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礦渣:改善土壤及水質,再資源化的優等生

2020-12-05 人民網

【相關新聞】

【頁巖革命的勝者】(六)何為頁巖氣?

【迎接EPEAT挑戰】(上)全球製造業都將受到重大影響

地區電力市場使分布式能源系統成為可能

【頁巖革命的勝者】(五)天然氣乘用車不會普及

大地震可以「預測」嗎?

 

制鐵過程產生的副產物「礦渣」中,含有可改善土壤及水質的成分。作為有助實現二氧化碳減排及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有效材料,其用途正在擴大。

「撒上礦渣可以中和土壤酸化。稻子收成也比較好,很令人高興」,在福島縣相馬市進行稻子耕種的佐藤紀男這樣說道。

礦渣是在制鐵過程中產生的副產物。產生於將鐵礦石製成鋼時的還原及冶煉工序。最近,其土壤及水質改善效果獲得好評,得到越來越多的利用。

中和酸化土壤

9月30日,佐藤等人開始在相馬市巖子地區約50公頃的耕地上收割稻子。該地區曾在東日本大地震中遭遇海嘯。在清除了大量瓦礫及木屑之後,剩下了海水中的鹽分和被海水衝上岸的海底泥土。這些都會妨礙稻子的生長發育。如今距離地震發生已經過去了2年時間,撒布礦渣取得了成效,這片土地上的稻子終於再次有了收成。

遭受海嘯的稻田(左)。2011年9月由於海水乾涸後殘留的鹽分的影響,表土變得非常乾燥。之後通過降雨脫鹽以及撒布礦渣,才得以能夠重新種植稻子。2013年9月30日開始收穫大米(右)。

遭受海嘯侵襲的土壤必須進行脫鹽作業。農作物生長所需的水分會從鹽分濃度較低處流向較高處。因此,農作物不易從土壤中吸收水分。

在災區進行脫鹽作業的東京農業大學教授後藤逸男採取的方法是使土壤徹底淋雨。2012年4月,鹽分濃度下降至地震後的10分之1以下,已經改善為適合水稻生長的狀態。

問題在於海底泥土中的黃鐵礦(硫化鐵)。海中的硫化鐵如果接觸空氣,就會產生硫酸,土壤會酸化。2011年12月,土壤pH值低於4,酸性較強。

後藤教授將目光投向了礦渣中的鈣。如果在酸化土壤中撒上礦渣,硫酸離子就會和鈣離子結合,變成硫氧化鈣。由於這種物質呈鹼性,因此具備中和土壤的效果。

後藤教授稱:「通過撒布礦渣,硫酸離子驟減,8個月之後,pH值變為6左右,呈中和狀態。」他又說:「在未撒布礦渣的試驗稻田中,稻子高度較矮,1棵稻子的分櫱數較少。在生長方面出現差距。」

向東農大無償提供礦渣的新日鐵住金公司礦渣及水泥事業推進部策劃調整室主任川島雄幸說:「礦渣中含有鐵、鎂、磷和錳等大量有助促進農產品生長的成分。」

礦渣是由鐵礦石中所含的二氧化矽等鐵以外其他成分及還原使用的焦炭的灰分,與作為輔助原料的石灰石(氧化鈣)熔融結合而成。

根據產生的工序,其名稱也各不相同。還原鐵礦石並製造生鐵的高爐中產生的是「高爐礦渣」;將生鐵製成加工性較高的鋼的轉爐中產生的,是「轉爐礦渣」,東農大所使用的是轉爐礦渣;此外還有熔融廢鐵的電爐中產生的「電爐礦渣」。

高爐礦渣產生於利用鐵礦石生產生鐵時使用的高爐。轉爐礦渣產生於將生鐵製成加工性較高的鋼使使用的轉爐。另外,熔融及冶煉廢鐵時使用的電爐也會產生礦渣。

 

相關焦點

  • 冶金工業固體廢棄物資源化研究
    冶金工業固體廢棄物資源化研究北極星固廢網  來源:黑龍江科技信息  作者:孫志敏等  2021/1/12 17:47:46  我要投稿  北極星固廢網訊:冶煉廢渣包括有色金屬行業和鋼鐵工業在生產中排出的廢渣。
  • 高爐礦渣製備膠凝材料的影響因素綜述
    高爐礦渣製備膠凝材料的影響因素綜述 劉新波,房傑,紀召毅 (山東泰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山東萊蕪271119) 摘要:粒化高爐礦渣是生鐵冶煉時產生的副產物,具有較高的潛在價值,堆放不僅會對生態環境產生危害
  • 汙水資源化利用新政深度解讀(中)
    豐水地區結合流域水生態環境質量改善需求,科學合理確定汙水處理廠排放限值,以穩定達標排放為主,實施差別化分區提標改造和精準治汙。缺水地區特別是水質型缺水地區,在確保汙水穩定達標排放前提下,優先將達標排放水轉化為可利用的水資源,就近回補自然水體,推進區域汙水資源化循環利用。
  • 關於推進汙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發改環資〔2021〕13號)
    二、著力推進重點領域汙水資源化利用(四)加快推動城鎮生活汙水資源化利用。系統分析日益增長的生產、生活和生態用水需求,以現有汙水處理廠為基礎,合理布局再生水利用基礎設施。豐水地區結合流域水生態環境質量改善需求,科學合理確定汙水處理廠排放限值,以穩定達標排放為主,實施差別化分區提標改造和精準治汙。
  • 汙泥處理處置及資源化主流方法合集
    ;其次介紹了汙泥的各種資源化方式,同時結合汙泥和西北黃土地區的各自特點重點探討了汙泥在西北黃土地區農林用的可行性,為西北黃土地區汙泥找到出路的同時提高西北黃土的肥效,以期達到改善黃土的貧瘠特性的目的。汙泥是一種十分有效的生物資源,它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有機質以及益於植物生長的N、P、K等營養元素,經堆肥後腐熟汙泥能夠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提高土壤的肥效,並且增加了土壤中微生物的數量,改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結構,並分別提高了土壤硝化細菌的比例、酶的活性、土壤的基礎肥力和土壤腐殖質的含量。
  • 【分享】工業礦渣廢料在混凝土中的應用
    摘 要:本文主要以工業礦渣廢料在混凝土中的生產應用 為主要的研究對象,介紹了工業廢渣在混凝土生產過程中的應 用歷史。在此基礎上,收集了實驗數據,說明礦渣摻入後,混凝 土的各項性能指標的改善。最後,提出了礦渣粉商業混凝土生 產過程中,應該嚴格把控的技術指標。
  • 三大效益日臻顯著 建築垃圾資源化大有作為
    而資源化利用作為建築垃圾處理未來發展趨勢,可實現趨利避害,環境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日臻顯著。三大效益日臻顯著 建築垃圾資源化大有作為   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建築業也同時快速發展,每年不可避免地產生數億噸建築垃圾。如果不及時處理和利用,必將給社會、環境和資源帶來不利影響。
  • 固體廢棄物的處理方法及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研究
    (2)汙染土壤:如果固體廢物處理不當,有害成分很容易通過地表徑流入土壤,殺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破壞土壤結構,從而導致土壤條件惡化。(3)汙染水體:固體廢物可通過自然降水、隨風漂移等方式進入地表徑流,從而進入河流和湖泊等水體,造成地表水汙染。(4)破壞大氣:有些固體廢物由於化學反應產生大量有害氣體,如二氧化硫等,有些固體廢物由於發酵而釋放出大量易燃,有毒有害氣體。
  • 黃河上遊最大支流的湟水河水質持續變優 年徑流量46.3億立方米
    黃河上遊最大支流的湟水河水質持續變優 年徑流量46.3億立方米 2020-12-17 10:41:46 來源:中國新聞網 16日,記者從青海省海東市生態環境局召開的2020年海東市環境質量狀況新聞發布會獲悉,截至11月底,海東市主要河流中,黃河
  • 低溫煙氣循環流化床同時脫硫脫硝技術在津西鋼鐵的應用
    面對日益嚴峻的大氣環境汙染形勢,為滿足國家和地方的環保要求,實現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河北津西鋼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實地調研、技術分析和方案探討後,擬對2 號265m2燒結機進行脫硫脫硝除塵技術改造,新建一套煙氣脫硫脫硝除塵系統。
  • 垃圾分類新風|溼垃圾能厭氧產沼發電,也能好氧堆肥改善土壤
    垃圾分類新風|溼垃圾能厭氧產沼發電,也能好氧堆肥改善土壤 你知道嗎?根據垃圾組分分析,上海居民家中的溼垃圾,佔到生活垃圾總量的60%左右。
  • 汙水資源化變革加速-水質分析儀
    汙水處理汙水資源化政策千呼萬喚始出來,將提升再生水利用比例。汙水資源政策經歷多次修改最終發布,市場對於本次指導意見的出臺期待已久,本次文件為我國汙水資源化利用工作指明方向,將提升汙水資源化利用比例。①2020年5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副司長趙鵬高主持召開汙水資源化利用工作推進會,研究推進汙水資源化利用指導意見和相關實施方案起草工作,推動構建汙水資源化利用「1+N」政策框架體系。②2020年6月1日,趙鵬高主持召開汙水資源化利用專家座談會,聽取汙水資源化利用專家組成員和相關專家學者對推進汙水資源化利用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 【分享】不鏽鋼渣和礦渣製備膠凝材料的試驗研究
    如果利用不鏽鋼渣、礦渣及粉煤灰製備膠凝材料代替水泥使用,不僅是實現廢棄物資源化、減量化的重要途徑之一,同時節約了自然資源。本文主要研究以不鏽鋼渣和礦渣為主要原料,配加脫硫石膏、粉煤灰、礦物激發劑製備膠凝材料。
  • 國內18大鋼鐵項目最新進展
    重慶鋼鐵7號轉爐成功點火投產11月20日上午,重慶鋼鐵7號轉爐成功點火投產。與此同時,4號連鑄機新建項目開工建設。安鋼信鋼80萬噸礦渣微粉工程投產經過前期緊張的施工、設備安裝和調試,11月1日,安鋼信鋼80萬噸礦渣微粉工程順利投產。
  • 納米零價鐵修復Cr(Ⅵ)汙染土壤的研究進展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導讀:本文概述了nZVI修復Cr(Ⅵ)汙染土壤的最新研究進展,總結了目前nZVI處理Cr(Ⅵ)汙染土壤的主要修復機理及影響因素,並指出了nZVI修復Cr(Ⅵ)汙染土壤的發展前景及研究方向。隨著鉻鹽生產、金屬加工、電鍍、皮革等工業活動以及汙水灌溉和施用汙泥等農業活動的進行,六價鉻(Cr(Ⅵ))不斷進入土壤中,嚴重汙染土壤環境。
  • 粉煤灰與礦渣粉雙摻對混凝土性能影響
    0引言混凝土使用的膠凝材料已由「水泥」「水泥+粉煤灰」向「水泥+粉煤灰+粒化高爐礦渣粉(以下簡稱礦渣粉)」轉變,粉煤灰、礦渣粉在物理、化學性質方面具有較好的互補性,在水泥混凝土中同時摻入粉煤灰和礦渣粉,可充分利用水泥熟料、粉煤灰和礦渣粉的不同形態、不同粒徑大小、不同表面活性按一定比例進行搭配,充分發揮粉煤灰和礦渣粉的活性效應
  • 2014年海南河流水質總體為優 空氣各項指標符合國家一級標準
    (二)水環境質量狀況  1、河流水質狀況  2014年全省河流水質總體為優,93.1%的監測河段水質符合或優於國家地表水Ⅲ類標準。劣於Ⅲ類水質的河段主要分布在部分中小河流、南渡江個別支流的局部河段,主要受農業及農村面源廢水、城市(鎮)生活汙水影響,主要汙染指標為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和氨氮。與2013年相比,全省河流水質總體保持穩定。
  • 怎樣利用生物處理法改善水質
    用生物特別是細菌改善水質或汙泥性質的水處理方法。主要用於廢水處理,能減少或穩定有機汙染物,從而改善廢水的耗氧性,也能去除某些無機汙染物,例如氮和磷。生物處理法種類繁多,可以氧和微生物的存在情況為準繩進行識別和區分。
  • 技術推送丨8項汙水資源化利用工藝匯總,汙水資源化利用,再生水...
    包括:   推動將汙水資源化關鍵技術攻關納入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十四五」生態環境科技創新專項規劃,部署相關重點專項開展汙水資源化科技創新。   引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汙水處理企業等組建汙水資源化利用創新戰略聯盟,重點突破汙水深度處理、汙泥資源化利用共性和關鍵技術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