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3日
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
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
是所有中國人
都必須銘記的日子
1945年9月2日
日本代表登上美軍「密蘇裡號」軍艦
籤署了無條件投降書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儀式在東京灣「密蘇裡」號戰列艦上舉行。圖為日本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前排右)在日本投降書上簽字。新華社發
這一天
舉國歡慶,萬人空巷
這是中國近代史上
中國人第一次抗擊外侵的全面勝利
中華民族終於迎來了歷史轉折點
慶祝抗戰勝利的遊行隊伍。(資料圖片)新華社發
新中國成立後
曾以8月15日為抗日戰爭勝利日
1951年8月13日
政務院發布通告
將抗日戰爭勝利日改定為9月3日
2014年2月27日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
以國家立法的形式通過決議
確定每年9月3日為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回望那14年浴血奮戰
3500多萬同胞傷亡
600多萬平方公裡土地淪陷
最終換來
全民族抗戰的勝利
這是中國近代史上
第一次取得抗擊外侵的全面勝利
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
爭取獨立自由史冊上
可歌可泣的一頁
作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雲南人民的抗戰
在中國抗日戰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1942年春夏之交
日本侵略軍攻陷緬甸後
沿滇緬公路長驅直入侵入雲南
遠徵軍第20集團軍在高黎貢山南、北齋公房60多公裡寬的戰線上,向高黎貢山各要隘背水仰攻。圖為美軍照相兵抓拍的中國士兵們向騰衝城牆衝鋒的場景。
至1943年初
日軍佔領了怒江以西約3萬平方公裡的國土
雲南從戰略大後方變為抗戰最前線
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
雲南成為中國抗日戰爭
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戰場的結合部
抗戰爆發後我國東南沿海港口被日軍封鎖。此後,圍繞國際援華物資運輸和對日空中作戰,雲南成為中國抗戰最重要的戰略基地。圖為雲南各族人民積極參與修築機場。
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
滇軍數十萬雲南子弟慷慨奔赴抗日戰場
搶修滇緬路、修建機場
駝峰空運、滇西大反攻
……
沒有機械設備,築路全靠滇西各族人民用鋤頭、手錘、鑽子、大錘、撬棍、十字鎬等工具去開闢完成。圖為雲南民眾用簡陋的工具搶修滇緬公路。
抗戰時期的雲南,軍民齊上陣
展開了艱苦卓絕的民族解放鬥爭
雲南人民以英勇頑強的精神
奮力遏制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
為全國抗戰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1943年後,雲南成為中美空軍打擊滇西日寇,奔襲轟炸華中、華南、臺灣及緬甸、越南、馬來半島乃至菲律賓日軍的戰略基地。圖為一名老百姓用馬車運送修建機場的石料。
如今
一個充滿生機的中國
一個充滿希望的中國
已經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我們抬頭
便能仰望沒有硝煙的藍天
周圍不會響起突然的槍聲
只因我們身處和平國度
我們的身後,是強大的祖國
山河日新、國力日強
但那段硝煙瀰漫的歷史
不能忘、也不敢忘
今天,我們緬懷先輩
致敬那場永不妥協的抗爭
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振興中華,吾輩自強!
來源:綜合自「新華社」微信公眾號、「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新華網、人民網、雲南日報
審核|楊宇航
編輯|楊超燁 何明書(實習)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