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奇葩的魚,真的不是鵜鶘變的嗎?

2020-12-03 蝌蚪五線譜

深海裡的「鵜鶘怪魚」——寬咽魚。

近日,海洋研究團隊The Nautilus Team的隊員拍攝到了一條罕見的海底怪魚。這條魚原本有一個巨大的、袋子一樣的嘴,但隨著拍攝的進行,它的大嘴突然就癟了下去,瞬間變成了一條細長而苗條的魚。這個視頻一經播出,就有網友驚呼這條魚是鵜鶘變的麼?它的大嘴真的不是拍攝團隊後期做的特效麼?

它的大嘴還真不是後期特效,這條海底怪魚的名字叫寬咽魚,不過在一些地方人們更喜歡叫它的綽號——鵜鶘鰻魚。

寬咽魚圖片( Nielsen, J. G., Bertelsen, E., & se Jespersen. (1989). The biology of eurypharynx pelecanoides, (pisces, eurypharyngidae). Acta Zoologica, 70(3), 187–197. )

寬咽魚圖片( 來自維基百科)

寬咽魚是輻鰭魚綱、囊鰓鰻目的成員之一,平時這種魚都生活在兩千米左右的深海,雖然偶爾也會有一些寬咽魚被漁民捕捉上來,但我們對它依然知之甚少。

寬咽魚最引人注目的地方無疑就是它鵜鶘一般的大嘴,不過跟鵜鶘有所不同的是,寬咽魚的上頜並不能自由地活動,反而是它的下頜骨,也就是下巴,平時總是松松垮垮的通過一個囊掛在頭部。捕食的時候,它只能盡力張開下巴,用囊把食物連同海水一起吞入,此時的寬咽魚看著就跟一隻鼓起下巴和肚皮的蛤蟆。然後,寬咽魚再通過頭部後方的孔道把海水排出去,留下食物咽進肚子裡。

寬咽魚的食物是什麼呢?雖然它有張大嘴,但它的食物並不是什麼巨獸大魚,而是小型甲殼類動物,比如小蝦,跟巨大的藍鯨一樣。沒辦法,雖然嘴能撐得很大,但它的胃太小。不過,寬咽魚的胃是可以伸縮的,也沒有肋骨,所以偶爾還是能吃些大傢伙改善下夥食。

寬咽魚的捕食過程( Nielsen, J. G., Bertelsen, E., & se Jespersen. (1989). The biology of eurypharynx pelecanoides, (pisces, eurypharyngidae). Acta Zoologica, 70(3), 187–197. )

寬咽魚的捕食過程( 來自維基百科)

寬咽魚生活在兩千米左右的深海,那裡黑暗無光,它們的眼睛還那麼小,是怎麼發現獵物的呢?

答案是它們自己製造燈光。就很很多深海魚一樣,寬咽魚有一條長長的鞭子似的尾巴,尾巴尖上自帶發光器,可以發出紅光。科學家推測,寬咽魚平時可能會把這盞小紅燈懸掛在腦袋前面,等小魚小蝦自投羅網。不過,也有科學家通過有限的觀察認為,寬咽魚在捕食的時候可能更像追著自己尾巴跑的狗一樣不斷繞著圈遊,從而追捕那些跟在小紅燈後面的獵物。

除了捕食的方式,寬咽魚的繁殖方式也是一個謎。幼年的寬咽魚生活在100-200米深的海域,那裡還有一些光芒。成年後,它們則會選擇遊向深海,此時雌魚沒什麼變化,但雄魚的牙齒、下頜開始退化,嗅覺器官逐漸增大。科學家推測它們也許是通過嗅覺尋找異性的,但真相如何目前還不得而知。

總之,這種長著鵜鶘一般大嘴的魚還有太多的秘密等著我們去解開,不知道在未來,它還能帶給我們什麼驚喜。

作者:單少傑

相關焦點

  • 鵜鶘每天吃很多魚,卻被一條冰凍的魚,吃到懷疑鳥生!
    說到水鳥裡長得最霸氣的,小編肯定會給鵜鶘科投一票。鵜鶘,嘴長30多釐米,它的下嘴殼和皮膚相連,形成了很大的皮囊,可以自由伸縮。鵜鶘喜歡成群生活,它們最主要吃的就是魚了,吃魚時會從高空直扎人水中,可以看到它們此起彼伏的從空中跳水的壯觀場面。
  • 鵜鶘鳥與龍魚
    故事發生在煙雨濛濛的午後,一隻鵜鶘鳥昂著那隻萬物皆可吞的大嘴,呆萌的出現在畫面裡。而一條龍魚此刻正在經歷一場劫難,它馬上要靈魂出竅了,雖然壽命很長但是也到了投胎的時候了,其實也不算劫難,這是一段感情的糾纏的開始。
  • 海綿寶寶:最奇葩的4種動物,原來海裡真的有魚不會遊泳
    導語:海綿寶寶:最奇葩的4種動物,原來海裡真的有魚不會遊泳在海綿寶寶這部動畫片裡,最吸引人的地方恐怕就是輕鬆幽默的劇情,以及派大星說的各種「情話」。童年是看海綿寶寶總會哈哈大笑,長大後在聽派大星對海綿寶寶說的情話,簡直要甜掉大牙。
  • 魚嘴裡竟然藏著個「外星生物」?這真的不是PS的嗎!
    這個魚嘴裡的蟲子,不會是PS的吧?這可不是假圖,這個是真的, 而且這貨堪稱寄生界的奇葩。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這個盤踞在魚嘴裡的傢伙名叫縮頭魚蝨,學名 Cymothoa exigua 。具體長這樣……圖片來源:en.wikipedia.org可能你對這貨的身家不感興趣,那我們再來看看大家最好奇的部分——它是怎麼來到魚嘴裡的。不得不說,這傢伙的生活史奇特得有些恐怖。
  • 鵜鶘 簡介
    鵜鶘【拼音】:  tí hú   (提胡)  俗稱塘鵝。鵜形目鵜鶘科鵜鶘屬禽的統稱。特徵為大而具有彈性的喉囊。棲息於全世界許多地區的湖泊、河流和海濱。  鵜鶘用像小撈網似的大喉囊捕魚而食。鵜鶘不是用喉囊儲存魚,而是立即把魚吞下。褐鵜鶘(即西方鵜鶘)從空中撲入水中捕魚,動作十分壯觀。但其他鵜鶘編成隊形而遊泳,將小魚群驅向淺水處,在該處用喉囊捕魚。  鵜鶘每窩通常產1~4枚卵,卵呈藍白色,產在由樹枝構成的巢中,孵化期約1個月。幼雛將嘴伸進親鳥的食道取食親鳥回吐的食物,3~4歲成熟。鵜鶘在陸上動作很笨拙,但飛翔姿勢優美。
  • 鳥界嘴欠小能手:鵜鶘,嘴大卻幹著缺心眼的事!一文了解鵜鶘生活
    科學家認為,鵜鶘的喉囊是由喉部皮膚進化而來,目的是適應水中捕食。鵜鶘喉囊的容積是胃的3倍之多,這對於鵜鶘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方面,鵜鶘的喉囊像一張性能優秀的漁網,當水裡有魚時,鵜鶘用這張大嘴像兜網一樣把小魚和水一起聚集在自己嘴裡,然後壓縮喉囊排除多餘的水分,吞咽食物。
  • 世界十大最奇葩的觀賞魚
    長指馬鮁的胸鰭由上下兩個不同的部分組成,下面的部分長著很多細長而有力的絲線狀鰭條,就像「千手觀音」,這也正是它最奇葩的地方。這些絲線狀的鰭條數量較多,就好像是長著的一根根鬍子和體毛,有的幾乎比它身體還長,活動的時候真的自由方便嗎,這個可能只有長指馬鮁自己知道了。3、噴點燕子魚噴點燕子魚又稱為斧頭魚。
  • 畫風喜感又沙雕,除了自己啥都敢吃,鵜鶘這鳥也太欠了吧!
    但嘴最大的卻不是它,而是今天文章的主角,鵜鶘。這傢伙長相很有個鳥特色,一張血盆大口讓人細思極恐,還被網友笑稱為「鳥中王大陸」。它們是一種喜愛群居的鳥類,喜歡成群結隊地活動。每天除了遊泳以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岸上曬曬太陽或耐心地梳洗羽毛。
  • 符號鵜鶘意義和鵜鶘象徵性,那些不為人知的神奇面紗
    像鵜鶘一樣。讓自己處於有利位置,並觀察自己的資源。抓住你最大的,最好的抓住,然後無所畏懼!此外,花時間與社區中的人建立健康的關係,目標是為團隊建立合作福利。這就是鵜鶘的作用,或者至少是白鵜鶘。這些鳥是集體漁民。他們作為一個團體聚集在一起,通過在水面上敲打翅膀將魚一起捕食,將魚移到另一側的地表水中,另一組鵜鶘在那裡等待舀起魚袋。可以肯定的是,鵜鶘象徵著集體努力,以識別和捕獲資源。
  • 鵜鶘,堪稱鳥界廣東人,動物界的王大陸!
    鵜鶘,這應該是廣東人被黑的最慘的一次。同時,王大陸也難逃被調侃的命運。鵜鶘:別動,別動,我看看你有沒有偷吃我的零食。可憐的鴿子,這是在世間看的最後一眼,這大嘴包容天下啊。這隻明顯比上一隻更貪婪,可是你瞧見小朋友胳膊上的肉嗎?你再皮,小心他給你來一記過肩摔。
  • 真奇葩!鵜鶘後衛28分鐘0分10板,天賦低還浪,難怪湖人交易他
    北京時間1月7日,NBA常規賽,鵜鶘在主場以110-111不敵雷霆,遭遇兩連敗。上半場,兩隊比分非常膠著,然而,第三節開始後,鵜鶘突然崩盤,單節被雷霆贏下15分。雖然在第四節他們瘋狂反撲,但還是遺憾的輸掉了最終的比賽。
  • 鵜鶘這種生物,真的什麼都想吃!
    鵜鶘的這張嘴也是一個原理,雖然看上去好像很威武,但是想吃個東西還是很費勁的...但這並不是重點!重點是,別人被它的這張大嘴迷惑也就算了,這隻鳥自己的心裡也沒有b數,真的仗著自己嘴大什麼都想嘗試一下...
  • 【rlyl物種說】今日--褐鵜鶘(Brown pelican)
    鵜鶘食魚為生,褐鵜鶘捉魚的時候,與紅嘴鵜鶘不同的是,從空中俯衝入水,景象頗為壯觀。其他鵜鶘則是像漁船一樣,在水面把小魚都趕到水淺的地方,然後圍起來捕捉。它們主要吃魚類、兩棲類及甲殼類。褐鵜鶘群會以單排遷徙,並在近水面上低飛。
  • 珍稀動物白鵜鶘被困雪山無魚改吃素(組圖)
    士兵們四天給它洗一澡 戰士和鵜鶘在一起亞心網訊 (本網記者範瓊燕 通信員向文軍) 一隻國家珍稀動物白鵜鶘在穿越崑崙山向南遷徙途中被獵槍打傷,幸被某通信連官兵救下。然而,兩個月後,大雪封山後,白鵜鶘的食物——魚沒有了,它該何去何從,官兵們愁上心頭。 救下「大嘴」鳥 今年10月10日,駐守在海拔4000米以上阿里雪域高原的某通信連士官趙衝和李欣罡在離營區40米處發現了一隻大鳥。
  • 這4種魚長得很難看,但味道卻很美妙,你吃過嗎?
    不管是怎麼做,油炸,炒,燜,煎,燉,都有自己獨特的味道,都是很鮮美的,不同的做法有不同的味道,這也是其魅力之處吧。人們都喜歡美的東西,看到美的東西便會想要去選擇去擁有。但是有好多其貌不揚的東西就被人們所忽略了,有好多魚長得很難看,但是卻很美味,現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長得難看,這4種魚長得很難看,但味道卻很美妙,你吃過嗎?第一種,虎頭魚。
  • 這25種觀賞魚憑什麼登上全球奇葩魚榜單?
    上榜理由:來看我給你變個魔術~譁!再者它們那暴牙真的不是用來裝飾的——是一種比較兇猛的觀賞魚。黑尾暴牙魚達摩暴牙魚種類很多,有達摩暴牙,紅尾大暴牙,大眼暴牙,黑尾暴牙等等,體型最大的要數黑尾暴牙了,能長到1米以上。
  • 鵜鶘什麼都想嘗一口,熊和長頸鹿也都被咬,網友:嚇壞廣東人!
    但是貓頭鷹也不算什麼,鵜鶘這種鳥才是真的皮,還是真牛皮!鵜鶘:小熊兒乖乖,我把嘴打開,進來進來快進來~小熊:你當我傻嗎?就看見鵜鶘把大嘴巴張得大大的,看樣子好像是想要吃一隻小黑熊啊!網友:這莫不是來自於廣州的鳥?啥都想吃一口啊!廣東人都嚇壞了呀!
  • 奇趣社|魚的記憶真的只有七秒嗎?
    奇趣社|魚的記憶真的只有七秒嗎?人類世界流傳著一句話,魚的記憶只有七秒。到底是不是這樣的呢?今天,科學隊長向《海底總動員》裡超級健忘的藍色小魚多莉尋找答案。你還記得我嗎?多莉:記得,你是科學隊長嘛~科學隊長:咦喲,不錯喔,竟然還記得我是誰?你不是說自己有短期記憶喪失症嗎?多莉:是啊。(多莉撓撓頭,停頓了幾秒)不過你剛剛問我什麼來著?
  • 動物界的廣東人鵜鶘:「只要能吞下,沒有我們不敢吃的」
    鵜鶘的嘴巴鵜鶘超乎尋常的大嘴並不是它們嘴巴特別大,而是它們有著超級大的喉囊,在沒有張嘴之前,鵜鶘的嘴巴看起來很正常,但張開嘴巴之後,你就能感受到什麼叫做血盆大口。鵜鶘最早出現於距今3000萬年前的漸新世,當時的鵜鶘已經有這麼大的嘴巴,在之後很長時間裡,它們的嘴巴都沒有發生較大的變化,這意味著該嘴巴非常有利於它們的生存,以至於演化出其他類型嘴巴的鵜鶘要麼因無法適應環境滅絕了,要麼改吃其他食物了,只有鵜鶘依舊延續著祖先的習慣。
  • 這21種深海生物照片,你可能見都沒見過的奇葩
    這條魚的顏色看起來倒是非常美麗,長相也不是非常醜,不過在我看來,它長得非常像帝王蟹的小時候呢,確定這不是一隻帝王蟹嗎?我絕對不相信它是一隻,這難道不是成本上千隻小生物組成的嗎?密集恐懼症的人可能接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