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女兒在上海談黑洞:如果我們進入它 可能會被擠成義大利麵

2020-12-06 東方網

  東方網記者解敏、曹磊6月9日報導:前不久,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問世,讓許多人再一次懷念起了那位研究黑洞的偉大物理家史蒂芬·威廉·霍金。霍金生前不僅做科研,還熱心科普。他最廣為人知的科普著作《時間簡史》就以「從大爆炸到黑洞」為副標題,從研究黑洞出發,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歸宿。

  上海科普大講壇現場

  雖然《時間簡史》經久不衰,但它艱深的內容讓許多大人都直呼「看不懂」。而他生前與女兒露西·霍金合著的另一套面向兒童的叢書——《喬治的宇宙》則被稱為「為兒童打開宇宙大門的鑰匙」,霍金和女兒露西曆時八年創作了《喬治的宇宙》系列,強子對撞、量子計算、太空旅行、時間膨脹、人工智慧......《喬治的宇宙》在有趣的太空冒險中融合了最硬核的宇宙科普,可謂是簡明版《時間簡史》,成為了全球少年兒童了解宇宙的起點。

  霍金的女兒露西·霍金(左)和首任妻子簡·霍金(右)

  今天,霍金的女兒——露西·霍金和她的母親——簡·霍金一起,帶著這套書籍來到了上海。為上海的小朋友帶來了一場主題為「喬治的歷險——與露西和史蒂芬·霍金一同探秘宇宙」的演講。作為霍金生命當中兩位非常重要的女性,她們眼中霍金的科學探索之路是怎樣的?作為一名科普作家,露西·霍金又是如何和她的父親一起創作一套科普叢書的呢?

  簡·霍金帶來題為「從事實到電影到小說」的講座。她曾與霍金共同生活了三十年,出版了自傳體著作《音樂移動星空》和《飛往無限》,在書中她回顧了與霍金的生活,她的回憶錄也是電影《萬物理論》的靈感來源。演講中,簡分享了霍金這位天才科學家曲折而又不凡的科學探索之路。她表示,科學研究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孤獨與寂寞、靈感與激情都是路邊的風景,要有勇氣去面對一切。

  露西·霍金在主題為「喬治的歷險——與露西和史蒂芬·霍金一同探秘宇宙」的演講中,分享了與父親合著《喬治的宇宙》的經過。這套科普讀物前五本由霍金與露西一起完成,霍金病逝後,露西獨立完成了小說的大結局,為喬治的宇宙大冒險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作為霍金的女兒,露西坦言,要達到父親的標準並非易事,而從他身上所得到的靈感與鼓舞是無價之寶,是她不斷前進的動力。

  簡被問到,霍金生前會不會向她解釋一些複雜的科學理論時,簡表示,確實她會幫霍金整理很多論文,也幫他做了《時間簡史》的校對工作。但只是校對他的語法和字句,並不校對他的科學理論。霍金經常會向她解釋一些理論、邏輯。所以她也會對物理、天體物理的世界心嚮往之,尤其是當抬頭望向夜空的時候,會覺得特別地感動。因為有了霍金的解釋,也使她更理解了宇宙的奧秘,但大多數情況下,聽了他的解釋可能半小時之後就忘光了。

  露西還提到,霍金生前曾說過,我們應該再往前邁一步,應該去往火星,在那裡構建「太空人之家」。當有小朋友問露西「黑洞的後面是什麼」時,露西說:「我父親說黑洞可能是我們穿向另外一個平行宇宙的通道,但至少現在,我們是進不去的,如果我們進去,就會被壓成碎片或者被擠成義大利麵。」

  露西介紹,她的爸爸生前總是希望他的家人、他的孩子都能夠好好工作,成為富有創造性的人。我們必須要勇往直前,我們必須要饋贈宇宙賦予我們的生命,所以我們要進行星際旅行。這也是她和簡此次來到上海,最想和大家和上海的小朋友一起分享的。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觀測到黑洞把恆星當成義大利麵吞噬掉了,你知道這個嗎?
    恆星一旦進入黑洞的重力場,就毫無機會了。一開始呢,她會抗拒黑洞的拉力。然而恆星的外層開始朝黑洞延伸,就像義大利麵一樣。這是由於強大的引力。你要是有機會得把手朝下黑洞伸過去,你會看到自己的手指延伸,拉長。這是因為引力會隨著距離增加。因此,他對於你手指的作用力強過手臂。也因此把東西拉進黑洞的過程稱為義大利麵效應。
  • 如果進入黑洞後會怎麼樣呢
    2019年4月10日,事件視界望遠鏡(英文簡稱EHT)組織首次在全球召開發布會,公布了黑洞的照片,這是人類首次通過觀察發現黑洞。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被再次證明他的正確性。黑洞是個神秘的物體,而有人會好奇,如果進入黑洞會怎麼樣?
  • 如果進入黑洞後會怎麼樣呢
    2019年4月10日,事件視界望遠鏡(英文簡稱EHT)組織首次在全球召開發布會,公布了黑洞的照片,這是人類首次通過觀察發現黑洞。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被再次證明他的正確性。黑洞是個神秘的物體,而有人會好奇,如果進入黑洞會怎麼樣?
  • 霍金女兒:父親與中國有著不解之緣
    上海科技館 供圖   中新網上海6月9日電 (鄭瑩瑩)著名物理學家霍金的女兒露西·霍金9日來到上海科普大講壇,介紹與父親合著的少兒科普讀物《喬治的宇宙》。  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於1942年出生在英國,2018年逝世,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代表作有《時間簡史》等。簡與露西回答觀眾提問 上海科技館 供圖  2019年4月,人類首張黑洞照片面世,很多人又提起了霍金這位致力探索黑洞的著名物理學家。
  • 天文學家捕捉黑洞吞噬恆星情景,猶如巨獸吞咽義大利麵
    ,那有可能是巨獸吞咽黑色義大利麵的樣子。上述天文學家觀察到,在這種情況下,恆星被撕裂了,其質量的一半左右被餵養或者說是吸積進入了一個質量為這顆恆星100萬倍的黑洞,而另一半則被向外噴射,這猛烈的一幕就是天文學家所說的潮汐破壞事件(tidal disruption event)。
  • 如果一個人進入黑洞會怎樣?
    想像一下,成群的大山被擠成一滴水的大小……那是稠密的!還有「星狀」黑洞,這些黑洞要大得多,並且在超大恆星的中心消失並自身坍塌時形成。最大的黑洞被稱為「超大質量」,它們的酷名字絕對是當之無愧的。這些黑洞的質量等於太陽總和超過一百萬,它們位於星系的中心。
  • 霍金《黑洞是什麼》 |宇宙無垠,我們由奇蹟構成
    約翰·惠勒在1967年提出「黑洞」這個術語,它取代了早先的「凍星」這個名字。 從外面看,你不能知道黑洞裡面是什麼。無論你投入什麼,或者無論它如何形成,黑洞看起來都是一樣的。約翰·惠勒由於以「黑洞無毛」來表達這個原理而聞名於世。
  • 關於黑洞,霍金的女兒是怎麼說的?
    &nbsp&nbsp&nbsp&nbsp前不久,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問世,許多人還記得那位研究黑洞的著名物理家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6月9日,霍金之女露西·霍金作客上海科普大講堂,寄語小朋友們:展開想像。
  • 霍金女兒露西攜《喬治的宇宙》長沙開講 「全沉浸式宇宙探險」等你來
    「喬治與安妮」帶你太空歷險霍金是全球家喻戶曉的著名物理學家,生前和女兒露西一起,長期致力於科普事業。《喬治的宇宙》是霍金與露西共同創作的太空歷險故事,由中南出版傳媒集團旗下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引進出版。這是一部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兒童科幻小說,共有6冊。露西創作故事主線,霍金設立科學邊界和標準。主要講述喬治與安妮在超級電腦Cosmos的幫助下,進行太空探險的故事。
  • 我們終於一睹黑洞真容 愛因斯坦,你又對了
    此次露出真容的黑洞,位於室女座一個巨橢圓星系M87的中心,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質量約為太陽的65億倍。它的核心區域存在一個陰影,周圍環繞一個新月狀光環!「這是人類獲得關於黑洞的第一個直接視覺證據,證實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在極端條件下仍然成立。」參與國際合作的中方科學家、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臺長沈志強說,先輩科學家為我們這個世界搭建的理論模型,再次經受住考驗。
  • 霍金解釋如何從黑洞中「逃出」
    【美國「石英」財經網站8月25日報導】題:霍金解釋如何從黑洞中(以某種形式)逃出   史蒂芬·霍金說,假如你發現自己身陷黑洞之中,不要恐慌:你可能會死去,但你可能不會消失得無影無蹤。我們關於黑洞的很大一部分知識來自於霍金———事實上,還有以他命名的概念。因此,他提出新理論絕非小事。   霍金在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發表演講時說,被吸進黑洞的東西並不一定永遠要留在那裡。他說:「還是有辦法出來的。」   幾十年來,物理學家一直在思索粒子信息在經過黑洞時會發生什麼(這裡的信息指的是粒子的所有特徵,這個術語的意義與我們對信息的普遍釋義不同)。
  • 霍金與黑洞|悼念霍金
    現在我們就來看他對黑洞研究的貢獻。我上一講已經介紹了黑洞的一些知識。我們通常所說的不隨時間變化的球對稱的黑洞叫史瓦西黑洞。它在r=2GM/c2處有一個表面,叫視界。在中心r=0處有一個奇點。黑洞裡邊和外邊,時空有個區別,在黑洞裡邊時空坐標要互換,半徑r變成了時間,而原來的時間t變成了空間。對於進入到黑洞裡邊的東西r是時間,時間是有方向的,而且是一定要往前走的。
  • 我們或許可以驗證黑洞的霍金輻射現象了
    這一度是天經地義的看法,直到史蒂芬·霍金藉助量子力學推導出黑洞存在蒸發現象,即量子漲落導致部分粒子從視界處逃逸,我們現在將其稱為霍金輻射。」 黑洞最為人所知的特性就是其極強的引力。它如此強大,以至於在廣義相對論的框架下,一旦越過了視界,任何東西都無法達到逃逸速度。甚至宇宙中最快的——電磁輻射——都無法逃脫。
  • 人類不小心掉進黑洞怎麼辦?霍金的解釋在你意料之外
    他預言了黑洞是如何形成的,當一顆大質量恆星死亡時,它會留下一個較小的殘餘核心,如果核心質量至少是太陽質量的三倍,引力會壓塌所有其他的力,將核心變成一個黑洞,但不要被它的名字蒙蔽了,黑洞根本不是一個洞,而是大量的物質擠壓在一個非常小的空間。
  • 黑洞會摧毀地球嗎?史蒂芬霍金的預測,黑洞也可能會消亡
    還有伽瑪射線暴、超新星等能在瞬間對我們造成巨大傷害,但是這都沒有黑洞的存在恐怖。大家都知道黑洞是質量非常大的一個球體,質量達到足以改變空間和時間這種抽象的存在。它就像是一個無盡的深淵一樣,還會吞噬掉周圍的一切,我們已知的最快速度光速都無法逃離黑洞的引力。黑洞的存在就像是宇宙吸塵器一樣,將一切都吸入到自己內部。那麼像黑洞這樣的存在會對地球造成威脅嗎?
  • 霍金:我的思想可以進入宇宙黑洞(圖)
    我的思想可以進入宇宙黑洞  過去幾十年裡,他一直依靠輪椅行動。如果一個人沒有夢想,無異於死掉。」科學大師史蒂芬·霍金21日在北京與中國公眾面對面。  「我喜歡中國女孩,她們都很漂亮」  長期患有肌肉萎縮症而不得不依靠輪椅行動的霍金教授說:「雖然我的身體受到嚴重限制,但我的思想可以自由地回到時間的開端,進入宇宙的黑洞。對於人的精神而言,不存在任何限制。」
  • 霍金:黑洞也許不是"永恆的監獄",穿越它就會進入平行宇宙
    有人認為,信息被黑洞吸入之後,會困在彼處,相當於「遺失」了。不過,霍金提出,所謂「遺失」的信息可能通過黑洞進入了平行宇宙,甚至比人們想像的走得更遠。霍金比喻說,信息到黑洞裡走一遭,再出來,就好比一本百科全書被燒得面目全非——內容雖然還在,但是很難破解。
  • 談論霍金時,我們究竟在談些什麼?
    >今天,不談他在科學方面的貢獻,我們想聊一聊他的生活,他在面對不幸時的樂觀與抗爭。他說,構思這個項目是為了「掙錢支付女兒的學費」。事實上,在本書面世時,女兒已經在上學校的最後一年。《時間簡史》的初稿於 1984 年完成,但霍金的出版人覺得這對外行來說太難理解了,於是他又回去修改。
  • 我們可能終於有了一種方法去檢測黑洞洩漏的霍金輻射
    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黑洞的重力一旦超過了無視點即事件視界,什麼都無法逃脫。直到霍金使用量子力學預測量子粒子將緩慢地從黑洞中洩漏出來,我們將其稱之為霍金輻射。如果霍金輻射真的存在,那麼在黑洞事件視界的外部應該存在量子「模糊」。而這種模糊會產生引力波回波。2017年兩顆中子星相撞產生的引力波可能會證實霍金對黑洞的理論。
  • 如果進入黑洞的視界,我們會被撕碎還是永生?
    第一張黑洞的照片終於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愛因斯坦一百多年前的預言終於得到了印證。這進一步點燃了我們探索黑洞奧秘的熱情。黑洞因其超大的質量,即使是光都無法逃脫。那麼,被黑洞吸入的物質去哪了?他們的內部究竟有什麼?如果我們進入了黑洞,會發生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