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口袋裡的「糖」——弦理論與超弦理論

2020-10-14 凡易文史觀

在物理學的發展上,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可以說是一座裡程碑。相對論的出現讓物理學家對引力場有了一個更深刻的認識,並且把有關引力的計算精確到了讓人難以置信的地步。

因此,相對論成了物理學家預言所有引力系統演變的工具,甚至可以預言整個宇宙的演化歷程。但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再成功都不可能是引力的最終結論當遇到了極端微小的距離時,相對論的理論就不再適用。因為在極端微小的尺度上,只有新的引力範式オ可能計算出精準的數據。

而物理力學家們相信,這一範式必定是弦理論。弦理論是理論物理的一個分支學科。弦理論的一個基本觀點是,組成宇宙和自然界的基本單元不是電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之類的點狀粒子,而是很小很小的線狀的「弦」

這個所謂的弦包括有端點的「開弦」,圓圈狀的「閉合弦」。當基本單元弦在振動和運動時,就會產生各種各樣不同的基本粒子如果弦理論是正確的,那麼這種理論就會和廣義相對論、量子力學和粒子物理一起解釋了宇宙中所存在的一切景象。廣義相對論比較適用於大質量的延伸物體,也就是研究宏觀世界中的物理現象,但是想要研究引力對原子的影響,那麼相對論就變得無能為力了。所以物理學家在研究原子的運動狀況時,可以完全忽略掉相對論,只有這樣才有利於研究。這個時候,量子力學的理論就變得十分關鍵。

在弦理論中,所研究的對象並不是佔據空間單獨存在的基本粒子,而是一維的弦,這些弦或許有端點,或許會任意連接成為一個閉合的圓圈形。

弦理論告訴我們,宇宙中的萬物是由基本粒子構成的,而那些基本粒子則是由弦的振動構成的。也就是說,弦才是宇宙中最終的根本存在。每一個基本粒子的出現都是一個基本弦的振動,而弦振動的特徵則決定了粒子的屬性,例如粒子的質量和電荷等。因為弦的振動方式有許多種,所以會產生不同類型的粒子。

後來,施瓦茨在弦理論的基礎上又提出了超弦理論,不過這個超弦理論只有在十維中才有意義。弦本身就是沿著一個空間維度進行延伸的,而且還會穿越時間。一個點狀的物體,由於其在空間維度上沒有延伸,所以它的空間維度是零,因此點狀的物體可以在三維的空間中自由移動。而一根弦就像一條直線一樣,具有一個空間維度,因此弦可以在更多維度的空間內自由移動。具體的維度應該是十維度,其中還包括時間這個維度,這是施瓦茨計算得出的結果。

那麼,超弦理論為什麼要在弦理論前面加上一個「超」字呢?這是因為施瓦茨等人認為每個基本粒子必須有一個超對稱的夥伴,如電子對超電子,於是,弦理論就有了它的夥伴一一超弦理論。在超弦理論中,任何基本粒子都不再是一個點,而是一根閉合的弦。當弦發生振動的時候,會分別對應宇宙中不同的粒子。

不過,施瓦茨等人研究出的超弦理論受到了巨大的考驗。因為他們所研究出的超弦模型只有在10個維度中才有可能是正確的,也就是說超弦理論並不適用於每個維度而且面對這種先進的理論,作為四維時空生物的我們更加難以相信。

畢竟,想像四維具體是什麼樣子的就十分困難,更別說接受一個十維宇宙了。當時,施瓦茨等人甚至還成為了許多人的笑柄。

有一次施瓦茨在乘坐電梯的時候,就被一個同事取笑道:

「施瓦茨,請問你今天在多少個維度中生活?」

後來,不知道為什麼,大多數物理學家都對超弦理論產生了巨大的興趣,並且投入研究。個別物理學家甚至覺得超弦理論可以解決宇宙的終極之謎,如果自己能研究出一套完備的超弦理論,不僅可以垂名青史,還可以獲得諾貝爾獎。

當有人批評他的這種想法時,他卻說:

「超弦理論的權威研究者雖然說目前這個理論還只處於搖籃期,但是我覺得他們是在胡說八道。」

除此之外,還有物理學家對這種熱衷超弦理論現象的嘲諷:對於超弦理論的研究,如果不是哲學家和宗教學者的任務,那麼至少應該是數學家的工作。」

總的來說,超弦理論被人們接受是十分困難的。在弦理論剛剛提出的時候就遭到了打壓,最初的幾個預言都被實驗數據無情地推翻了。當大多數研究者放棄的時候,施瓦茨等人依然在堅持研究。

通過長達十年的研究,施瓦茨等人發表了有關超弦理論的論文,並且解決了之前理論中所存在的瑕疵,向世人證明超弦理論有能力成為萬物理論。

相關焦點

  • 人類在4維空間,上帝已被超弦理論證實,宇宙11維是怎樣的存在?
    畢竟對於三維生物的人類而言,四維空間的生物相當於上帝,可以穿梭時空,可以隨時改變處於四維空間裡的一切生物。既然人類連四維都沒有想明白,為什麼就敢說宇宙是十一維的?根據超弦理論的說法,正是因為弦的振動才產生了我們所熟知的各種基本粒子,比如說質子、中子、電子等。
  • Superstring 超弦理論
    簡單說來,我們可以這樣來定義超弦理論:(1)超弦理論是現在最有希望將自然界的基本粒子和四種相互作用力統一起來的理論;(2)超弦理論認為弦是物質組成的最基本單元,所有的基本粒子如電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都是弦的不同振動激發態;(3)超弦理論第一次將二十世紀的兩大基礎理論-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結合到一個數學上自冾的框架裡;(4)超弦理論有可能解決一些長期困繞物理學家的世紀難題如黑洞的本質和宇宙的起源。
  • 簡單破解超弦理論
    弦理論是理論物理的一個分支學科,弦論的一個基本觀點是,自然界的基本單元不是電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之類的點狀粒子,而是很小很小的線狀的「弦」(包括有端點的「開弦」和圈狀的「閉弦」或閉合弦)。弦的不同振動和運動就產生出各種不同的基本粒子,能量與物質是可以轉化的,故弦理論並非證明物質不存在。弦論中的弦尺度非常小,操控它們性質的基本原理預言,存在著幾種尺度較大的薄膜狀物體,後者被簡稱為「膜」。直觀的說,我們所處的宇宙空間可能是9+1維時空中的D3膜。弦論是現在最有希望將自然界的基本粒子和四種相互作用力統一起來的理論。
  • 從「弦理論」到「超弦理論」再到「M理論」,真是傻傻分不清楚
    相信不少人第一次聽說「弦理論」這個詞是從《生活大爆炸》中的謝耳朵開始的。看看謝耳朵介紹自己的職業時是怎麼說的:加州理工的高級理論量子物理學家,主要研究M理論,或者用外行人的話說叫弦理論。相信不少人會很費解,提及弦理論時會聽到各種不同的名稱:弦理論、超弦理論、M理論等等,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其實,弦理論的發展分為好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名稱也是有所變化的。玻色子弦理論以弦這個概念為基礎的第一個弦理論,準確的叫法是「玻色子弦理論」。玻色子弦理論是最早的弦理論版本,但由於存在一些根本性的錯誤,所以很快就被扔到角落了。
  • 揭開弦理論的真面目:弦理論是解釋宇宙所有問題的終極理論嗎?
    弦理論學家們認為[B格林,《宇宙的琴弦》,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第188頁]:我們仍然生活在一個10維的(時空)空間裡,但是有6個維度是緊緊捲縮起來的,所以我們平時覺察不到它。想像一根水管,如果從很遠的地方看它,它細得就像一條線,只有一維的結構。但是當把它放大來看,會發現它是有橫截面的。這個第二維度被捲曲了起來,以至於粗看之下分辨不出。在超弦的圖像裡[曹天元,《上帝擲骰子嗎?
  • 「超弦理論」講了個啥?通俗版! 獨家首發!
    如果有人經常觀看 央視的科普紀錄片,那麼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東亞面孔講解員會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加來道雄(日本人)——弦理論的重要創始人之一。為了簡化,我們在這裡不區分弦理論和超弦理論。加來道雄弦理論是現代物理學的一個分支,它的許多推論不僅讓常人難以理解,有時專業人士也會感到疑惑!如果你非要讓筆者解讀弦理論的深奧之處,你或許會失望了!
  • 超弦理論能否使其化幹戈為玉帛?
    長久以來,超弦理論被視為萬有理論,很多人把自然規律的大一統寄托在超弦理論上。愛因斯坦在完成廣義相對論之後才36歲,可是愛因斯坦一共活了76歲,可以說愛因斯坦在中年以後的40餘年內一直致力於大統一理論。可他至死都沒有完成大一統理論。愛因斯坦的遺憾後人能否彌補?看來最有希望的還是弦理論了。
  • M理論:統一了五種超弦理論和11維超引力理論
    M理論是弦理論的延伸,而超弦理論則發展自弦理論。弦理論與傳統的基本粒子論不同之處在於不把一個基本粒子看成一個點粒子,而認為其是一根一維的弦,顯然這種思維完全顛覆了以往所有的宇宙學理論。     弦理論中著名的威尼採亞諾公式可以理解為弦與弦的散射振幅,在此基礎上建立平行宇宙擁有難以想像的開放程度。
  • 究竟什麼是弦理論?
    究竟什麼是弦理論?我們通過以下一些問題帶你認識21世紀最偉大的理論之一。【1. 什麼是弦理論?】
  • 「弦理論」的升級版,對於「超弦理論」,你知道多少呢
    我們都知道,早期弦理論一度被打入冷宮,只是後來經過施瓦茨等人的不懈努力,才發展出了後來的升級版本「超弦理論」。相信很多人都會有個疑問,為什麼叫「超弦理論」。這裡的「超」到底是個啥意思?它和之前的「弦理論」到底有什麼區別?今天我們就來解答這個問題。
  • 2016國際弦理論大會在清華召開
    2016國際弦理論大會在清華召開清華新聞網8月5日電 (通訊員 尚妤嬋 記者 李華山) 8月1-5日,2016年國際弦理論大會(Strings 2016)在清華大學隆重舉行。在5天裡,包括諾貝爾獎獲得主、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大衛·格羅斯(David Gross)教授,菲爾茲和基礎物理學獎得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愛德華·威騰(Edward Witten)教授,斯賓諾莎獎得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院長羅伯特·迪克格拉夫(Robbert Dijkgraaf)教授,基礎物理學獎得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尼姆·阿卡尼-哈麥德(Nima Arkani-Hamed
  • 超弦理論、M理論、高維空間是啥?咋來的?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雖然只用一種理論解決所有公式定律理論聽起來好像過於理想,但這就是某些物理學家跟科學家們在做的事情,或許這就是他們的願望或者是終極夢想,在愛因斯坦去世不久後一個新的理論悄悄誕生了,這理論認為宇宙萬物都是由一種小到無法想像的振動能量弦所構成,這就是弦理論,也是有望統一宇宙四種基本力的萬有理論。
  • 比夸克更小的也可能是弦,超弦理論為宇宙大統一模型構建新可能
    宇宙在普朗克時間內被創造,但我以我們目前的研究,我們並不知道這段時間內到底發生了什麼,於是科學家在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超弦理論。宇宙弦,是1981年被維綸金等人提出來的。弦經過理論物理學家的長久推論,宇宙弦被賦予了超越人類想像的特殊性質。
  • 十維空間是超弦理論裡用數學語言描繪的空間,目前還無法得到實證
    超弦理論暗示的平行宇宙時空必須擁有十個維度,時空中也存在超對稱現象,但沒有真空穩定態的問題,超弦理論的形成意味著此類平行宇宙並非由粒子和場構成的時空,宇宙不僅是四維時空,而是多維的。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南加州大學超弦會議上,物理學家威頓等公布了有關超弦的研究成果,涉及對偶性與不同超對稱理論,科學家發現可以用不同的維數膜來研究對偶性,超弦理論下的10維時空透過強耦合極限可以形成11維的時空,由此誕生了M理論。
  • 超弦理論已死?天文學家還沒有放棄
    編排:陶邦惠後臺:庫特莉亞芙卡 李子琦原文連結:https://www.space.com/astronomers-test-string-theory-chandra-x-ray-telescope.html為了驗證超弦理論
  • 超弦理論:顛覆一切的超級理論
    ,它便是超弦理論。這便是超弦理論早期的原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超弦理論登上了歷史舞臺。小提琴的琴弦振動頻率是十分之快,每秒達到幾百次,人的肉眼都無法識別範圍,但是對比起超弦理論中的弦可是非常之慢了。理論中,超弦理論的弦的振動頻率可以達到10^42 次/秒。這個數字並不是亂寫的,這是因為弦的振動速度之快,達到了自然界中的最快速度:光速。
  • 超弦理論與平行宇宙
    99%的人都不理解:超弦理論與平行宇宙是什麼?在我們普通人的認知當中,事物一般都是三維立體的,加上時間的概念,構成了我們所熟知的四維宇宙,但是無論是牛頓還是愛因斯坦,都提出了宇宙可能存在多維空間,平行宇宙當中,10維空間也是可能存在的,那麼這樣的超弦理論和平行宇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弦理論:一種欲描述一切現象的理論
    愛因斯坦在生命的最後30年裡一直在尋找統一場論——一個能在單獨的包羅萬象的協和的數學框架下描寫自然界所有力的理論。實際上,他是在尋找一個能描述一切現象的理論。然而,愛因斯坦未能實現他的夢。當今,相當一部分物理學家相信他們發現了一個框架,有可能把這些知識縫合成一個無縫的整體——一個單一的理論,這就是弦理論或稱超弦理論。
  • 超弦理論又是什麼
    回答是如果你在同一條路上朝相反的方向行駛,則第一輛汽車是以兩倍於汽車相對於道路的速度離你遠去的,如果你坐在自己汽車裡以同樣的速度與第一輛車並排行駛,那麼第一輛汽車相對於你來說沒有運動,而目前正在進行的有關相對論方面的研究的目的和從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發生的各種進程給予準確解釋,愛因斯坦認為任何物體的運動速度是不可能超過光速的,因為這一方面意味著荒唐,另一方面還意味著必須讓時光倒流。
  • 硬核宇宙知識:為什麼在「M理論」中,宇宙是11維的?
    而M理論認為,我們的宇宙是11維的,這個11的數字又是怎麼得出的呢?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計算」一下M理論當中,11維宇宙的存在。首先我們知道11維宇宙,是從M理論當中提出的,而M理論又是從超弦理論出發,提出的一種理論;而超弦理論,又是弦理論的發展,所以要想解釋11維宇宙,必須要從弦理論開始說起——什麼是弦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