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終身教授:AI如何在學術界和產業界相結合

2021-01-13 億歐網

10月29日,未來論壇八——計算機科學人工智慧在北京舉行。美國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終身教授、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谷歌雲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首席科學家、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委員李飛飛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系教授Dawn SONG分別發表了主題演講。此外,針對科技和產業的結合,該論壇還邀請了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六位嘉賓進行了深入探討。

據了解,AI論文發表中,有43%都是中國作者,根據高盛調研出來的數據,中國在AI論文發表的數量超過美國。在風險投資領域,斯坦福於2015年的研究表明,從1979年開始,美國主要資本市場這些公司的市值57%是VC推動的,這些公司僱傭了大概38%的美國資本市場的勞動力,反過來這些公司成為大公司之後,又投入82%的科研經費,今天所有這些大公司投入的這些資金,最早的一股溪水是來自VC行業。可見,AI在中國已經掀起新一輪的高潮。

視覺技術是重要基石

視覺作為最重要的一種感觀方法和認知方法,幫助人和動物在世界當中生存下來進行溝通。人類視覺系統在五億年前就不斷進化和發展,也是我們大腦當中最為複雜的系統,而且大腦中有50%的認知單位都有最為複雜和最為高級的感知系統。可見,視覺系統是非常了不起的。同樣,對於機器智能而言,視覺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石。計算機科學家希望解決最為基本的問題是圖像識別問題,進過8年的發展,圖像識別錯誤率降低了10倍。

然而,圖像位置以及物體之間的關係信息是比較有限的。李飛飛表示其所在的實驗室根據深度學習,以及視覺化語言模式來預測和了解不同物體之間的關係。通過不同的標籤來對物體進行描述,然後通過圖譜建立物體間的聯繫。然後,在資料庫中將非常長的描述性段落與圖像對比,其結果遠超今天的圖像搜索技術結果。李飛飛說:「另一個概念LSTM希望在語言之間建立聯繫,實現對圖像場景的描述,這也是我們今年所做的工作。」

AI安全的部署

而隨著AI的普及,AI安全也不容忽視。勒索軟體永恆之藍,幾天之內就影響到了20萬臺的機器,覆蓋了150個國家。但如何通過部署AI來增強安全性呢?Dawn SONG表示深度學習越來越多地幫助我們提高安全性,比如人臉識別技術、自動的入侵監測分析和防禦的中間機制。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兩種方式應對襲擊,首先有意識地去誤導AI襲擊者,其次在學習系統提高安全性。

Dawn SONG說:「當然,學習系統安全性仍有很多挑戰,包括軟體層面、學習層面和分配層面。未來我們的方向就是如何更好地理解,安全對AI意味著什麼,以及如何建立一個更加強健的防禦系統。」

技術與產業相結合

就目前而言,很難說出哪個產業是無法和計算機科學相結合的,而計算機科學也已經為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變化,其研究成果向產業應用轉化的速度,幾乎讓其他科學難望其項背。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長聘副教授表示:「學術界和工業界並沒有太大的本質,只是解決問題的定位不一樣。中國的半導體行業在這一波人工智慧起來的時候還是有一些機會,其原因有三:首先,目前人工智慧最大的市場在中國,其次具備政府的政策和資金扶持優勢,最後對人才的培養也越來越重視。」

景馳科技創始人兼執行長王勁認為汽車行業面臨非常大的機會,中國在AI和汽車方面進行緊密集合,希望通過AI和技術方面的領先優勢來爭奪產業的領導權。奇點汽車創始人兼執行長沈海寅表示,未來AI在汽車方面應用的確任重道遠,但是學術界和產業界結合,AI是很好的切入點。

相關焦點

  • 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崔屹專訪
    原標題: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崔屹專訪 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清華管理評論」 文 / 張春晏:《清華管理評論》高級編輯 崔屹 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 剛到斯坦福的時候,我是研究納米的,從沒有研究過電池。我當時想,電池很重要,就從零開始研究電池,雖然那時候全世界可能還沒有看到電池的重要性。但是我納米研究的背景,對解決鋰電池這個大問題,產生了很重要的作用。我開創了納米跟鋰電池結合這個領域,這個研究成果就讓我獲得斯坦福終身教授了。 TBR:您的很多發明,很大程度上都得益於學科交叉?
  • 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 CCF-GAIR 峰會,凝聚全球前沿科技創新力量 | G...
    此次會議預計參會人員大約在 2000 人,主要由人工智慧領域從業者、投資者和青年學者構成,是目前為止全球範圍內人工智慧領域規格最高的峰會。今年的 CCF-GAIR 大會設置了三天的議程,包括 AI 2.0、機器人、智能助手、金融科技、智能駕駛、AI+、未來醫療、機器學習、CV+等多個專場,每個專場分別邀請海內外學術和產業界最頂尖的專家來做大會報告和對話交流。
  • 分析17萬篇AI頂會論文,揭示了計算資源貧富分化的證據
    因此,公司和精英大學在人工智慧研究中的不斷增長,擠佔了排名中等(QS排名201-300)和排名靠後(QS排名301-500)大學的資源。此外,研究還發現,大批研究人員正離開大學,從事高薪產業工作,這正在對學術界造成重要影響。
  • 對話史丹福大學心理學終身教授津巴多:教育重在培養批判性思維
    如何在青少年身體、心理和社會功能發展的關鍵時期,有效保護、積極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也成為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一個核心議題。 前不久,圍繞「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話題,銘師堂教育與史丹福大學心理學終身教授菲利普·津巴多在美國進行了一次深入訪談。今天,我們將整理後的訪談內容分享給大家。
  • 史丹福大學的計算機專業怎麼樣?
    史丹福大學全名為小利蘭史丹福大學,簡稱斯坦福,臨近世界著名高科技園區矽谷,是美國面積第6大的大學。截止至2015年共有60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史丹福大學工作或學習過。史丹福大學共有7個學院。大學能夠為學生們提供學士學位、碩士學位以及博士學位,專業設置廣泛。
  • AI安全大牛都來了!智能安全的話題引發學術界/產業界共同聚焦 |...
    本次峰會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雷鋒網、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承辦,得到了深圳市寶安區政府的大力指導,是國內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學術界、工業界及投資界三大領域的頂級交流盛會,旨在打造國內人工智慧領域最具實力的跨界交流合作平臺。根據大會安排,6月30日迎來了仿生機器人專場,機器人行業應用專場,計算機視覺專場,智能安全專場,金融科技專場等專場。
  • 斯坦福教授發布首份AI Index報告,指引 AI工作者不再「flying...
    Yoav Shoham 教授想要說的就是:AI Index。這件事要從 2014 年說起,當時史丹福大學決定啟動一個叫做「AI100」的項目,中文理解就是「人工智慧百年研究」。項目的首要目標簡單來說就是持續地去調查、總結人工智慧未來 100 年在學術研究、經濟、道德倫理、法律等方面的進展和對此的展望。
  • 前史丹福大學校長漢尼斯,如何成為傑出領袖?
    Hennessy),史丹福大學第 10 任校長,任期長達 16 年,帶領史丹福大學從地區性教育機構蛻變為世界頂級大學。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董事會主席,思科、創銳訊等科技公司的董事會成員。「矽谷教父」,矽谷創新生態的重要塑造者之一,親自推動史丹福大學和矽谷互通資源,共同發展為世界創新的引擎。計算機體系結構宗師。
  • AI女神確認離職將回史丹福大學任教授,接替人物大有來頭
    原標題:AI女神確認離職將回史丹福大學任教授,接替人物大有來頭 近日,谷歌雲在其官方博客上公布了一則重磅新聞,確認來自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計算機科學院院長安德魯·摩爾(Andrew Moore)教授將在2018年底加入谷歌,接任李飛飛(Fei-Fei Li)擔任谷歌雲AI
  • 辭去美國名校終身教授,改回中國國籍「永遠不忘自己是中國人」
    在1967年獲得了臺灣大學物理學士學位,之後又前往美國哈佛大學留學,師從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格拉肖。1972年姚期智獲得了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不過在一年之後,姚期智放棄物理學的研究轉向了正處於蓬勃發展階段的計算機技術,1975年獲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後進入了麻省理工數學系任教。
  • 「獨家」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出任Pony.ai首席顧問,將打造自動駕駛...
    姚先生覺得當計算機變成和物理數學同等重要的基礎學科時,計算機的很多領域過於狹窄,成果不像物理數學可以比較容易被闡述得有影響力,以至於研究人員需要高超的表達能力向讀論文的人適當地詳實地表現自己的研究成果可以對學術界工業界帶來的影響和意義,以及怎麼得到這個領域的頂級科學家的認可。所以姚先生覺得理論,數學,編程和表達都要出色的研究人員才能成為出色的教授,甚至於科學家。
  • 專訪港科大教授張曉泉:AI目前多做預測分類,還需經濟學發現因果關係
    在近期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雷鋒網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承辦的第二屆CCF-GAIR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上,張曉泉教授分享了這番觀點。張曉泉現任香港科技大學資訊、商業統計及運營學系教授,此前求學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清華大學,分別獲得管理學博士和管理學碩士學位。
  • 周伯文對話斯坦福教授曼寧:人機對話智能新進展需要新"圖靈測試"
    在智源大會上,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京東智聯雲總裁、京東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IEEE Fellow 周伯文與史丹福大學教授、人工智慧實驗室負責人克里斯多福 · 曼寧(Christopher Manning)展開了一次精彩的交流。他們討論了自然語言處理領域近期的進展,預訓練模型興起之後的未來發展方向,甚至還為人工智慧的標杆評測基準——圖靈測試找到了一個「替代方案」。
  • 史丹福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終身教授崔屹做客北洋大學堂
    本站訊(通訊員 孫潔 陶衛靜)應化工學院邀請,9月12日下午,美國史丹福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終身教授、世界知名科學期刊《納米快訊》副主編、美國灣區光伏聯盟主任和電池互動環節中,在場師生就鋰離子電池的工業化應用等問題與崔教授進行了面對面地討論,學生代表向崔教授贈送了北洋大講堂紀念品並向其表示衷心的感謝。
  • 清華x-lab區塊鏈公開課報名 | 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張首晟:In Math...
    這次文摘菌帶來了一個好消息:第四講《In Math We Trust》就要在5月9號開講了,沒報上名的同學可以報名旁聽喲~~先回顧一下前三節課吧課程預告:區塊鏈公開課第四講主題:In Math We Trust導師:張首晟教授時間:2018.5.9 19:00~21:
  • 華裔AI女神:從清潔工到斯坦福終身教授,她是怎麼做到的?
    17歲還在餐廳後廚刷盤子,33歲已成為斯坦福終身教授:記憶和癒合》。有些教授甚至嘲諷她,不如做點有用的事。如今計算機圖像識別已經不算新鮮事,可13年前如何踏出第一步,李飛飛可謂費盡九牛二虎之力。 舉個例子來說,要讓計算機識別出一條狗,則需要把狗的基本特徵輸入,但世界上狗的種類多達1400餘種,而每一種狗大小、花色、姿勢又有差別,這是一項沒有窮盡的難題。
  • 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謝德蓀做客常平國際創新劇場
    12月14日下午,美國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亞太中心主任、《重新定義創新》作者謝德蓀做客常平國際創新劇場第二期活動,並作了「Madein China 向Made for China 的轉變」主題分享。
  • 對話史丹福大學鮑哲南教授:ACS首位顛覆者和創新者獎得主
    近日,史丹福大學鮑哲南教授成為「ACS Central Science Disruptors & Innovators Prize(顛覆者和創新者獎)」首位獲獎者。這一獎項旨在表彰在推動科學進步方面做出顛覆性突破的科學家。
  • 史丹福大學華人教授張首晟探索神秘「天使粒子」
    史丹福大學華人教授張首晟探索神秘「天使粒子」 2017年07月27日 11:05   來源:人民日報   參與互動
  • 對話美國「機器學習」教父、走進斯坦福等頂級名校,持續四天的全球...
    在教育的AI應用和評估體系上,史丹福大學到底有哪些獨家經驗?由鈦媒體 T-EDGE X 與中國領先的AI教育公司松鼠Ai聯合舉辦的人工智慧全球峰會,將持續四天,我們邀請到了人工智慧領域的全球頂尖級科學家,共話人工智慧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