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釘間距1.5米梅花型布置
剖面圖
具體土釘數量、長度、位置、網片要求等根據專業設計計算確定。土釘長度宜為開挖深度0.5-1.2倍,間距1-2m,與水平面夾角為5°-20°;土釘鋼筋宜採用HRB335、HRB400級,直徑16-32㎜,鑽孔直徑宜為70-120 ㎜;注漿強度等級不低於M10。面層混凝土等級不低於C20,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宜小於20 ㎜.
施工順序為:修坡→成孔→安裝土釘→灌漿→綁紮網片和加強筋→噴射混凝土。
土釘支護宜在排除地下水的條件下施工。混凝土噴射機輸送水平距離不宜小於100m,垂直距離不宜小於30m。空壓機選用風量9m/min以上,輸料管應能承受0.8MPa以上壓力。
樁徑、樁長、嵌固深度、配筋根據設計計算確定。懸臂式結構樁徑不宜小於600mm.排樁頂部應設鋼筋混凝土冠梁連接
冠梁寬度(水平方向)不宜小於樁徑,冠梁高度(豎直方向)不宜小於400mm。排樁與樁頂冠梁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宜大於C20;當冠梁作為聯繫梁時可按構造配筋。
施工順序為:鑽機成孔→吊放鋼筋籠→澆築混凝土→冠梁施工。
樁位允許偏差50mm,垂直度允許偏差不大於0.5%。加勁箍筋與主筋採用電焊焊接,螺旋箍筋與主筋採用綁紮連接。
錨杆數量、直徑、長度、位置等及嵌固深度根據設計計算確定。拉錨可以與排樁結合。也可以與土釘牆結合使用。
施工順序為:鑽機成孔→下錨索→灌漿→養護→錨具安裝→錨杆張拉。
孔位允許偏差不大於100mm;偏斜度不大於3%;錨固段強度大於15MPa並達到設計強度75%方可張拉。錨杆錨在樁間,通過型鋼腰梁將錨固力傳到樁身。
在坑內架設支撐稱為內支撐;在坑外設拉支撐則稱為拉錨。內支撐通常有鋼結構支撐和鋼筋混凝土支撐。支撐拆除前應在主體結構與支護之間設置可靠的換撐傳力構件或回填夯實。
內支撐選型、平面布置、截面、節點連接均需嚴格進行具體設計。
填土分層虛鋪厚度和壓實遍數應符合下表規定。當分段回填時,接縫處每層應錯開1m以上
冬期回填每層鋪土厚度應比正常施工時減少20%~25%,其中凍土含量不得超過15%,其粒徑不大於150㎜,常溫回填土粒徑不大於50㎜。
管道下方受管道限制,已無法使用機械夯實,採用人工從管道下方擠密夯實;管道兩側及正上方500㎜範圍內用人工夯實,避免損壞管道。
管道以上500㎜外,正常使用機械夯實。冬期回填管溝底至管頂0.5m範圍內不得使用含有凍土的回填土。
土方開挖前應首先繪製土方開挖圖。開挖圖要標示出基坑上口線、下口線、墊層邊線、基礎邊線、基底標高、深挖部分標高上下口線,以及所有線的平面位置。
開挖順序圖(大小步結合)
完成3小步的開挖後,再向中心區域完成1大步開挖;然後,按此順序完成下方的土方開挖,預留300mm土層;最後,人工清土至槽底
土方開挖基底控制標高要引至基坑內,在基槽側壁作出標誌。
將基礎周邊1米範圍的基底清理乾淨,做墊層砌防水保護牆,為基礎施工創造條件。 土方施工做到基底平整,邊坡掛線進行找坡,稜角整齊,美觀。
樁頂標高若低於設計標高,先將樁頂修平、鑿毛、用比CFG樁樁身混凝土高一個強度等級的素混凝土接樁至設計樁頂標高。一般樁頂保護樁長不少於0.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