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一統」的超弦理論為什麼要把更小的弦作為基本單位?
關於超弦理論,大多數人對它還不了解。通俗來講,在這個理論之下,這個世界最基本的構成單位不再是原子和分子,而是更小的「弦」。它們就像一根根橡皮筋,用震蕩的方式感染這個世界,每個粒子都是單獨的一根震蕩著的小線圈。
-
從「弦理論」到「超弦理論」再到「M理論」,真是傻傻分不清楚
相信不少人第一次聽說「弦理論」這個詞是從《生活大爆炸》中的謝耳朵開始的。看看謝耳朵介紹自己的職業時是怎麼說的:加州理工的高級理論量子物理學家,主要研究M理論,或者用外行人的話說叫弦理論。相信不少人會很費解,提及弦理論時會聽到各種不同的名稱:弦理論、超弦理論、M理論等等,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其實,弦理論的發展分為好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名稱也是有所變化的。玻色子弦理論以弦這個概念為基礎的第一個弦理論,準確的叫法是「玻色子弦理論」。玻色子弦理論是最早的弦理論版本,但由於存在一些根本性的錯誤,所以很快就被扔到角落了。
-
「弦理論」的升級版,對於「超弦理論」,你知道多少呢
我們都知道,早期弦理論一度被打入冷宮,只是後來經過施瓦茨等人的不懈努力,才發展出了後來的升級版本「超弦理論」。相信很多人都會有個疑問,為什麼叫「超弦理論」。這裡的「超」到底是個啥意思?它和之前的「弦理論」到底有什麼區別?今天我們就來解答這個問題。
-
信使粒子打開超弦理論大門,科學家尋找的「統一理論」到底在哪?
當然這不是說它們真的就從此不再爭吵,只不過這個新理論讓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兩位「老人」細細地觀察了一番,沒工夫再吵下去了而已,人們還為這個新理論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超弦理論。但至於為什麼說超弦理論是橫空出世的,時間還要回到20世紀。
-
被稱為「大一統」的超弦理論是憑什麼擊敗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
從微小的原子、分子領域到廣袤的星系、星系團,我們都能用這兩種理論工具言之一二,這也確實是很了不起的。不過隨著時間轉到21世紀,越來越多的實驗證明了,無論是量子力學還是廣義相對論都沒能達到最深層的認識。在物理領域,我們使用的理論一般也只有一種:要麼是量子力學,要麼是廣義相對論。
-
「超弦理論」講了個啥?通俗版! 獨家首發!
為了簡化,我們在這裡不區分弦理論和超弦理論。加來道雄弦理論是現代物理學的一個分支,它的許多推論不僅讓常人難以理解,有時專業人士也會感到疑惑!如果你非要讓筆者解讀弦理論的深奧之處,你或許會失望了! 當然,筆者儘量把超弦理論的基本思維框架介紹到!
-
被稱為「大一統」的理論,試圖解決愛因斯坦無法解決的難題
而在理論物理學中,有微觀的量子力學和浩瀚的宇宙學,但是野心最大也最被科學家看好的其實是「弦理論」,也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主題——大一統學說弦理論。這個理論試圖解釋宇宙本質,完成愛因斯坦都無法解決的難題,那就是統一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填補現代物理學的漏洞。
-
弦理論中,弦為什麼必須振動呢?它為什麼振動?
弦理論中,弦為什麼必須振動呢?它為什麼振動?我曾經回答過,如何簡單的通俗的講講弦理論,要進一步解釋這個原因,我們得稍微複習一下前文。弦理論的前世今生自牛頓開創現代科學以來,以物理學為代表,科學界的最高教義是統一。現代物理發展到今天,我們通常認為宇宙存在四種最基本的力,電磁力、弱力、強力、引力。
-
為什麼說超弦理論比標準模型更能解釋大自然的所有物質基本粒子?
在解釋這個題目之前,我們要先知道標準模型是什麼。總的來說,標準模型是描述粒子物理學中強力、弱力和電磁力以及所有物質的基本粒子。比如熟悉的夸克、膠子和光子等,這些都是基本粒子的種類。目前還沒有辦法解釋引力為什麼會出現,並且物體距離過近還會產生斥力。有人說是因為引力的作用太小了,其餘三種基本力均大於引力,所以在標準模型下引力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計。還有人說引力很特殊,在廣義相對論中,引力的描述總是很大,如太陽和地球的關係。而標準模型是在量子場論的基礎上建立的,所描述的場景較小,如分子和原子之間的關係,二者統一起來太過困難。
-
超弦理論說明宇宙的最基本構成是陰陽兩種特性的基本元素
弦理論,超弦理論越來越接近這個世界的終極真相了。而中國的易學理論,一開始就是奔著天人合一的全息對應而去的。他們越來越靠近了。弦理論是理論物理的一個分支學科。弦論是現在最有希望將自然界的基本粒子和四種相互作用力統一起來的理論。弦理論是一門理論物理學上的學說。理論裡的物理模型認為組成所有物質的最基本單位是一小段「能量弦線」,大至星際銀河,小至電子,質子,夸克一類的基本粒子都是由這佔有二維時空的「能量線」所組成。中文的翻譯上,一般是譯作「弦」。超弦理論可以解決和黑洞相關的問題。
-
Superstring 超弦理論
簡單說來,我們可以這樣來定義超弦理論:(1)超弦理論是現在最有希望將自然界的基本粒子和四種相互作用力統一起來的理論;(2)超弦理論認為弦是物質組成的最基本單元,所有的基本粒子如電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都是弦的不同振動激發態;(3)超弦理論第一次將二十世紀的兩大基礎理論-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結合到一個數學上自冾的框架裡;(4)超弦理論有可能解決一些長期困繞物理學家的世紀難題如黑洞的本質和宇宙的起源。
-
超弦理論為什麼能輕易解決量子力學無法解決的引力問題?
可超弦理論為什麼能在其中如魚得水,難道這就是超弦理論被稱為「大一統」理論的原因嗎?總的來說,超弦理論用弦的尺度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首先,假設普朗克尺度以下的空間是以粒子形式建立的。可能有人會感覺很奇怪,既然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矛盾這麼容易被超弦理論解決,那為什麼過了這麼久人們才發現粒子是一種理想化的意義。事實上這些基本粒子確實是有空間大小的,不僅如此,它們還更加奇妙。提出納米概念的費曼都曾說過大自然的基本組成可能不是一些點,而是一些更「零碎」的東西。
-
上帝口袋裡的「糖」——弦理論與超弦理論
弦理論告訴我們,宇宙中的萬物是由基本粒子構成的,而那些基本粒子則是由弦的振動構成的。也就是說,弦才是宇宙中最終的根本存在。每一個基本粒子的出現都是一個基本弦的振動,而弦振動的特徵則決定了粒子的屬性,例如粒子的質量和電荷等。因為弦的振動方式有許多種,所以會產生不同類型的粒子。後來,施瓦茨在弦理論的基礎上又提出了超弦理論,不過這個超弦理論只有在十維中才有意義。
-
超弦理論的最科學解讀
其結合了五種超弦理論和十一維空間的超引力理論。超弦理論試圖統一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的矛盾,它將世間萬物的存在都統一到「弦」上。超弦理論認為組成我們世界的物質包括原子,電子,夸克等都不是由實體物質構成的,而是由萬物的基本單位「弦」的振動所構成,弦的不同振動方式會形成不同的粒子。
-
為什麼會有弦理論
我這裡所說的「弦理論」,並不是單指早期的「玻色弦理論」,或「超弦理論」,而是包含「M理論」在內的所有弦理論,可以說是廣義上的弦理論,另外因為這個理論不像,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那樣成熟,它相對來說比較前沿,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弦理論,在一向重視實驗的物理學中。
-
被稱為「大一統」的理論,解釋了宇宙本質,內容顛覆認知
相信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答案,但是「弦理論」這個回答一定是相當一部分想說的答案,畢竟弦理論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大一統理論」,就連知名的美劇《生活大爆炸》中主角謝爾頓在一開始就是研究弦理論的,只不過因為一直沒有進展,在最後放棄了。
-
淺談量子引力及超弦/M-理論
報告題目:淺談量子引力及超弦/M-理論 報告人:盧建新 教授 中國科技大學 報告時間:2019年9月25日10:00 報告地點:中心校區唐敖慶樓C603報告廳 報告摘要: 本報告將通俗介紹為什麼要研究量子引力,超弦/M-理論在量子引力和相互作用統一理論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超弦/M-理論的基本內涵,以及該理論的研究又給了我們什麼啟示等。
-
弦理論
弦理論用一段段「能量弦線」作最基本單位以說明宇宙裡所有微觀粒子如電子、質子及夸克都由這一維的「能量線」所組成。較早時期所建立的粒子學說則是認為所有物質是由零維的點粒子所組成,也是目前廣為接受的物理模型,也很成功的解釋和預測相當多的物理現象和問題,但是此理論所根據的粒子模型卻遇到一些無法解釋的問題。比較起來,弦理論的基礎是波動模型,因此能夠避開前一種理論所遇到的問題。
-
弦理論是什麼?宇宙只是投影影像?
弦理論只是一種尚未證實的分支理論,按照弦理論的推測,宇宙存在十個維度,與愛因斯坦的四維時空理論不同。但是宇宙的本質,與其說是一種投影影像,不如說是人類的視覺假象。畢竟宇宙是投影影像過於玄幻,也不真實。不同理論下,宇宙的本質有所不同弦理論是將微觀粒子進一步細化,假設微觀粒子都是由弦構成。弦具有不同的運動方式和振動頻率,從而形成了不同的微觀粒子,進而形成宏觀物體。
-
「弦理論已死」?當我們不再對物理充滿激情時,物理才真正的死了
就在大家陷入迷茫之時,「弦理論」如同救世主一般出現,被很多人視為「大一統」理論,無數理論物理學家想要在弦理論的研究中做出突破,如果某位科學家可以在弦理論的研究中做到突破,不用完全證實,只要做出一些突破並且證實,就可以輕鬆拿下諾貝爾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