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零下二十幾度的夜有多冷?西城公安分局德勝派出所夜巡隊隊長李強最有發言權。即便穿著加長加厚的羽絨服,下面再套兩層羽絨褲,只要一陣風襲來,渾身上下都能吹透了,不由自主地打哆嗦。可就是在這樣的嚴寒天氣裡,李強帶著夜巡隊員們,每晚都要連續巡邏6個小時。800多個夜晚,這位「守夜人」用讓人難以想像的堅守,換來了一方百姓的平安。
風雨無阻
每晚巡邏6小時
夜幕降臨,當別人都準備進入夢鄉的時候,李強打開派出所的辦公電腦,查看轄區一天的警情,哪些案件高發,有沒有人員走失、甚至鄰裡糾紛都要一一記下來,謀劃當天的夜巡安排。
整隊集結、檢查裝備、動員提示、布置巡邏重點,二十幾個保安騎上電動車魚貫而出,分頭行動,一晚上6小時的夜巡工作由此開始。4.3平方公裡的地界,一晚上要轉兩遍,每個社區都要進去巡視。探頭夠不著的地方,沒有燈光的角落,人跡罕至的橋洞,容易藏汙納垢之處更是他們巡邏的重點。
德勝地區,地處西城區的最北端,與海澱、東城、朝陽三區交界,轄區內有長途汽車站,人員混雜,過路撈一把的賊不少,一度是北京的治安亂點。
為了補足夜間防控弱點,提升社會面防控力度,德勝派出所於2018年7月成立了夜巡隊,將巡邏防控的觸角延伸到老百姓的家門口。
今年44歲的民警李強是這支夜巡隊的隊長。隊員們巡邏,李強也一刻不閒著,帶著負責機動處置的隊員,去最易發生問題的地方巡邏,一方面加強重點區域的防範,另一方面又能在工作中通過言傳身教提升隊員發現問題的能力。李強相信上行下效,自己怎麼幹隊員們就會怎麼幹。
冬天是最難熬的。每年過了十一,隊員們就得穿上棉衣,直到來年四月才脫下。李強在夜巡隊經歷了三個寒冬,今年尤其冷。要在最低零下20多度的夜裡巡邏幾個小時,他們是怎麼挺過來的?
「就靠走!」李強說:「冷就推著車走,走起來就暖和了。要是怕冷貓在那兒偷懶,賊就不怕我們了。」巡邏是他們的工作,也是寒夜裡唯一的取暖方式。
算一算,兩年半以來,夜巡隊已經走了70多萬公裡,相當於從地球到月球走了一個來回。
因材施教
這位隊長有一套
夜巡是份苦差事,留不住人。一到冬天就跑幾個隊員,刮場大風又跑幾個。李強常說,只要跟他熬過一個冬天的,就是兄弟!
為了鼓舞大家的幹勁兒,李強一邊通過所裡向街道為夜巡隊員爭取補貼,一邊一個勁兒給大伙兒餵精神食糧。每天給他們講警情,讓他們明白自己是巡邏隊,不是普通保安,提升隊員的責任感,自尊心。又像婆婆嘴一樣叮囑他們注意安全。天冷了還自掏腰包給大家買巧克力補充熱量。
夜巡時,電臺裡格外熱鬧。隊員們一邊匯報行程,一邊通報發現的可疑情況。這是李強的要求:「在不擾民的情況下,電臺就一直開著。一方面大家聽著電臺就不困了,另一方面也是造勢,賊聽見有人巡邏就不敢下手。」
保安和民警在判斷突發可疑情況上的能力無法相提並論,因此,李強給大伙兒交待任務,都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便於理解掌握。比如,看見有人在井蓋邊倒電纜,往裡送可以,那是鋪電纜的,往外拉就不行,那是偷電纜的。
除了治安巡邏,李強還要求隊員們承擔起安全防範和隱患排查的工作。誰家有煤氣味、誰在掏地溝油,都要留意報告。哪裡的路燈壞了,哪個單元防盜門壞了,也要及時向相關單位報修。看見沒拔鑰匙的電動車就推回派出所保管,被隨意丟棄的刀子剪子也全都撿起來,轄區裡的安全隱患,不管大小,事無巨細,李強全都想到了。
因為巡邏的細緻,隊員負責任,夜巡隊還鬧過笑話。去年夏天的一個夜晚,夜巡保安發現,從一平房院居民家的窗戶裡透出搖晃不定的光亮,就像是有人拿著手電在找什麼。這大半夜的,難道是入室盜竊?隊員立即在電臺裡通報了情況。
很快,李強和隊員們從四面八方匯集而來,摩拳擦掌要把賊堵在屋裡,來個人贓並獲。結果一進門,尷尬了。只見屋裡的居民正拿著電蚊拍在打蚊子,那光亮就是電蚊拍上的燈光。居民也是一驚,哪成想自己打個蚊子招來這麼多警察保安。
誤會解釋清了,居民沒有抱怨,還感嘆親眼看到了夜巡隊,以後睡覺更踏實了。
救火抓賊
夜巡隊屢立戰功
2019年4月的一天晚上,李強正好巡邏到馬甸橋頭,忽聽電臺裡傳出隊員的呼叫:「裕中西裡著火了!」李強一邊往現場趕,一邊通過電臺招呼附近的巡邏隊員向火災現場集結。
「當時,火苗順著居民樓的天井往上竄,大火把窗戶都燒碎了。樓裡的居民為了逃生一股腦兒地往下跑,全堆在了出口,特別危險。」李強說,他們一邊在樓門口往外拉人疏散,一邊拿樓裡的滅火器撲火,接消防水帶。過了一會兒,消防隊來了,夜巡隊才撤到外圍。等火被撲滅了,大伙兒又進樓幫著搜尋居民們慌亂之中掉落的財物。
作為火災當晚第一支到達現場的救援力量,夜巡隊的快速反應和處突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2019年11月,德勝地區接連發生了幾起車內財物被盜案件。民警調取監控後發現,嫌疑人是一名男子,專在僻靜無人的小區或停車場,盜竊機動車內財物。
嫌疑人作案沒有明確的規律,時間不定,還有很強的反偵察意識,將自己的電動車燈做了改裝,以掩人耳目。想抓到他,並不容易。所裡把獲取的案件線索交給夜巡隊留意查控。
一天晚上,李強剛好巡邏到一處停車場,隱約看到兩車之間有個黑影,鬼鬼祟祟。李強立即帶人上前盤查,對方一驚,轉頭就要跑。李強奪步上前,一招制敵將對方控制。隨後發現,這名男子的體貌特徵,尤其是他騎的那輛電動車與監控中的嫌疑人一模一樣。
後經核查,這名嫌疑人是個「多進宮」的老賊,專門在夜間騎電動車沿三環尋找作案目標,這回栽在了夜巡隊的手裡。
救過火,抓過賊,找到過走失人口,還在公園長椅上查獲一個跑了7年的在逃犯。夜巡隊成立兩年半以來,成績可圈可點。2019年,德勝派出所夜間可防性案件下降了75%,去年一整年,夜間入室盜竊實現零發案。李強特自豪地說:「誰還說我們這兒亂?我覺得最安全!」
拋家舍業
「守夜人」保一方平安
自打負責夜巡隊以來,李強完全顧不上家。同為民警的妻子埋怨過他,可是李強照樣是披星戴月走,天亮了才回。如今,妻子唯一還抱怨的,就是李強回到家就畫巡控圖,還用孩子的印表機列印,都給打沒墨了。「站在同為民警的角度,我也挺欽佩他的。」李強妻子說。
李強的女兒今年上四年級,胳膊上別著「三道槓」。在雙警家庭裡成長起來,孩子特別自立懂事。在採訪中,孩子對爸爸沒有一句抱怨,只是哽咽著說:「爸爸每天走的時候我還沒睡著,等我該上學的時候才回來,我就覺得爸爸特別辛苦,特別擔心他在外面出事。」一邊抹著眼淚,小姑娘一邊還寫著作業,都沒停下來。那股子拼勁兒,真像李強。
家人的不理解還是一方面,常年熬夜巡邏,身體能受得了嗎?
李強說,2019年底的時候,他的身體確實有些吃不消了,進入了一種亢奮狀態,熬了一宿白天卻死活睡不著,他也想過不想幹了。可是,當真要放下的時候,李強又猶豫了。
「我就是太過專注於夜巡隊這個工作了,捨不得。」李強說。
夜巡隊一開始一窮二白,連張地圖都沒有。每條巡邏路線,每個巡控區域都是李強一步步走出來,一筆筆劃出來的。夜巡隊就像個孩子,李強把它從咿呀學語拉扯長大。「如今工作模式越來越順,戰鬥力越來越強,取得的效果越來越明顯,之前的心血和付出沒有白費,哪捨得放棄呀?」再想想那些寒來暑往已經處出感情的隊員們,他們雖說收入不高,但都挺珍惜這份工作,李強考慮再三,也放心不下他們。
每天一大早,結束了夜巡工作,李強都要習慣性地看看所裡有沒有接到報案。那是對他們一夜辛苦最直觀的檢驗。「夜裡沒發案,就是我最開心的事,說明我們這一宿沒白忙活。」
為了不辜負付出的辛苦,就繼續努力幹好工作。這是李強的邏輯,也是撐著他堅持了兩年半的那一口氣。
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甚至鮮有人知,這些「守夜人」一直在堅守著,在夜深人靜時,於街巷、樓群深處,伴著瑟瑟寒風,守護百姓的家宅平安。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孫瑩 通訊員 張強
編輯 胡德成
流程編輯 劉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