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網被指壟斷,學術界怎麼看

2020-12-06 東方網

原標題:知網被指壟斷,學術界怎麼看

  翟天臨在直播中的一句「知網是什麼東西啊」,推倒了「學術打假」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塊,也讓知網被裹進了這場「開年大戲」。圍繞知網壟斷所展開的持續多年的質疑,也再次成為公眾話題。

  知網全稱為「中國知網」,是我國最大的文獻資料庫,其收錄的文獻總量超過2億篇。可以說,只要用中文做學術,你就繞不開知網。

  18日,浙江工商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網絡新媒體(編輯出版)系主任沈珉在有問APP主辦的論壇上坦言,從高校圖書館和學術期刊的反饋來看,知網的壟斷是不爭的事實。「我們並不關注壟斷本身,更關注壟斷對於知識服務的影響。」

  知網的性質決定其具有一定壟斷地位

  有媒體發現,根據知網母公司同方股份公布的2018年半年度財報,知網毛利率高達58.83%。

  華東政法大學副教授倪靜說,知網的服務幾乎年年都在漲價,但大多數圖書館仍選擇繼續使用,用戶的議價能力非常弱。「這說明,知網具有較強的控制相關市場的能力。」

  其透露,知網收錄文章時,若直接從原作者處收錄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知網僅支付數十元人民幣的現金稿酬或其發行的閱讀卡。知網提供的論文下載服務幫助其獲取巨額利潤,但文章真正的作者不能從中拿到分毫,而且,作者從知網下載自己的文章時,還需繼續付費。「我認為這也損害了文章作者的權利。」

  知網是我國知識基礎設施工程的一部分。其前身為中國期刊網,建設本身得到了教育部、科技部等多個國家部委的支持。蘇州大學法學院教授張鵬說,知網的性質決定了其具有一定的市場壟斷地位。既然是國家知識基礎資料庫,知網承擔著將文獻資料予以數據化的重任,獲得一定的政策便利,具有合理性。

  「但對於知網的壟斷性市場地位,國家應當給予強有力的幹預和調節,知網也應當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從知識共享、資料庫構建的角度來說,要求資料庫收錄期刊發表的論文,有其正當性。但是,資料庫對作者沒有或只支付極少版稅,是否合理?資料庫對外提供查詢下載服務時,價格虛高,是否恰當?「而且,作為公共企業,知網也應該主動提高它的社會服務水平。」張鵬說。

  國家應規範商業資料庫行為

  在國外,國際學術出版集團曾因高價遭到科學共同體抗議,在國內,知網也因「讓圖書館買不起」而遭到詬病。當商業化運作為學術的正常傳播築起高牆,沈珉表示,政府應該有所作為。

  受訪專家大多認為,對於學術資料庫,國家該管。但怎麼管,也是個問題。

  直接管制價格,就不太合理。

  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崔國斌指出,在沒有競爭性產品存在的情況下,判定一個資料庫使用許可的合理價格,有巨大信息成本,非常困難。「我個人更傾向於規制資料庫的其他行為,而非直接管制價格。」

  比如,限制具有支配地位的資料庫獲得學術論文的獨家使用權,限制資料庫不合理地歧視不同使用者,強制規範作者稿酬的分配機制等。

  沈珉指出,應該擴大學術資源的免費使用範圍,降低學術研究門檻;也應提升學術期刊網絡發表的認可度,拓寬學術交流的平臺。

  目前,在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學領域,我國均有論文的開放獲取平臺。

  同濟大學上海國際智慧財產權學院教授宋曉亭則建議,可以兩條腿走路:在大力發展資料庫的同時,也應重視資料庫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設;還可考慮將資料庫分為國家資料庫(免費)和商業資料庫(收費)來分類進行管理。

相關焦點

  • 知網,還要在壟斷之路上狂奔多久?
    天下苦知網久矣。最近,學術界關於知網的吐槽比比皆是: 下載一篇文獻只要7元,但是需要最低充值50元才能購買;漲價幅度每年都在10%以上,高昂價格曾令多地高校停用,最後卻又不得不屈服於知網的壟斷地位而無奈交錢;年收入近10億,卻把閱讀卡當作者稿酬…… 知網收費模式可謂槽點滿滿,歸根結底,都是重盈利性而無視公益性造成的。
  • 知網本科論文查重報告怎麼看重複率?
    論文查重是畢業生必須面臨的一個階段,那麼很多同學將論文查重出結果之後卻看不明白,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知網本科論文查重報告怎麼看重複率?學術家論文查重:www.xueshujia.com關於知網本科論文查重報告怎麼看重複率我們整體分成兩個部分來介紹
  • 中國知網再上風口浪尖:連年漲價、涉嫌壟斷
    連年漲價,涉嫌壟斷,知網再上風口浪尖,學術與商業該如何平衡?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對於中國的大學生來說「中國知網」絕不是個陌生的名字。它是中國最大的學術電子資源集成商,收錄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學術資源,從本科階段開始,知網就幾乎是學生檢索、下載學術資源的唯一正規渠道。
  • 學術版權壟斷年收入近10億,中國學者苦知網久矣
    論文版權壟斷帶來的,除了不合理的高價,還有極不走心的服務質量。事實上,即使向資料庫支付了巨額費用,也不能為高校和學者們換來好用的知識庫。「知網是啥翟天臨」成功掀起一場橫跨娛樂圈和學術圈的打假運動,將國內大型期刊論文資料庫「中國知網」炸到了大眾面前。
  • 拆掉知網的牆
    「技術讓知識越來越便宜,而壟斷讓價格越來越昂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關於「知網」提案的一句話引起網絡討論。做學術、科研的人,對中國知網不會陌生。它是國內最大的知識資料庫。2019年初,「博士」翟天臨的一句「知網是什麼」,讓中國知網第一次出圈。
  • 知網的論文怎麼看
    知網是是所有學術的人,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離不開的一個網站,知網上有數量龐大的論文資源,對於學習專業知識來說十分重要,但是知網上論文雖然多,要預覽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怎麼辦呢?首先打開知網,搜索你要下載的相關論文的標題,找到需要的論文,在右邊找到預覽,如圖:但是這樣的看論文有一個不足就是,假如,你不是在知網註冊的會員,則無法看到整篇論文。
  • 知網遭全網聲討背後,「借雞生蛋」的生意該退場了?
    產業作者|王晶晶編輯|譚松來源|一鳴網網際網路行業贏家通吃的戲碼還在不斷上演,知網壟斷的消息也是頻頻見諸於網端。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在提案中,建議把中國知網納入政府購買服務,並對用戶免費。
  • 「知網查重」:榨乾中國畢業生最後一滴血!
    前言:2019 年年初,青年演員翟天臨遭遇了來自中國學術界的在運營過程中知網需要自己搭建和運營資料庫,鑑於只有有了正規的盈利渠道才能把資料庫辦的更有效,從這點看,知網在運營過程中收取適當的費用,肯定是合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合理的收益不等於鬼扯淡一樣的漫天要價,例如知網的核心業務之一「知網查重」就是24k純金般的漫天扯淡要價(不服來辯!)。第一:知網查重:真TM貴!
  • 學術好伴侶,怎麼成了「問題知網」?
    近期,翟天臨事件仍在發酵,不知「知網」為何物的他不僅牽出國內藝人論文造假的問題,也讓此前涉嫌學術資源壟斷的中國知網(以下簡稱知網)再次陷入爭議。知網,這個中國最大的學術電子資源集成商,因強勢提高服務價格,已多次遭到來自各方尤其是學界的質疑。  鑑於學術資料庫的特殊性,其對權威學術資源的版權壟斷具有一定合理性。
  • "翟天臨不知"的知網:年收入近10億 閱讀卡當稿酬
    而與此同時,一同走到聚光燈下的還有中國知網——較同行更高的毛利率、在學術界壟斷地位以及高收費等再次引起爭議,有學者甚至公開聲討中國知網的論文「壟斷生意」。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北京大學就曾宣布中國知網即將停用,原因為「資料庫商漲價過高」。根據媒體公開報導,中國知網的漲價幅度每年都在10%以上,多地高校都曾出現過停用知網又重啟的情況。
  • 翟天臨一得瑟也把知網推上風口浪尖,教育部門也該出來走幾步了
    知乎上有人嘆息,知網上讀一篇論文十來塊,這麼個收費法,那是要發財的感覺。可是論文是國家投資教育科研的產物,你個收了費給原作者分成不?這樣搞是一種信息渠道的壟斷,必須打破。也有人說,如果看看維基,頓時心涼,完全是免費,維基是私人企業啊!
  • 你不知道的中國知網:年收入近10億 閱讀卡當作者稿酬
    而與此同時,一同走到聚光燈下的還有中國知網——較同行更高的毛利率、在學術界壟斷地位以及高收費等再次引起爭議,有學者甚至公開聲討中國知網的論文「壟斷生意」。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北京大學就曾宣布中國知網即將停用,原因為「資料庫商漲價過高」。
  • 大學生的困惑:我在知網下載自己的論文還收錢?知網究竟多賺錢?
    相信上過大學的朋友都知道知網。知網對於大學生而言,最大的用處在於論文查重和論文下載。特別是臨近畢業的大學生們,為了撰寫自己的學術論文,不得不在知網上下載數十篇的參考文獻。但是問題來了,下載文章是要收費的。
  • 論文查重怎麼查?知網重複率怎麼算的?
    論文合格與否,其中有一項判定因素,就是看論文的查重率。而隨著時間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知網走進了千家萬戶,出現在了大眾的視野之中。知網作為我國最早的論文查重檢測網站,備受關注。那麼,論文查重怎麼查?其實,用知識網去查就行。不過,在此之前,建議大家考慮一下知網查重率方面的問題。知道了知網查重率是怎麼查的,有助於提高論文的原創度。換句話說,就是能夠降低它的重複率,提高大家的合格率。
  • 知網被查凸顯文獻資料庫行業困境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鄧志松及其團隊撰文指出,知網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涉嫌壟斷國內中文學術文章檢索市場。  北京大學競爭法研究中心主任肖江平告訴《財經》記者,構成壟斷有三個要件。首先,根據《反壟斷法》,要依據其相關市場的份額,以及市場的競爭狀況和控制銷售市場或原材料採購市場的能力等,判斷知網是否具有市場支配地位。
  • 中國知網「紅與黑」:下7元付費論文要先充值50元
    然而,在近期,因演員翟天臨「不知知網」且論文造假受到廣泛關注,與此同時,其作為國內最大的中文資料庫,卻因為侵權、頻頻漲價、涉嫌學術壟斷,也將其背後的運營主體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方知網」)推到聚光燈下。
  • 知網該不該免費
    作為查找並下載學術文獻、論文、工具書等多種資料的主要渠道,知網在國內學術研究界的地位幾乎是獨一無二的,其論文查重等服務的價格更是水漲船高,「天下苦知網久矣」,戲謔之詞裡儘是大學生對於知網壟斷地位的不滿。「目前個人用戶在知網下載一篇論文,需要每頁支付0.5元的費用,折合下來,平均每篇論文需要付款3元左右,同時一年後如果需要再次下載,則要另外支付費用。
  • 倪閩景委員:中國知網,免費?免費!
    人民政協網北京5月21日電(記者 張惠娟)「中國知網,1月29日起免費開放。」疫情期間,各高校交流群中流傳的這一則消息,為「宅家一族」的大學生開啟了一段科研之旅,這也讓「中國知網」熱度上升。而這個「熱」新聞卻引起了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倪閩景的「冷」思考。
  • 知網碩士論文查重是怎麼查的
    據了解,當前95%以上的高校選擇使用中國知網論文檢測系統對本校研究生碩士畢業論文查重。隨著中國知網系統的智能化和技術的升級,各高校碩士畢業論文查重系統一般採用的都是知網VIP5.1或是學術不端行為檢測(TMLC2)系統,其獨有的學術論文聯合比對檢測庫,能夠檢索到一年之前所有使用過知網VIP的論文。
  • 中國知網論文查重怎麼免費使用
    大學生都知道知網論文檢測系統官網不對個人開放使用,不管是在淘寶網還是在一些CNKI中國知網自助查重網站你都會看到知網論文檢測系在售賣但並非是免費就可獲得的。還有就是一些免費知網查重的帳號和密碼都是不可信的,之前在學術不端網上一文《中國知網查重個人如何檢測》已經教大家個人怎麼付費獲取名額權限在知網檢測。那麼下面學術不端網來探討中國知網論文查重怎麼免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