針對的僅僅是動物也就算了,它們居然還把主意打到人類身上,看到小朋友就想嘗嘗可不可口。不僅是小孩,就連大人也不放過。儘管它們的嘴巴非常大,但它們顯然是沒掂量掂量自己有幾斤幾兩,人類沒吃掉它們就算不錯了,它們居然還想把人類吞入口中。
  • 全球最恐怖 最罕見的動物(組圖)
    全球最恐怖最罕見的動物(組圖)【白鯨】是一種生活於北極地區海域的鯨類動物,通體雪白,生性溫和,現存數量約10萬頭,十分珍稀。上一頁 下一頁原標題:絕對沒見過!全球最恐怖最罕見的動物(組圖)【吸血鬼魚】這種半透明的小魚只有17毫米長,屬於鯉科,這一科的魚大多都是淡水魚,如鯉魚。這條【吸血鬼魚】會被正式宣布為一個新的物種。倫敦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動物學家拉爾夫·布裡茨博士為這一發現感到高興,他說:"這條魚是近10多年來發現的最令人驚奇的脊椎動物。」
  • 組圖:快船勝鵜鶘倫納德內線拋投泡椒外線發炮
    組圖:快船勝鵜鶘倫納德內線拋投泡椒外線發炮 北京時間1月14日,2020-21賽季
  • 【rlyl物種說】今日--卷羽鵜鶘(Dalmatian pelican)
    卷羽鵜鶘,是分布於歐洲東南部、非洲北部和亞洲東部一帶的沼澤及淺水湖的一種鵜鶘。它們的外形特點是頸上羽毛是捲曲的、腳呈灰色及羽毛呈灰色的。它們飛行時的姿態很優美,將頸昂起像鷺科,喜群居和遊泳,但不會潛水。以魚為主食。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無危(LC)
  • 懷胎十六月,華東唯一白犀牛寶寶誕生杭城(組圖)
    懷胎十六月,華東唯一白犀牛寶寶誕生杭城(組圖) 發布時間:2016-05-03 14:38:03 星期二  來源:杭州網 最近,杭州野生動物世界發生了件大喜事!4月25日,12歲的白犀牛妞妞,順利誕下一頭雄性小白犀。小白犀重40公斤左右,憨態可掬,十分可愛。這可是近八年來,杭州野生動物世界誕生的第一隻白犀牛寶寶!而這次又創下了華東地區八年來首次白犀牛寶寶誕生的記錄。為什麼這麼說呢?原來八年前,杭州野生動物世界也曾誕下一隻小白犀牛,名字叫犇犇,填補了當時華東地區白犀牛寶寶誕生的空白。
  • 鵜鶘鳥與龍魚
    故事發生在煙雨濛濛的午後,一隻鵜鶘鳥昂著那隻萬物皆可吞的大嘴,呆萌的出現在畫面裡。而一條龍魚此刻正在經歷一場劫難,它馬上要靈魂出竅了,雖然壽命很長但是也到了投胎的時候了,其實也不算劫難,這是一段感情的糾纏的開始。
  • 澳大利亞數隻鵜鶘同時張喙接受雨水"洗禮"(組圖)
    澳大利亞數隻鵜鶘同時張喙接受雨水"洗禮"(組圖) 2008年10月16日 15:31 來源:國際在線 發表評論 澳洲數隻鵜鶘同時張開喙接雨水   近日澳大利亞雪梨新南威爾斯州普降小雨,這讓一群年幼的鵜鶘欣喜若狂,它們紛紛張口大嘴,享受雨水的「洗禮」。
  • 鳥界嘴欠小能手:鵜鶘,嘴大卻幹著缺心眼的事!一文了解鵜鶘生活
    )美洲鵜鶘(Pelecanus erythrorhynchos)白鵜鶘(Pelecanus onocrotalus)我們國家並不是鵜鶘的主要棲息地,目前分布著3種鵜鶘,分別是:白鵜鶘(動物園標註可能是大白鵜鶘
  • 符號鵜鶘意義和鵜鶘象徵性,那些不為人知的神奇面紗
    像鵜鶘一樣。讓自己處於有利位置,並觀察自己的資源。抓住你最大的,最好的抓住,然後無所畏懼!此外,花時間與社區中的人建立健康的關係,目標是為團隊建立合作福利。這就是鵜鶘的作用,或者至少是白鵜鶘。這些鳥是集體漁民。他們作為一個團體聚集在一起,通過在水面上敲打翅膀將魚一起捕食,將魚移到另一側的地表水中,另一組鵜鶘在那裡等待舀起魚袋。可以肯定的是,鵜鶘象徵著集體努力,以識別和捕獲資源。
  • 公平大湖自然保護區——珍稀水鳥黑臉琵鷺和卷羽鵜鶘的棲息地
    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以黑臉琵鷺、卷羽鵜鶘等為代表的具有國際重要意義的珍稀水鳥及其棲息地。氣候溫和溼潤,日照時間長,雨量充沛,境內河流縱橫,溼地種類多,有天然近海及海岸溼地、河流溼地、人工湖泊溼地、沼澤和沼澤化草甸,且溼地水產豐富,沿海灘涂水面和內陸水域水質肥沃,浮遊生物含量高。
  • 這奇葩的魚,真的不是鵜鶘變的嗎?
    深海裡的「鵜鶘怪魚」——寬咽魚。近日,海洋研究團隊The Nautilus Team的隊員拍攝到了一條罕見的海底怪魚。這條魚原本有一個巨大的、袋子一樣的嘴,但隨著拍攝的進行,它的大嘴突然就癟了下去,瞬間變成了一條細長而苗條的魚。這個視頻一經播出,就有網友驚呼這條魚是鵜鶘變的麼?它的大嘴真的不是拍攝團隊後期做的特效麼?
  • 【rlyl物種說】今日--褐鵜鶘(Brown pelican)
    褐鵜鶘,是世界上8種鵜鶘中最小的一種。儘管如此,它展開的翅膀也有2米多長。褐鵜鶘體型比白鵜鶘小一些,體長大約1-1.52米。褐鵜鶘是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的國鳥,也是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州鳥。多分布在美洲海岸。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無危(LC)
  • 鵜鶘--撼動鳥群的大鳥、舞動清波
    中國的鵜鶘共有3種,分別為白鵜鶘、斑嘴鵜鶘和卷羽鵜鶘。斑嘴鵜鶘鳥如其名,在它的嘴上布滿了藍色的斑點,頭上被覆粉紅色的羽冠,上身為灰褐色,下身為白色。而白鵜鶘主要分布在中國新疆、福建一帶,它們通體為雪白色。
  • 雲南白馬雪山保護區拍攝到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活動影像
    近日,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工作人員對保護區北部一條紅外相機監測樣線進行了數據回收,在對紅外相機數據回收整理分析時,發現了黑熊、黃喉貂、獼猴、豺、血稚等多種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動物的活動影像,為研究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和棲息地環境的保護工作提供珍貴資料。
  • 黑熊、獼猴、豺……白馬雪山保護區拍到珍稀瀕危物種活動影像
    掌上春城訊2020年11月10日,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工作人員對保護區北部一條紅外相機監測樣線進行了數據回收,在對紅外相機數據回收整理分析時,發現了黑熊、黃喉貂、獼猴、豺、血稚等多種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動物的活動影像,至此,該保護區已經拍攝到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活動影像。
  • 雲南白馬雪山保護區拍攝到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活動影像
    2020-11-21 07:11:03 來源: 妄言娛樂 舉報   近日,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工作人員對保護區北部一條紅外相機監測樣線進行了數據回收
  • 鵜鶘每天吃很多魚,卻被一條冰凍的魚,吃到懷疑鳥生!
    說到水鳥裡長得最霸氣的,小編肯定會給鵜鶘科投一票。鵜鶘,嘴長30多釐米,它的下嘴殼和皮膚相連,形成了很大的皮囊,可以自由伸縮。鵜鶘喜歡成群生活,它們最主要吃的就是魚了,吃魚時會從高空直扎人水中,可以看到它們此起彼伏的從空中跳水的壯觀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