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一個奇特的恆星,它可能是一個「入侵者」,來自何方?

2021-01-21 探索宇宙萬物

浩瀚的宇宙存在數不盡的各類天體,其中恆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天體。當我們夜晚仰望天空,看到的那些發光的星星,它們大部分都是距離地球遙遠的恆星。

恆星雖然不是宇宙中質量最大的天體,但是它的地位在宇宙中可以說是最高的,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宇宙大爆炸發生之後,最早誕生的一類天體就是恆星,而恆星又被稱之為物質提煉加工廠。

宇宙大爆炸之後,誕生了大量的各類物質,其中以氫元素為最多。恆星形成之後,通過內部的核聚變聚變,將氫元素不斷演化加工,生成其它各種元素。宇宙後來的重元素基本也是由氫元素通過恆星轉化而來。恆星將氫等元素通過提煉加工,再釋放到宇宙中,才有了後來物質豐富的宇宙世界。

有了各種豐富的宇宙物質,才有後來行星的誕生,星系的誕生,星團的誕生等。而恆星的壽命相對來說較低,尤其是超大質量的恆星,壽命只有幾千萬年到一億年左右,它們發生超新星爆炸之後又轉化為中子星或者黑洞。小質量的恆星死亡後演化為白矮星,所以現在宇宙中的那些中子星,黑洞,白矮星,它們的前身都是恆星,沒有恆星就沒有它們。

太陽系的中心是恆星太陽,而太陽系所處的星系叫銀河系,這是一個直徑達20萬光年的星系,它的中心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銀河系有不少於1000億顆恆星,這些恆星大部分都是先天誕生於銀河系之中,可是有少數的恆星卻不是誕生於銀河系,而是由銀河系之外其它的星系流浪而來。

前不久,中國和日本科學家聯合發現了一顆奇特的恆星,它的名字叫J1124+4535。為什麼說它奇特呢?原來科學家通過分析其化學成分發現,這顆恆星的鎂元素以及鐵元素都是比較重的,而佔據絕大部分的都是重元素。這是科學家首次在銀河系觀測發現的由極端元素組成的恆星。

而過去科學家對很多的銀河系恆星觀測發現,它們的元素組成都是差不多的,這也是銀河系的特徵之一。而這種由極端元素組成的恆星,大概率只有可能出現在銀河系之外的其它星系中,因為不同的星系誕生的恆星,其組成成分都會有所偏重。

因此,科學家認為J1124+453大概率是來自於其它的星系,至於來自於哪一個星系,科學家也不知道。它到底經歷了多長的時間才來到銀河系,也是一個未知數,包括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到銀河系,也是一個謎。

恆星流浪其實在宇宙並不存在,可能很多人看完《流浪地球》之後,知道了宇宙中存在流浪行星,可是卻很少有人知道宇宙還存在不少的流浪恆星,當然流浪恆星相對於流浪行星就要少很多了。為什麼穩定軌道的恆星會成為流浪恆星呢?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恆星由於其質量比較大,往往都可以在一個大星系中形成一個以它為中心的小星系,它就是這個小星系的老大。正常情況下,恆星的穩定性是非常強的,不會輕易脫離自己的運行軌道。不過有一種情況可能會讓恆星離開自己的軌道成為流浪恆星。

這種情況就是超新星爆炸,如果是一個雙星系統或三星系統,其中的二顆或三顆恆星,它們的質量也是不同的,往往存在一顆質量較大的恆星。這顆恆星的壽命比較短,當它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就會膨脹坍縮,然後發生超新星爆炸。

這個時候超新星爆炸瞬間產生的巨大能量有可能會將質量較小的恆星推離原來的軌道,使它獲得了一個加速度。有了這個加速度的作用,恆星的速度會越來越快,達到了脫離星系的速度,就會一直向著星系外飛去,經過漫長的時間就會本星系,成為流浪恆星。

而超新星爆炸雖然在宇宙中雖然少見,但是放大到整個宇宙尺度而前,仍然是一個無比龐大的數量。宇宙中有著很多的超新星爆炸事件發生,只要是雙星系統或三星系統,就有可能發生恆星流浪事件,由此算下來,銀河系的流浪恆星數量也不少。科學家已經發現跟蹤幾顆流浪恆星。

同時科學家也發現了從銀河系之外向銀河系飛奔而來的幾顆流浪恆星。它們在未來會進入銀河系,成為銀河系恆星家族中的一員。即使沒有這些外來的恆星,未來銀河系內的恆星數量也會越來越多,原因就是銀河系會和仙女座星系合併成為一個更大的星系。

當然,星系合併對於我們來說太遙遠了,其實我們也不希望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合併,因為合併的時候會產生什麼樣的災難,誰也說不清楚。如果那時候,人類還沒有研究出蟲洞穿梭技術,就無法快速走出銀河系。如果沒有星際航行技術,一旦兩個星系合併的時候產生對地球產生威脅,我們也無法離開,只能等待命運的終結。

當然,這種概率比較小,只要人類科技努力發展,幾萬年之後可能已經是星際文明,那個時候走出銀河系會非常輕鬆。除非人類如愛因斯坦猜想的那樣,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導致整個科技文明終結。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相關焦點

  • 北鬥七星中的這顆星星,它竟是異形入侵者?據推測來自於河外星系
    北鬥七星裡最近的一顆恆星,離地球78光年北鬥七星能夠幫助我們分辨方向,在北美大陸,那裡的人們,也是在用北鬥七星指路。這幾顆星星在世界上地位還是很重要的,也有很多文化作品中,都習慣用北鬥七星的故事。現在科技發達之後,現代的天文學家又發現它們新的變化。
  • 章魚可能不是地球生物而來自外星?科學家發現它的機制很奇特
    因為它們奇特的外形,在科幻片中它們的角色大多是外星生物。而如今,真的就有科學家提出,它有可能就是外星來的生物。這一說法到底可不可靠,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章魚是一種海洋軟體動物,全身上下沒有什麼骨頭,除了喙以外沒有什麼堅硬的地方,但它們仍然十分很強悍。
  • 銀河系移動最快的恆星可能是另一星系的入侵者—新聞—科學網
    AGUILAR/CFA Ken Shen是如此興奮,以至於在鬧錶響之前就醒了。4月25日,歐洲,中午時分,歐空局蓋亞衛星背後的協作組發布了一個含有13億顆恆星移動信息的數據集。此時,對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天體物理學家Shen來說,正是清晨3點。他想篩選該數據集,以尋找天空中移動最快的恆星。天文學家一直將其譽為「取證工具」:當被重繞回去時,它們的軌跡指向了使其產生的激烈事件。
  • 它來自何方?
    它來自何方?許多飛碟愛好者和見過飛碟的人,都會作出同樣的回答:它是外星人向地球派來的使者。的確,人們對飛碟的探討有可能涉及到「球外文明」的世界。也就是地球外有沒有生物,特別是有沒有高級的有智慧的生物——「宇宙人」的問題。人們不難想出,既然地球上從來沒有人發射過這種怪物,那它會不會是其他星球上的「人」發射到地球上來的「飛行探測器」呢?
  • 我國科學家的發現被證實:北鬥七星中的一顆恆星,其來源不同尋常
    正像我們已經知道的一樣,北鬥七星是由7顆恆星組成的,屬於大熊星座。這7顆恆星當中,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也有大約78光年,而距離最遠的天樞星,則遠在124光年以外。雖然北鬥七星同屬大熊星座,可能大家以為這7顆恆星都具有相同或者相近的特徵,然而根據最近的一項科學研究,科學家發現:北鬥七星中的一顆恆星,可能不像其他6顆恆星那樣,具有相同的起源,這顆不同尋常的恆星,很可能來自於河外星系,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異形入侵者。這個結論最早是由我國天文學家首次發現。
  • 先有宇宙,還是先有恆星呢?科學家發現一顆恆星比宇宙還古老
    意味著它有可能,比宇宙本身年代更為久遠!到底科學家是怎麼樣解釋這個謎團的呢?我大爆爆很驚訝,竟然比宇宙還要老的是『何方神聖』?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天文學家,運用哈勃望遠鏡,在距離地球『190光年』的位置,找到一顆奇特的恆星「瑪土撒拉星」,根據分析,它的光譜可以得知,「瑪土撒拉星」的金屬含量- -非常的低,一個星體的『金屬含量』反映了它的年齡,那是因為,
  • 發現「非法入侵者」,這一恆星本不屬於銀河系,中國望遠鏡立新功
    觀測到了一個本不該出現在銀河系內的恆星。這枚恆星編號為J1124 + 4535,位於北鬥七星方向的「大熊座」。為什麼說它「不應該出現在銀河系」呢?早在2018年8月,我國科研團隊就曾使用郭守敬望遠鏡發現了一個奇怪的恆星,這顆恆星鋰元素的含量是類似恆星的3000倍,是目前人類觀測到的鋰含量最高的恆星。在2019年11月28日,郭守敬望遠鏡又發現了一顆迄今為止發現的質量最大的恆星級別黑洞。
  • 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特殊的僅有一側脈衝的新型恆星
    宇宙帶來了另一個驚喜,而這一次,它就在我們眼皮底下。天文學家在距離地球僅1500光年的地方發現了一顆跳動的恆星,但只有一側脈衝。  它那奇怪的脈衝行為最早是由平民科學家發現的,他們仔細研究了NASA尋找系外行星的太空望遠鏡TESS的數據,
  • 這個與眾不同的射電信號,究竟來自何方?
    這張照片經過軟體處理,來自快速射電暴FRB121102的光在背景中被合成出來,該宇宙射電源來自30億光年遠的矮星系。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這個FRB是由一類特殊的中子星發出的,這顆中子星很有可能在繞著一個巨大的黑洞旋轉。一個團隊目前正在研究距離地球30億光年的FRB121102,這是目前唯一檢測到重複信號的快速射電暴。
  • 人類的進化有異常,可能人類不屬於地球,人類究竟是來自何方?
    文/仗劍走天涯人類的進化有異常,可能人類不屬於地球,人類究竟是來自何方?地球上生活著很多的物種。科學家們認為,其實如今人類的進化,或者說進化成人類這樣的高等生物本身就是一種異常現象。甚至出現了一種非常奇特的觀點,人類是來自於外太空。想必大家對於恐龍的滅亡都非常的熟悉,這一非常奇特的觀點,正是源於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亡的基礎上,也許小行星撞落地球時,雖然毀滅了地球上的生物,但是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小行星表面,所謂的微生物掉入了地球。
  • 人類的進化有異常,可能人類不屬於地球,人類究竟是來自何方?
    文/仗劍走天涯人類的進化有異常,可能人類不屬於地球,人類究竟是來自何方?地球上生活著很多的物種。人類只是這眾多物種中的其中之一,但是相比於其他的物種來說,人類非常的獨特。人類靠著自己獨特的思考能力,站在了地球的食物鏈頂端,可以主宰很多生物的生與死。
  • 一個奇點,如何炸出整個宇宙?組成宇宙的所有物質來自何方?
    以人類的因果觀來看,宇宙不可能一直存在於這裡,它必然有一個開始。關於宇宙的起源,一直以來都有多種不同的說法,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哈勃所提出的宇宙大爆炸理論了。哈勃在通過天文望遠鏡進行觀測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星系間的距離在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越來越遠,換句話說就是宇宙在膨脹。既然宇宙間的物質都在相互遠離,那麼如果我們讓時間倒流,那麼宇宙間的物質就會越來越近,也就是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是十分緻密的。
  • 銀河系恆星怪胎榜:有一個恆星竟可能比宇宙早8億年誕生
    或者它可能是一個脈衝星風星雲,當來自脈衝星的強風將恆星爆炸留下的物質吹回,在星雲中挖出一個空洞時形成。但是這些通常在X射線光譜中可見。純紅外脈衝星雲確實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新發現。  互保銷毀:Apep
  • 一個奇點,如何炸出整個宇宙?組成宇宙的所有物質來自何方?
    以人類的因果觀來看,宇宙不可能一直存在於這裡,它必然有一個開始。關於宇宙的起源,一直以來都有多種不同的說法,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哈勃所提出的宇宙大爆炸理論了。哈勃是如何得出宇宙大爆炸理論的呢?哈勃在通過天文望遠鏡進行觀測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星系間的距離在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越來越遠,換句話說就是宇宙在膨脹。
  • 外星人來自何方?對外星人的來源提出了哪些猜想?
    外星人來自何方?
  • 地球附近發現奇特「流浪行星」 不繞恆星公轉
    地球附近發現奇特「流浪行星」 不繞恆星公轉 該星的發現極不容易,但卻能證實科學家長期以來的某部分猜想。而其距離地球僅有大約80光年,各種條件尤其利於開展探測工作,因此將幫助人們極大的推進對木星等氣態巨行星形成初期性質的了解研究。  「流浪行星」指徒具有行星質量,卻不繞任何恆星公轉的行星。
  • 水滴形狀的恆星?科學家在雙星系統中發現新型脈動恆星
    科學家在雙星系統中發現新型脈動恆星  Connor Feng • 2020-03-11 22:25:35 來源:前瞻網
  • 重大發現!北鬥七星被異星入侵,可能來自銀河系以外!
    與其他恆星相比,北鬥七星是最著名的。北鬥七星是人類最著名的恆星,它的形狀是北鬥七星。七星有不同的名字,可以指引方向。在古代,北鬥七星在夜間觀看天空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天文學家說北鬥七星看起來很亮,實際上離地球很遠。最近的一個離地球還有70光年,最遠的距離超過120光年。但因為它們都是恆星,所以能發出強烈的光,使地球上的人能用肉眼觀察它們。
  • 太陽系神秘訪客到底來自何方?
    神秘的天體「Oumuamua」於2017年10月在太陽系內部被發現,這是人類發現的首個來自太陽系外的物體,由此在科學界引起了巨大轟動!奧陌陌的身份在科學界不斷變化,眾人的猜測褒貶各異。那麼星際物體「Oumuamua」到底來自何方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 科學家收到來自另一個世界的電波
    有史以來第一次,科學家探測到系外行星發出的無線電波。因為人們發現它正在向外發射無線電波(射電波)。不過這樣的電波最大可能不是「外星人」發出的,而是與行星的磁場有關。行星的磁場能夠和來自恆星的高能粒子相互作用,產生射電波(電磁波的一種)。磁場對於行星是否宜居,是否適於生命繁衍非常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