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欺負別人,只欺負你?| 羞恥感:最具殺傷力的情緒

2021-01-12 澎湃新聞

原創 0時差科學團 心理0時差 

小學時我被班主任當眾責罵,拉到國旗下面罰站,原因是我上課說話。但實際情況是因為後座男生扯我的辮子,我才被迫轉身反抗的,老師卻說:「他怎麼不欺負別人只欺負你」被罰的40分鐘感覺經歷了一個世紀,那種恥辱感至今難忘。

心理學家發現,「當眾被誤解和打擊」個人帶來的不僅是委屈,還有羞恥感。而羞恥感會慢慢內化為一種對自己的負面評價,影響成年後的人格和人際關係。

今天,我們分享一篇發表在《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的文章,來深入探討「羞恥感」的影響和相應的自我修複方式。

David Bedrick J.D. / 作者

艾美杉 / 翻譯

時差少女 / 編輯

01

什麼是羞愧感?

羞恥感 (shame) 常常會與愧疚感(guilt) 混淆,但實際上,它們感完全不同。當一個人對他人造成了傷害時,會因為良心不安而感到愧疚;但羞恥感的前提卻不是對別人造成了傷害。

羞愧感是什麼?它是一種比較複雜的情緒感受,總是伴隨著痛苦的經歷,首先,它來自於身體,情緒,甚至精神上所遭受的傷害,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公開的還是私下的。

這種傷害的來源,可以是對身體的欺凌、言語上的侮辱、批評與輕視,甚至來源於不被覺察的被排擠。

不僅如此,心理學家發現真正打開羞愧感開關的,是旁觀者的反應。

當一個人被傷害之後,如果旁觀者通過言語和行為,控訴受害者誇大事實、否定傷害的發生,則會讓受害者進一步產生自我懷疑。甚至有一些旁觀者會責怪受害者是「活該」的——即「受害者有罪論」,也是造成羞愧感的源頭之一。

羞愧感不一定要來源於重大的社會事件,實際上它發生在我們生活的一件件小事中:

你也許被朋友開了不合時宜的玩笑,卻被」和事佬」們勸你「大家都是朋友,何必那麼小氣」;你也許曾經在班級上被同學奚落和排擠,回家向父母傾訴,卻等來一句「為什麼別人不欺負那誰誰,只欺負你」。

在這些情景下,我們也許就會開始產生羞愧感:我怎麼會那麼開不起玩笑?我為什麼總是被欺負?原因一定在我自己身上。

02

羞恥感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影響?

如果我們在生活中總是體驗到這種羞愧感,這會對我們自己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長此以往,我們會產生一種信念:問題出在我身上。

這種信念背後其實是對自己失去了信任:因為我有問題,所以我不能相信自己的感受和行為。

例如,生活中每次受到傷害時,我們會出現這些想法:

「也許是我想多了。」

「可能TA並不是那個意思。」

「我怎麼那麼敏感?」

「儘管TA傷害了我,但大家眼中TA確實是個好人。」

「我不能總是糾結這些小事。」

但我們為何不這樣想呢?

「TA說的話太傷人了。」

「TA太刻薄了。」

「TA完全不尊重我。」

……

這些想法,才能夠幫助我們設置一個保護自己的邊界。

很典型的例子,當戀愛中遇到渣男(or 渣女)時,也許有人會問你:「你為什麼要和這種人做朋友/談戀愛呢?」

這本身是一個具有啟發的問題,但對於極度缺乏自我信任的人來說,這種問題會變成「我到底怎麼回事,要把自己陷入這種境地?」

一些心理諮詢師談到,很多來訪者即使向諮詢師求助時,也總是會描述自己身上可能存在的問題,認為自己「有病」,但卻很少提到他們所遭受的傷害與侵犯。

總的來說,他們在自己的內心創造了一個假想旁觀者,在他們遭受傷害時,這個旁觀者會否定、無效化一切他們真正的感受和情緒。

因為羞恥感讓你對自己失去了信任,也會否定自己的感受和判斷。

一旦他們開始否定自己的感受,就會開始從自己身上尋找各種原因,比如將發生的事歸結於自己不夠努力,過於消極,缺乏能力等等。

03

如何從這種羞愧感中治癒?

當一個人開始自我治癒,他們需要重新開始相信自己的感受與經歷,同時對不斷否定自己的假想旁觀者說「不」。

然而長期的自我否定會削弱一個人內心自我保護的能力。因此,我們首先需要為自己設置一個健康的邊界,從來自外界的傷害保護自己。

那麼,該如何做到呢?

1.重視並認可自己的感受

你的朋友在組織聚會時,不僅邀請了你,還邀請了傷害過你的前任。明明不想去,聚會的主人卻說:「看在我的面子上,去吧」,你會做何選擇呢?

有時,我們被要求讓渡時間、精力,甚至犧牲一些個人感受,哪怕我們知道這種犧牲會傷害到自己。而當你真的受邀去了聚會感到難受時,自我否定會加劇羞愧感。你可能會認為,你在聚會中所遭受的消極情緒,都是因為自己心態不好造成的,是自己過於計較、從悲痛中走不出去,緊緊咬著這件事不放開。

這時,請停止對於自己負面感受的指責,「當一個人否定、指責自己由於傷害造成的情緒感受時,羞愧感也會由此而生。」

肯定並擁抱你的感受吧,它是你心裡的陰晴表,將最真實地告訴你當下的環境是否適合你。

2.面對外界的攻擊,勇敢說「不」

外界的攻擊不僅指我們可以感知到的、具體的行為,生活中還有更多傷害來自看似不易察覺的細節。

微歧視(microaggression)形容施加在少數群體上,來自社會環境中的輕蔑、忽視和排擠。微歧視,無論有意或是無意的,都向少數群體傳達了來自社會的敵意、貶低和不認同。

然而廣泛來講,我們每個人都可能經歷過這種來自「微歧視」行為的傷害:被排擠的外地人,不敢穿漂亮裙子的胖女孩,在別人家的孩子面前抬不起頭來、「不夠優秀」的自己。

這種細微行為帶來的傷害,卻往往不被大家承認,導致遭受傷害的人不敢開口。

因此,我們需要設定一條邊界,承認自己的感受,勇敢地指認他們行為的不對之處——「你這樣說,對我的感受造成了傷害。」將這些說出口需要勇氣,但卻是我們超越自我否認重要的第一步。

3.面對朋友的說教,同樣可以說"不"

在我們經歷侵犯後,最需要的是有人可以接納我們真實的感受。

朋友出於善意,常常會給我們很多安慰和建議。過多的建議,有時也會變成我們的負擔。我們面對建議不僅會有「表達感激」的負擔,同時還會壓抑情緒。這將導致我們真正的困境與傷害不能被看到。

在這時,我們可以嘗試著拒絕他人的說教:「我不想聽這些大道理了。」建立合理的邊界也是保護自己、消除羞愧感的方式之一。

除了建議,我們也需要來自他人的傾聽和支持。如果他們完全沒能照顧到你的感受,甚至讓你雪上加霜,那麼你完全可以對著他們說「不,我不需要你告訴我這些」。

4.不要太在意他人的目光

最後,把這些在內心對你指指點點的假想旁觀者,趕出你的內心世界。

你並沒有做錯什麼,告訴自己:對你造成傷害的行為才是需要被糾正的,你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進行自我調節,但沒人有權力否認、打擊你的感受。

將假象旁觀者趕出,掌握自己內心的主動權。

寫在最後

心理學家認為,人類最負面的情緒既不是鋪天蓋地的悲傷,也不是難以遏制的怒火,而是羞恥感。

太經常有人告訴我們「你應該反思反思自己啊」、「為什麼只有你這樣呢」、「難道不是你自己的原因嗎」... ... 一旦事情出了問題,仿佛就是我們造成的。

今天少女想跟你說,雖然你不完美,但卻十分美好。我們沒有外人指責得那麼不堪,也不用總是依據他人的標準對自己進行評判。

擁抱自己,擁抱自己的真實感受,對那些傷害自己、可能傷害自己的人勇敢說不。

相信你會打敗羞恥感。

- The End -

原文: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is-psychology-making-us-sick/201905/setting-healthy-boundaries-key-healing-shame

本文翻譯及轉載均獲得原作者同意,基於共同創作協議(BY-NC),由艾美杉在壹心理髮布文章僅為作者觀點,未必代表壹心理立場。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心理話|為什麼不欺負別人只欺負你?羞恥感:最具殺傷力的情緒
    但實際情況是因為後座男生扯我的辮子,我才被迫轉身反抗的,老師卻說:「他怎麼不欺負別人只欺負你」被罰的40分鐘感覺經歷了一個世紀,那種恥辱感至今難忘。心理學家發現,「當眾被誤解和打擊」個人帶來的不僅是委屈,還有羞恥感。而羞恥感會慢慢內化為一種對自己的負面評價,影響成年後的人格和人際關係。
  • 黑羊效應(上):為什麼你會成為那個無辜被欺負的人?
    黑羊效應(上):為什麼你會成為那個無辜被欺負的人為什麼大衣哥什麼也沒有做錯,卻要不斷遭受這些村民集體的傷害攻擊呢?或許「黑羊效應」可以給我們答案。所謂黑羊效應,就是一群好人欺負一個好人,而其他人坐視不管的現象。
  • 為什麼「老實人」總受欺負?另類解讀告訴你不一樣的「老實人」
    那為什麼總會出現「領導為什麼不提拔老實人」、「老實人為什麼經常被欺負」等等類似的問題。有人會說那是因為「老實人」善良、不與人計較,所以才會被小人欺負。可是「老實人」最多算是性格、人際交往的一些表現,又不是智商低,為什麼總會欺負,吃虧的永遠是「老實人」,也許「老實人」自己也該反思一下。
  • 為什麼《蠅王》裡豬崽子被欺負?警惕黑羊效應,讓好人不為難好人
    為什麼屠夫欺負黑羊,為什麼白羊選擇袖手旁觀,黑羊效應的由來跟群體是分不開的。為什麼會出現黑羊效應?黑羊效應的出現,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群體焦慮,二是個人的心理因素。他之所以欺負別人,是因為在某些事情上,他覺得自己做的不好,他又不想接受這個現實,就把問題推到了別人身上。他欺負別人,是因為他要讓自己相信,問題出在別人身上,與他無關。比如在公司裡,新來的員工表現優於老員工,就容易被老員工排擠。因為老員工不想承認自己無能,就會強行挑新人的毛病以證明自己並非無能。
  • 心理測試:4份辣椒,你認為哪種最辣?試試看你能不能欺負
    心理學測驗:4份辣椒,你認為哪一種更辣?選你覺得吃起來最辣的辣椒,測一下你天生就好欺負,很準哦!ABCDA 你是個很好欺負人的傢伙。B 你是一個不願受人欺負的人。生活中,你不善於欺負人,性格霸道,做事很有個性,對別人的行為和動作都很敏感,所以這點讓你不喜歡被人觸碰,你只能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平時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遵循自己的原則,而判斷的事情也會一直堅持下去,因此在別人眼裡你就成了壞欺負人的人,你為了自己的目標不惜冒犯許多人,如果有人敢攔你,你也會霸氣應對,不會逃之夭夭,雖然脾氣很霸道,但這也讓你在事業上有了很大的進步。
  • 《如何停止不開心》:人生中的那些情緒失控,都來自內心的羞恥感
    每當羞恥感來襲,我的情緒就會陷入失控,我的生活和人生也隨之陷入一陣暫時的停頓。TED五大最受歡迎的演講者之一布琳·布朗曾在她的演講中這樣解讀「羞恥」:羞恥是一種讓我們相信自己有缺陷的,因此不值得被愛或獲得歸屬感的強烈的痛苦感受或經歷——我們所經歷的,做過的或沒有成功做到的事情,讓我們不配獲得他人的感情。
  • 為什麼看見萌的東西就想欺負
    你是不是看到特別可愛的小孩或者的毛茸茸的小動物,心裡特別的喜歡,但是心裡卻不由自主的萌生一股欺負它的念頭別擔心,你不是變態,或者說,不止你一個人變態(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只是強弱不一,雖然會產生這樣的想法,但並不會影響行為,
  • 憑直覺,哪個辣椒看起來最辣?測你是不是天生好欺負
    A:B:C:A:如果你選擇這種辣椒,那麼你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欺負者。你的性格有點軟弱,非常害怕與他人發生衝突或矛盾,所以有時你寧願遭受損失或被冤枉來解決問題。從長遠來看,你周圍的人會利用你的性格來欺負你,所以不要在生活中盲目妥協。B:如果你選擇這種辣椒,你在生活中不容易被欺負。你是一個非常獨立的人,對自己的生活有著非常清晰的計劃。
  • 熊出沒中趙琳被誰欺負過?強哥上榜三次,第三次被欺負「最疼」
    熊出沒中趙琳被誰欺負過?強哥上榜三次,第二次被欺負「最疼」熊出沒中多個版本中,其中有這樣的一個女角色和強哥的關係最親密。她曾經是強哥身邊的跟屁蟲,長大後又好朋友。他們在一剛開始認識的時候還是非常了很多的矛盾,長大後變了樣子,不記得對方,難免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 熊出沒中趙琳被誰欺負過?強哥上榜三次,第二次被欺負「最疼」!飯館「搶」拉麵原本是光頭強被委託去車站接老趙的侄女趙琳,可是不按套路出牌的小女孩,在半路就下車了。在車站接空的強哥,到處找小侄女。
  • 心理測試:憑直覺,哪種辣椒最辣?測出你是否天生就好欺負
    選一:如果你選了這個辣椒,那你就是個惡棍了。您性格有些懦弱,很怕與人發生衝突或矛盾,所以有時您寧願自己吃虧或受委屈去息事寧人,長時間以來,身邊的人都會利用您這種性格欺負您,所以不要一味地妥協。二、如果你選擇了辣椒,那麼你在生活中就不會被欺負。
  • 被大小S欺負24年的阿雅,才是真正的人生「女魔頭」
    不好意思,我覺得大家這一次都搞錯了重點,不是大S做欺負阿雅的「女魔頭」對不對,而是為什麼阿雅被欺負了20多年,依然可以和大小S做朋友?兩個問題有什麼區別嗎?區別就在於:在這四個人的友情故事中,很多年以來,我們想當然地將大S當成故事裡的主角,因為她長得美。
  • 你的孩子老受欺負?那是因為你沒教他怎麼保護自己
    孩子老受欺負,這是為什麼? 我有一個很好的朋友,她的寶寶是個三歲大的小男孩,她跟我說,小朋友在小區廣場上跟大家玩耍,總有的小孩過來推他,搶他玩具,而他的孩子居然聽之任之,從不反抗。後來我經常在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觀察,總結出孩子易被欺負的幾個原因。
  • 魔鬼魚好欺負?被它刺一下你就知道真相了
    好欺負?其實你真hold不住魔鬼魚。中國有句老話叫路邊的野花不要採。事實上,不但路邊的野花不能亂碰,海裡的「野魚」您最好也離遠點。一個在海南三亞遊泳的遊客就深刻 地 領悟到了這點。對,就是這種看著軟塌塌的好欺負樣子的魔鬼魚。
  • 婆媳相處,為什麼你會被她欺負?是你落入了「巴納姆效應」陷阱
    簡單來講,大多數人都習慣於用他人的眼光審視自己,從而忽視了最真實的自我性格本質,無法認清楚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無法對自己進行精準的定位,搞不懂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樣的人生。02或許有朋友疑惑「巴納姆效應」與婆媳關係有什麼聯繫?
  • 欺負你沒道理,現在的烏鴉不光腦子靈光,膽子也一個比一個大
    烏鴉不光腦子聰明,還會使用工具或者利用人類,比如,世界上最聰明的烏鴉——大嘴烏鴉日本亞種,這些烏鴉懂得在路口等紅綠燈,在綠燈的時候把無法打開的堅果丟到路口,利用汽車壓碎堅果的硬殼,然後在紅燈的時候飛到路上吃被打開的堅果。
  • 圓球人際原理,告訴你為啥在公司總是被欺負,獵豹也只能等著餓死
    有一個動畫,裡面的動物都是球形的,當獵豹也變成球形之後,睡在樹上會滾下來,但是,其實球形的獵豹大概已經上不去樹了。其實即便羚羊不跑獵豹都吃不了羚羊了。原因很簡單,因為身體都是球形的,沒辦法進行有效的撕咬。身體會彼此產生距離,相互形成物理隔離。更何況羚羊根本不可能坐以待斃,只要稍微一動,獵豹是怎麼也吃不到羚羊。最後,那樣的獵豹只能等著餓死。
  • 秦昊因女兒被欺負落淚,要和對方家長理論,秦媽媽用心靈雞湯滅火
    但是最近秦昊發現自己的女兒去了學校十分不開心,後來就問了一下。原來,秦昊的女兒小米粒性格很軟糯,所以在學校被小男孩欺負了。剛開始,小米粒還不說出來,只是自己難過,秦昊驚豔豐富,發現了問題,經過詢問後,火冒三丈,後來更是說著說著就哭了。其實,很多為人父、為人母的網友,都能理解秦昊的感情。誰的孩子不是自己的寶貝呢?
  • 羞恥感正在毀掉你的人生
    比如上學的時候成績不好,比不上「別人的孩子」;工作以後,被老闆和客戶當眾指出錯誤···這些事情都會讓我們產生羞恥感,感受到羞恥的時候,有些人會逃避、有些人會用暴怒來攻擊別人,還有很多人會把這種感覺深深地埋在心底,不讓別人發現,畢竟誰也不願意提起那些難以啟齒的感受。但是,逃避會產生更多的問題。比如,被羞恥感困擾的人可能會認為自己有太多缺點,不值得被別人喜歡,進而自我封閉。
  • 獵豹跑那麼快,為什麼還是弱者?看看草原上常欺負獵豹的5種動物
    獵豹跑那麼快,為什麼還是弱者?看看草原上常欺負獵豹的5種動物獵豹是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的第三大貓科動物,體型僅次於獅子和花豹。雖然獵豹擁有貓科動物中最快的奔跑速度,但由於體型和力量有限,它們常常會受到其他動物的欺負。
  • 真相揭曉,欺負亞絲娜的鼻涕蟲是他
    那一幕畫面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是亞絲娜在ALO裡屈辱的一幕,當時要不是因為須鄉不允許碰亞絲娜,那隻鼻涕蟲必然會好好欺負亞絲娜一陣子,因為看他的樣子是如此的樂此不疲。那麼欺負亞絲娜的這隻鼻涕蟲到底是誰呢?他倆真實身份並非AI,而是現實中的人類,因為正在做深層感覺圖譜實驗,因此變成了鼻涕蟲模樣。既然是現實中的人,那麼這兩隻鼻涕蟲有沒有在動畫裡登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