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苦知網久矣。最近,學術界關於知網的吐槽比比皆是: 下載一篇文獻只要7元,但是需要最低充值50元才能購買;漲價幅度每年都在10%以上,高昂價格曾令多地高校停用,最後卻又不得不屈服於知網的壟斷地位而無奈交錢;年收入近10億,卻把閱讀卡當作者稿酬…… 知網收費模式可謂槽點滿滿,歸根結底,都是重盈利性而無視公益性造成的。作為一個國際性知識資源平臺,知網本就承載著國家提升學術科研水平的期望,其背後更有教育部、科技部等多個部門的支持。 可以說是國家力量成就了知網,是學者們的學術成果支撐了知網。但它在把持海量文獻數據之後,不僅對使用者規定了最低消費額度,更依靠自己的壟斷地位,對各高校連年漲價。以低廉的價格一次性買斷作者的學術成果,報酬方式卻成了面額不等的閱讀卡,真可謂肥水不流外人田。最尷尬的是,作者不僅沒拿到什麼錢 ,再去下載自己的文章時,竟然還要付費。
知網本是把「知識付費」執行地最有力的平臺,到頭來消費者的錢沒交到作者手上,反倒悉數付給了它這個「中間商」。此外,如今大多數學校都已與知網的查重系統合作,但據使用者反映,該系統的查重技術缺乏精準性,在一定程度上反而阻礙了學術發展。 知網的壟斷是政府部門助力、歷史形成的,且學術資源的集中統一管理能夠提高使用效率,客觀上具有一定合理性。但不管如何,壟斷性產品實際上就是公共產品,必須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公益性質,否則將成為妨礙發展的公害。學術乃天下之公器,學術資源的壟斷性平臺更需體現公益性。知網在合理追求利潤的同時,必須負起更多公益責任,不能因為坐擁海量數據就對自己的侵權、牟利行為有恃無恐,變本加厲。 隨著人們維權意識的加強,知網靠壟斷平臺躺著掙錢的如意算盤該停停了。知網需要更新的不應只有技術和數據,還應在經營理念、服務意識上下下功夫。平臺的公益屬性應當進一步加強,消費者和研究者的權益都必須得到尊重和保障,絕不能為企業的一己私利,佔了國家的便宜,又寒了學者的心。(半月談評論員 楊建楠)
事件回顧↓↓
近日,北京電影學院博士、在微博上曬出北大博士後錄用通知書的演員翟天臨,在娛樂圈被認為是高學歷的學霸人設,但被曝出曾在直播互動中表示不知「什麼是知網」。這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繼而牽出已發表論文涉嫌抄襲,翟天臨是否達到博士畢業條件等討論。
國內博士生不識中國知網,有網友調侃稱,相當於網際網路從業者不知道BAT、做設計的不知道Photoshop、炒股的不知道證監會——這在各自領域內,是常識性的知識。
簡單地說,中國知網上收錄了海量的學術期刊、文獻內容。通常從本科生開始,撰寫課程或是學位論文,收集資料,做文獻綜述,都免不了要閱讀大量的前人研究成果以了解行業發展情況,瀏覽知網是繞不開的一環。因此,已經拿到博士學位的翟天臨,不知道知網是什麼,就說不過去了。
那麼,中國知網究竟是個什麼網站呢?
記者梳理發現,中國知網隸屬於A股上市公司同方股份(600100),同方股份擁有同方知網數字出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98.98%的股權。
根據同方股份2017年年報,同方知網主要從事網際網路出版與服務業務,目前已經形成了「中國知網」(CNKI)門戶網站,為用戶提供《中國知識資源總庫》《中國學術期刊資料庫》《中國博碩士論文資料庫》等一系列產品。中國知網文獻總量達2.8億篇,中外學術期刊品種達58000餘種,個人用戶達2億以上。
2016和2017年,知網運營主體同方知網的淨利潤分別達到1.76億元、1.96億元。2018年上半年,同方知網淨利潤達到6057萬元,毛利率長期保持在60%左右。
知網首頁
「知網是什麼?」
知網官網(www.cnki.net)資料顯示,知網是國家知識基礎設施(NationalKnowledgeInfrastructure,CNKI)的概念,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發起,始建於1999年6月,是以實現全社會知識資源傳播共享與增值利用為目標的信息化建設項目。
知網的發展經歷了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期刊網等階段。
根據知網「CNKI工程大事記」介紹,1995年,《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正式立項。1998年,清華大學設立的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成立,中國學術期刊標準化系統工程全面啟動。1999年,清華大學集成《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收入的3500種期刊和另外3100種公開出版的期刊上網,開設「中國期刊網」站獲準開通。
1999年4月,CNKI主體工程被列為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6月,中國期刊網(www.chinajournal.net.cn)開通儀式 暨中國知識基礎設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簡稱CNKI)規劃報告會在清華大學隆重舉行。
1999年10月,科技部、國家稅務總局、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國家環保總局等五部委將CAJ-CD(中國學術期刊全文光碟及數據倉庫)評為「國家重點新產品」項目。
2004年底,清華同方(美國)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獨資企業——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與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清華同方光碟股份有限公司組成同方知網技術產業集團。
2004年,根據同方股份年報,該公司正式開通了全球最大的中文知識門戶網站「中國知網(cnki.net)」。
2006年10月,《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通過驗收。該工程總投資 3.45 億元, 2005 年,全球文獻下載總量達 12 億篇,服務對象約為 2600 萬人,全年總銷售收入 1.4 億元,利潤 0.26 億元,其中 2005 年海外銷售額為 3200 萬元。
2014年,同方光碟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同方知網數字出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知網已經是中國最大的學術電子資源集成商,收錄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學術資源。截至2017年底,中國知網擁有機構用戶2萬多家,個人註冊用戶2000多萬人,全文下載量達20億篇次/年,網站同時在線用戶超過15萬人。有說法稱,90%以上的中國學術資源檢索和全文下載來自於知網。
知網(www.cnki.net)是中國最大的學術電子資源集成商和發行渠道
國際資源方面,知網與超過60個國家及地區650餘家出版社進行了版權合作,收錄外文期刊57400餘種,圖書866000種,共計2億餘條外文文獻。合作的國際學術平包括Elsevier、Springer、Wiley、Taylor&Francis、SAGE、Emerald等全球領軍學術集團;美國計算機協會、美國數學學會、英國皇家學會、英國皇家護理協會、萊布尼茨心理研究所等國際專業科技學會;Nurimedia(韓語)、Cairn(法語)、CasaliniLibri(義大利語)和V&R(德語)等非英語學術資源集群。
知網達成合作的國際學術資源
毛利率保持60%左右
知網收錄這麼多內容,但想要閱覽和獲得,可不是免費的。但由於其在學術資源上「大而全」的優勢,因此各高校圖書館基本都是知網的客戶。藉此,知網成為母公司同方股份(600100)的現金奶牛,一直保持著60%左右的毛利率。
知網計費標準
同方股份2018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同方知網報告期內主營業務收入5.02億元,毛利率達到58.83%,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到6057萬元。
同方股份2018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同方知網的毛利率達到58.83%,領跑同方股份主要控股參股公司。
2017年,同方知網業務收入達到9.7億元,毛利率61.23%,當年實現淨利潤1.96億元。
2016年,同方知網營業收入為8.34億元,毛利率63.48%,當年實現淨利潤1.76億元。
曾因年均漲價近19%被高校抵制
知網保持高毛利率、淨利潤豐厚的原因,自然與其極高的市場佔有率有關,幾乎沒有中國高校、研究人員能夠繞開知網,這也成為知網能夠「理直氣壯」連年漲價的資本,但也引發知網是否涉嫌壟斷的爭議。
2016年1月,武漢理工大學的師生接到了知網停用的通知。隨後武漢理工大學在微博發布說明稱,「目前2015年中國知網(CNKI)資料庫合同到期,由於續訂價格漲價離譜,我校與中國知網(CNKI)公司的談判不成功。」
武漢理工大學介紹,中國知網對該校2010年到2016年的報價漲幅達到132.86%。
「這些年來CNKI公司漲價幅度過大的行為已經受到全國很多高校的抵制,包含許多知名的985高校。2000年以來CNKI公司對我校的報價,每年價格漲幅都超過10%,特別是2012年漲幅高達24.36%,從2010年到2016年(報價)漲幅為132.86%,年平均漲幅為18.98%。」
2016年,武漢理工大學在微博稱知網續訂價格漲價離譜
武漢理工大學的情況不是個例。
據中國青年報2016年報導,2016年3月31日,北京大學官網上貼出中國知網(以下簡稱「知網」)即將停用的通知, 「圖書館訂購的『中國期刊網』(中國知網)系列資料庫2015年合同期已到,由於資料庫商漲價過高,圖書館目前正在全力與對方進行2016年的續訂談判,上一年度合同截至2016年3月31日,期滿後資料庫商隨時可能中斷北大的訪問服務。」
2016年4月1日,北大圖書館發表聲明稱:「我們仍在與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進行談判,努力堅持爭取到合理的條件,不向商家過分的漲價行為輕易妥協。」
中國青年報在當年發表評論稱,「中國知網還帶有極強的壟斷性——它不僅是國內知名度與論文載量均排在前列的中文資料庫,還被有關部門批准為我國唯一的正式出版博士學位論文的學術電子期刊。正因帶有唯一性,就限制了用戶選擇使用其他資料庫的自由,知網也就有了利用壟斷地位肆意漲價的底氣。正如一專家所說,它一邊搞著壟斷,一邊還要搞市場化牟利,即便在西方發達國家,也是會受到幹預的。期待有關部門能對知網的任性漲價予以幹預。」
至2018年,因知網漲價而導致高校暫停續訂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記者注意到,2018年12月28日,太原理工大學在其官網發布2019年暫停訪問「CNKI中國知網系列資料庫」的通知,稱因與同方知網數字出版技術有限公司就「CNKI中國知網系列資料庫」續訂價格及使用方式未達成一致,經研究決定,自2019年1月1日起,該校師生暫停訪問 「CNKI中國知網系列資料庫」。
太原理工大學表示,在「CNKI中國知網系列資料庫」暫停訪問期間,該校師生可通過圖書館主頁上的「萬方數據知識服務系統」、「維普中文期刊服務平臺」、「超星期刊」替代「CNKI中國知網系列資料庫」檢索、下載期刊、博碩論文等文獻,滿足教學、科研需求,少量CNKI中國知網的獨家文獻可通過圖書館的文獻傳遞服務免費獲取。
太原理工大學通知,自2019年1月1日起,該校師生暫停訪問 「CNKI中國知網系列資料庫」
不只是漲價兇猛,知網的收費方式也曾受到質疑。
中國消費者報近日報導,2018年5月,蘇州大學大三學生小劉在中國知網下載名為《中藥》的文獻時,網頁提示需付費7元。但中國知網「充值中心」設置了最低充值金額限制」,小劉為了下載這篇7元的文獻,充值了50元。在購買文獻後,小劉想將餘額進行退款,卻遭到了知網的拒絕。對此,小劉將中國知網的運營商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方知網公司)告上蘇州市姑蘇區人民法院。要求撤銷最低充值金額限制,退還帳戶全部餘額。
最終蘇州姑蘇法院判決,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在其經營的中國知網(www.cnki.net )充值中心關於最低充值額限制的規定無效。
同方股份巨虧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知網能夠持續保持不錯的淨利潤,但其母公司同方股份的經營情況卻並不理想。
同方股份發布於1月31日的2018年業績預告顯示,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18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出現虧損,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1.5億元到-17.2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為-14.5億元到-20.2億元。
作為清華大學旗下企業矩陣成員,同方股份涉獵業務廣泛,目前主要產品包括了計算機、電視機、E人E本等商用和消費類電子設備,還包括CNKI知識數據產品、安防安檢設備、軍用裝備、城市節能、工業節能、大數據及雲計算軟硬體、照明等相關產品。CNK知識數據產品主要指的就是中國知網。
同方股份解釋稱,公司下屬參股公司華融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因受到其投資的華控賽格、同方康泰股價下跌、業績虧損的影響,下屬參股公司中國醫療網絡有限公司因業績虧損,出現減值跡象,預計計提長期股權投資減值10億元到13億元;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北京壹人壹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因市場競爭加劇,廣告投放效果未達預期,收入及利潤出現較大下滑,商譽存在減值跡象,預計計提商譽減值1億元到3億元;公司持有的廣電網絡股票下跌幅度較大,出現減值跡象,預計計提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1億元到2億元。
來源:半月談、澎湃新聞
半月談評論員:楊建楠
澎湃記者:陳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