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消息!阿拉伯海已被中國掌控】

2021-01-20 財經菁英匯


來源:財經菁英匯(ID:rzcsapp)綜合自天天說錢(文/劉曉博)、格上理財

編輯:財經君


2016年的元旦,充滿了軍事色彩。第二艘航母、火箭軍、五大戰區的消息接踵而至,以至於大家忽略了另一個重要的事實:中國海軍正在吉布地建設後勤保障設施。

吉布地?很多中國人都很茫然,不知道它在哪裡。

吉布地共和國位於非洲東北部亞丁灣西岸,扼守地中海、紅海通往印度洋的要衝曼德海峽,面積2.32萬平方公裡,人口大約100萬,首都為吉布地市。這個國家原來是法國殖民地,1977年5月獨立。吉布地在阿法爾語中意為「沸騰的蒸鍋」。

正是因為吉布地地理位置特別重要,所以歷來備受關注。目前美國、法國、日本均在吉布地有軍事存在。中國海軍自2008年底啟動亞丁灣護航以來,就有了建設後勤保障基地的需求。

自2015年初以來,就不斷傳出中國在吉布地建設海軍後勤保障設施的消息。只是到了2015年12月31日,國防部才首次公開證實了這個消息。

網上甚至有傳聞說,這個基地位于吉布提市隔海相望的北部城市奧博克,原來是美軍基地。吉布地想趕走美國人,將基地交給中國。不過,也有報導說,中國的基地跟美國的基地是鄰居關係。



上圖:吉布地北部港口城市奧博克,位於沙漠邊緣。傳說中的中國海軍基地,就在這裡。

不管怎麼說,中國海軍在吉布地獲得了一個落腳點。如果你攤開一張阿拉伯海的地圖,就會發現:在這片西北印度洋的海域,中國已經有了兩個重要基地。一個是非排他性的吉布地基地,另外一個是獨享的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基地。

瓜達爾港位於巴基斯坦西南,扼守的是波斯灣、阿曼灣通往印度洋的要道,距離荷姆茲海峽不遠。中國在這裡,跟自己的鐵哥們巴基斯坦達成了43年的建設、租用港口的協議,從2015年11月11日開始計算,土地面積超過2000畝。

一直有傳聞說,中國會幫助巴基斯基建設一條連接新疆喀什和瓜達爾港的鐵路。此外,應該還有高等級公路、機場和輸油管道的計劃。到那時,中東的石油可以通過瓜達爾港直達新疆,免去了繞過印度、馬六甲海峽和南海的漫長運輸線。這樣,中國的能源安全將會更有保障。



上圖:圖中上部的紅色菱形標誌,為瓜達爾港;下部的標記,為吉布地。中國的兩大基地,讓阿拉伯海盡在掌握之中。

吉布地基地和瓜達爾港基地的同時建設,使得中國在西北印度洋(阿拉伯海)的存在更加穩固。事實上,在吉布地的背後,是中國另外一個重要石油來源地:南北蘇丹。可以想見,未來南北蘇丹的石油,可以通過吉布地運輸到瓜達爾港,然後沿鐵路或者輸油管道進入新疆。

我在此前的專欄文章中分析過:由於頁巖油、頁巖氣和其他新能源技術的成熟,美國已經從油氣進口大國,逐步變成出口國。對於美國來說,中東、北非的戰略地位急劇下降。

如果說,在兩次海灣戰爭中,美國的強勢介入平抑了油價,遏制了可能爆發的全球石油危機,中國等一大批國家享受到紅利。但展望未來,美國在中東越來越懶於出手,近期對IS組織就是如此。而中國、日本,作為目前最大的石油進口國,未來越來越需要自己解決問題。


圖片說明:上圖,中巴鐵路模擬線路圖;下圖,瓜達爾港衛星圖。

近年來,中國在能源安全上採取諸多舉措,儘量讓油氣來源多樣化。比如增大了從俄羅斯、中美洲、非洲的進口,但控制阿拉伯海,進而增強對中東、非洲的影響力,顯然是中國的戰略目標。

中國在瓜達爾港、吉布地的布局,顯然不僅僅是為了能源安全。2015年是中國走向世界的元年,未來中國的資本、產能和人員將進入全球各個角落。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實現軍事力量的全球性布局。


上圖:中國、巴西、秘魯三國合作的兩洋鐵路,目前正在規劃中。這將推動中國在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的戰略布局。

未來,圍繞著非洲、拉丁美洲,中國肯定還將布局若干個類似的基地。到那時,中國不僅加強自己在印度洋、太平洋的存在,還將布局大西洋兩岸。




【中國將在吉布地建海軍基地,意義重大!】


法新社12月4日報導稱:「吉布地外長說,中國將在吉布地建造其第一個海軍基地,這是中國國際安全影響力不斷擴大的最新標誌。」吉布地被視為「非洲之角」的戰略要地,美國、法國和日本在該國都有自己的基地。


自2008年起,中國一直參與在亞丁灣的國際反海盜行動,但在該地區卻沒有永久基地,船舶被迫在吉布地使用臨時的碼頭,建立一個後勤基地將使得中國可以為定期部署到該地區的船隻提供維修。因此至少在初期,這個後勤保障基地與一般意義上的軍事基地仍將有較大的區別。


吉布地位於非洲東北部亞丁灣西岸,地處東北部亞丁灣西岸,扼紅海進入印度洋的要衝曼德海峽,重要的戰略位置使其成為各國海軍的重要樞紐,這裡有法國最大的海外軍事基地,也有美國在非洲唯一的軍事基地,日本也於2009年在吉布地建造修建了一個可供日本P-3巡邏機起降的機場以及一個永久港口設施,這是日本自二戰結束以來在海外興建的第一個軍事基地。而從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在亞丁灣巡邏護航開始,其補給和休整工作就一直在吉布地港進行。幾個月前中國從葉門撤僑,也是先撤到吉布地然後回國。


吉布地,一個完美的前哨選擇!


吉布地位於非洲之角,近年來沒有受到政治動蕩的侵擾。它已成為想建立基地以便在非洲大陸的東部投射安全力量的世界大國的首選地。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非洲問題專家徐偉忠說:「該國安全局勢良好,這使它在非洲脫穎而出。由於許多國家都在這裡設有軍事基地,它也是一個完美的前哨選擇。該國在為軍事基地提供後勤物資方面經驗豐富。對於中國而言這將非常便利。」


擁有2.3萬平方公裡國土吉布地共和國(République de Djibouti)位於亞丁灣西岸,面對紅海南大門的曼德海峽,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要衝,扼紅海入印度洋的咽喉,凡是北上穿過蘇伊士運河開往歐洲或由紅海南下印度洋繞道好望角的船隻,都要在吉布地港上水加油,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被西方稱為「石油通道上的哨兵」。吉布地南與索馬利亞為鄰,西北和西南與衣索比亞交界。




緊鄰吉布地的航運要道曼德海峽地勢險要。寬度為25-32千米的曼德海峽被葉門所屬的丕林島(Perim Island)分為東西兩個航道。東航道位於丕林島與葉門之間,寬度3.2千米,水深30米,因航道中島嶼和暗礁較少而成為紅海進出印度洋的主要水道。西航道為丕林島與吉布地之間的海峽寬28千米,最大水深323米,不過航道內灘多礁險,在亞丁灣地區還有七兄弟群島的火山島,船隻通航能力有限。



曼德海峽衛星照片


而距離曼德海峽不遠的吉布地港目前擁有15個泊位,其中13個為深水泊位,包括1個20萬噸輸油碼頭(3個泊位)和1個貨櫃碼頭(2個泊位)。近年來,吉布地不斷加快港口擴建工程,目的將吉布地打造為區域航運中心。


據報導中國在吉布地的可能軍事基地所在地區是——奧博克。奧博克位于吉布提的最北部,緊鄰厄立特尼亞,東邊就是紅海和亞丁灣。優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這裡在海運上具有重要的價值。




吉邀請中國建基地「水到渠成」。官方統計數據,在非洲的中國人目前已經突破100萬,涉及的項目投資更是數額巨大。如何在動亂狀態下保護中國在非洲的巨大利益成為日益現實和迫切的課題。這也讓中國政府看到了在海外建設若干個戰略支點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有鑑於此,具有獨特戰略地位的吉布地愈發受到中國重視。


目前中國企業在吉的工程承包金額高達數十億美元,涉及海港、機場與鐵路等大型基建項目。2014年8月17日,由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建築集團聯合中標的吉布地港多拉雷多功能碼頭一期工程開工,工期30個月,包括1200米長可布置5個多用途深水泊位的碼頭岸線和175米長的服務泊位,以及相關配套設施,項目採用「設計施工總承包」模式實施。建設多拉雷多功能碼頭是吉布地港口基礎設施升級和打造區域航運、物流中心的重要行動之一。

近年來,中國和吉布地兩國關係發展迅速。吉布地公開支持中國海軍艦隊在該地區實施護航任務,並承諾為艦隊綜合補給、應急支援、緊急避險提供便利。在此基礎上,吉布地邀請中國建設軍事基地可謂是水到渠成。


吉布地,大國軍事力量雲集!


地處戰略要地的吉布地在冷戰後奉行實用主義外交。面對同鄰國厄利垂亞的領土爭端和90年代鄰國索馬利亞解體後的不穩定因素,小國寡民的吉布地對自身安全尤為重視。而大國駐軍不僅能為其帶來巨額的租金收入和援款,其大量消費還能拉動經濟增長。因此,吉布地政府對大國在此駐軍是樂觀其成的。


此外,吉布地還與法國美國建立了情報共享機制。外國駐軍還幫助吉布地訓練軍隊和警察,打擊海盜和極端勢力,為吉布地打造航運中心營造了良好條件。而除了與吉布地歷史淵源久遠的法國駐軍外,最引人注目的則是美軍基地和日本自衛隊基地。



位于吉布提市的法國、美國和日本軍事基地示意圖


20世紀90年代開始,美國向吉布地提供各種經濟與軍事援助。「9·11」事件後,吉布地積極配合美國全球反恐戰略,兩國於2001年籤署協議,允許美軍在吉設立地區反恐指揮中心,即「非洲之角聯合任務部隊(Combined Joint Task Force-Horn of Africa)」,位于勒莫尼耶基地(Camp Lemonnier)。基地主要用於反恐和人道主義救援等。這座位于吉布提市安布利國際機場南部的美軍基地,逐步成為美國在非洲無人機與監測基地網絡的核心和區域大型空軍基地。美軍在索馬利亞開展軍事行動的戰機常常從該基地起飛。


日本自衛隊駐吉布地基地的出現則與2009年,日本根據《海盜行為的處罰和應對海盜行為法》派遣海上自衛隊到亞丁灣海域護航密切相關。當時,沒有軍事基地的海上自衛隊只得借用美軍基地做休整和補給。2009年4月,在吉布地外長尤素福訪日期間,雙方籤署換文確定吉布地港為日本海上自衛隊後勤補給基地。不久,日本向吉布地租用一塊12公頃土地修建基地。正是在這一年,日本共向吉布地提供3500萬美元援助,其中簽署的四項雙邊無償援助協議達23.77億日元(約2640萬美元),較2008年激增174.8%。



日本駐吉布地自衛隊基地


2011年7月,日本自衛隊基地正式啟用。不過,根據日本《自衛隊法》等法律,其海外基地的活動和保有期仍受限制。然而,2013年到訪吉布地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首相表示,日本不僅保留在吉布地自衛隊基地,還要建成多用途的基地,同時配合美軍的行動。2015年5月,日本海上自衛隊第4護衛隊群司令伊藤弘開始擔任負責聯絡協調參與索馬利亞護航多國海軍的司令。而這成為日本自衛隊創立以來,首次擔任多國部隊司令官。通過參與打擊海盜,日本海上自衛隊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美國韋斯新聞網稱,吉布地實際上已經成為法國、美國等拓展軍事觸角的中樞。美軍在吉布地的基地用於收集情報,進行反恐和反海盜行動。彼得·范說,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很大程度上依賴其對海上交通線的控制。韋斯新聞網評論說,如果中國在吉布地建立軍事基地,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有「滴水穿石」的意味。這將是中國首次突入印度洋,並以此獲得進入東非的跳板。


安全,中非關係的新軸心!


正在轉變經濟增長模式的中國,同樣也在改變對外關係模式。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承諾將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變成世界舞臺上更活躍的角色。而在擁有重要經濟利益的非洲,中國開始更多地涉及穩定和安全問題。


過去10年,約有2500家中國企業在非洲開展業務。中國是非洲的最大貿易夥伴。


近年來,以反海盜行動和撤僑為支點,中國海軍日益走向世界,去年中國向印度洋派遣了核潛艇和常規潛艇,向亞丁灣派遣了由兩棲登陸艦、飛彈驅逐艦、飛彈護衛艦和補給艦組成的第十七批和第十八批護航編隊,向索馬利亞海域派遣了海軍第十九批和第二十批護航編隊。中國海軍的這些行動,以及在吉布地進行的海外軍事基地建設,其初衷都是要保護遍布全球的中國海外利益。


這裡先舉兩個例子:湯加是一個只有10萬人口的南太平洋島國,距離北京大概10000公裡。由於路途遙遠,大部分中國人根本就沒有聽過這個國名,也沒有和這個國家發生過什麼聯繫。但事實上,這裡有5、6000名中國人,大部分經營超市、餐館和小生意。2012年4月《華爾街日報》的一篇報導詳細介紹了中國在湯加的影響力:中國持有湯加62%的外債,湯加欠中國兩家國有銀行的債務相當於經濟規模的1/4。在這裡,很容易找到中國援建的體育場、議會大廈、政府辦公樓、警察局等大型工程。




另一個例子是伊拉克:2003年,美國發動戰爭推翻薩達姆政權並在伊拉克駐軍,大家都認為美國是無利不起早,無非是奔著伊拉克的石油利益去的。因為伊拉克探明石油儲量約1150億桶,約佔全球探明總儲量的10%,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居全球第三位。但伊拉克戰爭結束12年以來,中國卻成了伊拉克石油利益的最大受益者。


伊拉克戰爭結束至今,伊拉克政府共進行了4輪石油對外招標,中國已成為伊拉克石油和天然氣領域最大的單一投資國。中石油於前2輪招標中獲得了伊拉克南部的魯邁拉、哈法亞2個油田的招標,還通過早期與伊拉克政府的協議,以旗下公司參與運營巴格達中南部的艾哈代布油田;中海油獲得同屬南部的米桑油田權益,並於2012年進入項目回收期;中石化則於2009年透過對瑞士Addax公司的收購交易,獲得基爾庫克地區的油田權益,是大陸公司在伊拉克北部唯一的石油項目。


除了石油之外,中國在伊拉克的投資還包括:上海電氣在伊拉克的發電項目、中興通訊在伊拉克的電信設施項目、中國建材承建的水泥廠以及中水電等中資承包建設的基礎設施項目等。目前,中資企業在伊拉克的員工約一萬人。另外,還有為數不少的中國人在伊拉克從事商貿、餐飲等生意,目前,來自中國的服裝、工藝品、自行車、五金、文具、玩具、日用百貨、電腦配件等日用品在伊拉克的市場佔有率高達90%以上。日本《外交學者》雜誌就認為,B&B(北京和巴格達)貿易軸心正在形成。


中國在湯加和伊拉克的存在和影響力,是中國全球影響力的一個縮影。自2013年9月開始,中國超越美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而早在2003年,中國就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2014年,中國對外投資額第一次超過了引進的外資金額,成為資本淨輸出國;同年,中國公民出境遊人數首次超過一億。在APEC21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已成為9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出口對象國。而除了汶萊之外,中國進入了其它全部20個國家出口對象國的前三位。


此外,目前中國的原油對外依賴度接近60%,2013年9月,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2014年中國原油前10個進口國有5個在中東,2個在非洲,這部分原油都需要經過印度洋運輸。在目前國際航行安全主要由美國保證、中美之間的競合關係又日趨複雜的情況下,一旦原油供應中斷,對中國經濟的打擊不言而喻。為保證能源供應的安全,中國一方面需要從中亞等陸路進口,這些地方正處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另一方面要在中東到中國的沿線建設一系列可靠的港口,這也是中國領導人近年來多次到訪印度洋沿岸國家,以及中國積極參與建設斯裡蘭卡漢班託特港、科倫坡港、巴基斯坦瓜德爾港和孟加拉國吉大港等印度洋沿岸港口的原因。


目前,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投資遍布全世界,中國人的足跡無遠弗屆,世界上其他國家發生的事情,往往和中國的利益息息相關,這意味著中國或遲或早要發展出維護自己利益的手段來,吉布地的海軍後勤基地建設,就是其中的重要一步,其他的相關舉措還會陸續有來。而這些措施只是維護龐大海外經濟利益的必要手段,並不意味著中國就此走上了軍事擴張的道路。

好利網是中國消費理財第一平臺,首創「消費理財」新模式,既可以免費購物,又可以理財有收益!理財產品小額分散,8-17%高收益,100%本息保障,四重堅盾,雙層收益;讓您東西買了,錢還在,還有額外收益!

更多理財產品盡在好利網官方訂閱號

好利助手

如有疑問歡迎諮詢好利網微信客服

haoliwy

閱讀原文」領888紅包,本活動截至2016年1月31日,僅限微信用戶參與,轉發本文給朋友註冊同樣有效!

相關焦點

  • 【一日一題】(520)阿拉伯海
    ,該海區多年得到與失去的淡水總量基本相當,海洋淡水輸入是指從低鹽度海區流入高鹽度海區的海水,它是阿拉伯海得到淡水的重要來源之一。阿拉伯海得到的淡水主要來自①斷面甲的海洋淡水輸入   ②印度半島西部的徑流③斷面乙的海洋淡水輸入   ④阿拉伯海的大氣降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3. 阿拉伯海通過斷面甲得到海洋淡水輸入最少的時期,該海域    A.
  • 微風吹過阿拉伯海
    1983年出生於中國廣西
  • 阿拉伯海 Smithsonian Earth Arabian Seas
    阿拉伯海位於非洲之角(在索馬利亞半島)與亞洲南部(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之間,為印度洋的一部分,為世界性交通要道。
  • 超強基亞爾後,阿拉伯海又來「颱風」!分析:對我國或是壞事
    最近一段時間,乾燥的阿拉伯海一反常態,雲系特別旺盛,氣旋性風暴一個接一個。上周,「基亞爾」加強到超強颱風的強度(我國標準),成為2007年「古努」以來阿拉伯海最強熱帶氣旋。氣旋性風暴是阿拉伯海熱帶氣旋的正統稱呼,和西北太平洋的颱風實際上是一回事。
  • 阿拉伯海鐵樹開花:「沙漠颱風」即將再次出現!這對華南是壞消息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可點擊右上角的 …,分享這篇文章5月中旬以來,沙漠環抱的阿拉伯海(包括亞丁灣)在10天內連續出現兩個熱帶氣旋胚胎
  • 阿拉伯海【每日一題2020.8.31】
    今天給大家補充有關阿拉伯海的知識。阿拉伯還海位於非洲之角(在索馬利亞半島)與亞洲南部(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之間,為印度洋的一部分,為世界性交通要道。面積386萬平方千米,最深處為5203米,平均深度2734米。阿拉伯海北部為阿曼灣,西部經亞丁灣通紅海。北界巴基斯坦和伊朗,西沿阿拉伯半島和非洲之角,南端在印度半島的南端附近。向北由阿曼灣經過荷姆茲海峽連接波斯灣,向西由亞丁灣通過曼德海峽進入紅海。
  • 巴基斯坦護衛艦「中彈」,當場被炸成兩截,阿拉伯海濃煙四起
    據央視援引當地媒體報導,1月12日,巴基斯坦海軍在北阿拉伯海舉行了一場實彈演習,試射了兩枚新型反艦飛彈,成功命中並擊沉了一艘作為靶艦的英國21型護衛艦。 從曝光的視頻中可以看到,兩枚反艦飛彈成功命中了目標,英國的老式護衛艦當場被炸成兩截,沉入阿拉伯海海底。
  • 北阿拉伯海高鹽水團變異與渦旋鹽輸運研究獲進展
    阿拉伯海北部是熱帶大洋唯一一個高鹽水團(阿拉伯海高鹽水)的形成源地,也是波斯灣高鹽水出流的關鍵海域。受季風影響,該區域海洋動力過程較全球其餘副熱帶高鹽水海域更為複雜,釐清阿拉伯海北部水團鹽度變化特徵對完善全球高鹽水區的海水動力理論有重要意義。
  • 阿拉伯海突然冒出「超強颱風」,馬上登陸索馬利亞!蝗災又要來嗎?
    11月21日夜間起,非洲附近的阿拉伯海低壓開始迅猛增強。在24小時內,它迅速構建雄厚核心對流,打開清晰風眼,從熱帶低壓直接爆到超強颱風強度。11月21日夜間到22日白天,阿拉伯海熱帶低壓爆發式增強。印度氣象局定尕提為「熱帶風暴」時的AQUA衛星雲圖不管氣象機構怎麼定,這個風暴已是超強颱風強度,即將登陸東非國家索馬利亞。索馬利亞之前最強的登陸氣旋僅有熱帶風暴級,尕提將成為有氣象記錄以來,在索馬利亞登陸的最強風暴。根據歷史數據,登陸索馬利亞的風暴基本都為熱帶風暴級別索馬利亞靠近赤道和西南季風,但全國上下卻以沙漠氣候為主,是「沙漠蝗」的主要活動地之一。
  • 「基亞爾」前腳剛走,「馬哈」後腳來了,氣旋扎堆阿拉伯海
    一周以來,阿拉伯海氣旋風暴「基亞爾」一直是驚世駭俗般的存在,這個誕生於阿拉伯海的旋風一度加強成為超級氣旋風暴,其巔峰強度甚至超過2007年的「古努」,成為阿拉伯海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強烈的氣旋風暴!在相對狹小的阿拉伯海海域,「基亞爾」一直是可怕的存在,這個美麗的風暴對於阿拉伯海沿岸居民而言,是災難。
  • 美航母與B-52在阿拉伯海聯合演練,模擬打擊伊朗
    在抵達美國中央司令部轄區兩個星期後,「林肯號」航母打擊大隊進入阿拉伯海,配合空軍B-52轟炸機進行了「聯合模擬打擊」演練,向伊朗施加壓力。 一個標準的航母打擊體系 圖源:美國空軍 據今日俄羅斯網站6月3日報導,以「林肯」號航空母艦為首的第12航母打擊大隊,聯合美國空軍一架轉隸到中央司令部的B-52H戰略轟炸機,於1日在阿拉伯海進行聯合演習
  • 印度日本出動戰艦在阿拉伯海舉行聯合演習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印度日本出動戰艦在阿拉伯海舉行聯合演習
  • 美國航母抵達阿拉伯海 伊朗全面戒備
    最近,美國航母提前抵達阿拉伯海進行部署,而伊朗方面也表示做好了最高級別的防禦準備。據福克斯新聞網16日報導,美國國防部官員稱,美軍的林肯號航母已提前兩周抵達阿拉伯海。這些官員表示,航母上部署了F-18戰機,其他的戰艦上也有部署戰斧巡航飛彈。而伊朗方面也早有準備。
  • 訥爾默達河,阿拉伯海與恆河流域間的要道
    2世紀時希臘地理學家託勒密稱之為訥曼德(Namade),它一直是阿拉伯海與恆河流域間的要道。訥爾默達河流域位於印度中西部,大約處在東經70°~78°、北緯20°~23°之間
  • 阿拉伯海洋神話傳說:海老人與摩西讓紅海開路的故事
    阿拉伯海洋神話傳說:海老人與摩西讓紅海開路的故事海老人海老人是阿拉伯神話中的一個妖魔。海老人常常變成一個可憐的老人,坐在路邊求人背他,然後會讓人厄運纏身。航海家辛巴達漂流到一個花園一樣美麗的小島上,看見小溪邊坐著-一個老人,就過去詢問。這個老人就是妖魔變成的海老人。海老人見辛巴達問他,就打了一個手勢,要辛巴達背他過溪。
  • 這座城數百年前就為中國所掌控,如果一直在手,南海早就是內海了
    碧波蕩漾的南海,位於中國大陸的南方,是太平洋西部海域,也是中國三大邊緣海之一。其北起廣東省南澳島與臺灣島南端的鵝鑾鼻一線,西與印度洋相通,南北縱跨約2000公裡,東西橫越約1000公裡,自然海域面積約350萬平方公裡。在中國歷史上,早期歷代封建王朝從未停止過出海的努力。
  • 阿拉伯海出現罕見氣旋風暴,僅存活4天威力驚人......更多國際氣象情報請戳→
    圖/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一般來說, 出現在太平洋上的熱帶氣旋叫颱風,出現在大西洋的叫颶風,而出現在印度洋和阿拉伯海的則叫氣旋風暴。「塞格爾」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10 級(25 米/秒), 中心最低氣壓為992 百帕,實際上還沒到我國的颱風強度,強度僅相當於我國的強熱帶風暴,但它已造成索馬利亞海岸至少15 人喪生。
  • 阿拉伯海颱風「基亞爾」晉級超級氣旋風暴,時隔12年或成史上最強
    「基亞爾」10月25日在獲得命名之後迅速增強,從一個徘徊在阿拉伯海域長達一周有餘的低壓擾動發展成為一個強烈的極具破壞性的氣旋風暴,最終成為北印度洋7年以來,阿拉伯海12年以來首個超級氣旋風暴
  • 世界三大半島-中南、印度、阿拉伯半島
    ,阿拉伯半島的面積達到了驚人的322萬平方公裡,形態像一隻巨大的靴子,南臨阿拉伯海,西臨紅海,東臨波斯灣。印度半島的面積排名第二,大約為209萬平方公裡,形態呈現三角形向印度洋伸入,東臨孟加拉灣,西臨阿拉伯海。
  • 2015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開幕式
    自2010年起,寧夏已成功舉辦了三屆中阿經貿論壇和首屆中阿博覽會,得到了阿拉伯國家及廣大穆斯林地區國家的普遍歡迎和熱情參與,先後有7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機構,6200多家國內外大中型企業和金融機構代表,3.7萬名客商參會參展。中阿博覽會在中國與阿拉伯國家、中國與廣大穆斯林地區國家開展高層對話、經貿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並搭建了與世界各國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