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投稿:青椒給研究生的三條建議

2020-12-06 酷扯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社科學術圈,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研究生從大學生生活轉換到研究生生活,在思想意識上、學習和工作方法上,都需要進行一些改變。如果轉變不好,會嚴重影響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和工作。研究生階段已經再也不是以考試成績為標準了,需要獨立的創造性工作。所以,很多研究生在這個階段都會有一些迷茫和疑惑。學術論文(學位論文)的寫作是研究生生涯的必經之路,而論文的投稿也是研究生尤為重視的話題;而對於碩士而言,若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在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不僅能大大提升其研究興趣和自信心,還能給予其自身更多的選擇和機遇。下面就自身在研究生期間的經歷,和大家進行分享。

一、論文寫作

(一)關於選題

在閱讀大量文獻的基礎上,最好選一些熱點的、新穎的話題,能夠對現有的一些不好的現狀進行解決的選題。可以從新聞、微博、微信等網際網路領域中發現問題,再結合自身已有的數據進行分析;另外,可以通過閱讀本領域的核心期刊文獻來發現問題,從已有的文獻中,換個視角、換種方法,發現其不足或還未關注到的地方。評價一個選題,首先要看其是否有新意,所謂的新意:

第一,這個問題本身具有創新性,受到了社會的高度關注,而且還沒有前人研究過,但這類選題往往非常少;

第二,研究方法上的創新,例如前人用的定性的分析,你採用的是定量的實證;

第三,研究視角的創新,同樣一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值得注意的是,在產生idea的過程中,不要想著「憋」大的idea,不要試圖完全推翻或者建立自己的體系。在目前階段,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是不可能的。好高騖遠,往往會半途而廢。你有一點點的貢獻就好。沒有一篇論文是完美的,而任何人的工作都必須在其他人工作基礎上進行的。

另外,對於文獻的閱讀或者引用,最好是核心期刊上的文獻,影響因子比較高的的文獻,剔除低端文獻。對於論文文獻綜述的寫作,大家平時也學到了許多好的方法,但值得提醒的是,在文獻綜述的最後總結部分的時候,最好不要寫某某的論文存在不足,存在錯誤之類的語言;可寫成為:現有的學者已對該領域作出了巨大貢獻,但對某某的關注相對較少,或是仍給我們留下了研究的空間,然後引出自己研究的問題,說出自己的創新之處。

(二)關於研究方法

對於研究方法而言,我們常說的主要分類定性和定量,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學術導向的方法,也有著不同的理論基礎,但他們各有優劣。對於經濟學和管理學,比較強調實證和科學性,強調科學性就會強調證據、檢驗、量化分析。我們選擇方法一般更多的是根據自身研究的便利,哪一種方法更適合選題,其次考慮自身否擅長做,自己會不會做,大多數的研究者會選擇自己擅長的方法去做。但從身邊的學生反映,對於碩士研究生,其理論的水平往往是不夠的,也很難寫出高水平的理論分析的文章,寫出來的純理論分析的文章,也很難在核心期刊上發表,甚至畢業都比較困難,經管類的核心期刊雜誌社也更傾向於有定量分析的文章。因此,最好能學到一個自己比較擅長的定量分析的方法,擁有一套數據,選擇一個新穎的題目進行分析。

擁有一套獨特的自己處理過的數據是必不可少的。曾今,在一次專家的討論會上,這一觀點得到了很多人的贊同:「得數據者,得天下」;然而數據往往是非常保密的,尤其是許多個人的調研數據不會輕易公開。因此,對研究生而言,有兩個很好的渠道可以獲得數據,一是查詢公開的數據,二是通過參與到自己導師的調研中,在徵求導師同意的前提下,獲得數據。往往一套數據,裡面包含著多個問題,能寫出多篇論文。另外,對於研究的框架,對於碩士研究生,可以借鑑高端期刊文章的框架,借鑑不等於抄襲,這些文章邏輯思路非常嚴謹,框架也容易受到雜誌社的青睞。

(三)關於心態

在研一入學或最開始寫論文的時候,儘量不要首先就給自己貼上「我不行」心理標籤,遇到困難,就用自身基礎比較差去暗示自己;這種心理暗示不太好,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自身的進步。絕大多數研究生在剛入學的時候基礎都差不多,即使有少數同學有數據處理的經歷或者做過一些調研,但從做研究的角度來講幾乎都是從零起步;但到研二、研三,同學之間在研究能力上的差距就慢慢開始拉大了;究其原因,關鍵還是有些同學把自己的想法真正變成了行動,去一步步地解決自己的疑惑。另外,導師是你研究生期間最重要的領路人和支持者,多和導師請教、溝通和學習,也可以諮詢一下已經發表了核心期刊論文的師兄師姐,他們往往也能給你一些意想不到的乾貨,不論是寫作、投稿、參會,還是學校的制度文件方面的信息。另外,寫論文不需要全部領域都懂,而且也不可能在短短的研究生期間全部全懂,只需要懂你所寫的話題就可以了,把這個話題做精、做細,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研究生能寫出好的學術論文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多相信一些自己,永遠不要給自己貼上「我不行」的標籤,其實你可以的。另外,一定要學會忍受寂寞,學會坐得住板凳;在做論文期間,不要有任何度假和休息的打算。一篇優秀的論文需要排除各種雜念,需要坐得住的板凳,需要花時間;研究生的時間往往非常有限,最忌諱這裡玩一下,那裡逛一下,慢慢地時間就悄悄流逝了。

(四)關於時間

研究生期間時間其實非常緊迫,有限的時間僅有兩年;對於碩士而言,最好能在研二結束之前發表篇不錯的學術論文。第一,對於考博的同學而言,許多學校招收審核制的博士一般都在研三上學期,審核制的博士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看學生的論文數量和質量;第二,對於找工作的同學,研三一年,基本都在外實習或找工作,基本不會再寫學術論文,有的單位會參考學生發論文的狀況,已發表了論文也有利於找到更好的工作;第三,不論是考博還是找工作的同學而言,將已發表的學術論文再進一步擴展作為自己的畢業論文,能大大減輕自身的壓力;第四,研究生國家獎學金主要是用於激勵學習成績優異,科研能力顯著,發展潛力突出的研究生,碩士2萬,這對大部分學生而言,是一筆不小的經費,尤其對於家庭較為貧困的同學,為其學業減輕了很大的負擔。要想在研二結束之前能見刊論文,最好能研一上學期就進入狀態,開始構思自己的論文,帶著問題去上課,研一下學期就得把論文寫出來;因為對於許多核心期刊雜誌而言,從投稿到見刊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有的甚至需要一年。

另外,對於論文寫作的時間。寫論文的時候,最好不要有其他的事情打擾,每天只專心做這一件事情,最好能一氣呵成。千萬不要猶豫,中間切不可斷斷續續,今天寫點,明天寫點的樣子,玩幾天了再寫點,那樣往往寫不好論文。研究生第一篇學術論文的寫作過程往往會比較煎熬,但在第二篇論文的時候,就會順利很多了,因為你第一篇論文犯的錯誤第二篇是不大可能再犯了,之後就會找到感覺和信心了,從而走得更遠。當前期的準備工作做好後,第一篇論文,可能時間用得相對較多一些,到第二篇、三篇的時候,最好能給自己一個時間的限定,比如必須在兩個周之內寫出來,逼著自己,即使在兩個周沒有寫出來,也發現已經完成了很大一部分了。

二、論文投稿

(一)如何投稿

一般遇到問題就用百度,但是大家在百度搜索期刊投稿的時候,會出現許多廣告,而且還有許多詐騙的信息。如何避免在投稿過程中被欺騙呢?可在中國知網上直接搜索查找目標期刊的「徵稿啟事」,是較為常用的一種;很多期刊在徵稿啟事裡,會說明投稿方式和期刊網址。另外,需要根據論文選題、同類題目的發表情況、文章學術水平和自己發表需要列定一個期刊清單。其次,研讀清單中的期刊,了解其文章風格、欄目設置、近期選題、學術影響力等,據此進一步縮小欲投期刊的目錄範圍。最後,依據文章的學術水平、期刊的影響因子、發表周期等對期刊進行先後排序,選定投稿期刊。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很方便地在網上查到不同期刊的投稿經驗,作為參考。

有些期刊重視項目,有項目支持,是課題或者文章的重要性的一個反應吧。一般來說,級別越高,越說明研究的必要性等,編輯看見的時候就可能會不自覺地產生傾向性。但不是說,有項目就一定能中,項目只是我們的籌碼,關鍵還得是自己的文章有質量,投的期刊和欄目對頭,這時候項目這個籌碼的作用才會體現出來。大家可以考慮下這點,但不要自己沒項目去造項目,這種行為也是有悖學術道德的。

(二)論文格式修改

論文的質量固然重要,但格式的規範性同樣不能忽視。格式規範的論文可以給編輯和審稿老師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同時這也是作者態度認真、作風嚴謹的重要表現,還能夠體現作者對刊物的尊重和重視。所謂規範性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因學術期刊的不同要求而異。因此,作者在投稿前,務必要閱讀欲投期刊的投稿要求,並參閱刊物近期發表的論文的相應格式。

另外,論文初稿完成後大致都不成熟,此時不要急於投稿,而是將文章放置幾日,沉澱後重新閱讀,此時作者的思路會變得更加順暢,語言也會更成熟。而且學術研究過程中,不能閉門造車。從論文選題的確定到文章成稿,應積極與他人溝通、討論,將論文呈現給更多的專家和同行閱讀,這可以認為是提高論文質量的一條捷徑。

(三)不要一稿多投

實際工作中,郵箱中通常會收到作者群發的投稿文章,對於這類文章和作者,即使選題很好、文章質量很好,編輯也會心有忌憚。論文投稿的時候,期刊投稿須知中通常都會註明:請勿一稿多投,尤其作為編輯非常反對作者「一稿多投」,因為這既浪費編輯的時間,也浪費審稿人的心血。當然,有一些稿件時效性很強,作者如果一味等待審稿周期結束,可能會錯過發表的最佳時機。此種情況下,建議作者在投稿後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主動聯繫期刊,諮詢稿件審稿進度,據此確定是等待還是改投。

(四)認真對待拒稿和審稿意見

幾乎所有的研究者都有被拒稿的經歷。論文投稿被拒是痛苦的,也是無法完全避免的,是在學術之路上成長、成熟的必然經歷。收到拒稿信後,作者應禮貌地予以回復,然後冷靜分析被拒稿的原因,是期刊選擇不合適,還是論文自身有待繼續完善。如果是因為期刊選擇不合適,作者重新選擇最初劃定的期刊目錄中的下一個期刊即可。如果是論文自身的質量有待提高,則需要作者繼續研讀文獻、請教專家和同行,對論文加以修改和完善。

國內大多數學術期刊都實行「三審制」和「雙向匿名審稿制度」,以保證審稿過程的客觀性和公正性。期刊審稿人大都是領域內的專家,因此對於每一條修改建議,作者都要認真對待,仔細分析。如果認同審稿人的審稿建議,就按照建議對文章進行一一修改,並給出詳細的修改說明,同時保留修改痕跡,以方便審稿專家和編輯再次審讀。如果作者不認同審稿人的修改意見,應當慎重和認真地給予詳細說明,有理有據地與審稿人探討。需要注意的是,在整個過程中,作者都應當保持謙虛的態度,尊重審稿人和編輯的辛苦勞動。

三、赫曼法則

哥倫比亞大學應用物理學教授赫曼(Irving P.Herman)通過對自己學生的指導,針對研究生出現的困惑,總結出了20條法則,這對我在研究生期間的學習和生活影響也比較大。具體如下:

(1)在做學位論文期間,不要有任何度假休息的打算。

(2)科學研究中,記住這個原則:重要的是什麼是正確的,而不是誰是正確的。

(3)在思想上,你要相信:多數情況下,無論學術研究還是其它事情,導師錯的時候不多。

(4)在行動上,你要相信:絕大多數時候,只要按照導師的要求去做,就不會有錯。

(5)與導師意見有分歧,如果你覺得你是對的,那麼就想辦法去說服導師,這樣他也會高興的。

(6)你的科研產出與你每天花在工作上的有效時間的1000次方成比例。

(7)你的科研產出與你分析已獲得數據拖延的時間的1000次方的倒數成比例。

(8)如果今天能拿到數據就不要等到明天,說不定明天就出來相關的論文了。

(9)為了避免自己日後崩潰,獲得數據後每次再多花5分鐘做好永久備份。

(10)導師不會在初期就期望你發表論文,但一年或更長的時間以後,如果你還沒有論文發表,或者發表的論文比別人少,你應該抬頭看看導師的臉色。

(11)在你所從事的研究領域,你必須使自己成為一個大專家,爭取成為你導師的導師。

(12)如果你平時很配合導師的工作,導師的血壓會很正常。

(13)如果你與導師背道而馳,我行我素,你導師的血壓要麼升高,要麼會崩盤。

(14)學位論文的質量有一個基本標準,就是保證寫進論文的每部分結果都達到能夠發表的要求。

(15)在論文質量第一,不追求數量的前提下,你發表的學術論文質量越高,你的學位論文也就會越優秀。

(16)你要牢記一點:學位論文是你自己的,所以你必須自己親力親行去努力完成它。

(17)導師很期待你能成名,這樣他(她)最終也會因你而成名。

(18)如果你學業優秀,最後導師一定會為你寫一封特別棒的推薦信。

(19)對你有好處的事情,對你的導師也應該有好處。你好,他也好。

(20)對導師有好處的事情,對你自己也應該有好處。他好,你也好。

以上是自己在做研究時候的一點點小心得,為寫而寫,寸光短視,指望有所裨益。論文問題是個小問題,做人和做事才是真正的大問題。大家做研究、寫論文、申請項目,一定注意多交流、多溝通、多參加學術和其他活動,多交朋友。學術問題對於個人來說,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更多的都在學術外面。最後祝各位同學,多發論文,學業有成,大吉大利,順利畢業。

相關焦點

  • 醫學研究生SCI醫學論文寫作技巧和建議
    對醫學研究生而言, 在博(碩)士學習期間發表的 SCI 文章的數量和質量,更是衡量其研究水平高低、決定學位是否授予的重要標準。 目前不少研究生反映,對 SCI 期刊缺乏相應的了解,不具備相應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在 SCI 論文寫作、投稿和發表過程中,常常感到困惑和迷茫、無所適從,致使不少很有造詣的學術見解不能在高水平的國際期刊上發表交流。
  • 英語論文寫作與投稿經驗分享
    2020-11-21 12:02:38 來源: 花吃姐姐談生活 舉報   論文的發表主要包括三個階段
  • 如何投稿英文期刊,來自編輯的十條建議
    對於母語並非英語的我們,在寫論文投稿英文期刊時,總是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最近,BioTechniques雜誌的編輯們介紹了一系列英文寫作技巧,希望能夠幫大家把稿件寫得更好。這裡向大家介紹的是,如何處理好關鍵一步——投稿。
  • 研究生第一篇SCI寫作建議和技巧
    現在總結出了三條主要的規律,如能做到,會省心省力,避免我踩過的坑。很多人第一篇SCI好幾年才發出來甚至半路夭折,我也是第一篇遲遲無法入門,花了將近兩年,中間波折不斷,投稿後心驚膽戰將近半年才被錄用。第一篇論文建議投本領域水平一般的刊物,如沒有人指導,儘量不要投本領域頂刊,這樣會增加難度,如果失敗還會打消積極性。也不要投差的,甚至水刊,沒有意義也沒有價值。建議本專業中科院三區或JCR-Q2,這樣才有鍛鍊價值,了解更多期刊和專業信息,水平也足夠。
  • 論文寫作:研究生必不可少的一環!
    二、寫論文可以培養人的完美主義情操,對未來工作的精細化有重要幫助多數研究生入學前是沒有寫論文的經歷的,會想當然的以為寫論文跟考試差不多。只要想法好、創新夠、實驗完整,論文嘛,投稿前衝下刺就可以了。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可能犯下的各種低級錯誤將是評審挑刺和拒稿時的最好下手的地方。
  • 研究生提高論文錄用率的四個建議!
    為了提高論文投稿的錄用率,筆者建議碩士研究生在書寫論文和投稿時要注意如下一些問題。01.選擇對口專業期刊 每種期刊都有自己的辦刊宗旨,都有一定的定位,如理論研究性期刊就不會發表工業應用的文章,也不會發教學方面的文章。
  • 研究生生活:文科研究生的讀書、研究和論文寫作
    研究生新生入學在即,嶄新的研究生生活你準備好了嗎?提到研究生生活,一件大事絕對不能不提,就是論文寫作與學術能力的鍛鍊,在大學本科階段,大家就已經歷過畢業論文的寫作這一過程,那麼研究生的論文寫作、學術能力的鍛鍊又是怎樣的呢?本文為大家揭秘文科研究生的讀書、研究和論文寫作,深度好文讓我們彼此共勉。
  • 利用endnote有效幫助研究生論文檢索寫作
    可根據投稿需要選擇或自定義格式;Reference Type:參考文獻類型,如期刊、圖書等。 三、endnote文獻搜索 文獻搜索在某種意義上也就是創建個人資料庫。創建個人資料庫有三個主要步驟:a.手工輸入建立文獻記錄;b.在線檢索建立文獻記錄;c.檢索結果導入文獻庫:資料庫結果導入、搜尋引擎結果導入。
  • 施一公:如何提高英文科研寫作能力?六點建議送給大家
    原本英語也很差的著名的科學家施一公院士,在文中總結了自己十幾年來寫作英文科研文章經驗心得,並給出了6點具體的建議。 文中,施一公自述英語基礎很差,英文寫作「尤其糟糕」,經過努力,曾兩次一晚上趕出一篇Cell和一篇Nature子刊。
  • 周末不要給期刊投稿!
    那麼,沒有一身武藝但有一腔科研精神、不會七十二變但也三頭六臂的研究生們,他們又是否預料得到自己會遭逢投論文被斃的大劫?這讓人不禁要問,難道投稿真的要看黃曆嗎?在看似非理性的結果背後,究竟是什麼在影響著人們對事物的判斷?命中還是失敗,由誰說了算?有以下三個影響因素!
  • 醫學研究生SCI論文的投稿體會分享
    國內許多醫學院校有明確規定,研究生必須在SCI收錄期刊中發表相關的論文後方可畢業,甚至對期刊的影響因子也有嚴格的要求。但是對於大多數醫學研究生來說,能成功地發表高質量的SCI論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為此,醫刊匯分享一篇醫學研究生SCI論文的投稿體會,從發表SCI論文投稿前的準備、投稿的具體步聚,以及修回後的處理等幾個方面,探討高效地發表SCI論文。一、周密的研究設計和創新性是一篇高質量論文必須具備的兩個前提。
  • SCI 論文寫作全攻略(三)- 選刊與投稿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No.1 Jiankang Road, Xi'an, Shaanxi 710061, China  Tel: +86-29-532-4021 Fax: +86-29-5263190  E-mail: zuyiyuan@mail.xjtu.edu.cn  三、
  • 期刊學術論文寫作及投稿應遵循的基本步驟
    在醫刊彙編譯看來,期刊學術論文寫作及投稿應遵循八個步驟,即:確定選題,收集資料,擬定提綱,撰寫初稿,反覆修改,審閱定稿,定向投稿,諮詢稿件處理情況。這是學術論文寫作比較關鍵的一步,必須認真對待,因為選題是否恰當,直接關係到論文寫作的成敗。通常情況下,擬寫學術論文題名的基本要求是:具體準確、簡潔精煉、新穎醒目、限定恰當(外延和內涵的限定恰如其分)。二、收集梳理資料。對於學術論文的寫作而言,資料的收集和梳理不僅是論文寫作成敗的基礎,還能反映出作者的學術閱讀範圍和科研分析能力。
  • 一位特別認真的研究生分享的SCI投稿經驗
    原標題:一位特別認真的研究生分享的SCI投稿經驗 我今年研三了,面臨找工作前夕,知道自己投了整整一年的文章終於接受了,估計這是我第一篇也是最後一篇英文了。
  • 研究生英文論文發表之路如何開啟?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社科學術圈,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科技論文寫作與發表是研究生學習階段科學研究素質訓練的必要環節。發表一定數量的高質量科技論文,是目前許多科研院所對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研究生畢業和獲得學位的必要條件。
  • 醫學研究生SCI論文的投稿體會
    對於大多數醫學研究生來說,能成功地發表高質量的SCI論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醫刊彙編譯看來,要發表高質量的SCI論文,除了關注研究的創新性及實驗設計的周密性外,還應對論文發表的套路有充分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在發表論文的道路上少走彎路甚至不走彎路,從而能較快地完成論文的發表。
  • 大二學生擬投稿論文,導師給其三作加通訊作者,你會如何選擇?
    但是,2020年初科技部已要求取消SCI論文獎勵,不得作為研究生畢業硬性條件。或許,是學校老人老辦法,該導師名下研三的某個學生特別缺一篇論文,否則學位論文無法送審。或者說,是想提前規避學術不端。大二學生本科畢業論文不一定跟該導師或做這個課題,而導師名下某個研究生可能需要小論文數據放入學位論文。該論文不署名二作,學位論文章節就無法與小論文對應,可能會被投訴盜用數據。不要懷疑研究生怎麼會用本科生的數據或論文,類似的事情在高校內時有發生,少量本科生課題做得比碩士、博士好,部分碩士做得比博士好,關鍵是用心、勤奮與肯思考。
  • 這篇萬字長文,把論文寫作和投稿的事講了!
    為更好地反映科學研究的成果, 及時傳播學術創新的思想和觀點, 推動學術交流, 不斷提高科學研究和學術論文寫作水平, 對今天的大學教師和學生來說, 很有必要學習和掌握學術論文寫作的理論和方法, 同時也很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學術論文投稿與發表的要求。在高校, 寫作、發表學術論文是每一個專業人員畢生都要做好的基本功課。
  • 期刊編輯給首次投稿就被拒的女生回信:論文投稿其實就像談戀愛
    收到你的投稿論文已有兩周時間,我和其他2位編輯反覆閱讀,經過仔細研討,最終給出了3條審稿意見(請原諒我們說話有點直接):意見一:論文的漏洞比我爺爺的網眼背心上的窟窿還要多! 意見二:這篇稿件的寫作風格太糟糕了,審得我都不想活了。意見三:就算回到本科生時期,我都會這種水平的投稿。所以,不好意思,你的論文被拒稿了。
  • 研究生進行文獻綜述寫作的基本步驟
    文獻綜述主要反映當前某一學科領域或者某知識點過去、現在及目前狀況見解和建議,針對某具體研究領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經完成的工作,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以及可能的發展方向和解決辦法是什麼。對於研究生而言,撰寫與自己課題內容相關的高質量綜述,不僅可深入掌握相關知識背景、了解最新前沿進展、而且可凝練科學問題、達到展開實驗設計的目的。下面,藍譯編譯就來談談研究生寫作文獻綜述的基本步驟:一、精準選題,確立意義。