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布地共和國地處非洲北部亞丁灣西岸,扼紅海進入印度洋的要衝曼德海峽,東南同索馬利亞接壤,北與厄利垂亞為鄰,西部、西南及南部與衣索比亞毗連,總國土面積約2.32萬平方公裡,約兩個天津那麼大,總人口約90萬,境內火山遍布,地震多發,氣候惡劣,缺少自然資源。雖然如此,但是吉布地地理位置的戰略意義卻十分重要,引得多個國家爭相在此建立軍事基地,這是為什麼呢?
地圖上可以看到吉布地面對紅海南大門的曼德海峽,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要衝,扼住了紅海與印度洋的咽喉,這個入口由北面的葉門和南面的吉布地組成,從這裡往北就是眾多的中東產油國,往南是廣袤的非洲腹地,吉布地像是矗立在石油通道上的一個哨兵,進可攻退可守。另外,吉布地俯望的曼德海峽是全世界最繁忙的航路之一,連接著紅海和亞丁灣,曼德海峽在經濟和戰略上與蘇伊士運河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所以很多國家選擇在吉布地建設軍事基地。在中國到來之前,美國、法國、日本等已經在此建設了基地並經營已久。
美國建設的勒莫尼耶軍事基地是美國在非洲最大的永久軍事基地,在伊拉克戰爭中,這個軍事基地扮演了重要角色,美國許多人員和裝備都是經吉布地運往科威特,而後進入伊拉克。2006年,美國與吉再次談判,把基地面積擴大到原來的6倍。
法國在非洲的最大軍事基地,作為吉不提曾經的宗主國,法國一百多年來一直擁有在該國的軍事基地,雖然法國在非洲其他國家也有軍事基地,但對吉不提尤為偏愛,在吉駐軍規模最大、人數最多。
日本戰後在國外建立的首個軍事基地,相比美、法,日本在吉布地的經營時間不長,2011年6月才開始建設,在毗鄰吉布地國際機場的12公頃土地上,建設了停機場和倉庫、補給庫等設施,並駐派了約180名以海上自衛隊為主的自衛隊員。
這些強國為什麼集體扎堆吉布地建設基地?其實都有各自的小算盤。
對於美國來說,吉布地是其控制非洲和中東各國的跳板,是「反恐大業」的前沿陣地。
對於法國來說,吉布地是其海外最忠誠的合作國,吉布地對法國實施優先外交政策,允許法國在吉布地駐軍,並且法國還擔負著培訓吉布地軍隊和警察等保護其國家安全的任務。
對於日本來說,通過在吉布地建立基地,一方面以反恐名義擴張海外軍事部署,一方面在中東加強自身的影響。
那麼對於中國來說,可以作為海外基地的港口有很多,為何將第一個海外基地建設在吉布地呢?這裡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扼守紅海進入印度洋的戰略要道。我國駐吉布地保障基地扼守紅海進入印度洋的戰略要道——有「海上咽喉」之稱的曼德海峽,曼德海峽是國際石油航線的生命線,凡是北上穿過蘇伊士運河去往歐洲,或是由紅海南下進入印度洋的船隻,大多需要通過曼德海峽並經停吉布地港,吉布地因此被稱為「石油通道上的哨兵」,是連接歐亞非三大洲之間的重要海上戰略要道。
二、打擊海盜和船隻補給。近年來,隨著索馬利亞亞丁灣的海域海盜活動日益猖獗,吉布地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從2008年開始,在聯合國的授權下,包括中國在內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先後派遣軍艦到亞丁灣海域打擊海盜為商船護航,而位於亞丁灣西端的吉布地,憑藉其擁有眾多天然良港的優勢,成為各國海軍首選停靠補給點。
三、捍衛中國的經濟利益,國家的經濟利益拓展到哪裡,軍事實力就會保衛到哪裡。據官方數據統計,在非洲的中國人目前已經突破100萬,涉及的項目投資更是數額巨大,目前中國企業在吉布地的工程承包金額高達數十億美元,涉及海港、機場與鐵路等大型基建項目。
此外,相比周邊國家,吉布地在國際事務中長期奉行中立,不結盟和睦鄰友好的外交政策,國內政局始終保持相對穩定,這也是吉布地能夠吸引越來越多國家,在其領土上建立軍事基地的一個重要原因。吉布地是全球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國土面積小且地形複雜,經濟發展受限,好在可以通過吉布地港和租地創收。或許很多人不理解吉布地租地求發展的行為,但這樣也是小國的生存之道。對此,小夥伴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