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與礦渣粉雙摻對混凝土性能影響

2020-12-06 砼話

0引言

混凝土使用的膠凝材料已由「水泥」「水泥+粉煤灰」向「水泥+粉煤灰+粒化高爐礦渣粉(以下簡稱礦渣粉)」轉變,粉煤灰、礦渣粉在物理、化學性質方面具有較好的互補性,在水泥混凝土中同時摻入粉煤灰和礦渣粉,可充分利用水泥熟料、粉煤灰和礦渣粉的不同形態、不同粒徑大小、不同表面活性按一定比例進行搭配,充分發揮粉煤灰和礦渣粉的活性效應、形態效應、微集料效應,較之單摻粉煤灰或礦渣粉在改善混凝土和易性、體積穩定性、早期強度、後期強度、耐久性方面均有明顯的提高,並可提高摻合料取代水泥的比例,從而降低混凝土生產成本。本文主要研究了粉煤灰與礦渣粉以不同比例雙摻後對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初始坍落度、初始擴展度、和易性、1h坍落度)和硬化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影響,並對其經濟效益進行分析,得出粉煤灰與礦渣粉雙摻時性價比高的配比,對預拌混凝土的生產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1原材料和實驗方法

1.1原材料

(1)水泥:選用大田紅獅水泥有限公司生產的水泥,強度等級為P·O42.5R,其主要性能指標見表1。

(2)細集料:中砂,其細度模數為Mx=2.8,表觀密度2610kg/m3,含泥量為1.0%,泥塊含量為0.2%。

(3)粗集料:5~31.5mm連續粒級,表觀密度2620kg/m3,含泥量為0.2%,泥塊含量為0.0%。

(4)粉煤灰:選用福建新源粉煤灰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粉煤灰,經檢測該粉煤灰為F類Ⅱ級粉煤灰,細度45um篩篩餘為13.5%,需水量比為90%,強度活性指數為72%,燒失量為1.8%。

(5)礦渣粉:選用福建省三安環保資源有限公司生產的S95級礦渣粉,其密度為2.91g/cm3,比表面積為435m2/kg,28d活性指數為109%,流動度比為102%,燒失量為1.2%。

(6)外加劑:福建省建築科學研究院技術開發部生產的緩凝高效減水劑,其減水率為19%。

1.2實驗方法

新拌混凝土的初始坍落度H0、1h坍落度H60、初始擴展度L0等指標的測定按照《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GB/T50080進行。硬化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按照《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1-2002進行。

2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膠凝材料總用量為400kg/m3,水膠比固定為0.39,砂率為40%,粉煤灰按10%、20%、30%、40%和礦渣粉按10%、20%、30%、40%雙摻(總摻量不大於60%)等量取代水泥,緩凝高效減水劑摻量為膠凝材料總用量的1.8%。根據水泥、粉煤灰、礦渣粉的不同摻量,本實驗具體的混凝土配合比及試驗結果見表2。

註:1、編號F***中各數值代表膠凝材料的質量比,如F811為80%的水泥,10%的粉煤灰,10%的礦渣粉。2、表中價格為每立方米混凝土膠凝材料的價格

3試驗結果與分析

3.1粉煤灰和礦渣粉雙摻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影響

從表2中編號為F1000、F811、F712、F613、F514、F415及F1000、F721、F622、F523、F424試驗中可以看出,當粉煤灰摻量一定時,隨著礦渣粉摻量的增加,初始坍落度、1h坍落度、初始擴展度均變大,坍落度損失減小。這是因為礦渣粉經粉磨後的顆粒稜角大部分被磨圓,顆粒形態類似於卵石甚至接近於球體,從而增大混凝土的流動性,同時摻入的礦渣粉能減小新拌混凝土的屈服應力,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礦渣粉的比表面積較大,對水的吸附力強,混凝土拌合物的水分蒸發速度減緩,泌水量同時也會下降,因此改善了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減緩了混凝土的坍落度損失。

從表2中編號為F1000、F811、F721、F631、F541及F1000、F712、F622、F532、F442試驗中可以看出,當礦渣粉摻量一定時,隨著粉煤灰摻量的增加,初始坍落度、1h坍落度、初始擴展度均變大,因粉煤灰顆粒比水泥顆粒小且含有大量的球狀玻璃微珠,粉煤灰的摻入能有效降低混凝土的內聚力和粘滯係數,減小其運動阻力,對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動性具有積極作用。

表2示出了不同粉煤灰和礦渣粉摻量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試驗結果,從表2中可知,隨著摻合料總摻量的增大,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始坍落度、1h坍落度、初始擴展度均增大,且拌合物和易性良好,僅F433、F424兩組出現少量泌水,且當摻合料總摻量≥40%以上,混凝土拌合物的1h坍落度損失顯著減小,大部分損失在10~40mm之間。粉煤灰和礦渣粉雙摻之後能有效降低單方混凝土的用水量,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且總摻量越大效果越顯著,單從混凝土和易性方面考慮,摻合料的總摻量應≥40%,才能較好地體現粉煤灰和礦渣粉的雙摻效應。

3.2粉煤灰和礦渣粉雙摻對硬化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影響

3.2.1粉煤灰摻量一定時混凝土抗壓強度隨礦渣粉摻量的影響

圖1~圖4分別示出了粉煤灰摻量為10%、20%、30%、40%時混凝土抗壓強度隨礦渣粉摻量的變化曲線。由圖1~圖4可知混凝土的早期強度(3d、7d)均小於基準混凝土抗壓強度,並隨礦渣粉摻量的增加而下降,且摻合料總摻量越大強度下降幅度越大。當粉煤灰摻量為10%時,礦渣粉摻量≤30%時,混凝土的28d抗壓強度、60d抗壓強度均比基準混凝土高,且礦渣粉摻量為40%、50%時,混凝土的28d抗壓強度、60d抗壓強度下降幅度較小;當粉煤灰摻量為20%~40%時,混凝土的28d、60d抗壓強度均比基準組低,F721、F622、F631、F523、F532這五組的抗壓強度比基準組強度下降0.6%~5.5%,其餘組抗壓強度下降13%~21%。

3.2.2礦渣粉摻量一定時混凝土抗壓強度隨粉煤灰摻量的影響

圖5~圖8分別示出了礦渣粉摻量為10%、20%、30%、40%時混凝土抗壓強度隨粉煤灰摻量的變化曲線。由圖5~圖8可知混凝土的早期強度(3d、7d)均小於基準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並隨著粉煤灰摻量的增加而下降。當礦渣粉摻量為10%時,僅F811這組的混凝土28d、60d抗壓強度比基準混凝土高;當礦渣粉摻量為20%時,僅F712這組的混凝土28d、60d抗壓強度比基準混凝土高,F622、F532這兩組混凝土的60d抗壓強度比基準組分別略低1.7%、5.0%;當礦渣粉摻量為30%時,僅F613這組的混凝土28d、60d抗壓強度比基準混凝土高;當礦渣粉摻量為40%時,混凝土抗壓強度均比基準混凝土低。

3.2.3摻合料摻量對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影響

圖9示出了不同摻合料摻量下抗壓強度隨摻合料摻量的變化曲線。

從圖9可知,混凝土的早期強度(3d、7d)隨著摻合料摻量的增加而逐漸降低,且摻合料摻量越大強度降低越多,混凝土後期抗壓強度中僅F811、F712、F613比基準組高,而F514、F415、F721、F622、F631、F531這六組的抗壓強度比基準組略低0.6%~5.5%,F424、F541、F433、F442這四組的抗壓強度比基準組低13%~21%。粉煤灰、礦渣的主要化學組成是CaO、SiO2、Al2O3、Fe2O3等,但礦渣粉與粉煤灰的活性不同,從原材料檢測結果可知,礦渣粉的28d活性指數(礦渣粉佔水泥質量的50%)為109%,粉煤灰的28d活性指數(粉煤灰佔水泥質量的30%)為72%,礦渣粉的活性指數優於粉煤灰,因此在粉煤灰摻量≤30%,礦渣粉摻量≤30%時各組混凝土的後期強度隨礦渣粉含量的增大而增大的。當摻合料總摻量為60%時,混凝土早期強度較低且後期強度增長有限,均比基準組低主要是因為摻合料取代水泥量較多,水泥水化析出的Ca(OH)2總量減少,不利於激發摻合料的活性。

4結論

通過研究分析,可得出以下結論:

(1)雙摻粉煤灰和礦渣粉能起到較好的減水效果,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當摻合料總摻量60%以下時摻量越大效果越明顯。

(2)雙摻粉煤灰和礦渣粉的混凝土早期抗壓強度均小於基準配合比強度,當粉煤灰摻量為10%、礦渣粉摻量≤30%混凝土的後期強度均高於基準配合比強度;當粉煤灰摻量為20%~30%,礦渣粉摻量≤30%時混凝土的60d抗壓強度比基準配合比下降較小,但摻合料總摻量為60%時,強度下降較大。(來源:《福建建材》2017)

相關焦點

  • 配合比參數對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響
    2.5礦物摻合料雙摻對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響試驗研究礦物摻合料雙摻對混凝土工作性及其抗碳化性能的影響。採用不同的粉煤灰摻量及礦渣粉摻量組合,P12、P13、P14、P15、P16的粉煤灰摻量為10%、10%、15%、20%、25%,礦渣粉摻量為10%、25%、20%、15%、10%,測定新拌混凝土坍落度、硬化混凝土的28d抗壓強度及不同齡期的碳化深度,通過試驗結果分析礦物摻合料不同雙摻摻量對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影響。試驗方案及結果見表9、表10。
  • 【分享】工業礦渣廢料在混凝土中的應用
    該類材料自 1862年,德國人發現並應用於水泥混合材料後,工業礦渣粉就被 廣泛應用於建築材料的性能改善中。 總結來看,2000年以前對於礦渣粉的使用,國內外存在較大 的差別。國外將礦渣和水泥熟料混合研磨,用於生產礦渣水泥。此外,還將礦渣單獨進行研磨,作為摻合料使用。相比之下,國 內則主要將礦渣與水泥熟料混合研磨使用。
  • 混凝土用水,摻合料知識要點!
    (4)在無法獲得水源的環境下,海水可用於素混凝土,但不宜用於裝修混凝土。混凝土用摻合料摻合料是指用量多、影響混凝土合營比設計的質料,在混凝土攪拌前或在攪拌過程當中,為改進混凝土性能、調節混凝土強度品級、勤儉水泥用量,摻合料的摻量一般為水泥質量的5%以上。
  • (S95礦粉+II級粉煤灰+石屑)配製C30P6泵送混凝土
    ⑶粉煤灰:為珠海電廠生產的F類II級粉煤灰,其物理性能指標見表2:⑷礦渣粉:為陽春潭鋼(眾鑫環保)S95級礦渣粉,相關性能指標見表3。該礦粉質量較好,實際生產中摻礦粉配合比與無礦粉配合比對比中:礦粉配比在後期(28)天強度比無礦粉配方高3MPa左右,並且60天強度還有繼續增長;使用礦渣粉耐硫酸鹽腐蝕及耐軟水侵蝕較好,在本工程中作為摻合料需要選用的材料之一。
  • 大摻量粉煤灰混凝土的作用及其機理分析
    當混凝土水膠比較低時,水化緩慢的粉煤灰可以提供水分,是水泥水化更充分。   (3)粉煤灰和富集在骨料顆粒周圍的氫氧化鈣結晶發生火山灰反應,不僅生成具有膠凝性質的產物(與水泥中矽酸鹽的水化產物相同),而且加強了薄弱的過渡區,對改善混凝土的各項性能有顯著作用。   (4)粉煤灰延緩了水化速度,減小混凝土因水化熱引起的溫升,對防止混凝土產生溫度裂縫十分有利。
  • 粉煤灰除了作水泥和混凝土材料,還能有什麼用?
    粉煤灰是從燃煤工廠排放煙氣中收集到的細灰,屬於人工火山灰質混合材料。本身沒有膠凝性,但遇水之後,會產生一定的膠凝作用,可替代部分水泥原料和節約用量。用於水泥、砂漿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技術要求分三個等級:細度(45um方孔篩篩餘)I級F類粉煤灰(不大於12%)、II級F類粉煤灰(不大於25%)、III級F類粉煤灰(不大於45%)。
  • 建築垃圾磚粉複合礦物摻和料試驗研究
    由於減水劑技術不斷進步,混凝土水膠比不斷降低,各類低活性乃至非活性摻和料開始在現代混凝土得到越來越多的利用。本文研究建築垃圾廢磚磨成細粉,與「礦渣粉、粉煤灰」以及「礦渣粉、石灰石」粉進行三摻複合;研究和分析其對淨漿、膠砂和混凝土工作性與強度的影響。
  • 脫硝粉煤灰用於水泥和混凝土的應用技術研究
    隨著電力脫硝的強制實施,電廠產生的粉煤灰將全部成為脫硝粉煤灰。脫硝工藝的運行可能使粉煤灰含碳量提高,強度活性指數降低且銨鹽、硝酸鹽等化學成分偏高,影響其應用於水泥、混凝土的性能。目前普通粉煤灰、脫硫粉煤灰應用於水泥和混凝土的技術國內外已有諸多研究,而關於脫硝粉煤灰的應用技術研究國內尚存在空白。
  • 利用福建鉛鋅尾礦製備C30預拌混凝土的試驗研究
    通過粉磨細度試驗和膠砂試驗確定鉛鋅尾礦粉的最佳摻入粒徑,並將最佳粒徑的鉛鋅尾礦粉分別代替預拌混凝土中的水泥、粉煤灰、礦渣粉來製備C30混凝土,對其製品的性能進行檢測。結果表明,用鉛鋅尾礦粉代替預拌混凝土中的水泥、粉煤灰、礦渣粉所配製的混凝土製品性能均可達到C30泵送混凝土要求,並且仍具備優良的耐久性。
  • C30自密實混凝土配合比及工作性能影響因素研究
    針對上述情況,有可能是粉煤灰用量過少或砂用量過多導致的屈服極限過大。減少水泥用量,同時加大粉煤灰用量,將粉煤灰摻量從30%增加到50%,再次調配試驗。第二組實驗結果:混凝土保水性、黏聚性有所好轉,沒有離析泌水現象,擴展度有所提高,達到565mm。但是在混凝土試塊成型、養護後,試塊有氣泡,而且28d抗壓強度僅為32.9MPa,偏低。
  • 芻議減水劑在商品混凝土中應用
    1商品混凝土中減水劑的應用 生產技術的提高,讓建築行業走上了新的發展之路。嚴格要求混凝土質量,充分發揮其良好性能有利於提高建築質量。減水劑作為一種摻合料,加入到混凝土中,會減少水泥的使用量,提高混凝土的性能指標,可以廣泛應用在建築工程中。
  • 機制砂石粉在混凝土中的應用
    因此,選用這三種性能不同的水泥,在各個不同強度等級用相同的配合比來驗證摻與不摻石粉對混凝土的影響,就非常有意義,如果三種不同水泥的試驗結論一致,就可以得出準確的結論。2.2 摻合料活性在混凝土行業傳統的習慣性思維上一般認為:石粉是惰性材料,是沒有活性的。那麼石粉到底有沒有活性?如果有活性,那麼活性能達到多少?
  • 【分享】不鏽鋼渣和礦渣製備膠凝材料的試驗研究
    從表5中3d抗壓強度極差分析可知,不鏽鋼渣用量是影響膠凝材料3d抗壓強度的主要因素,不鏽鋼渣摻量越高,強度下降越快;礦渣是影響膠凝材料3d抗壓強度的次主要因素,礦渣摻量提高,將引起配料中礦物激發劑的用量減少,水化產生的氫氧化鈣數量不足,礦渣難以活化進而造成膠凝材料性能降低;粉煤灰摻量超過5%後也引起強度急劇下降;而脫硫石膏用量對膠凝材料3d抗壓強度的影響不明顯。
  • 礦渣矽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矽酸鹽水泥
    2 引用標準 GB 176水泥化學分析方法 GB 177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 GB 203用水泥中的粒化高爐礦渣 GB 750水泥壓蒸安定性試驗方法 GB 1345水泥細度檢驗方法(≤μm篩篩析法) GB 1346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凝結時間、安定性檢驗方法 GB 1596用於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 2847用於水泥中的火山灰質混合材料
  • 膠凝材料級配效應對混凝土強度的影響!
    所以本文通過膠凝體系中各材料達到最佳堆積狀態時對其性能的影響,驗證其是否對混凝土對結構形成起著有利的作用,最終到達拓寬配合比設計思路,提高混凝土生產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 以粉煤灰、礦粉摻合料10%取代量為試驗單位,分別採取單摻和雙摻兩種試驗方式驗證。最終從得出數據中挑選出適量的、具有代表性的試驗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得出膠凝體系級配效應結論。1.3.2混凝土試配驗證依照現行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進行C60混凝土基準配合比設計,見表10。將基準配合試配強度比與複合膠凝體系配合比試配強度進行對比分析,得出結論。
  • 淺談高性能C50混凝土的配製及應用
    ③礦渣粉是由煉鐵高爐排出的熔融態礦渣經水淬(粒化)後再進行乾燥、磨細加工而得到的超細粉末。④集料是混凝土的主要組成材料。技術上,可以為混凝土提供骨架,同時抑制收縮,改善耐久性;經濟上,它比水泥便宜很多,作為混凝土的廉價填充物,使成本更低。集料級配對混凝土的影響很大。
  • 廢漿體對C15~C25混凝土性能影響的研究
    水泥的物理性能檢驗指標按照國家標準GB175-2007《通用矽酸鹽水泥》和GB17671-1999《水泥膠砂抗壓強度檢驗方法》(ISO法)等相關規範執行。2.2礦渣粉試驗用礦渣粉來自海星港口建材S95級礦渣粉,28d活性指數112%。試驗依據GB/T18046-2017《用於水泥、砂漿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爐礦渣粉》。
  • C30高性能混凝土的配製與研究
    雙摻粉煤灰和礦粉的高性能混凝土力學性能研究[J]. 廣東建材,2012,8:4-6.[2]林旭健. 混凝土的高性能化與可持續發展[J]. 福州大學學報,2000,(14)2:47-49.[3]劉磊. 低強度混凝土的高性能化研究[J]. 建築與工程,2010,3:651-666.[4]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5]蘇青,許曉東,杜澤,等.
  • 粗骨料級配對自密實混凝土體積穩定性能的影響
    ,達到充分密實和獲得最佳性能的混凝土。粗骨料是影響SCC性能的重要因素,其中粗骨料的級配對SCC工作性能、耐久性都有重要的影響。目前國內外已有許多專家學者提出了有關粗骨料級配對混凝土性能影響的理論,然而這些理論大多是基於普通混凝土(OPC)、輕質混凝土(LWC)、高強混凝土(HSC)以及高性能混凝土(HPC)而提出,有關粗骨料級配對SCC各項性能的影響鮮見報導。
  • 廢漿體對C30、C40混凝土性能影響的研究
    在泥餅外運壓力及成本越來越大的情況下,需考慮利用適當的方法提高廢漿體使用量,以達到最佳的綜合效益,而將攪拌站產生的廢漿體按一定比例和清水混合後作為拌和用水用於混凝土生產是實現這一目的非常理想的途徑。本文針對攪拌站常用C30、C40混凝土配合比,來探究漿體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抗壓強度、凝結時間的影響規律,提高漿體的應用效率,提高綜合利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