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杜巖團隊與澳大利亞等國家科研人員,在阿拉伯海北部高鹽水團變異與渦旋鹽輸運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物理海洋學報》。
阿拉伯海北部是熱帶大洋唯一一個高鹽水團(阿拉伯海高鹽水)的形成源地,也是波斯灣高鹽水出流的關鍵海域。受季風影響,該區域海洋動力過程較全球其餘副熱帶高鹽水海域更為複雜,釐清阿拉伯海北部水團鹽度變化特徵對完善全球高鹽水區的海水動力理論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2014~2017年間阿拉伯海北部出現了海水鹽度異常升高的情況,位於海洋表層的阿拉伯海高鹽水和位於中層的波斯灣高鹽水體積大幅增加,而次表層低鹽水的體積顯著減少。
研究人員探究了2014~2017年阿拉伯海北部異常高鹽水事件的形成原因,指出造成此次高鹽水事件的原因是阿曼灣口季節性渦旋的高鹽水輸送發生了異常變化:冬季的氣旋性渦旋減弱西移,將阿曼灣西部鹽度更高的水體輸送到阿拉伯海北部,使表層和中層海水鹽度升高;夏季的渦旋對則加強了離岸急流,將更多的表層阿拉伯海高鹽水和中層波斯灣高鹽水輸送到了阿拉伯海北部。
此外,季風減弱引起西邊界季風流向北的低鹽水輸運量降低對此次高鹽水事件也起著重要作用。
該研究闡釋了季風環流背景下阿拉伯海中尺度渦和西邊界流的水體輸運過程在區域海水鹽度變化中的重要作用。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175/JPO-D-19-0220.1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