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來,得益於新能源汽車的帶動,小金屬鈷在金屬市場一時備受矚目。實際上,幾乎同步崛起的另一小金屬釩漲幅更為驚人,只不過因應用領域不同及體量相對較小,一直 「低調暴漲」。
10月10日,國內五氧化二釩產品價格普漲每噸1萬元,近一個月以來累計漲幅已超過60%。當日晚間,釩製品龍頭攀鋼釩鈦(000629)也宣布了上市以來單季盈利創新高的好消息。2018年前三季業績預增200%至210%,原因系釩產品價格大漲,且釩和鈦白粉銷量提升。以此計算,攀鋼釩鈦第三季度淨利潤在9億元左右。
「國內釩價的這輪暴漲主要由國際價格的上漲帶動,但國內價格上漲這麼快、這麼猛是之前沒有預料到的。」卓創分析師趙麗麗表示。
目前,國內外釩價均已超過了歷史高點。9月,歐洲釩鐵和五氧化二釩價格也已分別飆升至10年和13年新高。而經歷9月份的持續暴漲後,國內釩價在十一國慶假期之後就突破了2005年的歷史高點。截至目前,五氧化二釩價格為42萬元/噸左右、釩合金價格超過65萬元/噸。而在2015年年末,釩系產品曾跌入冰點,五氧化二釩價格在3萬元/噸,釩鐵價格在4萬元/噸,釩氮合金價格在5.7萬元/噸。
數據顯示,90%的釩主要作為鋼鐵冶金行業的「味精」,在鋼中起到細化晶粒,從而提高強度的作用。釩的主要產品則有釩鐵、 釩氮合金和氧化釩, 生產用的原料包括了釩渣(71%)和釩鈦磁鐵礦(17%), 其中釩渣主要通過轉爐冶煉含釩鐵水提煉。
南非、中國和俄羅斯則供應了全球超過80%的釩資源。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統計數據,中國釩資源儲量佔比達45%,消費也佔據了半壁江山,為全球最大釩消費國。
趙麗麗提到,實際上,國內釩價上一輪驚人的暴漲則在2017年7月之後,在環保高壓的驅動下啟動。「由於當時的環保檢查,有部分中小型企業停產或倒閉,釩製品整體基本面是供小於求的一個狀態。」
同時,2017 年 7 月,中國環保部和國家標準委分別向世界貿易組織(WTO)遞交通知,宣布從 2017 年 9 月起,中國將禁止進口 4 大類 24 種「洋垃圾」。這次禁令針對的是生活來源廢塑料、釩渣、未經分揀的廢紙和廢紡織原料四大類垃圾。此番限制釩渣進口,預計將減少 4500 噸(五氧化二釩當量)進口量。
釩資源的供應緊張仍在持續。卓創方面表示,據統計,9月份片釩(五氧化二釩)產量約7000噸左右,出口量在350噸左右,而目前鋼廠對釩原料的需求量達8000噸以上,此數據表明,目前市場需求方面遠遠超過供應,市場缺口明顯。
至於未來預期,市場普遍認為資源偏低局面依舊存在,「未來釩價還是要漲。」趙麗麗表示。該結論不僅在於環保壓力下部分中小生產企業被擠出,還在於需求端的預期增加。
2018年2月6日,軋帶肋鋼筋新標準,即新標準GB/T 1499.2-2018,代替標準GB/T 1499.2-2007,具體實施時間為2018年11月1日。熱軋帶肋鋼筋俗稱即螺紋鋼,是重要建築材料,廣泛用於橋梁、房屋、道路等土建工程。
新標準執行後,將從源頭上淘汰「穿水」工藝,通過增加合金量來提高鋼筋性能。其控軋控冷技術也要做出改進,合金量尤其是矽錳、釩用量將提高,來滿足金相組織和維氏硬度的要求。
有證券報告指出,從中長期來看,中國噸鋼釩消耗量還大大低於北美和歐盟。根據統計, 2015 年中國噸鋼釩消費量為 0.045 公斤,低於北美和歐盟的 0.102 和 0.070 公斤,略高於印度的 0.032 公斤。因此,從噸鋼釩消費量來看,國內釩消費量仍有較大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就目前國內的釩市場格局,攀鋼釩鈦在國內佔據絕對主力,產能、產量在全球範圍內也均位列第一。2016年釩製品產能(折合為V2O5)為4萬噸/年。此外,河鋼承鋼、建龍鋼鐵、 德勝鋼鐵、 川威鋼鐵等也是釩製品主要生產企業。
此前的8月23日晚間,暫停上市近一年半的*ST釩鈦公告,公司股票自8月24日其恢復上市,當日起撤銷股票交易退市風險警示,證券簡稱由「*ST釩鈦」變更為「攀鋼釩鈦」。
恢復上市首日,股價沒有漲跌幅限制,攀鋼釩鈦早盤開盤便暴漲逾32%,隨即臨停;10點30復牌後,股價再度衝高逾42%。截至當天收盤,攀鋼釩鈦漲股價為3.84元/股,上漲25.08%。
10月8日,攀鋼釩鈦還曾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連續3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中信建投證券在9月17日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作為純正稀缺的釩標的,他們認為攀鋼釩鈦合理估值在15倍PE(市盈率)左右,目標價5.25元/股。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的市場格局短期內或沒有較大變化。「大的生產企業環保之前就已經合格,但在目前的環保高壓下,申請爐子新增產能並不容易、手續很繁瑣。」趙麗麗表示。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