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好伴侶,怎麼成了「問題知網」?

2020-12-06 求是網

  近期,翟天臨事件仍在發酵,不知「知網」為何物的他不僅牽出國內藝人論文造假的問題,也讓此前涉嫌學術資源壟斷的中國知網(以下簡稱知網)再次陷入爭議。知網,這個中國最大的學術電子資源集成商,因強勢提高服務價格,已多次遭到來自各方尤其是學界的質疑。

  鑑於學術資料庫的特殊性,其對權威學術資源的版權壟斷具有一定合理性。事實上,類似的漲價行為及其引發的爭議在國外學術數據運營商身上也時有發生。

  然而有學者指出,這種看似合理的「壟斷權」容易被濫用,「當學術資料庫不再把版權保護作為激勵創新的催化劑,而是將其當作攫取高額利潤的手段時,其行為便涉嫌違法了」。

  「他們越來越霸道了」

  不同於國內期刊出版社,幾大國際出版社因財力雄厚,不僅出版期刊雜誌,還運營資料庫。「國內期刊由於出版單位小、散、弱,不僅出版技術相對落後,也缺乏運營資料庫的能力。」中華醫學會雜誌社社長姜永茂告訴《中國科學報》。

  但出於生存需要,國內期刊也希望藉助在線學術入口擴大自身影響力,其通常做法是以低廉的價格將數字出版權轉讓給數據運營商。

  「我國學術資料庫運營商扮演著信息中介的角色,提供的增值服務有限。」中科院—馬普學會計算生物研究所生物醫學大數據中心副主任張國慶研究員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

  知網也扮演著這樣的角色。知網始建於1999年6月,由清華大學和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方股份)共同發起創建,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中文信息知識服務提供商。

  知網母公司同方股份的財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知網實現主營業收入5億元,毛利率為58.83%;2017年知網主營業務收入9.7億元,毛利率為61.23%。這樣的增長態勢,與其連年漲價不無關係。

  作為一名圖書館員,江蘇某高校的王啟雲從2000年開始與數據運營商打交道。多年來,王啟雲的突出感受是,「他們(數據運營商)越來越霸道了」。

  據了解,知網一般會根據購買單位的並發用戶數(即可同時登錄使用資料庫產品的用戶數量)、所選學科範圍、地域差異、辦學層次、辦學規模等差異而採用不同的營銷策略。

  「以我們學校為例,知網每年都主張10%的漲幅,而我們與其的談判工作進展很艱難。」王啟雲說。

  此外,知網還會不斷「創新產品」。比如從2018年開始,知網推出「學術期刊個刊數值版統發」,據稱是國內傳統出版行業整改內容質量重建的一項嘗試。簡單地說,知網把使用率高的幾百種期刊的數據資源抽取出來另行銷售,以增加利潤。

  2016年1月,武漢理工大學因續訂知網服務價格過高而發布了停用知網的通知。據稱,從2010年到2016年的報價漲幅為132.86%,年平均漲幅為18.98%。同年3月,北京大學也發出即將停用知網的通知,原因同樣是漲價過快,價格過高,超出圖書館的預算費用。

  但現實是,高校離不開知網。據了解,目前知網已籤下期刊8000餘種,獨家和唯一授權期刊2300餘種,實現核心期刊獨家佔有率高達90%以上。

  服務價格頻受質疑

  實際上,知網漲價問題由來已久,部分高校不得已或暫停使用或展開「拉鋸戰式」的談判,但最後勝利方似乎永遠是知網。

  那麼,知網長期佔據賣方市場的原因何在?

  《中國科學報》嘗試聯繫知網,其內部工作人員以「正處在特殊時期」為由婉拒了採訪。據記者了解,知網目前正在針對外界反映的問題進行整改,包括此次翟天臨事件中其論文是如何通過自己的查重系統的。

  知網成立之初,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便將其「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作為國家標準正式下發執行。這就意味著,各大高校若想讓圖書館論文檢索系統聯網,必須要遵循這一規範。

  以清華大學為首的全國各大高校紛紛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開始成為高校學術論文的「收割機」。知網成立當年,「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還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官方的支持仍在繼續。從2011年開始,教育部相繼要求對本科、碩士和博士論文進行檢測,再次加速知網在各大高校的應用。

  以碩士博士學位論文檢測為例,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院、北京大學法學院等開始啟用中國知網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它的數據比較全,官方也認它。」王啟雲說。

  同時,知網又被批准為我國唯一可以正式出版博士學位論文的學術電子期刊。在張國慶看來,正因這種唯一性,讓知網有了漲價的底氣。

  復旦大學圖書館原館長葛劍雄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既然有教育部等官方機構的支持,知網就不能完全按照商業化模式操作,應該兼顧公益性。

  實際上,知網的定價標準也是學界關注的問題。早在2014年,中山大學圖書館館長程煥文發表《十問資料庫商!!!》一文,引起較大反響。其主要關注的問題即在於資料庫的定價依據是什麼。張國慶表示,資料庫運營成本應該是可控的,但他也不清楚它們的標準為何不夠透明。

  如今,知網的數據來源已經非常清晰。上遊是期刊雜誌和碩士博士論文,下遊是各大高校、科研機構。論文發表者對於這樣的聲明並不陌生,即要求作者默認在投稿的同時將信息網絡傳播權也授權給期刊。但這種聲明在法律上的效力一直存有爭議。

  根據知網和高校籤訂的合作協議,論文作者一般只能獲取幾十至幾百元不等的稿費或閱讀卡等價服務。為此,學術圈內曾有「我們不是論文的生產者,而是知網的搬運工」的吐槽。

  開放數據是一種可再生能源

  在姜永茂看來,學術數據運營商漲價是一個普遍性問題。比如學術出版業巨頭愛思唯爾,憑藉《細胞》《柳葉刀》等頂級學術期刊長期佔據全球出版社排行榜前列。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孫晉等人撰文介紹,2000年愛思唯爾進入中國,國內用戶需每年至少訂購其出版的2萬美元紙質學術期刊,再支付約3萬美元才可以使用其旗下的SD資料庫的全部功能。

  短短幾年間,300多所辦學層次較高的高校圖書館及部分重要科研機構成為愛思唯爾的用戶,其用戶增速驚人。從2008年開始,愛思唯爾將其SD資料庫的使用價格以大比例漲幅進行提價,部分用戶單位的年均漲幅達到16.7%。

  2010年,我國30多家圖書館聯合抵制以愛思唯爾為代表的國外資料庫漲價行為,稱這種行為已嚴重威脅到所有教育科研單位文獻資源的可持續保障。

  知網的銷售模式也借鑑了愛思唯爾等大型學術資料庫的做法,「但由於國家法律制度不同,愛思唯爾資料庫的壟斷雖受到國外反壟斷執法機構的關注,但尚未遭受處罰」。

  孫晉告訴《中國科學報》,知網對於不同專業影響因子位列前茅的期刊的數字出版權的壟斷屬於合法壟斷,受我國智慧財產權法律制度的保護。他同時指出,智慧財產權制度設立的初衷是保護和促進創新,一旦有經營者利用其掌握的智慧財產權而實施不公平高價、搭售或不合理交易,便涉嫌違反我國《反壟斷法》。

  孫晉認為,執法機構應該對知網展開調查,以確認其是否存在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從事經營活動的情況。如果能夠確認其違法,應當對其進行相應處罰。

  他同時建議,各行業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期刊可以聯合開源,對外開放其期刊收錄的文章,從而實現學術文獻的「開放獲取」。

  作為一種學術信息交流與共享模式,開放獲取消除了付費和使用許可等障礙,有利於全球科技成果的資源共享。「相比其他國家,我國學術論文開放獲取機制起步較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張志剛等人研究認為,在早期的開放獲取平臺建設過程中,往往是由圖書館、高校或出版社進行推動。

  人們常說,「數據是新石油」。但它與石油不同的是,開放數據是非排他性的、非競爭性的,因此近年來學界呼籲公開由公共資助的研究數據的呼聲越來越強烈。

  2018年,來自法國、英國、荷蘭等11個歐洲國家的主要科研經費資助機構聯合籤署了論文開放獲取計劃。內容為:從2020年1月1日起,所有由上述機構及歐洲研究委員會撥款支持的科研項目,都必須將研究成果發表在完全開放獲取期刊或出版平臺上。

  正如一位國外學者所說,開放數據更像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它可以重複使用而不降低其原始價值,從而創造新的價值。

  連結閱讀

  中國知網市場糾紛案例

  中國知網設置「最低充值金額限制」

  2018年5月25日,大學生劉某為下載一篇7元的文獻,按要求充值50元,下載完文獻後,劉某要求退還餘額,中國知網客服表示退款需要手續費,且退款程序複雜,周期較長,建議劉某繼續使用。後來因問題未解決,劉某將知網訴至法庭。近期,法院根據相關法律判定,中國知網的規定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限制了消費者的權利,是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應認定無效。日前中國知網已對收費方式進行了調整,下載文章可通過簡訊方式充值,可以選擇0.5元、1元、2元等小金額充值方式。

  未經授權將作品放在中國知網平臺

  2017年6月,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以下簡稱文著協會)發現,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和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授權,通過電子化複製,將9種期刊、雜誌上刊載的涉案作品放在中國知網平臺上。隨後,文著協會將其訴至法庭。根據相關法律,法院判定中國知網侵權。

  中國知網侵犯學位論文著作權

  2008年,78名碩士博士聯合狀告知網資料庫侵犯學位論文著作權;同年,104名碩士博士論文作者以侵犯學位論文著作權為由將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等訴至法院,要求停止侵權,迫使知網刪掉2000餘篇沒有取得授權的學位論文。

相關焦點

  • 知網碩士論文查重是怎麼查的
    隨著中國知網系統的智能化和技術的升級,各高校碩士畢業論文查重系統一般採用的都是知網VIP5.1或是學術不端行為檢測(TMLC2)系統,其獨有的學術論文聯合比對檢測庫,能夠檢索到一年之前所有使用過知網VIP的論文。
  • 知網被指壟斷,學術界怎麼看
    原標題:知網被指壟斷,學術界怎麼看  翟天臨在直播中的一句「知網是什麼東西啊」,推倒了「學術打假」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塊,也讓知網被裹進了這場「開年大戲」。圍繞知網壟斷所展開的持續多年的質疑,也再次成為公眾話題。  知網全稱為「中國知網」,是我國最大的文獻資料庫,其收錄的文獻總量超過2億篇。
  • 中國知網論文查重怎麼免費使用
    還有就是一些免費知網查重的帳號和密碼都是不可信的,之前在學術不端網上一文《中國知網查重個人如何檢測》已經教大家個人怎麼付費獲取名額權限在知網檢測。那麼下面學術不端網來探討中國知網論文查重怎麼免費使用:中國知網論文查重怎麼免費使用?一、在學校或許會有免費使用中國知網論文查重的機會大部分高校會有知網檢測的教師入口和學生的知網論文檢測入口。學生個人可以免費使用知網論文檢測系統。
  • 知網技巧丨最強學術熱點、學科數據分析,有知網一個就夠啦!
    知網實用技巧,教你頭不禿查文獻、做綜述論文開題是個大難發表也是個大難如何在超超超超大的學科範圍內選擇合適的主題再選擇一個合適的方向最後再確定一個可研究的關鍵點難上加難(學術大拿們請當小知沒說)>知網雖然不能直接幫你寫論文但是通過一些檢索技巧快速找到研究熱點、各類研究方向形成可視化數據還是冇問題噠今天介紹的實用技巧是巧用檢索進行研究熱點分析方法一指數檢索超簡單查詢某一主題研究動向
  • 知網「生意經」真相:與論文捆綁的學術現實
    這次知網「躺槍」背後,是一直被忽視的學術著作權。 年付費超百萬且年年漲價2019年新春開工之際,知網與一名青年演員的名字一起出現在微博熱搜榜,成為輿論關注焦點。很快,「毛利率達60%」「憑藉市場壟斷地位向用戶收取較高的費用」等新聞讓這個知網站在了風口浪尖,名聲毀譽參半。知網的價格到底有多高?
  • 學術版權壟斷年收入近10億,中國學者苦知網久矣
    事實上,即使向資料庫支付了巨額費用,也不能為高校和學者們換來好用的知識庫。「知網是啥翟天臨」成功掀起一場橫跨娛樂圈和學術圈的打假運動,將國內大型期刊論文資料庫「中國知網」炸到了大眾面前。事實上,由於一直存在的高收費、涉嫌論文資源壟斷等問題,一時間,網絡上對知網的討伐之聲不絕如縷。
  • 學校知網論文查詢入口網站在哪裡?它怎麼收費的?
    很多6月份面臨畢業的大學生,或多或少會遇到論文查重等一系列問題。在不少大學生的腦海中,跟知網查重官網上數百元的查重費用,學院贈送的知網查詢入口不僅好用而且還是免費,非常良心。現實生活中,不管是哪種類型院校,但凡是使用的知網查重,都會在每年定期的給知網官方繳納一些檢測費用。
  • 江南大學怎麼用知網查重(詳細講解)
    本文以「大江南大學怎麼用知網查重」為例,給大家帶來相關知識,歡迎閱讀指正。一、江南大學怎麼用知網查重 1.登錄查重檢測站點2.選擇需要檢測的文章類型然後點擊進去即可:博碩論文檢測選擇「博碩檢測入口」,本科論文檢測選擇「本科檢測入口」,如果論文用作期刊發表,則選擇「職稱/期刊檢測入口」。3.進入相應的檢測頁面後,按照頁面提示進行填寫。
  • 關於中國知網的4個問題及什麼樣的期刊論文會被知網收錄
    中國知網在2019年因為眾所周知的事件成了家喻戶曉的一個網站。大部分人之前都不會關注它,只有寫過論文的人才是對它「又愛又恨」。大學生畢業論文要查重是一定避不開知網的。這個網站還因為收費不合理的「最低充值費」的事兒被學生小劉狀告。
  • 論文怎麼下載?怎麼免費下載知網論文?
    畢業論文,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加強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理論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訓練,從總體上考查學生大學階段學習所達到的學業水平。畢業論文是每個大學生的必經之路,想要拿到最後的畢業證書,還得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論文才可以。
  • 學術不端論文檢測選擇知網的理由有哪些
    對於論文寫作的過程中,不少作者為了投機取巧,會做一些學術不端的行為,認為運用軟體也不會檢測出來的。目前,不少論文檢測平臺當中,對於在學術不端方面的行為都可以得到了精準的檢測要求,在其檢測的標準上是越來越高的。
  • 知網PMLC論文查重到底怎麼用?本科知網查重離不開它!
    知網PMLC論文查重知網PMLC是什麼?大學生論文抄襲檢測系統,又叫做中國知網大學生論文管理系統,簡稱是PMLC。因此PMLC也是對於本科畢業生論文查重的一個專用資料庫系統,各位準畢業生的知網查重離不開它!它特有的大學生論文聯合比對庫具有一個特殊功能,就是可以檢測到往屆學生的本科畢業論文,這一點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意味著畢業生們不能抄襲學長學姐的論文,更加確保了論文原創,打擊學術不端行為。
  • 發表的學術論文如何在知網可以查詢?檢索方法如下
    發表的學術論文如何在知網可以查詢?檢索方法如下:前段時間好多作者問我,自己發表的學術論文如何在知網可以查詢?那麼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下知網檢索方法,以知網新版為例。首先呢你用瀏覽器輸入 「中國知網」點擊搜索,建議使用百度瀏覽器。
  • 中國知網查重多少錢?知網學術不端有哪些子系統?
    當前我國大部分的高校都會選擇使用知網查重檢測系統,利用知網來對同學們的畢業論文進行論文查重檢測。大部分同學也許是第一次接觸知網論文查重,所以對於知網查重一般需要多少錢不太清楚。這次,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吧。
  • 中國知網論文檢測系統為預防學術不端保駕護航
    中國知網論文檢測系統應該是中國應用最廣泛最權威的論文原創性檢測軟體之一。它是北京清華大學和清華同方知網研究公司經過兩年的研發而成。CNKI科研誠信管理系統研究中心擁有旗下的大學生論文管理系統(PMLC)、科技期刊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AMLC)、社科期刊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SMLC)、知網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VIP5.3、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TMLC2)等系統進行測試。用戶可登錄中國知網官網進行詳細了解。不同的子系統對應不同的服務目標。
  • 知網學術不端系統是否會檢測自己的論文重複率
    知網學術不端的查重系統對論文重複除了計算連續13字的重複之外,還有根據語言模糊算法,不是靠簡單的同義詞替換就可以糊弄過去的。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已經成功發表過一篇論文並且在知網學術不端檢測系統已經收錄,當在第二篇論文查重的時候,切忌直接拿來用而是使用引用的方式,否則將會被判定為重複部分。
  • 論文查重怎麼查?知網重複率怎麼算的?
    而隨著時間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知網走進了千家萬戶,出現在了大眾的視野之中。知網作為我國最早的論文查重檢測網站,備受關注。那麼,論文查重怎麼查?其實,用知識網去查就行。不過,在此之前,建議大家考慮一下知網查重率方面的問題。知道了知網查重率是怎麼查的,有助於提高論文的原創度。換句話說,就是能夠降低它的重複率,提高大家的合格率。
  • 怎麼通過中國知網查畢業論文查重
    現在大學都要求學生在畢業之前要學會撰寫學術論文。有一定的研究能力、總結分析能力,並要求他們獨立完成一篇學術論文當作畢業論文。在這個過程當中,有些學生確實沒有學到撰寫論文和做實驗的能力。所以他們難免會有一些不端學術行為,例如抄襲等。
  • 從不知知網到學術不端,打假學霸涉嫌學術造假
    既是小鮮肉又是剛被北京大學錄取為博士後的翟天臨可謂是十分優秀,但是造化弄人,最近翟博士卻被四川大學官網作為學術不端案例。春晚小品《「兒子」來了》事件起因是北京電影學院博士研究生、藝人翟天臨在直播互動回答網友提問其論文能否在知網搜到的問題時
  • 除了中國知網,還有什麼學術網站?
    中國知網的名氣在國內是非常大的,大多人檢索下載文獻,都會選擇知網,但是知網也有一些缺點,比如價格一直是大家吐槽的地方,還有一些文獻不能下載等等。那麼除了中國知網,還有哪些學術網站呢?小編整理了10個中外文獻學術網站,都已親測,均可打開,有付費的也有免費的,大家覺得哪個有用,就選擇去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