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玩磁鐵這件事上,iPhone 12或有新思路

2020-11-29 騰訊網

昨天晚上,蘋果公布了新品發布時間,其會在美國時間9月15日於線上發布新品(北京時間9月16日凌晨1點),有人預料這次可能會發布iPhone 12系列之外,Apple Watch、iPad、預計還會有追蹤器AirTags、頭戴式耳機AirPods Studio等產品。

隨著蘋果新品發布會的臨近,iPhone 12各種配置細節也陸續曝光。最近,國內電源消息網站@充電頭網從供應鏈獲悉,確定iPhone 12將支持磁吸無線充電,並且曝光了機身內部的磁鐵結構。據了解,iPhone 12的無線充電功率提升至15W,磁鐵圍繞著無線充電線圈排列數量多達36塊。那麼問題來了,在無線充線圈邊上圍上一圈小磁鐵,到底有什麼用處呢?

36塊磁鐵加持,隨放隨「吸」

有在使用Apple Watch、和Apple Pencil小夥伴應該知道,這兩款設備裡面也內置了磁鐵,而磁鐵最大的作用就是吸附。Apple Watch靠吸附在弧形充電基座上進行無線充,Apple Pencil也要靠磁性吸附在iPad Pro的側面充電,也就是說內置磁鐵就是為了實現磁吸無線充電。像Apple Watch這種可穿戴設備採用磁吸式無線充電不是什麼新鮮事,讓接觸面積較小的智能手錶穩定的充電,用磁鐵把它和充電底座緊緊的吸在一起是目前最好的解決方案。

接觸面積大,背部平坦的手機手機也需要磁吸式充電嗎?如果以蘋果「即放即充」的充電理念來看的話,的卻很有必要。蘋果跳票多年的無線充電器AirPower為了達成這個目標,設置了多達22個充電線圈,但是眾多線圈之間相互幹擾,和發熱問題讓蘋果在一年之後就宣布放棄AirPower的研發工作。換句話說,磁吸式無線充電是蘋果和最初AirPower概念實現的一種折中方案,也許這次AirPower也改用磁鐵了?

蘋果與磁鐵的那些事

iPhone 12將會是第一代加入磁鐵的蘋果手機,但在這之前的每一代iPad、Apple Watch、Apple Pencil、Airpods都內置了磁鐵,這種藏在平常人看不到地方的小配件卻發揮了不小的用處。蘋果設備中的磁鐵除了輔助充電線圈定位,還有觸發電磁感應器、反磁、固定等功能。光是AirPods2上就內置了7塊磁鐵來固定耳機和保證開蓋手感-然而被用戶吐槽容易吸鐵屑。

也許你覺得iPhone 12上的36塊磁鐵數量很多了,但和iPad比起來36塊未免保守了點。蘋果在iPad Pro 2018的官方介紹視頻中提到過:「為了讓 iPad Pro 和其他配件儘可能保持緊密,我們使用了 102 塊磁鐵,一切能夠精準對齊,渾然一體」。

為了塞下這102塊磁鐵,11英寸的新iPad Pro重達471克,將近一斤的重量(蘋果堆料堆到磁鐵上來了),而為了配合iPad Prod的磁吸外殼重量也相當於一臺iPad......

說起磁鐵,蘋果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設計-MagSafe。在2006年的MacWorld大會上,蘋果用MacBook Pro的新命名取代了IBM PowerPC系列,賈伯斯專門介紹了全新設計的電源接口MagSafe。MageSafe是一種磁性接口,當接頭和 MacBook的電源口距離足夠近的時候,它就會「啪」的一聲自動吸附上去。而當電源線被人絆到時,MagSafe會自動脫離,避免把MacBook也拽下去。

和當時筆記本上採用的圓形DC電源接口相比,MagSafe確實很酷也很實用。可以說,在Macbook面世後的十年裡,MagSafe就和iPhone上的Home鍵一樣,漸漸成為了蘋果MacBook的標誌之一。就算是當年以輕薄身形著稱的MacBook Air身上,也仍然能看到MagSafe的身影。

所以當2016年蘋果推出了全新MacBook Pro,用功能更全面的USB-C接口替代MagSafe之後不少用戶都表示懷念。在9to5Mac進行的一項關於「你最想要在2016款MacBook Pro加入什麼接口」民意調查中,有36.65%的用戶希望MacBook Pro中能夠重新採用MagSafe磁性充電接口。

那麼,磁吸式無線充電究竟有什麼用呢?

說了這麼多蘋果往事,我們再來看看iPhone 12上的磁鐵吧。最開始就講到了,內置磁鐵的作用是實現磁吸式無線充電,磁吸式充電的重點不在於「吸附」,而在於「對準」。有使用無線充電產品的小夥伴應該有感受,無線充電並不是隨放隨充,因為手機需要比較精確的放在無線充電板線圈的位置,才能進行充電。設備上和充電器上的線圈對的越準,充電效率越高,發熱量越低。

依靠感覺手動放置設備總是有誤差的,目前能實現線圈自動對準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一種是松下小米為代表的智能追蹤式無線充,原理就是在無線充電器中內置電機,由主板上的感應線圈確定設備線圈位置之後,再將充電線圈移動到相應的位置。

還有一種就是以初版AirPower為代表的多線圈充電,重疊內置複數個充電線圈,只要線圈夠多,就總能找到和設備對應的線圈進行充電。從AirPower的表現來看目前無法克服幹擾和過熱的問題,市面上其他多線圈充電器也離即放即衝有不小差距。

最後一種就是磁吸式充電了,與松下和小米推出的智能追蹤充電板相比,磁吸式無線充電不需要內置電機和感應線圈,成本更低;技術難度也比多線圈充電更低,可靠性高。總之,幾組小小的磁鐵就解決了無線充電線圈對準的問題,是個不錯的方案。

此外,支持磁吸無線充電的設備自帶磁性,以前手機支架為了夾住手機的機械結構就能大大簡化,在支架背板裡內置磁鐵就可以得到不錯的吸附效果,手機取放更加方便,對司機群體比較友好。

iPhone 12的手機殼即將漲價

不久前,EverythingApplePro分享過一張iPhone 12的智能無線充電殼,也有一圈磁石的照片。整個保護殼的磁鐵布局與此前曝光的iPhone 12磁吸無線充電接收模組保持一致。據推測,在手機保護殼中也加入這麼多磁鐵,是為了避免因為手機殼厚度導致的手機磁性降低,保證充電效果。

據了解,iPhone 12手機殼中每一塊小磁鐵都具有多極性,一個磁力面同時具有南極和北極。看來以後做手機殼也算是個有技術門檻的產業了,漲價!

還有一點就是,蘋果本次在iPhone 12上應用的磁吸無線充電功能存在較高的技術壁壘,一般基於Qi標準的第三方無線充電器廠商首先就會遇到兼容性問題。按照傳統,即使是最強大的華強北也需要點時日來解決這個「小問題」,在此之前要想用上iPhone 12的無線充電功能,還得買蘋果原廠的充電器(有可能是AirPower),反正也不便宜就對了。

到底這次iPhone 12的磁吸充電會是個不錯的技術應用還是淪為極為先進的冰箱貼,對此你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霍爾元件在iphone手機上的應用
    2020年4月15日晚上11點左右,蘋果中國官網上架新產品,新款iphone SE千呼萬喚始出來!新款iphone SE正可謂是小屏幕智慧型手機的集大成者,不少小屏手機愛好者期待依舊的iphone SE,這次沒有讓大家失望。別的不說,光地表最強的A13處理器,售價僅3299就足夠香了!
  • iPhone 12裡的36塊磁鐵是幹嘛的?
    EverythingApplePro曾曝光過iPhone 12的智能無線充電殼,保護殼內就有一圈磁鐵;上個月流傳的iPhone 12機身設計圖中,也有網友發現其無線充電模組要比iPhone 11系列大一圈。
  • 磁鐵上的磁力是怎麼來的?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白色的可樂 ,ID:hhkele2020】磁鐵究竟有什麼好不好玩的?想必大家小時候應該都玩過,也應該很喜歡玩。磁鐵其本身就有內部結構按照相同方向排列,一端N極,另一端S極。吸鐵過程對鐵塊產生吸引力,磁鐵與鐵塊「粘」在一起,不同金屬的內部結構是不一樣的。磁鐵分為永久磁鐵與非永久磁鐵,永久磁鐵就是能夠長期保持磁性而不易失磁的天然產物,如磁鐵礦。非永久磁鐵需要某些條件下才能出現磁性,如電磁鐵。
  • 磁鐵還能這麼玩?
    這是為您推送的第2561篇文章 磁鐵究竟有什麼好玩的? 想必大家小時候應該都玩過 各種磁鐵小實驗吧?
  • 磁鐵竟然可以用來… | 線上科學日
    雖然我們普通人沒有這樣的超能力但是藉助磁鐵我們也可以去吸引有磁性的物體市面上常見的永磁體主要分為五大類釤鈷磁鐵 釹鐵硼磁鐵 鐵氧體磁鐵鋁鎳鈷磁鐵 鐵鉻鈷磁鐵其中釹鐵硼磁鐵是目前最強的人造永磁體不過…我麼還能用磁鐵玩些什麼花樣呢?一起往下看!首先是一些我們之前已經介紹過的
  • iphone怎麼上ins,大陸使用instagram的方法
    中國有很多人用iphone手機,其中也有一部分玩INS或想玩ins的iphone用戶。ins是圖片社交APP名副其實的老大哥。那麼在中國大陸iphone怎麼上ins,使用instagram的方法有哪些呢?
  • 費斯汀格法則:永遠不要對自己做這12件事
    費斯汀格舉了一個例子:卡斯丁早起床洗漱時,隨手將自己高檔手錶放在洗漱臺邊,妻子怕被水淋溼了,就隨手拿過去放在餐桌上。兒子起床後到餐桌上拿麵包時,不小心將手錶碰到地上摔壞了。卡斯丁心疼手錶,打了兒子的屁股,還責罵了妻子。
  • iPhone 12系列新機的信號怎麼樣?
    打開APP iPhone 12系列新機的信號怎麼樣?相信大家都會異口同聲的說是信號,從iphone xr開始就已經有很多人在吐槽iphone xr沒有信號或者是信號弱,這是iphone xr之後遇到的最大問題。這個問題其實延續到了去年的iphone11,iphone11上依然有很多人在吐槽信號非常差。 為什麼前幾年的iphone手機信號這麼差呢,經過大量的分析得出的結論是iphone所使用的基帶導致的iphone手機信號差。
  • 磁鐵不僅能吸鐵,還能吸住液氧!
    來源丨酷炫科學(ID:SciencePorn)作者丨窗敲雨今天來欣賞氧分子的一個獨特性質。
  • 第三方iPhone電池有多危險?關於電池安全你該了解的6件事
    這引起了宣揚「修理權」人士的擔憂,他們認為用戶有權自由地在任何地方修理自己的智慧型手機,而無需承擔任何後果。 但蘋果有充足的理由對第三方電池要求更加嚴格,儘管這些要求帶來的限制很煩人,但是第三方電池如今正成為一個越來越大的問題,蘋果不得不開始引起重視。繼續閱讀了解關於電池安全你需要知道的六件事。
  • 當液態氧遇上了大塊磁鐵,是擦肩而過還是緊緊相依?
    在一大塊磁鐵非常靠近的兩極之間倒下一點液氧,可以看到液氧被磁場吸引,停留在磁鐵中間,直到汽化。被磁鐵吸引的液氧這個實驗演示展現了液氧的順磁性(Paramagnetism)。具有順磁性的材料會被磁鐵吸引,但這種吸引不像對鐵磁性材料那樣強。
  • 少年玩磁性筆誤吞兩塊磁鐵 胸腹劇痛10天險開胸
    一支筆,兩頭帶磁鐵,通過幾顆鐵珠,即可變出各式造型。近日,這種名為磁性筆的「文具」,出現在校園周邊各文具店、小賣部裡,頗受小學生的歡迎。「我們全班男生都在玩,有次被老師沒收了30多支。」一名小學生告訴記者。「一天能賣40支左右,這是爆款。」商家們說。記者看到,磁性筆多為三無產品。
  • iPhone 12機身新增一圈磁鐵,目的直指磁吸無線充電?
    最新消息稱,蘋果正在為iPhone 12型號的機殼安裝一圈磁鐵。與此同時,EverythingApplePro分享了一張iPhone 12保護殼也有一圈磁石的照片。據業內人士推斷,這些磁石可能是為了讓手機與無線充電板更好的配合充電。
  • 「排氣管」上加磁鐵是啥原理?老司機:這妙用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排氣管」上加磁鐵是啥原理?老司機:這妙用一般人我不告訴他!相信車主們對於與汽車油耗大這件事情,肯定能和我的朋友達成共識,甚至有的時候都開始懷疑人生,我沒怎麼開車呀我的油呢怎麼都沒了!「排氣管」上加磁鐵是啥原理?老司機:這妙用一般人我不告訴他!難道是蒸發了嗎!並且現在的油價是一天比一天貴,即便是偶爾降價,也是剩下個一毛兩毛,根本都解決不了問題。
  • LED顯示屏磁鐵磁柱的那些事你知道哪些?
    鍋磁的應用鍋磁常用於磁力掛鈎、門檔、牽引燈和磁力夾具中,我們LED顯示屏磁鐵磁柱就是鍋磁應用的一種表現。鍋磁的磁力線分布裡面就有釹鐵硼鍋磁。這35年來全球釹鐵硼永磁材料產業蓬勃發展,磁性能不斷刷新記錄,材料品種和牌號不斷增加,產業技術創新日新月異,材料的產量迅速提高。
  • 青島2017版小學科學一年級上冊《玩磁鐵》優質課公開課課件、教案
    【教材分析】《玩磁鐵》是青島版科學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玩中學》第7課內容。磁鐵作為一種常見的物品,在生活中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對於這課的學習內容,學生具備一定的生活經驗。磁鐵能吸鐵、能隔物吸鐵的特點的探究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符合學生年齡特點。
  • 面對魚缸裡的硝化細菌,有三件事你必須做,有三件事你千萬不能做
    家裡有魚缸的朋友們請坐好,聽譁仔說說硝化細菌那些事。本文適合玩龍魚錦鯉金魚的朋友們,也適合玩孔雀魚鸚鵡魚羅漢魚的朋友們。預計閱讀218秒。所以,這第二件你必須做的事情,就是在你的魚缸濾材下方安置一個增氧氣頭。最後就是第三條,它喜歡多孔多面的東西。我們市面上見到的魚缸濾材都是多孔多面的,究其原因就是——硝化細菌喜歡。因為硝化細菌不會隨著水流到處遊蕩,它們是要定居在濾材上的生物。
  • 這種磁鐵號稱為磁鐵中的萬磁王,磁性是普通磁鐵的百倍!
    在電影《X戰警》中有位超級反派叫做萬磁王,只要是金屬都能吸住。相信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都玩過一種便宜的玩具叫做磁鐵,每天眼睛一睜開就是拿著磁鐵到處找小鐵塊吸著玩兒。從床下玩到柜子裡,最後盯上爸爸的工具箱,就連爺爺的剃鬚刀也不放過,整天就拿著一塊磁鐵玩也不覺得累。但你們知道磁鐵之王嗎?這種神奇材料比磁鐵還要好玩一百倍呢。釹磁鐵簡單來講是一種磁鐵,和我們平時見到的磁鐵所不同的是,其因優異的磁性能而被稱為「磁王」。
  • 磁鐵是如何製造的?20多年的疑惑終於被解開了
    磁鐵,在我們小時候就記憶很深,它是個神奇的東西。下課了在教室裡玩的磁鐵大戰,兩個磁力戰士各拿一塊磁鐵,中線兩側同時放好,等裁判一聲令下雙方同時放手,越界的磁鐵算輸會被拿走,玩的是不亦樂乎。還能在動畫片《貓和老鼠》上看到湯姆貓被傑瑞鼠利用磁鐵整得好慘。
  • iPhone 12的綠屏問題,蘋果公司終於正式回應了!
    文|明美無限  相信有一直關註明美無限至今的果粉們應該都明白了,每年的新iPhone都不乏話題,而今年的iPhone 12似乎和顏色槓上了。  先是iPhone 12新加入的藍色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有很多人覺得這個新配色看起來並沒有自己想像中的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